《身經通考》~ 身經答問十 (1)
身經答問十 (1)
1. 身經答問十
長春子曰:吾聞臟腑有相生者,有相剋者,有相乘者,虛則補母,實則瀉子。敢問何義也?
尊生曰子:凡肺之得病,先觀其心之虛實。若心火盛而爍金,即當先抑心氣,後服肺藥。若心氣和,更診脾脈虛實。若脾氣虛冷,不能相生,則肺不足,而易感風邪。故患肺惡寒者。多由脾虛得之。若脾氣盛實,則又痞滿中焦,而大腸與肺,表裡不能相通。夫中焦膈熱,肺與大腸不通,其熱氣必上蒸於肺,故患肺熱者,多由脾實得之。
心氣盛者瀉之,脾氣虛者益之,脾氣實者通之,須隨其氣之寒熱以治之,故有抑心氣、脾氣之藥。當診其脈,若心脾俱和,肺自生疾,則察肺之虛實而治之
白話文:
長春子曰:吾聞臟腑有相生者,有相剋者,有相乘者,虛則補母,實則瀉子。敢問何義也?
長春子說:我聽說臟腑之間有相生、相剋、相乘的關係,虛弱的臟腑要補其母臟,實證的臟腑要瀉其子臟。請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尊生曰子:凡肺之得病,先觀其心之虛實。若心火盛而爍金,即當先抑心氣,後服肺藥。若心氣和,更診脾脈虛實。若脾氣虛冷,不能相生,則肺不足,而易感風邪。故患肺惡寒者。多由脾虛得之。若脾氣盛實,則又痞滿中焦,而大腸與肺,表裡不能相通。夫中焦膈熱,肺與大腸不通,其熱氣必上蒸於肺,故患肺熱者,多由脾實得之。
尊生回答道:凡是肺臟生病了,首先要觀察心臟的虛實。如果心火旺盛而灼傷肺金,就應該先抑制心氣,然後再服用肺藥。如果心氣平和,就再診斷脾臟脈象的虛實。如果脾氣虛弱寒冷,不能滋生肺氣,那麼肺氣不足,就容易受到風寒侵襲。所以患肺病怕冷的人,大多是由於脾虛引起的。如果脾氣盛實,就會導致中焦痞滿,而大腸與肺,表裡不能相通。由於中焦隔膜有熱,肺和大腸不通暢,熱氣就會上蒸到肺,所以患肺熱的人,大多是由於脾實引起的。
心氣盛者瀉之,脾氣虛者益之,脾氣實者通之,須隨其氣之寒熱以治之,故有抑心氣、脾氣之藥。當診其脈,若心脾俱和,肺自生疾,則察肺之虛實而治之
心氣旺盛的就要瀉火,脾氣虛弱的就要補益,脾氣盛實的就要通暢,一定要根據氣的寒熱來治療。所以有抑制心氣、調理脾氣的藥物。應該診斷脈象,如果心脾都平和,肺自己生病了,就要觀察肺的虛實來治療。
肺虛,五味子補之。如無他症,阿膠散補之。補母脾土以甘草。
肺實,桑白皮瀉之。如無他症,以瀉白散瀉之。若曰實則瀉其子,腎水無實不可瀉。
肺主燥,自病則喘嗽,必須潤之。實則喘而氣盛,虛則喘而少氣。
心乘肺,賊邪,熱而喘嗽,先地黃丸,中導赤散,後阿膠散。
白話文:
肺氣虛弱,可用五味子來補益。若沒有其他病症,可以用阿膠散來補肺。補益脾土可用甘草。
肺氣過盛,可用桑白皮來瀉降。若沒有其他病症,可以用瀉白散來瀉肺。但要記住,瀉肺要瀉其子,不能瀉腎水,因為腎水不足不可瀉。
肺主司呼吸,容易乾燥,生病時會出現喘嗽的症狀,必須潤肺。肺氣實則喘息有力,肺氣虛則喘息乏力。
心氣乘犯肺氣,外邪入侵,導致肺熱喘嗽,需先用地黃丸清熱,再用導赤散引熱下行,最後用阿膠散滋陰潤肺。
肝乘肺,微邪,惡風眩冒,昏憒而嗽,羌活膏。
脾乘肺,虛邪,體重,吐痰,泄瀉,嗽,人參白朮散。
腎乘肺,實邪,憎寒嗽,泄利,百部丸。
凡脾之得病,必先察其肝心兩臟之虛實,原其所始而療之。蓋肝為脾鬼,心是脾母,肝氣盛則鬼勝,心氣虧則脾之生氣不足。盛者抑之使退,虧者益之使平,故有抑肝、益心二藥。診其脈,肝、心二臟俱和,是脾自生疾矣。須察本經虛實而治之。入求責法。
