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纂要》~ 卷二 (11)
卷二 (11)
1. 手少陽三焦經
肘外大骨尖後肘上一寸兩筋間陷中為天井。肘上二寸為清冷淵。肩下臂外間腋斜肘分下行為消濼。臂前廉去肩端三寸為臑會。肩端臑上陷中為肩髎。缺盆中上毖骨際陷中為天髎。
圖示清冷淵在肘上二寸。伸肘舉臂取之。天井在肘外大骨尖後肘上一寸兩筋間陷中。
頸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發際中上夾耳後一寸為天牖。耳後尖角陷中為翳風。耳本後雞足青絡脈中為瘛脈。耳後間青絡脈中為顱息。耳廓中間上髮際下開口有空為角孫。耳前起肉當耳缺處陷中為耳門。耳前兌發下橫動脈為和髎。眉後陷中為絲竹空。
滑氏曰。手少陽起小指次指端關衝穴上出次指之間。歷液門中渚。循手表腕之陽池。出臂外兩骨之間。循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乃上貫肘。抵天井穴也。從天井上行。循臂臑之外。歷清冷淵消濼行手太陽之裡。陽明之外。上肩循臑會肩髎天髎。交出足少陽之後。過秉風肩井。
下入缺盆。復由足陽明之外。而交會於膻中。散布絡繞於心包。乃下膈當胃上口。以屬上焦。於中脘。以屬中焦。於陰交。以屬下焦也。
支者。從膻中而上出缺盆之外。上項過大椎循天牖上挾耳後。經翳風瘛脈顱息直上出耳上角。至角孫過懸釐頷厭。及過陽白晴明屈曲下頰。至䪼會顴髎之分也。
支者。從耳後翳風穴入耳中。過聽宮歷耳門和髎卻出。至目銳眥會瞳子髎。循絲竹空而交於足少陽也。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
天井穴位於肘外側大骨尖後面,向上量一寸,在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清冷淵穴位於肘上兩寸處。消濼穴位於肩下,手臂外側,腋窩斜向下,與肘部連線的部位。臑會穴位於手臂前側,距離肩端三寸的地方。肩髎穴位於肩端,肩部上方凹陷處。天髎穴位於鎖骨上窩,靠近骨頭邊緣的凹陷處。清冷淵穴位於肘上二寸,伸直胳膊向上舉起便可找到。
天牖穴位於頸部大筋外側,鎖骨上方,天容穴後方,天柱穴前方,完骨穴下方,髮際上方,靠近耳後一寸的地方。翳風穴位於耳後尖角的凹陷處。瘛脈穴位於耳垂後方,青絡脈的部位。顱息穴位於耳後,青絡脈的部位。角孫穴位於耳廓中間,髮際下方,耳廓上緣開口處。耳門穴位於耳前方,耳屏與面部交界處的凹陷處。和髎穴位於耳前,頭髮下方,橫向的血管部位。絲竹空穴位於眉毛後方的凹陷處。
手少陽三焦經起於小指次指(無名指)尖端的關衝穴,向上經過液門、中渚穴,沿著手腕外側到達陽池穴,然後沿著手臂外側兩骨之間向上走,經過外關、支溝、會宗穴,以及三陽經絡的交會點四瀆穴,然後向上貫穿肘部,到達天井穴。從天井穴向上走,沿著手臂外側,經過清冷淵、消濼穴,經過手太陽小腸經的內側和手陽明大腸經的外側,向上到達肩部,經過臑會、肩髎、天髎穴,然後與足少陽膽經交會,經過秉風、肩井穴。
向下進入鎖骨上窩,然後從足陽明胃經的外側經過,與膻中穴交會,並散佈到心包經絡,向下經過膈肌,到達胃上口(屬上焦),中脘穴(屬中焦),以及陰交穴(屬下焦)。
其中一條支脈,從膻中穴向上,出鎖骨上窩,到達頸項部,經過大椎穴,沿著天牖穴向上,經過耳後,經過翳風、瘛脈、顱息穴,直達耳上角,到達角孫穴,經過懸釐、頷厭穴,到達陽白、睛明穴,然後向下彎曲經過面頰,到達顴髎穴。
另一條支脈,從耳後的翳風穴進入耳中,經過聽宮穴,再經過耳門、和髎穴,然後出來,到達目銳眥(眼角)與瞳子髎穴交會,沿著絲竹空穴,與足少陽膽經相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