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阪營升

《經穴纂要》~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同名穴

頭臨泣(膽),足臨泣(膽),腹通谷(腎),足通谷(膀胱),手三里(大腸),足三里(胃),頭竅陰(膽),足竅陰(膽),背陽關(督),足腸關(膽),陰郄(心),陰郄(長強一名),陰關(承扶一名),陰關(太赫一名),陰關(膝關一名),耳門(三焦),耳門(聽會一名),維會(百會一名),維會(神闕一名),陰都(腎),陰都(針灸經驗方臍下一寸五分兩旁相去三寸),別陽(陽交一名),別陽(陽池一名),獨陰(至陰一名),獨陰(針灸經驗方曰在足大指次指內中節橫文當中東醫寶鑑曰在第二指節橫文),中都(肝),中都(神門一名),中都(大成曰在手中指無名指間本節前岐骨間又名液門),中魁(陽谿一名),中魁(大成曰在中指第二節骨尖屈指得之),利機(石門一名),利機(會陽一名),呂細(大溪一名),呂細(神應經曰在內踝尖上),龍虎(長強一名),龍虎(大成曰在兩手側腕又紫脈上醫學綱目曰在列缺上青脈中),大都(脾),大都(大成曰在手大指次指間虎口赤白肉際),太陽(客主人一名),太陽(瞳子髎一名,赤水玄珠引洗錄曰眉際之末者太陽穴按即絲竹空,奇效良方曰眉後陷中太陽紫脈上是穴,東醫寶鑑曰在兩額角骨後紫脈上即瞳子髎,銀海精微曰在外眥五分,醫壘元戎曰客主人俗呼太陽穴,大成曰在眉後陷中太陽紫脈上穴是),丹田(關元一名),丹田(石門一名),丹田(氣海一名),關元(任),關元(神照集曰在曲骨穴微上兩旁各開三寸是穴千金方曰關元兩旁相去三寸),窗籠(天窗一名),窗籠(根結篇曰窗籠謂聽宮穴),通谷(腎),通谷(千金方乳下二寸),通關(三陽絡一名),通關(針灸經驗方曰中腕旁五分),臗骨(環跳一名),臗骨(神照集曰梁丘兩旁各開五分大成曰梁丘兩旁各開一寸五分兩足共四穴醫經會元曰在膝蓋上梁丘外旁外開一寸),外陵(胃),外陵(景岳全書曰臍左右各開一寸半),陽陵(陽關一名),陽陵(陽陵泉一名),血郄(血海一名),血郄(委中一名),血郄(針灸經驗方曰膝眼又名血郄),血海(脾),血海(關元一名),溪穴(承泣一名),溪穴(歸來一名),五會(人迎一名),五會(五會一名),五里(大腸),五里(肝),五里(勞宮一名),光明(攢竹一名),光明(膽),光明(銀海精微曰對瞳人上眉中是光明穴),腋門(三焦),腋門(大巨一名),腋門(泉淵一名),腋門(千金方曰在腋下攢毛中一寸),兌骨(神門一名),兌骨(顴髎一名),天池(心包),天池(承漿一名),氣舍(胃),氣舍(神闕一名),金門(膀胱),金門(千金方曰在穀道前囊之後當中央是也恐會陰穴也),金門(癰疽神秘灸經曰掌後三寸半),鬼路(間使一名),鬼路(申脈一名),氣堂(尺沢一名),氣堂(千金方曰胸前喉下甲骨中是亦名氣堂),魚腰(承山一名),魚腰(大成曰在兩眉中間是穴神照集曰一名吊晴在兩眉中),氣海(任),氣海(關元一名),氣海(資生經曰十五椎下兩旁各寸半),氣衝(胃),氣衝(千金方曰胸前喉下甲骨中是亦名氣堂,醫學綱目曰氣海旁各一寸半又名氣中),命門(督),命門(石門一名),命門(根結篇曰命門者謂晴明穴),命門(圖翼曰九門之內命門者精血之內居前陰中),衝陽(胃),衝陽(迎香一名),衝陽(翼曰在肘外屈橫文外頭),神堂(膀胱),神堂(上星一名),神光(日月一名),神光(輒筋一名),上關(幽門一名),上關(客主人一名),神庭(任),神庭(脈經曰在龜尾下五分注龜尾一作鳩尾),至陽(督),至陽(醫學原始曰在足小指第二節),舌本(廉泉一名),舌本(風府一名),石關(腎),石關(衛生寶鑑曰在心下二寸兩旁各五寸),精宮(命門),精宮(入門曰十四椎各開三寸),絕骨(懸鐘一名),絕骨(陽輔一名),髓孔(大迎一名),髓孔(腰俞一名),水分(任),水分(醫學原始曰在分水旁各一寸半)

白話文:

