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答問五 (2)

回本書目錄

身經答問五 (2)

1. 身經答問七

長春子曰:以寒治熱,以熱治寒,理之常也,乃有服寒藥而反熱,服熱藥而反寒,則治者無所措手矣!若是者何也?

曰:治其旺氣,是以反也。如夏月感寒,鬱而為熱,此宜用辛散之藥也。而庸人不知,見其身既熱,而時令又熱,遂誤以寒藥治之,則表邪不能發散,而熱乃愈甚。如冬月傷寒,失於汗下,邪氣傳變,亢陽內鬱而身寒者,此宜用苦寒之藥攻之也。而庸人不知,見其身既寒,而時令又寒。

遂誤以熱藥治之,則內邪未得疏通,而寒乃愈甚。《經》曰,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此之謂也。

其不治旺而然者,何義也?

曰:譬如,肺氣虛而身寒,其寒也,由於肺氣之不足也。宜補其氣則生陽矣。乃誤投以辛熱之藥,則陽虛陰必湊而身寒反甚。蓋徒知寒者熱之,而不思夫味之辛者,旺於秋而屬於肺,辛先入肺,以散肺氣。如之何?其弗寒也。如心血虛而身熱,其熱也,由於心血之不足也。宜補其血,則生陰矣。

乃誤投以苦寒之藥,則陰虛陽必乘而身熱更熾。蓋徒知熱者寒之,而不思夫味之苦者,旺於夏而屬於心,苦先入心,以瀉心血。如之何?其弗熱也,故曰不味,旺味而有所犯也。

敢問臟腑之互用者,何謂也?

曰:天六府氣表,其體在上,其用在下,膽胃膀胱大小腸也。地五臟血里,其體在下,其用在上,耳目口鼻也。天氣左旋而下降,地氣右旋而上升,互相為用也。心肺為太陰、少陰,而通行陽氣;大小腸為陽明、太陽,而傳送陰氣,互相為用也。

敢問臟腑經絡之名,有疑義否乎?

曰:有之。請為子詳辨焉。

以四時合於身者言之:春曰肝,夏曰心,長夏曰脾,秋曰肺,冬曰腎。以人之臟腑言之。上為肺與心,中為脾,下為肝與腎。《經》云:呼出肺與心,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有一至是為脾脈。其不符於四時,何也?蓋以腎者,肺之所生,肺為金而屬乾。乾,天也。故肺通天氣而居上。

天一生水而為腎。腎之上為肝,肝之上為心,心屬火而生土,火土同原而生金,故肺居上也。天上有水,山上有泉,水出高原,頭在九天之上,尾徹九地之下,故先儒曰:天地四旁皆水也,此天漢之源流也。

以陰陽之常論之:腎為坎水,陽少陰多,宜曰太陰。心為離火,陰少陽多,宜曰太陽。肝為震木,陰多陽少,宜曰少陽。肺為兌金,陽多陰少,宜曰少陰。脾居戊己土之沖氣,宜曰陰陽之中,則人可無疑矣。

乃以運氣經絡論之:腎居北方,謂之寒水可也,何以配太陽乎?心居南方,謂之君火可也,何以配少陰乎?肝在東方陽位,謂之少陽可也,何以曰厥陰乎?肺在西方陰位,謂之少陰可也,何以曰太陰而又配陽明乎?脾在中州,明為陰陽之中,乃以胃屬陽明,脾屬太陰,與肺之臟腑相同,又何說也?種種疑端,豈古聖人。有遺義乎?

曰:勿疑也。按《內經》云:陰陽之道,推之可千可萬,未可以常理執也。今特為辯之:腎配太陽,心宜配太陰,而配以少陰者,陽常饒而陰常乏。猶《易》之陽用九陰用六也。肝居陽位,而曰厥陰者,水生於秋冬之後,論其本為陰之盡,故曰厥陰也。肺居陰位,而燥金曰陽明者,金生於春夏之後,論其本陽明於前,故曰陽明也。

若腎為寒水,心為君火,肝為風木,此無疑也。至肺與脾,其為太陰,乃土主濕,金主燥,則又不能無疑矣。蓋老陽必變為陰,火當至盛之時,已變為土,土濕故曰太陰。試觀季夏之時。大雨時行,土生金,而為水之母,則其氣之相通,而同為太陰,可知矣。若膀胱之配腎,膽之配肝,小腸之配心,大腸之配肺,胃之配脾,三焦之配乎心主,以其小絡之相通也。然小腸為太陽,而膀胱亦為太陽。

