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15)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15)
1. 脾胃門
人參啟脾湯,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此藥最效。
藿香、半夏、茯苓、砂仁各五分,甘草、黃連、神麯、麥芽各四分,陳皮七分,人參二錢,白朮一錢,木香三分(不見火),上水二鍾,煎八分。空心服。
沖和養胃湯,治內脹。
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甘草(一錢五分)、當歸(一錢)、白朮(一錢)、白芍(炒,八分)、白茯苓(三分),柴胡(七分)、乾薑(一分)、升麻(一錢)、葛根(一錢)、羌活(一錢五分)、防風(五分)、黃連(七分)、黃芩(七分)、五味子(二分)、水煎,稍熱服。
食鹽治法,凡胸胃酒食停積,心下脹滿,只用鹽花擦牙,溫水嗽下,不過三次,如湯潑雪。
四君子湯,一切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諸虛不足,無問內傷外感,病之新久,不論諸病服藥無效,宜用此劑以補之,脾胃漸充,諸病皆愈。
人參(二錢)、白朮(二錢)、白茯苓(一錢)、甘草(炙,五分),上水一鍾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遠服。血虛加當歸、川芎;氣虛表不固加黃耆、桂枝;嘔吐加砂仁、蓿香;心虛加茯神、酸棗仁、益智仁;有痰加陳皮、半夏;泄瀉加山藥、白扁豆;虛寒久瀉者,加肉蔻、乾薑;咳嗽加麥門冬、五味子;心煩不寐加麥門冬、酸棗仁;口渴加乾葛、五味子;胸腹脹滿加枳實、白豆寇;有潮熱加軟柴胡;遍身疼痛加羌活、紫蘇;走注氣痛加延胡索、木香;身體腫滿加大腹皮、厚朴;腹脅疼加吳茱萸、廣木香;小兒痘疹不出加升麻、葛根;女人腹痛加香附、延胡索;大便秘結加枳殼、桃仁、檳榔;小便不利加澤瀉、木通。
平胃散,健脾進食,和胃卻痰,自然榮衛調暢。及療四時感冒,手足腰疼,五勞七傷,外感風寒,內傷生冷,不問三焦痞滿,並有平效。
陳皮、蒼朮、厚朴、甘草各一錢,上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遠服。五勞七傷有熱加黃芩、柴胡;手足痠疼加烏藥、桂枝;痰嗽發瘧加草果、烏梅;冷熱氣疼加小茴香、木香;水氣脹滿加桑白皮、木通;有氣加茴香;酒傷脾胃加丁香、砂仁、葛根;傷食加白豆蔻、草果;四時瀉泄加豆蔻、訶子;風痰加半夏、皂角;腿膝冷痛加牛膝、肉桂;腿痹加菟絲子、漢防己;渾身拘急有熱加柴胡、黃芩;痢疾加黃連;頭風加藳本,白芷;氣塊加三稜、莪朮;冷淚加夏枯草;有瘟疫時氣二毒,寒熱頭痛加撫芎、蔥白;眼熱加大黃、荊芥;婦人赤白帶下加當歸、茯苓;腰痛加杜仲、八角茴香;婦人腹疼加香附子、烏藥。
參苓白朮散,治久瀉,脾胃大虛必用此,久服方可以復元氣,再無脾胃之患時,常漸瀉漸已者,尤宜多服。
白話文:
人參啟脾湯,這個藥方最適合治療脾胃虛弱、吃不下東西的人,效果很好。
藥材包含:藿香、半夏、茯苓、砂仁各取五分,甘草、黃連、神麯、麥芽各取四分,陳皮七分,人參二錢,白朮一錢,木香三分(不需火烤)。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在空腹時服用。
沖和養胃湯,這個藥方是治療體內脹氣的。
藥材包含: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甘草(一錢五分)、當歸(一錢)、白朮(一錢)、白芍(炒過,八分)、白茯苓(三分),柴胡(七分)、乾薑(一分)、升麻(一錢)、葛根(一錢)、羌活(一錢五分)、防風(五分)、黃連(七分)、黃芩(七分)、五味子(二分)。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稍為溫熱後服用。
食鹽治療方法,如果因為胸腔和胃部有酒食積滯,導致心下脹滿,只要用鹽花擦牙,再用溫水漱口吞下,大約三次就會像雪遇到熱水一樣融化消失。
四君子湯,這個藥方適用於所有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體質虛弱不足的情況,不論是內傷還是外感、病程長短,也無論其他藥物是否有效,都可以使用這個藥方來補益身體。當脾胃逐漸恢復,其他疾病自然也會痊癒。
藥材包含:人參(二錢)、白朮(二錢)、白茯苓(一錢)、甘草(炙烤過,五分)。將以上藥材加水一碗半,生薑五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稍晚服用。如果出現血虛,可以加當歸、川芎;氣虛導致身體虛弱不穩固,可以加黃耆、桂枝;嘔吐可以加砂仁、藿香;心虛可以加茯神、酸棗仁、益智仁;有痰可以加陳皮、半夏;腹瀉可以加山藥、白扁豆;因虛寒引起的長期腹瀉,可以加肉蔻、乾薑;咳嗽可以加麥門冬、五味子;心煩失眠可以加麥門冬、酸棗仁;口渴可以加乾葛、五味子;胸腹脹滿可以加枳實、白豆蔻;有潮熱可以加軟柴胡;全身疼痛可以加羌活、紫蘇;游走性的氣痛可以加延胡索、木香;身體腫脹可以加大腹皮、厚朴;腹部和脅肋疼痛可以加吳茱萸、廣木香;小兒痘疹發不出來可以加升麻、葛根;女性腹痛可以加香附、延胡索;大便秘結可以加枳殼、桃仁、檳榔;小便不利可以加澤瀉、木通。
平胃散,這個藥方可以健脾、增進食慾、調和腸胃、化解痰濕,自然能使身體的營氣和衛氣調和順暢。還可以治療四季感冒、手腳腰疼、五勞七傷、外感風寒、內傷生冷,無論是上、中、下三焦的痞滿症狀,都有很好的療效。
藥材包含:陳皮、蒼朮、厚朴、甘草各取一錢。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稍晚服用。如果五勞七傷有發熱,可以加黃芩、柴胡;手腳酸痛可以加烏藥、桂枝;咳嗽痰多或發瘧疾,可以加草果、烏梅;冷熱交替的氣痛,可以加小茴香、木香;水腫脹滿,可以加桑白皮、木通;有氣滯,可以加茴香;因飲酒導致脾胃損傷,可以加丁香、砂仁、葛根;因食物積滯,可以加白豆蔻、草果;四季發生的腹瀉,可以加豆蔻、訶子;因風邪引起的痰,可以加半夏、皂角;腿膝冰冷疼痛,可以加牛膝、肉桂;腿部麻痺,可以加菟絲子、漢防己;全身拘急且發熱,可以加柴胡、黃芩;痢疾,可以加黃連;頭痛,可以加藁本、白芷;氣塊,可以加三稜、莪朮;迎風流淚,可以加夏枯草;如果遇到瘟疫時氣的二毒,導致寒熱頭痛,可以加撫芎、蔥白;眼睛發熱,可以加大黃、荊芥;婦女赤白帶下,可以加當歸、茯苓;腰痛,可以加杜仲、八角茴香;婦女腹痛,可以加香附子、烏藥。
參苓白朮散,這個藥方適合治療長期腹瀉,以及脾胃嚴重虛弱的情況,長期服用才能恢復元氣。如果脾胃功能反覆衰弱,時好時壞,更應該多服用這個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