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纂要》~ 卷三 (1)
卷三 (1)
1. 足少陽膽經
(入門曰。子時自耳門交與目眥瞳子窌。循頭耳側脅下行。至足小指竅陰穴止。)
瞳子髎,目外眥五分。
醫學原始曰。在眉梢頭尖下盡處。
聽會,大成曰。在耳微前陷中。
明下經曰。在耳微前陷者中。張口有穴。
圖翼曰。去耳珠下開口有空。側臥張口取之。
客主人,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動脈宛宛中。
頷厭,入門曰。對耳額角外。
懸顱,入門曰。斜上額角中。在懸釐間。
懸釐,入門曰。從額斜上頭角下陷。(營昇按。此三穴。諸書未言寸法。欲求其穴。則先定胃經頭維穴與曲賓穴而後得之。即以一繩當頭維穴曲賓穴截斷之。復以其繩四折之。第一折處是頷厭。第二折處是懸顱。第三折處是懸釐。)
白話文:
入門經書記載,子時經脈從耳門開始,經過目眥瞳子髎,沿著頭耳側、脅下運行,最後到達足小指竅陰穴。
瞳子髎穴位於目外眥(眼角)外側五分處。
醫學原始書記載,位於眉梢頭尖下盡處。
聽會穴,大成經書記載,位於耳微前陷中。
明下經書記載,位於耳微前陷者中,張口時會有穴位出現。
圖翼書記載,位於耳珠下方開口處,側臥張口取穴。
客主人穴,位於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時會有空隙,動脈位於其中。
頷厭穴,入門經書記載,位於對耳額角外。
懸顱穴,入門經書記載,位於斜上額角中,在懸釐穴附近。
懸釐穴,入門經書記載,位於額頭斜上頭角下陷處。營昇補充說明,這三個穴位,各書皆未記載寸法,若要尋找這些穴位,需先確定胃經頭維穴與曲賓穴的位置。以一條繩子從頭維穴到曲賓穴截斷,再將繩子四折,第一折處為頷厭穴,第二折處為懸顱穴,第三折處為懸釐穴。
曲賓,入門原始俱曰。耳上入髮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以耳掩前尖處是穴。經穴指掌圖孔穴歌曰。掩耳正尖上。
率谷,原始曰。在耳尖上入髮際。一寸五分。
銀海精微曰。將耳摺轉尖上比寸半。盡處。是率谷穴。
天衝,銅人經。耳後入髮際二寸。
浮白,耳後入髮際一寸。
竅陰,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營昇按。天衝浮白竅陰三穴。雖有分寸。難得而取。故欲求其穴。則先以一繩當率谷穴向後。斜行至完骨。中央截斷。再以其繩為四折求三穴。率谷後第一折。入髮際二寸。是天衝穴也。天衝後第二折。入髮際一寸。是浮白穴也。浮白後第三折。
白話文:
曲賓穴位於耳上,進入髮際的彎曲角落凹陷處,鼓起下巴,該處有空隙,以耳朵掩住前方尖端處就是這個穴位。率谷穴位於耳尖上,進入髮際一寸五分處。銀海精微則記載,將耳朵折轉,尖端上比量一寸半,盡頭處就是率谷穴。天衝穴位於耳後,進入髮際二寸處。浮白穴位於耳後,進入髮際一寸處。竅陰穴位於完骨上方,枕骨下方,搖動時有空隙。天衝、浮白、竅陰這三個穴位雖然有明確的寸數,但實際操作中很難準確找到。因此,想要尋找這三個穴位,可以先用一根繩子,以率谷穴為起點,向後斜行至完骨,在中間截斷。然後將這根繩子折成四份,依次尋找三個穴位:率谷後第一折處,進入髮際二寸,就是天衝穴;天衝後第二折處,進入髮際一寸,就是浮白穴;浮白後第三折處,就是竅陰穴。
是完骨上。完骨謂耳後之高骨也。枕骨謂腦後之橫骨也。骨空論。頭橫骨為枕者是也。言搖動有空。非謂俯仰鼓頷完骨邊。所動搖之謂也。)
完骨,耳後入髮際四分。
本神,原始曰。神庭各開三寸。曲差旁一寸五分。
陽白,眉上一寸直瞳子。
臨泣,醫統曰。目上直入髮際五分陷中。令患人正睛取穴。(營昇按。本神與曲差之中間。神庭旁二寸二分五釐為是。)
目窗,臨泣後一寸。
正榮,目窗後一寸。
承靈,正榮後一寸五分。
腦空,承靈後一寸五分。
風池,十四經合參曰。在腦空後髮際陷中。(營昇按。三焦經天牖與膀胱經天柱之中間是穴也。)
白話文:
完骨位於耳後靠近髮際的地方,距離耳後四分。枕骨指的是腦後橫向的骨頭。頭部的橫骨指的是枕骨,如果搖動時感覺有空隙,並不是指低頭抬頭時完骨邊緣的晃動。