脾虛,以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如無他症,益黃散補之。
白話文:
肝臟氣盛會影響肺臟,導致輕微的邪氣入侵,出現怕風、頭昏眼花、昏沉咳嗽等症狀,可以服用羌活膏治療。
脾臟虛弱會影響肺臟,導致虛弱的邪氣入侵,出現身體沉重、吐痰、腹瀉、咳嗽等症狀,可以服用人參白朮散治療。
腎臟氣盛會影響肺臟,導致實邪入侵,出現怕冷咳嗽、腹瀉等症狀,可以服用百部丸治療。
脾臟生病時,要先觀察肝臟和心臟的虛實狀況,找到病因才能治療。因為肝臟是脾臟的「鬼」,心臟是脾臟的「母」,肝氣盛則鬼氣盛,心氣虛則脾臟的生氣不足。氣盛的要抑制它退去,氣虛的要補充它使之平衡,因此有抑肝和益心的藥物。診斷脈象時,如果肝臟和心臟都正常,那脾臟本身就生病了。需要根據脾經虛實情況來治療。
脾臟虛弱,可以服用甘草、大棗等藥物補益。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服用益黃散來補益脾臟。
心乃脾之母,以炒鹽補之。
脾實,以枳實瀉之。如無他症,以黃連瀉之。
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之。
脾主濕,自病則泄瀉,多睡,體重倦怠,急以苦燥之。實則瀉赤黃,睡不露睛,瀉黃散;虛則瀉白色,睡則露睛,白朮散。
肝乘脾,賊邪,風勝,泄而嘔,茯苓半夏湯。
心乘脾,虛邪,壯熱,體重而瀉,羌活、黃芩、蒼朮、甘草湯。
白話文:
心臟是脾臟的根本,可以用炒鹽來補充脾臟的能量。
如果脾臟積實,可以用枳實來瀉去積聚。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黃連來瀉火。
肺臟是脾臟的兒子,可以用桑白皮來瀉去肺熱。
脾臟主濕,如果脾臟生病就會出現腹瀉、嗜睡、身體沉重、疲倦等症狀,需要用苦燥之物來治療。如果脾臟積實,就會出現瀉下赤黃色的糞便、睡覺時眼睛不露,可以用瀉黃散來治療。如果脾臟虛弱,就會出現瀉下白色的糞便、睡覺時眼睛露出,可以用白朮散來治療。
肝臟乘脾臟,如果肝臟有賊邪、風邪,就會出現泄瀉和嘔吐,可以用茯苓半夏湯來治療。
心臟乘脾臟,如果心臟有虛邪,就會出現壯熱、身體沉重和腹瀉,可以用羌活、黃芩、蒼朮、甘草湯來治療。
肺乘脾,實邪,能食,不大便而嘔嗽,煎檳榔、大黃湯,下葶藶丸。
腎乘脾,微邪,惡寒而泄,理中丸。
凡心臟得病,必先調其肝、腎二臟。腎者,心之鬼,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乏,故心病先求於肝,是澄其源也。五臟有病,必先傳其所勝,水能制火,則腎邪必傳於心。故先制其腎,逐其邪,不使腎邪於心。用萆薢、牛膝、茯苓、石斛、續斷各五錢,羌活、獨活、木香、川芎各一錢,天靈蓋(酥炙)三錢為末,以小便少許,化麝香三銖,入蜜煉為丸,空心鹽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如果肺氣過盛,脾氣虛弱,出現食慾良好、便秘、咳嗽等症狀,可用檳榔和大黃湯來瀉下,再服用葶藶丸來治療。
如果腎氣過盛,脾氣虛弱,出現怕冷、腹瀉等症狀,可用理中丸來調理。
心臟疾病的治療,必須先調養肝臟和腎臟。腎臟是心臟的根本,肝氣通暢則心氣平和,肝氣鬱滯則心氣不足,所以治療心病要先調肝,這是治本之法。五臟相生相剋,水克火,腎臟的病邪會傳到心臟。因此,要先治療腎臟,驅除病邪,防止腎邪侵犯心臟。可以用萆薢、牛膝、茯苓、石斛、續斷各五錢,羌活、獨活、木香、川芎各一錢,天靈蓋(酥炙)三錢,磨成粉末,加入少量尿液,混合三銖麝香,用蜂蜜煉成丸,空腹用鹽湯送服三十丸。
