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纂要》~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足少陽膽經

循胸歷淵腋輒筋、日月穴。 過季脅循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 由居髎入上髎、長強,而下與前之入髀厭者相合。 乃下循髀外,行太陽、陽明之間,歷中瀆、陽關,出膝外廉抵陽陵泉也。 自陽陵泉下外輔骨前,歷陽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絕骨之端,循陽輔、懸鐘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臨泣、地五會、俠谿,乃入小指、次指之間,至竅陰而終也。

支者:自足跗上歸泣穴別行入大指,循岐骨內出大指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交於足厥陰也。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循行路線:從胸部開始,經過腋下、肩胛骨附近,經過日月穴等穴位。經過肋部,循行於京門穴、帶脈、五樞穴、維道穴、居髎穴。從居髎穴進入上髎穴、長強穴,然後向下與大腿內側的髀厭穴相接。接著向下循行於大腿外側,在大腿外側、陽明經與太陽經之間行進,經過中瀆穴、陽關穴。從膝蓋外側出來,到達陽陵泉穴。從陽陵泉穴向下,經過外踝前方,經過陽交穴、外丘穴、光明穴,直達絕骨穴的末端。沿著陽輔穴、懸鐘穴向下,從外踝前方出來,到達丘墟穴,沿著足背循行經過臨泣穴、地五會穴、俠谿穴。

然後進入小指與無名指之間,到達竅陰穴而終止。支脈則從足背上端的泣穴分出,進入大拇指,循行於大拇指內側的骨骼,從大拇指尖端出來,再穿過指甲,從三毛穴出來,與足厥陰經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