神庭位於前額正中,從髮際向下量三寸。曲差位於神庭旁一寸五分。
陽白位於眉頭上方一寸,與瞳孔保持垂直。
臨泣位於眼睛上方,直線向上延伸至髮際五分處的凹陷處。患者需正視前方才能準確取穴。臨泣位於神庭與曲差之間,距離神庭旁二寸二分五釐。
目窗位於臨泣後一寸。
正榮位於目窗後一寸。
承靈位於正榮後一寸五分。
腦空位於承靈後一寸五分。
風池位於腦空後髮際的凹陷處。風池位於三焦經天牖與膀胱經天柱之間。
肩井,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中指下陷中者是。
神照集曰。取法肩上陷是缺盆。其上一寸半是柱骨。如取左穴。用本人右手小指。按於左肩。柱骨尖上。平排三指。取中指下第一節中是穴。取右穴亦如是。
原始曰。以手小指頭節。按於巨骨上。取中指第二節橫紋是穴。
兼羅集曰。此穴五臟真氣所聚。
淵液,液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
輒筋,入門曰。淵液前一寸。
日月,期門下五分。
京門,圖冀曰。在臍上五分。傍九寸半。季肋本俠脊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
帶脈,注證曰。章門下一寸八分。
白話文:
肩井穴位於肩膀上方的凹陷處,缺盆之上,大骨前方一寸半。可以用三根手指按壓,中間手指下陷處就是穴位。
《神照集》記載,取穴方法是:肩上凹陷處就是缺盆,往上移一寸半就是柱骨。如果取左肩的穴位,就用自己的右手小指按住左肩柱骨尖端,平放三根手指,取中指第一節下方的中點就是穴位。取右肩的穴位也一樣。
《原始》記載,用右手小指的第一節按住巨骨,取中指第二節橫紋處就是穴位。
《兼羅集》記載,這個穴位是五臟真氣匯聚的地方。
淵液穴位於液門穴下方三寸,凹陷處,舉起手臂取穴。
輒筋穴位於淵液穴前方一寸。
日月穴位於期門穴下方五分。
京門穴,根據《圖冀》記載,位於肚臍上方五分,側邊九寸半,在肋骨與脊椎之間,側臥屈起上肢伸直下肢,舉起手臂取穴。
帶脈穴,根據《注證》記載,位於章門穴下方一寸八分。
圖翼曰。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一云臍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如帶繞身。管束諸經。
大成曰。季肋下一寸八分。臍上二分。兩旁各七寸半。
五樞,帶脈下三寸。
經脈篇馬注曰。去帶脈三寸。季脅下四寸八分。(營昇按。聖濟總錄聖惠方甲乙經外臺千金方銅人經醫統資生聚英帶脈下三寸。水道傍一寸五分是。)
維道,章門下五寸三分。
甲乙經聖濟總錄千金方外臺聚英資生經醫統銅人經六集入門金鑑。章門下五寸三分。
居髎,氣府論。王注曰。在章門下四寸三分。骼骨上。原始神照集環跳上一寸。
環跳,神照集曰。在髀樞中側臥屈上足。伸下足以左手按穴。右手搖撼取之。穴在陷中。
白話文:
圖翼記載,带脉穴位于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也有人说在肚脐旁八寸半,胖子九寸,瘦子八寸,像腰带环绕身体一样,统管着所有经脉。
大成说,带脉穴位于季胁下一寸八分,肚脐上二分,两侧各七寸半。
五枢穴,位于带脉穴下三寸。
经脉篇马注说,五枢穴距离带脉穴三寸,位于季胁下四寸八分。
维道穴,位于章门穴下五寸三分。
甲乙经、圣济总录、千金方、外台、聚英、资生经、医统、铜人经、六集入门、金鑑等书籍都记载,维道穴位于章门穴下五寸三分。
居髎穴,气府论王注说,位于章门穴下四寸三分,在骨骼之上。原始神照集说,位于环跳穴上一寸。
环跳穴,神照集说,侧卧屈上腿,伸下腿,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摇晃,就能找到它。穴位位于陷中。
風市,神照集曰。在膝上七寸。股外側兩筋間。垂手中指點到處是穴。
神農皇帝針灸圖資生經大全入門大成金鑑經穴指掌圖原始。共屬於膽經部分。據而補焉。
中瀆,神照集曰。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
