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纂要》~ 卷四 (4)
卷四 (4)
1. 七衝門
(出於四十四難。評林曰。沖通也。要也。為衝要之地。)
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賁門胃上口也。水穀自此入於胃。幽門為下口也。水穀滓穢。自此入於小腸。
醫彀曰。上接胃。即幽門。
原始曰。胃下有幽門。即接小腸。小腸下是闌門。接大腸。
瘡瘍經驗全書曰。咽門廣二寸半。至胃一尺六寸。喉嚨廣二寸。長一尺二寸。
原始曰。十二節上三節微小。下九節微大。第四節乃結喉也。
醫彀曰。闌門下通大腸。又曰。闌住水穀主泌別清濁故曰闌門。清者滲入膀胱。
醫彀曰。溺出前。其精管自兩腎脊骨間發來。繞大腸之右。溺管下。同出前陰而泄精。
白話文:
出自《四十四難》。評論林說:「沖通」與「要」,指的是「衝要之地」,也就是身體的重要部位。
「脣」是「飛門」,「齒」是「戶門」,「會厭」是「吸門」,「賁門」是胃的入口,食物和飲料由此進入胃部。「幽門」是胃的出口,食物殘渣由此進入小腸。
《醫彀》提到:「上連胃」,即是「幽門」。
《原始》則指出:「胃下方有幽門」,它接著小腸。「小腸下方是闌門」,接著大腸。
《瘡瘍經驗全書》說:「咽門」寬度約二寸半,到達胃部距離約一尺六寸。喉嚨寬度約二寸,長度約一尺二寸。
《原始》提到:「十二節上三節較細小,下九節較粗大。第四節就是結喉處。」
《醫彀》進一步說明:「閈門」向下通向大腸。「閈門」主管分離清濁,所以稱為「閈門」。清潔部分滲入膀胱。
《醫彀》還提到:尿液排出前,精管從兩腎脊骨間發出,繞過大腸的右側。尿管下端與精管一同從前部生殖器排出。
醫學原始曰。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五分。大容五合會厭為之吸門。其大如錢。為音聲之戶。薄則易於起。發音出快而便利。厚則起發音出慢而重舌也。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
錢豫齋曰。會厭綴於舌本之下。正應乎氣管之上。氣管即喉嚨也。居於前。主持呼吸。為發音之門戶。故名吸門。共十二節。上三節微小。下九節微大。第四節乃結喉也。結喉可容得上三節於內。如飲食則結喉即起套於上三節之外。直抵於會厭之下。而揜之。令水穀不得而漏入焉。一或誤投之。即發嗆而不已矣。
醫學原始曰。惟腎亦有系。通於前陰泄精。
白話文:
古文中說:「醫學原始曰。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五分。大容五合會厭爲之吸門。其大如錢。爲音聲之戶。薄則易於起。發音出快而便利。厚則起發音出慢而重舌也。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意思是:根據《醫學原始》中的記載,從牙齒到喉部的會厭之間的距離是三寸五分(約10公分),這個部位可以稱作是吸門,形狀像一枚銅板,是聲音出口的地方。如果會厭較薄,就容易啟動,使聲音快速且流暢地傳遞出去;但如果會咽太厚,就會影響聲音的產生和吐字不清。當突然失去聲音時,可能是因為寒冷的空氣進入了喉部,導致喉頭無法正常工作,使得聲音無法傳輸下去。 另一段古文中提到:「錢豫齋曰。會厭綴於舌本之下。正應乎氣管之上。