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阪營升

《經穴纂要》~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足厥陰肝經

(入門曰。丑時自竅陰交與足大指端大敦。循膝股上行至腹期門穴止。寅時復行於肺經也。)

至真要大論曰。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

類注曰。厥盡也。兩陰交盡。陰之極也。

大敦,足大指。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

醫統聚英針灸六要。內側為隱白。外側為大敦。

行間,入門神照集原始。共足大指次指。岐骨間動脈陷中。

太衝,圖翼曰。足大指本節後行間上二寸。

至真要大論曰。太衝絕。死不治。又云。診病人太衝脈有無。可以訣死生。

中封,大成曰。足內踝骨前一寸。筋里宛宛中。

蠡溝,內踝上五寸。

白話文:

丑時,經脈從竅陰穴開始,沿著足大拇指到端點大敦穴,再向上循著膝蓋、大腿,直抵腹部期門穴止。寅時,經脈繼續運行到肺經。

《至真要大論》記載,皇帝問道:「厥陰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兩陰交匯的地方。」

《類注》解釋:「厥」是極的意思,兩陰交匯,是陰氣的極點。

大敦穴位於足大拇指,距離指甲約一韭葉長,在三根毛髮中間。

《醫統聚英針灸六要》記載,足大拇指內側是隱白穴,外側是大敦穴。

行間穴,記載於《入門神照集原始》,位於足大拇指與次指之間,岐骨凹陷處的動脈中。

《圖翼》記載,太衝穴位於足大拇指本節後方,行間穴向上二寸。

《至真要大論》記載,太衝脈絕,則死不可治。還說,診病時可觀察病人太衝脈的狀況,以此判斷生死。

中封穴,記載於《大成》,位於足內踝骨前方一寸,筋腱的凹陷處。

蠡溝穴,位於內踝骨向上五寸。

中都,大成曰。內踝上七寸。胻骨中。與少陰相直。

膝關,神照集曰。在膝蓋骨下。內側陷中。與犢鼻平相去二寸。

大成曰。犢鼻下二寸旁陷中。(營昇按。此所稱犢鼻。非指穴而言。指犢鼻骨。)

曲泉,大成曰。膝股上內側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橫紋頭取之。

陰包,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

五里,氣衝下三寸。陰股中動脈。

陰廉,神照集曰。在羊矢下。羊矢者。膚中有核。如羊矢也。去氣衝二寸。動脈中。

急脈,氣府輪曰。厥陰毛中急脈各一。王注曰。有陰毛中。陰上兩旁。相去同身寸之二寸半。

圖翼曰。按此穴自甲乙經以下諸書。皆無是遺誤也。經脈篇曰。足厥陰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又曰。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然此實厥陰之正脈。而會於陽明者也。

白話文:

中都穴位於內踝骨上方七寸,脛骨中央,與少陰經脈垂直。

膝關穴位於膝蓋骨下方內側凹陷處,與犢鼻穴水平相距二寸。

犢鼻穴下方二寸的凹陷處,即為膝關穴(這裡說的犢鼻,不是指穴位,而是指犢鼻骨)。

曲泉穴位於膝蓋骨上方內側輔骨下方,大筋上方、小筋下方凹陷處,屈膝時橫紋的頭部取穴。

陰包穴位於膝蓋骨上方四寸,大腿內側兩條筋之間。

五里穴位於氣衝穴下方三寸,陰股中動脈位置。

陰廉穴位於羊矢下方,羊矢指的是皮膚上有顆粒,像羊糞一樣。距離氣衝穴二寸,動脈位置。

急脈穴位於厥陰經脈毛髮生長處,兩側各一,相距同身寸的二寸半。

根據甲乙經等古籍,急脈穴並不存在,可能是誤傳。足厥陰經脈沿著大腿內側進入毛髮中,經過生殖器,部分經脈則沿著小腿內側向上,連接到睪丸,然後匯入陽明經脈。急脈穴實際上是足厥陰經脈的正脈,與陽明經脈相會合。

章門,圖翼曰。肘盡處是穴。一云在臍上一寸八分。兩旁各八寸半。(營昇按。醫彀曰。章門臍上二寸量橫取八寸看兩傍。針灸經驗方臍上二寸。兩旁八寸。神照集曰。在大橫外直季脅端肘盡處是穴。俠下脘兩旁九寸。分寸歌章門下脘兩旁九寸。肘尖盡處。側臥取。聚英大橫外直季肋端臍上二寸。

