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14)

回本書目錄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14)

1. 咳嗽門(附哮喘嘔逆)

有因久嗽成勞者,有因病勞乃嗽者,其症寒熱往來;或獨熱無寒,咽乾嗌痛,精神疲極所嗽之痰,或濃或淡,或時有血腥臭,異常語聲不出者,薏苡仁五錢,桑白皮、麥冬各三錢,白石英二錢,人參、五味子、款冬花、紫菀、杏仁、貝母、阿膠、百合、桔梗、秦艽、枇杷葉各一錢,薑、棗、粳米同煎去渣,調鍾乳粉,亦宜蛤蚧散或保合湯,知母茯苓湯、紫菀散、寧嗽湯。經年累月久嗽不已,服藥不瘥,余無飽症,卻與勞嗽不同,戴用三拗湯、青金丸。予謂其不妥,獨宜保肺而已,一味百部膏可也。《素問》云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八味丸、安腎丸主之。有暴嗽,服諸藥不效,或教之進生料鹿茸丸、大兔絲子丸方愈。有本有標,卻不可以其暴嗽而疑遽補之非,所以易愈者,亦覺之早故也。

治時行嗽,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氣急,狀如冷熱傷,連嗽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兩日即輕,俗呼為蝦蟆瘟。用參蘇飲加細辛半錢。

治咳而無痰者,以辛甘潤其肺。蜜煎生薑湯,蜜煎橘皮湯,燒生薑、胡桃。

又,本事方(補肺法):生地黃(二斤,淨洗),杏仁二兩,生薑、蜜各四兩,搗如泥,人瓦盆中,置飯上蒸五、七度,每五更挑三匙嚥下。

丹溪治飲酒傷肺、痰嗽,以竹瀝煎入韭汁,就吞瓜蔞、杏仁、青黛、黃連丸。按此恐太寒,閉遏熱氣,不得發舒,不若先以辛散之,而後以酸收之,甚者吐之後,與五苓甘露勝濕去痰之劑。

吃醋嗆喉,咳嗽不已,用甘草(二兩,又赤皮),作二寸段,中半劈開,用豬膽汁五枚,浸三日,取出,火上炙乾,為細末,煉蜜丸,每服四十丸,茶清下,臨臥服。

咸物所傷,哮嗽不止,用白麵二錢,砂糖二錢,通搜和用,糖餅灰汁,捻作餅子,放在爐內炸熱劃出,加礬粉四錢,另炒略熟,將餅切作四牙,摻輕粉在內,令患人吃盡,吐出病根即愈。

白話文:

咳嗽門(附哮喘嘔逆)

久咳成疾的人,有的因疾病勞累而咳嗽,症狀寒熱交替,或單純發熱不寒,咽喉乾燥疼痛,精神疲憊,咳出的痰或濃或稀,有時帶血腥味,聲音異常嘶啞。可用薏苡仁、桑白皮、麥冬、白石英、人參、五味子、款冬花、紫菀、杏仁、貝母、阿膠、百合、桔梗、秦艽、枇杷葉等藥材煎服,再加入薑、棗、粳米,去渣後調入鍾乳粉。也可以用蛤蚧散、保和湯、知母茯苓湯、紫菀散、寧嗽湯等方劑。若經年累月久咳不癒,服藥無效,但沒有飽脹的症狀,與勞咳不同,則不宜使用三拗湯、青金丸,應該注重養肺,單用百部膏即可。《素問》中說咳嗽煩悶是腎氣逆亂所致,可用八味丸、安腎丸治療。若突然劇烈咳嗽,服用其他藥物無效,可嘗試服用鹿茸丸、兔絲子丸等方劑。疾病的本質和表象要同時考慮,不能因為是突然發作的咳嗽就急於補益,所以容易痊癒,也是因為發現得早的緣故。

治療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狀為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呼吸急促,類似於寒熱夾雜,持續咳嗽不止,初次發病時就卧床不起,一兩天后症狀減輕,俗稱蝦蟆瘟。可用參蘇飲加細辛治療。

治療無痰咳嗽,需用辛甘溫潤之品滋養肺部。可用蜜煎生薑湯、蜜煎橘皮湯,或燒烤生薑、核桃等方法治療。

另外,補肺方:生地黃、杏仁、生薑、蜂蜜等藥材搗碎,放入瓦盆中,用飯蒸煮五到七次,每次清晨服用三匙。

丹溪治療飲酒傷肺、痰嗽的方法是用竹瀝水煎煮,加入韭菜汁,再服用瓜蔞、杏仁、青黛、黃連丸。此法恐寒涼過度,遏制熱氣不得舒展,不如先用辛溫散寒之品,後用酸味收斂之品。病情嚴重者,先催吐後再用五苓散、甘露飲等利濕化痰之劑。

醋嗆傷喉嚨,持續咳嗽,可用炙甘草、豬膽汁製成的蜜丸治療。

鹹味食物所傷,哮喘咳嗽不止,可用白麵、砂糖、通草等製成餅子,炸熟後加入明礬粉,再加入輕粉讓患者服下,吐出病根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