心虛,以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以生薑補肝。如無他症,用安神丸主之。
心實,以甘草瀉之。如無他症,用瀉心湯,輕則導赤散。心實則煩熱,黃連瀉心湯:虛則驚悸。生犀散。
肺乘心、微邪,喘熱,瀉白散。
肝乘心,虛邪,風濕,煎大羌活湯,下大青丸。
白話文:
如果心臟虛弱,可以用炒鹽來補充。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臟是心臟的母親,可以用生薑來補肝。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安神丸來治療。
如果心臟實熱,可以用甘草來瀉火。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瀉心湯來治療,輕微的可以用赤散。心臟實熱會導致煩躁發熱,可以用黃連瀉心湯來治療;如果心臟虛弱則會導致驚悸,可以用生犀散來治療。
如果肺氣上犯心臟,出現微邪、喘熱的症狀,可以用白散來瀉火。
如果肝氣上犯心臟,出現虛邪、風濕的症狀,可以用大羌活湯來煎服,並配合服用大青丸。
脾乘心,實邪,泄瀉,身熱,瀉黃散。
腎乘心,賊邪,恐怖,惡寒,安神丸。
五行之理,惟腎之一臟,母盛而子反受邪,是物之性有不可一概論者,肺腎是也。何則?肺屬金,應乎皮毛,所主者氣。腎屬水,主乎骨髓,所藏者精。氣之輕浮,能上而不能下;精之沉重,能下而不能上,此物理之自然。今肺盛乃熱作也。氣得熱而上蒸,則肺不能下生於腎,而腎受邪矣。
急以涼藥解之,使藏氣溫和,自能下生於腎矣。此腎病必先求之於肺。若肺和而腎忽受病,不過脾濕相形,所以有解肺熱、去脾邪二藥。若脾肺自和而腎受病,亦當察本藏虛實而治之。
白話文:
脾氣過盛影響心臟,導致實邪入侵,出現腹瀉、發燒等症狀,可用黃散治療。腎氣過盛影響心臟,導致賊邪入侵,出現恐懼、怕冷等症狀,可用安神丸治療。
五行理論認為,腎臟為母,肺臟為子,母氣過盛,反而會導致子氣受邪。這是因為,肺屬金,主氣,氣輕浮,易於上升而難以下降;腎屬水,主精,精沉重,易於下降而難以上升。當肺氣過盛時,就會出現發熱,氣上蒸而無法下生於腎,導致腎氣受邪。
因此,應當用涼藥降肺熱,使藏氣溫和,才能使肺氣下生於腎。治療腎病,首先要從肺氣入手。如果肺氣調和,而腎氣突然受病,可能是脾濕相形所致,所以需要用解肺熱、去脾邪的藥物。如果脾肺都調和,而腎氣受病,則需要根據腎臟虛實情況進行治療。
腎虛以熟地、黃柏補之。腎無實,不可瀉,故無瀉腎之藥。虛則補其母,以五味子補肺。腎主寒,自病則足脛寒而逆。人之五臟,惟腎無實。小兒痘變黑陷,是腎水克退心火,多不治也。
心乘腎,微邪,內熱,不惡寒,桂枝丸。
肺乘腎,虛邪,喘嗽,皮澀而寒,百部丸。
肝乘腎,實邪,拘急,氣搐,身寒,理中丸。
脾乘腎,賊邪,體重,泄瀉,身寒,理中丸。
凡肝經得病,必先察其肺腎兩藏,原其起病,然後復審肝經之虛賣。然腎者肝之母,肺者木之賊。今肝得病,若非腎水不能相生,必是肺金鬼賊相剋。故須審其來在肺,先治肺,攻其鬼也;其來在腎,先補腎,滋其源也。方審本藏之虛實而治之。
白話文:
腎虛弱,可以用熟地黃、黃柏來補。腎氣不足,不能瀉,所以沒有瀉腎的藥物。虛則補其母,可以用五味子來補肺。腎主寒,如果腎臟生病,就會導致腳脛冰冷發麻。人體五臟,只有腎臟沒有實質。小孩出痘疹變黑凹陷,是因為腎水克制不了心火,大多難以治癒。