頭臨泣、足臨泣、頭竅陰、足竅陰都屬於膽經;腹通谷屬於腎經,足通谷屬於膀胱經;手三里屬於大腸經,足三里屬於胃經;背陽關屬於督脈,足腸關屬於膽經;陰郄、陰關都屬於心經;耳門屬於三焦經;維會屬於督脈;陰都屬於腎經;別陽屬於陽維脈;獨陰屬於足少陰腎經;中都屬於肝經;中魁屬於陽明經;利機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呂細屬於足陽明胃經;龍虎屬於督脈;大都屬於脾經;太陽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丹田屬於任脈;關元屬於任脈;窗籠屬於足少陽膽經;通谷屬於腎經;通關屬於三陽絡脈;臗骨屬於足陽明胃經;外陵屬於胃經;陽陵屬於足少陽膽經;血郄屬於足太陰脾經;血海屬於脾經;溪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五會屬於任脈;五里屬於大腸經、肝經;光明屬於膽經;腋門屬於三焦經;兌骨屬於足陽明胃經;天池屬於心包經;氣舍屬於胃經;金門屬於膀胱經;鬼路屬於足少陽膽經;氣堂屬於手太陰肺經;魚腰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氣海屬於任脈;氣衝屬於胃經;命門屬於督脈;衝陽屬於胃經;神堂屬於膀胱經;神光屬於足少陽膽經;上關屬於足少陽膽經;神庭屬於任脈;至陽屬於督脈;舌本屬於任脈;石關屬於腎經;精宮屬於督脈;絕骨屬於足少陽膽經;髓孔屬於足陽明胃經;水分屬於任脈。

2. 阿是穴

千金方曰。凡人吳蜀地遊官體上。當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故吳蜀行灸必法阿是之注。言人有病痛。即令揑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成痛處。即云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

阿是之名。出於唐之代。漢書東方朔傳師古注曰。今人痛甚。則稱阿雲云。師古唐人。蓋當時有此聲阿是。乃按而痛甚之處。為是之意也。又靈樞經筋篇曰。以痛為輸之類也。又素問王注曰。不求穴俞。而直取居邪之處。此類皆阿是也。又千金方曰。阿是穴。玉龍賦歌謂不定穴。

但痛處就於左右穴。經所謂以痛為輸是也。又針方六集曰。不定穴但隨痛處。用針即天應穴。又醫學綱目曰。渾身疼疼。但於痛處針。不拘經穴。須避筋骨。穴名天應穴。又醫經會元曰。穴但痛處針名天應穴。

白話文:

《千金方》說:凡是去吳蜀地區遊玩的人,身體上應該在三兩處施灸,不可讓瘡傷短時間就癒合。這樣瘴癘溫瘧毒氣就無法侵入人體。所以去吳蜀行灸,一定要遵循“阿是穴”的原則。

所謂“阿是穴”,是指當人有病痛時,用手按壓患處,如果按到病痛所在,無論是不是經絡穴位,都能感到舒服,這就叫做“阿是穴”。灸法和針刺都驗證了這種方法。所以稱為“阿是穴”。

“阿是”這個名稱,出自唐代。漢書《東方朔傳》師古注說:現在人們疼痛厲害,就會說“阿……”。師古是唐朝人,當時確實有“阿是”這個說法,是指按壓疼痛的地方,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靈樞經筋篇》說:“以痛為輸”,也就是說以疼痛的地方作為針灸的部位。《素問》王注說:“不求穴俞,而直取居邪之處”,這類都屬於“阿是穴”。

《千金方》還說:“阿是穴”又叫“不定穴”。

只要疼痛的地方,就在左右穴位上針灸,經書上說“以痛為輸”就是這個意思。《針方六集》說:“不定穴只按疼痛的地方,用針就叫天應穴。”

《醫學綱目》說:“渾身疼痛,只在痛處針灸,不拘經穴,但要避開筋骨,穴位名為天應穴。”《醫經會元》說:“穴位只按疼痛的地方針灸,稱為天應穴。”

3. 人有四關

(出於九針十二原篇)

合谷大沖。是曰四關。(馬氏曰。四關者。即手肘足膝之所關節之所繫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四關」的概念。「四關」指的是人體的手肘、手腕、膝蓋和腳踝等四個主要關節的位置。這些位置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穴位或部位,可以通過按摩或其他治療方式來調理身體健康。

4. 人有四海

(醫學原始曰。海有東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應之。)

胃者水穀之海。衝脈者十二經之海。膻中者氣之海。腦者髓之海是也。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醫學原始曰,海有東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應之」,意思是說海洋有四方,而人的身體也有四個內在的“海”,用來對應外在的大自然。

其中,“胃”被稱為“水穀之海”,因為它負責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衝脈”則被稱為“十二經之海”,因為它是全身各部位血液循環的重要通道之一;“羶中”被稱為“氣之海”,因為這裡聚集了許多重要的呼吸器官;最後,“腦”被稱為“髓之海”,因為大腦裡充滿了大量的神經組織和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