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纂要》~ 卷五 (5)
卷五 (5)
1. 反關脈
吳昆方考脈語曰。反關脈者。脈不行於寸口。由列缺絡入臂後。手陽明大腸經也。以其不順行於關上。故名曰反關。有一手反關者。有兩手反關者。此得於有生之初已然。非為病也。診法皆同。若病人平日正取有脈。一旦因得病伏匿者。此病脈種種不同。必原其證而治之。
古今醫統曰。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脈不見。自列缺至陽谿見者。俗謂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
白話文:
吳昆方考脈語曰:
反關脈者,脈在寸口處摸不到,而是從列缺穴絡入臂後,走手陽明大腸經。由於它不順利地行經關上,所以稱為反關脈。有些人只有一手有反關脈,有些人則兩手都有。這種脈象是在出生時就已經形成,並非病症,診斷方法都相同。
如果病人平時脈象正常,突然因病而脈象隱沒,這就需要根據不同的脈象來判斷病症,並對症治療。
古今醫統曰:
有些人三部脈(寸、關、尺)都摸不到,只在列缺穴至陽溪穴之間能摸到脈象,俗稱反關脈。這是因為經脈虛弱,而絡脈卻很充盈。
2. 神門脈
李士材診家正眼曰。兩手尺中。乃神門脈也。王叔和曰。神門訣齗。兩在關後。人無二脈。病死不救。詳考其論。腎之虛實。俱於尺中神門以後驗之。蓋水為天一之元。萬物賴以資始也。故神門脈絕。即是腎絕。先天之根本。既無回生之日也。而脈微。謂為心脈者誤矣。彼因心經有穴。
名曰神門。正在掌後兌骨之端。故錯認耳。殊不知心在上焦。豈有候於尺中之理乎。
白話文:
李士材在《診家正眼》中說道:兩手尺脈中,乃是神門脈。王叔和也說:神門脈在關脈之後,人體只有這條脈,一旦斷絕,病死無救。
仔細考究他們的論點,腎臟的虛實,都可以從尺脈神門之後的脈象驗證。因為水是天一之元,萬物賴以生存,所以神門脈斷絕,就等同於腎臟衰竭,先天之根本喪失,絕無回生之日。
而有些人認為脈象微弱是心脈,這是錯誤的。他們是因心經有一個穴位名叫神門,位置在手掌後兌骨的末端,才誤以為是心脈。殊不知心臟位於上焦,怎麼可能在尺脈中呢?
3. 三經脈
類經注曰。經脈十二。而三經獨多動脈。而三經之脈。則手太陰之大淵。足少陰之太谿。足陽明上則人迎。下則衝陽。皆動尤甚者也。
診家正眼曰。衝陽者胃脘也。一曰趺陽。在足面大指間五寸。骨間動脈是也。凡勢危篤。當候衝陽。以驗其胃氣之有無。蓋土為萬物之母。資生之本也。故經曰。衝陽絕。死不治。
又曰。太谿者。腎脈也。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動脈是也。凡病勢危篤。當候太谿。以驗其腎氣之有無。蓋水為天一之元。資始之本也。故經曰。太谿絕。死不治。
白話文:
《類經注》說,十二經脈中,只有三經的動脈特別明顯,分別是手太陰經的大淵穴、足少陰經的太溪穴,以及足陽明經的人迎穴和衝陽穴。這三穴的動脈跳動尤其明顯。
《診家正眼》中提到,衝陽穴位於胃脘部,也稱趺陽穴,在足面大拇指與第二趾之間五寸,骨間動脈處。危急時刻,要觀察衝陽穴的脈象,以判斷胃氣是否衰竭。因為土是萬物的根本,是生機之源,所以經書上說衝陽穴脈象消失,則病勢危重,難以救治。
此外,《診家正眼》還指出,太溪穴是腎脈所在,位於足內踝後跟骨上方的凹陷處,動脈處。危急時刻,要觀察太溪穴的脈象,以判斷腎氣是否衰竭。因為水是天一生氣的根源,是生命的本源,所以經書上說太溪穴脈象消失,則病勢危重,難以救治。
4. 十二經動脈
人鏡經曰。十二經動脈。或時動時止而不常。惟手太陰為五藏之主。足陽明為六府之原。足少陰起於衝脈。為十二經之海。故常動不休。
手太陰肺經(動脈大淵),手陽明大腸經(動脈陽谿),足陽明腎經(動脈衝陽)
足太陰脾經(動脈衝門),手少陰心經(動脈陰郄),手太陽小腸經(動脈天窗)
足太陽膀胱經(動脈委中),足少陰腎經(動脈太谿),手厥陰心包經(動脈勞宮)
手少陽三焦經(動脈和髎),足少陽膽經(動脈懸鐘),足厥陰肝經(動脈太衝)
白話文:
《人鏡經》記載:十二經脈的運行,有時動有時止,並不固定。唯獨手太陰肺經是五臟之主,足陽明胃經是六腑之原。足少陰腎經起源於衝脈,為十二經脈之海,所以它始終不停地運作著。
手太陰肺經的動脈在大淵穴,手陽明大腸經的動脈在陽谿穴,足陽明胃經的動脈在衝陽穴。
足太陰脾經的動脈在衝門穴,手少陰心經的動脈在陰郄穴,手太陽小腸經的動脈在天窗穴。
足太陽膀胱經的動脈在委中穴,足少陰腎經的動脈在太谿穴,手厥陰心包經的動脈在勞宮穴。
手少陽三焦經的動脈在和髎穴,足少陽膽經的動脈在懸鐘穴,足厥陰肝經的動脈在太衝穴。
5. 頭上諸脈(出於吳醫匯講)
蓋聞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太陰肺。少陰心。厥陰心包。)手三陽從手走頭。(手少陽三焦。陽明大腸。太陽小腸。)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太陽膀胱。陽明胃。少陽膽。)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足太陰脾。少陰腎。厥陰肝。)靈已遂一而分言。茲乃合端而便讀。
膀胱之脈。交於巔。肝與督脈會於巔絡腦。須知膀督。(惟欲便於讀。故用簡字訣。余仿之。)髮際循乎胃脈。胃至額顱。(髮際下為額顱)膽抵頭角。上額者督與膀胱。(在內直上)出額者。其惟肝經。(在外直出)目系連於肝脈心之支者。並繫於目之內角。名目內眥。小支至而膀胱起胃經。
白話文:
人體經脈分為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陽、足三陰四個系統,手三陰經脈從臟器出發,走手部;手三陽經脈從手部出發,走頭部;足三陽經脈從頭部出發,走足部;足三陰經脈從足部出發,走腹部。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將這些經脈的走向和位置分別列出來。
膀胱經脈連接到頭頂,與肝經和督脈在頭頂匯合,形成頭部的經脈網絡。我們要特別注意膀胱經和督脈的走向。
頭髮邊緣沿着胃經,胃經到達額頭;膽經到達頭角;額頭正中部位是督脈和膀胱經,它們在內部直上;額頭外側是肝經,它在外部直出。
眼睛與肝經相連,心經的支脈也連接到眼睛內角,稱為目內眥。膀胱經的支脈從胃經出發,也連接到眼睛。
還約於旁。(小腸之支者。至目內眥。膀胱之脈起於目內眥。胃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目之外角。名曰銳眥。膽接焦支。(三焦之支者。至銳眥。膽脈起於目銳眥。)小腸亦至目。下為䪼焦膽小腸而合至。(三焦俱支者。)兩旁為頰。大小膽焦而上下。
(夾而橫骨為頰。大腸貫頰小腸之上頰。肝與三焦。俱下頰。四肢亦俱攴者。)小腸之支。斜絡於顴督脈。至於鼻柱。胃脈起於交頞。(即山根。)大腸之支。挾鼻孔而交中挾口。(從下齒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至迎香穴而終。交足陽明經。)胃經之脈。
白話文:
小腸的支脈與膀胱的脈絡在眼睛內眥(眼角)附近交匯,胃脈則起於鼻樑兩側的交頞(鼻根)處,與太陽經脈相連,向下沿著鼻樑外側行進。眼睛外角稱為銳眥,膽經與三焦經的支脈在此交匯。小腸經也通達眼睛,向下與三焦、膽、小腸經脈相連。兩側臉頰稱為頰,大腸經脈位於小腸經脈的上方,肝經和三焦經則位於頰的下部。小腸經的支脈斜行於顴骨,與督脈相連,到達鼻樑中央。胃經起於交頞(鼻根),大腸經的支脈則沿著鼻孔兩側,經過嘴巴,交匯於人中穴,最後到達迎香穴,與足陽明經相連。胃經的脈絡……
循鼻外而挾口。環唇肝又環於唇內胃又交承漿。(下層陷中)胃經之脈。入上齒。大腸之支。入下齒。頷前大迎胃脈。出而膽支下。(顋下為頷。頷前一寸三分動脈陷中為大迎。乃胃經穴。)頷下為頤。胃脈循而任脈上。(胃經循頤後下廉。)耳之上角焦支出。而膽支至客主人穴。
膽出走而胃脈過。(耳前上廉起骨曰客主人。乃膽經穴。膽脈之支者。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胃脈上耳前過客主人。)三焦之孫脈。(靈樞曰。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經。絡之別者為孫。此支之岐者。故曰。系脈後仿之。)出走客主人前。小腸與焦膽三支。並人耳中膽脈焦支系於耳後。