心火乘虛犯腎,出現輕微邪氣,內熱,不惡寒,可以用桂枝丸治療。
肺氣乘虛犯腎,出現虛邪,喘咳,皮膚乾燥發寒,可以用百部丸治療。
肝氣乘虛犯腎,出現實邪,肢體拘緊,氣逆抽搐,身體發寒,可以用理中丸治療。
脾氣乘虛犯腎,出現賊邪,身體沉重,腹瀉,身體發寒,可以用理中丸治療。
凡是肝經生病,一定要先觀察肺腎兩臟,了解疾病的根源,然後再仔細審視肝經的虛實。因為腎是肝的母親,肺是木的剋星。現在肝臟生病,如果沒有腎水滋養,就一定是肺金鬼賊相剋。所以需要審查疾病是從肺部來的,就先治肺,攻克邪氣;如果是從腎臟來的,就先補腎,滋養其根本。根據本臟的虛實來治療。
肝虛,以生薑,陳皮補之。水能生木,腎乃肝母,若以補腎,熟地、黃柏補之。如無他症,地黃丸主之。
肝實,以白芍藥瀉之。如無他症,瀉青丸主之。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肝主風,自病則風搐拘急,急食甘以緩之,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實搐力大,瀉青丸;虛搐力小,地黃丸。
心乘肝,實邪,壯熱而搐,利驚丸。
肺乘肝,賊邪,氣盛,則前伸呵欠,微搐,法當瀉肺,先補本藏肝,地黃丸;後瀉肺,瀉白散。
白話文:
肝臟虛弱,可以用生薑和陳皮來補充。水能生木,腎臟是肝臟的母親,如果要補腎,可以用熟地和黃柏來補充。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地黃丸來治療。
肝臟實熱,可以用白芍藥來瀉火。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瀉青丸來治療。心臟是肝臟的兒子,可以用甘草來瀉心火。
肝臟主風,如果肝臟病變,就會出現抽搐、拘急等症狀,可以吃甜的食物來緩解,輔以酸、苦,用辛味來散風。抽搐力量大,用瀉青丸;抽搐力量小,用地黃丸。
心臟克制肝臟,如果心臟有實邪,就會出現壯熱、抽搐,可以用利驚丸治療。
肺臟克制肝臟,如果肺臟有賊邪,氣盛,就會出現前伸、打呵欠、輕微抽搐等症狀,應該先瀉肺,再補肝臟本源,先用地黃丸,後用瀉白散。
脾乘肝,微邪,多睡,體重搐,先當定搐,瀉青丸;搐止再見後症,則以別法治之。
腎乘肝,虛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
心包絡、三焦,相火也。味甘補,苦瀉氣,熱補寒瀉。
三焦者,稟腎間動氣以資始,藉胃中谷氣以資生。水穀自上焦而入,自下焦而出。膻中為氣海,又氣海在臍下一寸半,故曰: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白話文:
脾氣過盛影響肝臟,導致輕微邪氣入侵,容易嗜睡,身體抽搐,體重下降。首先要止住抽搐,可以用青丸來治療。抽搐停止後再根據其他症狀,用其他方法治療。
腎氣過盛影響肝臟,導致虛邪入侵,怕冷,打哈欠並抽搐,可以用羌活膏來治療。
心包絡和三焦屬於相火。味甘可以補益,味苦可以瀉氣,熱性可以補虛,寒性可以瀉實。
三焦依靠腎臟的動氣來開始運作,依靠胃部的谷氣來維持生命。水穀從上焦進入,從下焦排出。膻中是氣海,氣海又在臍下一寸半的位置,所以說:水穀的通道是氣的起點和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