兩旁九寸。入門臍上二寸。橫取六寸。側脅季肋端。神應經臍上二寸兩旁。各六寸。金鑑大橫穴外季肋直臍軟骨端臍上二寸。兩旁開六寸。側臥取。肘尖盡處。原始臍上二寸。橫取六寸側。脅季肋端。聖惠方大橫外直臍季肋端是穴。必須側臥。伸下腳縮上腳。乃得穴也。甲乙經大橫外直臍季脅端。

白話文:

章門穴位於肘尖盡處,或是在肚臍上二寸,兩旁八寸半處。也有說法是在大橫穴外側,沿著肋骨向下,到肋骨末端,也就是肘尖盡處。取穴時,可以側臥,伸直下方的腿,縮起上方的腿,就能找到穴位。

銅人經大橫外季肋端。十四經合參。季脅端臍上三寸兩旁開九寸。側臥肘尖盡處。諸說多端。不一定矣。要之因人有肥瘦。不能無少異同。姑以圖翼所說。臍上一寸八分兩旁八寸半肘尖盡處。為是。)

期門,分寸歌在巨闕旁四寸五分。無差矣。

足厥陰經接自足少陽竅陰而起於足大指端去爪甲韭葉之大敦循大指間動脈應手陷中為行間。大指本節後二寸為大沖。足內踝前一寸筋里宛宛中為中封。踝上五寸為蠡溝。踝上七寸為中都。犢鼻下二寸旁陷者中為膝關。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為曲泉。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為陰包。氣衝下三寸陰股中動脈為五里。羊矢下斜里三分直上去氣衝二寸為陰廉。

白話文:

「銅人經」記載大橫穴位於外側肋骨末端,是十四條經絡的交匯點。具體位置在肚臍上三寸,左右各開九寸,側臥時肘尖盡處。不過,各家說法不一,位置也略有差異。主要原因在於每個人的身材不同,所以穴位位置也會有微調。以圖譜中所說,肚臍上約一寸八分,左右各八寸半,肘尖盡處,就是大橫穴。

期門穴則位於巨闕穴旁四寸五分,這個位置是固定的,不會有偏差。

足厥陰肝經,從足少陽膽經的竅陰穴開始,起於大腳趾末端,靠近指甲處的「大敦」穴。沿着大腳趾間的動脈,經過手部凹陷處的「行間」穴,再到腳趾根部後二寸的「大沖」穴。從腳踝前一寸的筋腱凹陷處「中封」穴,向上五寸為「蠡溝」穴,七寸為「中都」穴。膝蓋下兩寸旁凹陷處為「膝關」穴,膝蓋內側輔助骨下方,大筋上方小筋下方凹陷處為「曲泉」穴。膝蓋上四寸,大腿內側邊緣兩筋之間為「陰包」穴,氣衝穴下方三寸,大腿內側動脈處為「五里」穴,羊矢穴下方斜里穴三分處直上氣衝穴二寸為「陰廉」穴。

急脈穴在陰毛中。陰上兩旁相去二寸半。按之隱指堅然。實厥陰之正脈。諸書不載。因補之。其在大橫外直臍季脅端為章門。在不容旁一寸五分上直乳第二肋端為期門。

滑氏曰。足厥陰起於大指聚毛之大敦穴。循足跗上廉歷行間大沖。抵內踝一寸之中封也。自中封上踝過三陰交。歷蠡溝中都。復上一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至膝關曲泉。由曲泉上行。循股內之陰包五里陰廉。遂當衝門府舍之分。入陰毛中左右相交。環繞陰器抵小腹而上會曲骨中極關元。

復循章門至期門之處。挾胃屬肝下日月之分。終於膽也。自期門上貫膈行食竇之外。大包之裡。散布脅肋。上雲門淵液之間。人迎之外。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行大迎地倉四白陽白之外。連目繫上出額。行臨泣之裡。與督脈相合於巔頂之百會也。

白話文:

急脈穴與足厥陰經脈走行

急脈穴 位於陰毛之中,兩側相距二寸半,按之堅硬,為厥陰經的正脈。古書未曾記載,今特補之。

章門穴 位於大橫穴外,直抵臍下脅骨末端。

期門穴 位於不容穴旁一寸五分,直抵乳頭下方第二根肋骨末端。

滑氏曰: 足厥陰經起於大拇指聚毛處的大敦穴,沿足背上緣,經過行間穴和大沖穴,到達內踝上緣一寸處的中封穴。

自中封穴向上,經過踝骨,到達三陰交穴,沿蠡溝穴、中都穴,再向上行一寸,經過太陰經之後,上行至膝蓋內側的膕窩處,即曲泉穴。

由曲泉穴向上,沿大腿內側,經過陰包穴、五里穴、陰廉穴,到達衝門穴,即膀胱經與足厥陰經的分界處。

接著進入陰毛之中,左右兩側相交,環繞陰器,抵達小腹,向上會合於曲骨穴、中極穴、關元穴。

再沿章門穴,到達期門穴,經過胃經與肝經,到達日月之分,最終到達膽經。

自期門穴向上,穿過膈肌,經過食竇穴之外、大包穴之內,散布於脅肋。

向上行至雲門穴、淵液穴之間、人迎穴之外,沿著喉嚨後方,向上進入頏顙,經過大迎穴、地倉穴、四白穴、陽白穴之外,連接目繫穴,上出額頭,行至臨泣穴之內,與督脈在頭頂的百會穴相合。

支者。從目系下行任脈之本經之裡。下頰裡交環於口唇之內。支從期門屬肝處。別貫膈行食竇之外。本經之裡。上注肺中。下行至中焦。挾中脘之分。以交於手太陰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言文的意思是:分支從眼睛的眼球連接向下走行到任脈的根本經絡內部,在下巴和口腔內部形成一個循環;另一個分支則從期門開始,屬於肝臟的地方,分別穿過隔膜並在胃外部行走。根本經絡的內部向上注入肺部,然後向下走到中焦的位置,夾著中脘穴的部位,與手太陰經相交接。

2. 督脈

身強,脊骶端。

刺熱篇王注曰。脊節之謂椎。脊窮之謂骶。

古今醫統曰。尾閭穴督脈下行盡處。是穴。

經絡全書東垣曰。督脈出於會陰。根於長強。則為兩穴明矣。

腰俞,第二十一椎節下間。

陽關,第十六椎節下間。(營昇按。甲乙經千金方外臺。無此穴。自十二椎至十七椎。凡四椎。為腰監骨所揜附。故無穴。)

命門,第十四椎節下間。

圖翼曰。平臍用線牽而取之。

千金方曰。腰痛不得動者。令病人正立以竹杖拄地度至臍。乃取杖度。背脊灸杖頭盡處。(營昇按。肥人腹垂則臍低。瘦人腹凹則臍昂。今不論肥瘦。用線而取之。以杖而度之。則未有準也。)

白話文:

身體強壯,脊柱末端稱為骶骨。脊柱骨稱為椎骨,脊柱末端稱為骶骨。尾閭穴是督脈下行到盡頭的地方,位於脊柱末端。督脈從會陰處出發,根部在長強穴,這兩個穴位很明顯。腰俞穴位於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陽關穴位於第十六節椎骨下方,但一些古籍中並沒有記載這個穴位。命門穴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用線從肚臍水平拉到背部,就可以找到命門穴。如果腰痛到無法動彈,可以讓病人直立,用竹杖撐地,測量到肚臍的距離,然後用竹杖在背部找到對應的位置,就在那裡灸灼。但需要注意的是,肥胖的人肚臍較低,瘦弱的人肚臍較高,所以用線或竹杖測量並不準確。

懸樞,第十三椎節下間。(營昇按。明堂上經作十二椎節間。又下經作十一椎下。脊中穴。既在十一椎下。不應懸樞。又在十一椎下。固知其誤。三字作二字也。)

脊中,第十一椎節下間。

中樞,氣府論王注曰。在第十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營昇按。此穴甲乙經千金方外臺秘要銅人經資生經。諸書皆闕之。)

筋縮,第九椎節下間。

至陽,第七椎節下間。

靈臺,第六椎節下間。(營昇按。甲乙經無此穴。出氣府論。王注。)

神道,第五椎節下間。

身柱,第三椎節下間。(倭俗謂之知利介艾灸通說曰。俗呼散氣。)

白話文:

懸樞在第十三節脊椎骨下方。

脊中在第十一節脊椎骨下方。

中樞位於第十節脊椎骨下方,要低頭取穴。督脈之氣由此穴發出。

筋縮在第九節脊椎骨下方。

至陽在第七節脊椎骨下方。

靈臺在第六節脊椎骨下方。

神道在第五節脊椎骨下方。

身柱在第三節脊椎骨下方。

姜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曰。在第二椎節下間。又云。背腧部在第三椎節下間。

陶道,大椎節下間陷中。自陽關至此諸穴。並俯而取之。

自陽關至陶道諸穴。俯而取之者。脊骨隆凸椎穴以明也。一說自長強至懸樞。並伏地而取之。自脊中至陶道。並俯而取之。

大椎,第一椎上陷中。

外臺秘要曰。大椎平肩斜齊高大者是。

醫學原始曰。在第一椎上。平肩陷中。(營昇按。八脈考釋音曰。椎音槌。脊之骨節也。又背腧篇類注曰。焦即椎之義。指脊骨之節間也。古謂之焦。亦謂之顀。後世作椎。又刺熱篇王注曰。脊節之謂椎。脊窮之謂骶。又類注曰。此取脊椎之大法也。項上三椎者。乃項骨三節。

白話文:

姜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陶道穴位於第二椎骨下方的空隙處,也有人說在第三椎骨下方的空隙處。陶道穴位於大椎穴下方空隙處,從陽關穴到陶道穴,都需要俯身取穴。從陽關穴到陶道穴,需要俯身取穴的原因,是因為脊椎骨突出的椎體穴位,才能夠看得清楚。還有一種說法是,從長強穴到懸樞穴,都需要趴在地上取穴;而從脊椎中間到陶道穴,都需要俯身取穴。大椎穴位於第一椎骨上方的空隙處。外臺秘要記載,大椎穴的位置平肩,斜著看是高聳突出的。醫學原始記載,大椎穴位於第一椎骨上,平肩處的空隙處。

非脊椎也。三椎之下陷者中。方是第一椎節穴名大椎。由此而下數之。諸椎循次可得矣。注證分寸歌曰。自此項骨下脊骶。分為二十四椎。大椎上有項骨在。約有三椎。莫算之尾有長強。亦不算中間二十一可排椎。又項骨金鑑曰。頸莖骨之上三節圓骨也。釋骨曰。三節植頸項者。

通曰柱骨。其隱節肉中者曰復骨。張氏復作伏氣府論。馬注曰。人之脊骨連項骨。共有二十四節者。應二十四氣亦有理。凡灸大椎。當以上項骨三節不算。但項骨比大椎更高。今人誤取高骨為大椎。則項骨非灸大椎也。又氣穴論馬注曰。今人灸大椎者。俱是項骨高起者。見其骨高而大。

白話文:

人體脊椎并非从项骨开始,项骨之下才是第一节椎骨,名为大椎。从大椎往下依次数,就能找到每一节椎骨。古人将项骨以下至尾骨,分为二十四节椎骨,大椎之上有项骨,约有三节,不计入椎骨数;尾骨也不算,因此中间只有二十一节椎骨。项骨又称颈茎骨,位于颈部,由三节圆骨构成,连接着颈项。脊椎骨又称柱骨,位于肉中,隐蔽的关节则被称为复骨。古人认为,人体脊椎骨与项骨相连,共有二十四节,对应二十四节气。灸大椎时,应该从项骨三节往下数,不要将项骨误认为大椎。现今许多人错误地将项骨当作大椎进行灸治,这是不对的,因为项骨并非大椎。

誤以為大椎而取之。愚今除項骨三節。則大椎又數為第一椎。千金方曰。取大椎之法。除項骨三節不在內。或人亦在項骨短而無可尋者。但當以平肩之處為第一椎。外臺曰。大椎平肩斜齊高大者是。針灸大全曰。以平肩取之。昧者習之。不論椎骨之昂低。偏與肩上平齊處為大椎。

可不謬乎。然肩肉肥大者。妄以平肩取之。則穴道參差。多不中也。故除肉偏與肩尖平齊處。以手按之。使其回顧俯仰。則附頭而轉者為項骨。其不轉者為脊骨。方是第一椎下以算之。諸椎循次可得矣。又張介賓曰。凡取脊間督脈諸穴。當於骨節突處取之。但驗於魚骨。為可知也。

白話文:

過去有些人誤把第七頸椎當成大椎穴,而取穴於此。其實,應該先排除頭部後方三節頸椎,才能找到大椎穴,也就是第一節胸椎。千金方中明確指出,大椎穴的取穴方法,是要排除頭部後方三節頸椎的,有些人的頸椎比較短,不容易找到,就應該以肩膀平齊的位置作為第一節胸椎的參考點。外台秘要中也提到,大椎穴的位置應該與肩膀平齊,且高聳突起。針灸大全則說,應該以肩膀平齊的位置取穴,但有些人不明白,不論頸椎的高低,只要與肩膀平齊的地方就當成大椎穴,這樣就容易出錯。

有些人肩膀上的肉很肥厚,就錯誤地以肩膀平齊的位置取穴,導致穴位位置偏差,常常找不到正確位置。因此,應該先排除肩膀上的肉,找到與肩膀尖端平齊的位置,用手按壓,讓患者前後左右轉頭,發現頭部轉動時也會跟著轉動的骨頭是頸椎,而沒有轉動的骨頭才是脊椎,也就是第一節胸椎,再向下依次尋找其他胸椎。此外,張介賓也指出,督脈上的穴位,都應該取在骨頭突出的地方,就好像魚骨一樣,可以清楚辨識。

若取於節下。必不見效。張氏之言如是。然前哲皆取節下。而無取骨節突處者。夫周身之俞穴。皆孔隙也。故或在大骨之際。或在小骨之下。大筋之下。小筋之上。骨際陷中。皆其處也。滑氏取脊骨之低處節下者是。猶欲詳之。試解剖人骨節而視之。益知予言之不謬。若張氏之說。

孔隙之所不可在。故斷然不可從矣。)

瘂門,氣府論王注曰。在項髮際宛宛中。去風府同身寸之一寸。

風府,項入髮際一寸。

腦戶,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

強間,後頂後一寸五分。

後頂,百會後一寸五分。

百會,神應經曰。在頂中陷中。容豆許。去前髮際五寸。後髮際七寸。

白話文:

如果在關節下方取穴,一定不會有效。這是張氏的說法。但是以前的醫家都取關節下方,而沒有取骨節突出處。人體周身的俞穴,都是孔隙,所以有的在大骨的邊緣,有的在小骨下方、大筋下方、小筋上方,骨縫凹陷處,這些都是俞穴所在。滑氏取脊椎骨低處關節下方,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你想更清楚地了解,可以解剖人體的骨骼關節觀察,就會更明白我的話沒有錯。如果按照張氏的說法,孔隙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斷然不可採用。

瘂門穴,氣府論王注說,位於項部髮際邊緣的凹陷處,距離風府穴同身寸一寸。

風府穴,位於項部進入髮際一寸處。

腦戶穴,位於枕骨上強間穴後方一寸五分。

強間穴,位於後頂穴後方一寸五分。

後頂穴,位於百會穴後方一寸五分。

百會穴,神應經說,位於頭頂正中凹陷處,可以容納一粒豆子大小,距離前髮際五寸,後髮際七寸。

馬歌曰。發上百會五寸央。

性理北溪陳氏曰。猶天之極星居北。

類經曰。此曰三才百會應天。璇璣應人。湧泉應地。

證治準繩。引湯氏曰。百會一穴。前後髮際兩耳尖折中。乃是穴也。

方書所載。但云頂上旋毛中。殊不審有雙頂者。又有旋毛不正者。庸醫之輩。習循舊本。誤人多矣。(營昇按。旋毛有昂者。有低者。有在旁者。在兩旁者。其地不一定。故由此求穴。則不中必矣。百會去前髮際五寸。入後髮際七寸。巔頂中央為是。)

前頂,囟會後一寸五分陷中。

囟會,上星後一寸陷中。

千金方曰。在神庭上二寸是。

上星,八脈考曰。囟會前一寸。

白話文:

馬歌說,百會穴位於頭頂髮際中央,向上五寸處。

北溪陳氏在《性理》中說,百會穴就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位於頭頂最頂端。

《類經》說,百會穴代表三才,與天相應;璇璣穴與人相應;湧泉穴與地相應。

《證治準繩》引用湯氏所言,百會穴位於頭頂前後髮際兩耳尖折中的位置。

一些方書記載百會穴位於頭頂旋毛中央,但並不準確,因為有些人頭頂有兩個旋毛,也有些人旋毛不在中央。庸醫只會照本宣科,誤導了許多人。(營昇註:旋毛有向上、向下、偏向一側或兩側的,位置並不固定,所以不能單憑旋毛來尋找百會穴。百會穴位於前髮際五寸、後髮際七寸,頭頂正中央的位置。)