膀胱之為太陽也,與小腸俱至目內眥,同居頭面午位,故皆曰太陽也。肝為厥陰,而心包亦為厥陰,相火為風木所生,子母同氣,故皆曰厥陰也。心為少陰,而腎亦為少陰,子午相通,水火互根,故皆曰少陰也。脾曰太陰,而肺亦曰太陰,肺金為脾土所生,子母同氣,故亦曰太陰也。

胃曰陽明,而大腸亦曰陽明,子母相親,故皆曰陽明也。膽為少陽,而三焦亦曰少陽者,三焦起於亥,膽起於子,俱在耳門銳眥之間,故皆曰少陽也。心為君火,脾為濕土,此無疑也。肝木之為風也,將克乎土,故風為之揚也。肺金之為燥也,方離於火,已脫乎濕,故燥氣未去也。

風極生火,故曰風從火斷,汗之宜。燥極生寒,故曰燥與濕兼,下之可。

曰:太陰之為濕土也,少陽之為相火也,陽明之為燥金也,厥陰之為風木也,其義相類,其理易測也。至於太陽而為寒水,少陰而為心火,其義不類,其理難測矣!何以明之?

曰:君火同午,火本熱,而其氣當陰生之初,故標寒而屬乎少陰。水居子位,水本寒,而其氣當陽生之初,故標熱而屬乎太陽。

2. 身經答問八

長春子曰:吾聞臟腑有移熱移寒,其症為何如?

尊生子曰:《經》言之矣!

脾(肉)移寒於肝(筋),癰腫筋攣(肉冷筋急,結聚為癰)。

肝移寒於心(神),狂鬲中(寒薄心則神亂,故狂。寒與熱薄,故中鬲不通)。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寒隨心火,內爍金精)。

肺(金精)移寒子腎,為漏水(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如囊裹漿(腎有餘,上奔於肺)。

脾移熱於肝(血),為驚衄。

肝移熱於心,則死(火木相燔)。

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鬲熱多飲)。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柔謂筋無力,痓謂骨不隨)。

腎移寒於脾,癰腫少氣(寒入於陽,血凝氣聚而為癰腫)。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腎主下焦,今乃移熱,下焦無主)。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膀胱移熱於小腸(脈絡於心,循咽下鬲胃),鬲腸不便。上為口糜。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慮瘕,為沉(兩熱相薄,則血滯月不行)。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㑊。

胃移熱於膽,亦日食㑊。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不下止也。傳為衄蠛(汗血)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曰:於何而知其移也?

曰:觀其色,聽其聲,診其脈,問其所欲飲食,而驗其見症也(足陽明脈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熱盛則陽絡溢,衄出血,出聲故瞑)。

敢問三陰三陽之發病何如也?

曰: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氣起於足五指之裡,各其症也。

一陽發病,善咳,善泄,其傳為鬲(上咳下泄,中鬲、三焦俱病)。

二陽之病,發心脾,男子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風邪勝兩氣愈消),為息賁,死不治(脾為生化之源,心統諸經之血)。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腫痿,傳為㿗疝(上爭則寒多,下爭則筋弛)。

一陰為病,主驚咳,背痛噫欠,名曰風厥。

二陰一陽發病,脹滿善氣。

二陽三陰發病,為偏枯,四肢不舉(三陰不足,三陽有餘)。

陰結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

二陽結,謂之消(胃、大腸熱,善消水穀)。

三陽結,謂之鬲(小腸、膀胱血燥,則鬲塞不便)。

三陰結,謂之水(脾、肺俱寒,氣化為水)。

一陰(心)一陽(三焦)結,謂之喉痹(二脈井絡於喉)。

陰摶陽別,謂之有子(摶觸手也)。

陰虛陽摶,謂之筋。

陽加於陰,謂之汗。

陰陽虛,腸澼死。

敢問六氣之中人而致病者,孰為甚乎?

曰:莫甚於風矣。風者,數行而善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飲食;其熱也,則消肌肉。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胃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膹䐜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

若榮衛熱附,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則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厲風。

風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中陰者,嘗從臂䯒始。夫臂與胻,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於寒,獨傷其陰。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腑。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