白話文:
胃經從鼻翼外側繞過嘴巴,環繞嘴唇,與肝經相連,又環繞嘴唇內側,與胃經相交於承漿穴(位於下巴中央)。胃經脈絡進入上排牙齒,大腸經的支脈則進入下排牙齒。下巴前方一寸三分處,動脈凹陷的地方是大迎穴,是胃經穴位。從下巴往下,是頤,胃經脈絡沿著頤後下方,向上與任脈相連。耳朵上方的角處,焦脈分支出來,膽經分支則通往客主人穴。
膽經分支從耳朵前方向上,至耳前上方的骨頭處,稱為客主人,是膽經穴位。膽經分支從耳朵前方延伸至眼角後方,而胃經脈絡則從耳朵前方經過客主人穴。三焦經的孫脈從客主人穴前方延伸出來,與小腸經、焦經、膽經的三個分支,以及膽經分支的焦脈,共同匯入耳中。膽經的焦脈分支則連接於耳後。
膽支胃脈循在頰車。(耳下曲骨為頰車。)咽有小心脾腎之脈。(小腸脈循心脈之支者。挾咽脾脈挾咽腎脈至咽。)喉為胃支腎脈之循。(二脈循喉嚨。)肝循喉後而入咽顙。(肝脈循喉嚨之後。上入咽顙。○咽顙名頏顙。在上齶後。)脾連舌本而散舌下。腎脈挾乎舌本。胃支下在人迎。
(結喉旁一寸五分動脈。)此為諸陽之會。先須大略而陳。
白話文:
膽經與胃經的脈絡,循行於頰車穴。(耳下曲骨處為頰車穴。)咽喉處有小心臟、脾臟和腎臟的脈絡。(小腸經脈循行於心經的支脈。挾持著咽喉,脾經脈絡也挾持著咽喉,腎經脈絡也至咽喉。)喉嚨是胃經支脈和腎經脈絡循行之處。(這兩條經脈都循行於喉嚨。)肝經循行於喉嚨後方,然後進入咽顙。(肝經脈絡循行於喉嚨後方,向上進入咽顙。咽顙又稱頏顙,位於上顎後方。)脾經連接舌根,然後散佈於舌下。腎經脈絡挾持著舌根。胃經支脈向下循行於人迎穴。(結喉旁一寸五分處有動脈。)**此為諸陽經脈匯集之處。以上只是大略敘述。
6. 在身諸脈
原夫腦後為項。膀胱督脈。與焦支兩旁為頸。大小腸支同膽脈肩髃之前廉。大腸出之肩後之下。為膊膀胱循也。焦膽小腸交合於肩。(會於大椎者為肩。)腎經督脈並貫於脊。脊骨兩旁第一行。相去各一寸五分。挾脊肉為膂。膽脈循之而挾脊。脊骨兩旁第二行。相去各三寸。
成片骨為胛。(音夾)小腸繞而膀支。貫至於肩前陷下。名曰缺盆。焦膽胃腸併入其中。是以膽脈循胸三焦布膻。(上焦而乳中間為膻中。)乳內廉乃胃經直下腋之中。分膽經包絡。(心包絡亦有直者支者之分。恐辭句繁複。故此處支者。僅云心包。下文正脈。乃用心包二字。
以別文。)腋下為包絡之過心直下。而肺橫出脅裡。為膽脈。循心包出而肝經布脅骨之下為季脅。須識膽經之過臍下四寸為中極。當知任脈之起。(任脈起於中極之下。)然而任脈當臍沖。胃挾臍脾脈入腹胃支。循腹肝經。上抵乎小腹膽胃。出入於氣街。(臍下毛際兩旁動脈為氣街。
一名氣衝。乃胃經穴。)膽繞毛際。(曲骨之外。為毛際。)肝環陰器。此在身軀之脈。所當臚列而明。
白話文:
人的腦後是項,膀胱經和督脈在此。項部兩側是頸,大小腸經和膽經在此,與肩髃穴之前方相連。大腸經從肩後下方出來,屬於膀胱經的循行路線。膽經、小腸經在肩部交匯,並與大椎穴相會。腎經和督脈一起貫穿脊椎,脊椎骨兩旁第一行,相距一寸五分,緊貼脊肉,稱為膂。膽經沿著膂循行。脊椎骨兩旁第二行,相距三寸,稱為胛,小腸經繞過它,並與膀胱經一起貫穿到肩前凹陷處,稱為缺盆。膽經、胃經、腸經都匯聚於此。因此,膽經循行於胸部,三焦經分布於膻中,膻中位於胸部上焦,乳房中間。乳房內側下方是胃經,直下腋窩,分出膽經和包絡經。腋窩是包絡經經過的地方,直下心臟,肺經橫穿胸脅,屬於膽經的循行路線。膽經循行於心包經,並與肝經一起分布於肋骨下方,稱為季脅。要注意的是,膽經經過臍下四寸,稱為中極穴,這是任脈的起始點。任脈起於中極穴下方,經過臍部,稱為沖脈。胃經沿著臍部,脾經進入腹部,胃經分支循行於腹部,與肝經相連,向上到達小腹,與膽經、胃經相交匯,並出入於氣街。氣街位於臍下毛際兩側的動脈,又稱氣衝穴,是胃經的穴位。膽經繞過毛際,肝經環繞生殖器。這些都是人體經脈的分布,應該清楚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