前頂穴位於囟會穴後方一寸五分處,凹陷處。

囟會穴位於上星穴後方一寸處,凹陷處。

《千金方》說,上星穴位於神庭穴上方二寸處。

《八脈考》說,上星穴位於囟會穴前方一寸處。

大成曰。神庭後入髮際一寸陷中。

兼羅集曰。有一取法。以掌後橫紋當鼻尖中指盡處是。

神庭,八脈考曰。囟前二寸。

印堂,刺瘧論曰。取眉間。

鼻交頞中,千金翼曰。在兩眥中間。(營昇按。此二穴諸書缺。今補入之。)

素髎,鼻柱上端。

水溝,鼻柱下人中。

大成曰。鼻柱下溝中央。近鼻孔陷中。

兌端,入門曰。上唇中央尖上。

齗交,唇內齒上齗縫中。(齗音銀。)

華佗內照圖曰。任督二脈。為一身陰陽之海。又曰。齗交穴在唇內齒上縫。為任督二脈之會。一身之要也。

督脈之長強在脊骶骨端腰俞在二十一椎節下間。陽關在十六椎節下間。命門在十四椎節下間。懸樞在十三椎節下間。脊中在十一椎節下間。中樞在十椎節下間。筋縮在九椎節下間。至陽在七椎節下間。靈臺在六椎節下間。神道在五椎節下間。身柱在三椎節下間。陶道在大椎節下間。

白話文:

神庭穴位於髮際後方一寸的凹陷處。另一種取穴方法是將手掌後橫紋對準鼻尖,中指盡頭處即是。神庭穴也位於囟門前方二寸。印堂穴位於眉間。鼻交頞中穴位於兩眼角之間。素髎穴位於鼻柱上端。水溝穴位於鼻柱下人中。水溝穴也位於鼻柱下溝中央,靠近鼻孔的凹陷處。兌端穴位於上唇中央尖端。齗交穴位於唇內齒上縫中。任督二脈為一身陰陽之海,齗交穴為任督二脈之會,也是一身之要。督脈長強穴位於脊骶骨端,腰俞穴位於第二十一椎節下間,陽關穴位於十六椎節下間,命門穴位於十四椎節下間,懸樞穴位於十三椎節下間,脊中穴位於十一椎節下間,中樞穴位於十椎節下間,筋縮穴位於九椎節下間,至陽穴位於七椎節下間,靈臺穴位於六椎節下間,神道穴位於五椎節下間,身柱穴位於三椎節下間,陶道穴位於大椎節下間。

大椎在第一椎上陷者中。瘂門在項後入髮際五分。風府在入髮際上一寸。腦戶在入髮際上二寸。強間在後頂後一寸五分。後頂在百會後一尺五分。百會在頂中央。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五分。囟會在上星後一寸。上星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神庭在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素髎在鼻端準頭。水溝在鼻下溝中央。近鼻孔陷中。兌端在上唇端。齗交在唇內上齒縫中。

滑氏曰。自屏翳而起。歷長強穴。並脊裡而上行。循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過風門。循陶道大椎瘂門至風府。入腦循腦戶強間後頂。上巔至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循額至鼻柱。經素髎水溝兌端至齗交而終焉。

白話文:

大椎穴位於第一節頸椎的凹陷處。瘂門穴在後頸部,從髮際線往內五分。風府穴在髮際線往內一寸。腦戶穴在髮際線往內二寸。強間穴在後腦勺後一寸五分。後頂穴在百會穴後一尺五分。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

前頂穴在囟會穴後一寸五分。囟會穴在上星穴後一寸。上星穴在鼻子上方直線入髮際一寸。神庭穴在鼻子上方直線入髮際五分。素髎穴在鼻尖準頭。水溝穴在鼻樑下方的溝槽中央,靠近鼻孔的凹陷處。兌端穴在上嘴唇的頂端。齗交穴在嘴唇內側上牙縫中。

滑氏說,從屏翳穴開始,經過長強穴,沿著脊柱內側往上行,依次經過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經過風門,沿著陶道,經過大椎、瘂門、風府,進入腦部,經過腦戶、強間、後頂,到達頭頂,經過百會,再到前頂、囟會、上星、神庭,沿著額頭到鼻樑,經過素髎、水溝、兌端,最後到達齗交穴,結束這條經絡的循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