氣管即喉嚨也。居於前。主持呼吸。爲發聲門戶。故名吸門。共有十二節。上三節微小。下九節微大。第四節乃結喉也。結喉可容納得上三節於內。如飲食則結喉即起套於上三節之外。直至會厭之下。而掩之。令水谷不得而漏入焉。一若誤投之。即發生嗆咳不已矣」意思是:據錢豫齋所言,會厭位於舌根下方,與氣管相連接,氣管就是喉嚨,在前面控制著呼吸,也是聲音的入口,因此被命名為吸門。吸門總共有十二個部分,前三個部分比較細小,後面九個部分稍微大一些,其中第四個部分是喉結的位置。喉結可以在內部容納前三個部分,例如在進食的時候,喉結就可以向上移動,覆蓋住前三個部分,直到達到會噎下面的位置,這樣就能防止食物進入呼吸道。一旦不小心吞下了異物,就會引起咳嗽不止的情況發生。 最後一段古文中提到:「醫學原始曰。惟腎亦有系。通於前陰洩精」意思是:根據《醫學原始》中的記載,只有腎臟也有神經系統,通過前陰排出精子。
又曰。前陰亦一而有兩竅者。廷孔與溺口也。溺口在前。廷孔在後。一道而兩用。又曰。廷孔者。即出精之道。循尾閭上通兩腎之間。
評林曰。按內經並無七衝門。
又曰。今越人言七沖者。以飲食入於唇。碎於齒。受於會厭。腐熟太倉。而出下口。輸於小腸大腸。出肛門。衝要通達。以立命根。故謂衝門。
張世賢曰。沖者通也。要地也。此七衝門者。水穀衝要通利開闔之所。是也。謂之七衝門也。俗解曰。此七沖者。皆水穀變化。相沖出入之門路也。
評林曰。此則自唇至肛門。自上而下。凡飲食之既納。而出入衝要通達。非他處可擬也。故曰。七衝門也。
白話文:
古人曾說,男性生殖器前面有一個結構,它有兩個孔洞,分別是尿道口和陰戶(廷孔)。
尿道口位於前方,而陰戶則在後方。這兩個孔洞共享同一條通道,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其中,陰戶是精液排出的通道。精液會沿著脊椎上行,通過兩側的腎臟。
再者,古人還提到,陰戶就是精液流出的通道。精液會沿著脊椎向上,進入兩側的腎髒。
評論家林氏認為,《內經》中並未提及「七衝門」這個詞。
接著,古人解釋,黃帝子孫越人所提到的「七衝門」,是指從口腔到肛門的消化過程。食物進入口中,經過咀嚼,通過咽喉,然後在胃中被消化吸收,最後由口排出,進入小腸和大腸,最後由肛門排出。
黃帝子孫越人認為,這個過程中,食物的進出和流通,就像是在門口進行的交通一樣,所以稱為「衝門」。
張世賢則進一步解釋,「沖」指的是通暢,「要地」指的是關鍵位置。因此,「七衝門」就是指食物和飲料在進入和離開身體時,通過的關鍵通路。
俗語中,有人認為「七衝門」指的是食物和飲料在消化系統中的流動途徑。
林評論認為,從嘴到肛門的整個消化過程,從上到下,飲食的進出和流通,都必須順暢無阻,因此可以稱為「七衝門」。
飛門(唇),戶門(齒),吸門(會厭),賁門(胃之上口),幽門(胃之下口),闌門(小腸下口),魄門(肛門)
張氏圖翼曰。命門氣門。新增入於二門。為九門。
命門(精血之門居前陰中),氣門(溲溺之門居前陰中由氣化而出故曰氣門)
飛門,靈樞憂恚無言篇曰。口唇者。音聲之扇也。注曰。唇啟則聲揭。故謂之扇。
張世賢曰。兩唇動運。如物之飛。
楊氏曰。脾主於唇。為飛門也。飛者動也。言唇受水穀動轉入於門也。
戶門,俗解曰。飲食由此得入如家室之門戶也。
評林曰。齒之在人為戶門焉。凡物之大者。不得徑入。必得齒以碎之。然得入。其上下開闔。如室之有戶也。
白話文:
唇稱為飛門,齒稱為戶門,會厭稱為吸門,胃的上口稱為賁門,胃的下口稱為幽門,小腸的下口稱為闌門,肛門稱為魄門。
張氏圖翼中提到,命門和氣門是新增的兩個門,加上之前的七個門,總共有九個門。
命門是精血之門,位於前陰之中;氣門是溲溺之門,也位於前陰之中,由氣化而出,因此稱為氣門。
靈樞經憂恚無言篇中提到,口唇是音聲之扇。注釋說,唇打開就能發出聲音,因此稱為扇。
張世賢認為,兩唇的運動如同物體飛翔。
楊氏認為,脾臟主管唇,因此唇稱為飛門。飛代表動,意思是唇受水穀的驅動,轉動進入口中。
俗解中提到,飲食由此進入,就像家室的門戶一樣,因此稱為戶門。
評林中提到,齒在人體中是戶門。所有較大的食物都無法直接進入,必須靠牙齒將其磨碎。然後再通過上下齒的開合,就像房屋的門戶一樣進入。
會厭,丁氏曰。會厭為吸門者。咽喉為水穀下時厭接呼吸也。
俗解曰。會厭咽門也。吸入也。會厭為吸門。咽物吸入而不得復出。
評林曰。會厭在人為吸門焉。當咽物之時。咽物吸入。合掩喉嚨。不使食物誤入。以阻氣之噓吸出入。故謂吸門。
醫學綱目曰。咽與喉。會厭與舌。四者同在一門。而其用各異。喉以納氣。故喉氣通於天。咽以納食。故嚥氣通於地。會厭宮乎其上。以司開闔。掩其喉則其食下。不掩之其喉錯。必舌抵上齶。則會厭能閉其喉矣。四者交相為用。闕一則飲食廢而死矣。
賁門,俗解曰。胃為賁門。食飲下咽。賁向聚於胃也。滑氏曰。賁與奔同。言物之所奔向也。
白話文:
會厭是吸氣的門戶,位於咽喉,當我們吞嚥食物時,會厭會蓋住喉嚨,防止食物誤入氣管,同時也阻擋氣體進出。舌頭抵住上顎,會厭就能夠完全封閉喉嚨,確保食物順利進入食道。會厭、喉嚨、咽喉和舌頭,四者緊密合作,缺一不可,否則就無法正常進食,最終會導致死亡。賁門是胃的入口,食物和飲料從食道進入胃,就好像奔向胃一樣。
幽門,俗解曰。太倉亦胃也。太倉下口為幽門。在臍上二寸。謂居幽暗之處也。
闌門,丁氏曰。大腸小腸。會為闌門。會者合也。大腸小腸合之處。分闌水穀精血。各有所歸。故曰闌門。
俗解曰。大腸小腸會為闌門者。是大腸小腸。各受物傳化而相會於此。分別清濁渣粕穢濁入廣腸。水液滲泄入膀胱。關闌分隔也。
評林曰。闌遮也。大腸小腸會為闌門焉。當小腸之下口。至是而泌泄清濁焉。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有遮闌之義。故曰闌門。
魄門,五臟別論曰。魄門亦為五藏。使水穀不得久藏。
丁氏曰。下極為魄門。大腸者。肺之府。藏其魄。大腸下名肛門。又曰魄門。
俗解曰。下極肛門也。下極為魄門。主出不主內。上通於肺。肺藏魄。故曰魄門。
白話文:
幽門,就是胃的出口,位於肚臍上方兩寸,因為位置隱蔽,所以稱為幽門。
闌門,是大腸和小腸交匯的地方,在此分別將水穀精血分流,各歸其處,因此稱為闌門。
大腸和小腸在此交匯,各自消化吸收後匯聚於此,將清濁分離,渣滓排入大腸,水液滲入膀胱,因此稱為闌門。
闌門的意思是指遮擋,大腸和小腸在此交匯,位於小腸出口下方,在此分離清濁,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有遮擋分離的意思,因此稱為闌門。
魄門,是五臟中的一個部位,負責將水穀迅速排出,避免久留體內。
魄門位於大腸下端,即肛門,是大腸的出口,主出不主內,與肺相通,肺藏魄,因此稱為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