陽關,徐氏大全入門等。陽陵泉上二寸。(營昇按。此穴屈膝於橫文之尖。點墨而後。伸足其點是穴。用此法則大率當陽陵泉上二寸。)
陽陵泉,原始曰。在膝品骨下一寸。外廉輔骨陷中。(營昇按。與足太陰經陰陵泉相對伸足取之。)
陽交,原始曰。在外踝斜七寸。一云與外丘並斜。向三陽分肉間。(營昇按。三陽異本三作二。二陽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也。胃經行前出於大指次指端厲兌穴。膀胱經行後出於小指外側端至陰穴。此膽經行前後兩經分肉之間。出於小指次指端竅陰穴。)
白話文:
風市穴位於膝蓋骨上方七寸,股骨外側兩條肌肉之間,垂下手臂,中指指向的地方就是穴位。
中瀆穴位於大腿骨外側,膝蓋骨上方五寸,肌肉分開的凹陷處。
陽關穴位於陽陵泉穴上方二寸,屈膝時,横紋尖端點墨,伸直腿後,墨點所在位置就是穴位。
陽陵泉穴位於膝蓋骨下緣外側凹陷處,與足太陰脾經的陰陵泉穴相對,伸直腿取穴。
陽交穴位於外踝骨斜上方七寸,或與外丘穴並列,三陽經分開的肌肉之間,膽經行於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陽膀胱經之間,分別從大拇指和食指端厲兌穴、小指外側端至陰穴走出。膽經行於前後兩經分開的肌肉之間,從小指和無名指端竅陰穴走出。
外丘,神照集曰。足外踝上七寸。與陽交平差後一寸。
光明,足外踝上五寸。
陽輔,入門曰。外踝上四寸。附骨前絕骨端。
一名絕骨(本義曰。絕骨一名陽輔。)一名絕骨(剌瘧論王注。陽輔。一名絕骨。)
懸鐘,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一名絕骨(千金方原始聚英。)
營昇按。甲乙經曰。足外踝上三寸動者中。足三陽絡。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又千金方曰。懸鐘一名絕骨。在外踝上三寸動者中。足三陽絡。又針灸聚英曰。懸鐘一名絕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千金方聚英原始。皆懸鐘一名絕骨。又刺瘧論王注。陽輔一名絕骨。又難經本義。
白話文:
外丘穴位於足外踝上七寸,與陽交穴平齊後一寸;光明穴位於足外踝上五寸;陽輔穴位於外踝上四寸,附著在骨頭前方,靠近骨頭末端,又名絕骨;懸鐘穴位於足外踝上三寸,動脈搏動處,又名絕骨。
絕骨一名陽輔。十四經發揮滑氏注。外踝以上為絕骨。竇漢卿外踝上為絕骨。是以骨位言也。非言穴名也。又千金翼曰。在足外踝上三指。當骨上取法。以草從手指中文橫三指令至兩畔齊。將度外踝從下骨頭與度齊。向上當骨點之。又千金方灸腳氣絕骨者。以一夫取之。是即腳氣八處灸法之絕骨也。
世醫專治腳氣。或中風。或水腫。或膝脛痠麻疼痛。皆灸絕骨。予常考索懸鐘之主治。聖濟總錄銅人經。膝䯒筋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又聖惠方。心腹脹滿。膝脛連腰痛。筋攣急腿胯膝脛痹麻。屈伸難。針方六集。腳氣心腹脹滿水腫百節痛左癱右瘓兩足不隨。又聚英。腳氣膝䯒痛筋骨攣痛足不收中風手足不隨。
白話文:
絕骨穴位與臨床應用
古代醫學文獻記載:
- 絕骨,別名陽輔。 《十四經發揮》滑氏注釋中提到,絕骨位於外踝之上。
- 竇漢卿 認為絕骨位於外踝之上,以骨骼位置而言,而非穴位名稱。
- 《千金翼方》 記載:絕骨穴位於足外踝上三指處,正對骨頭上。取穴方法是,以手指橫向量三指寬,並於兩側齊平,然後將此距離度量至外踝下方的骨頭上,向上尋找骨頭突起處,即為絕骨穴。
- 《千金方》 中提到了針灸治療腳氣的絕骨穴位,與腳氣八處灸法中的絕骨穴相同。
臨床應用:
- 現代醫學中,絕骨穴被廣泛運用於治療腳氣、中風、水腫、膝脛酸麻疼痛等病症。
- 《聖濟總錄》 和 《銅人經》 記載,絕骨穴可治療膝䯒筋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等症狀。
- 《聖惠方》 指出絕骨穴可治療心腹脹滿、膝脛連腰痛、筋攣急、腿胯膝脛痹麻、屈伸困難等。
- 《針方六集》 記載,絕骨穴可治療腳氣、心腹脹滿、水腫、百節痛、左癱右瘓、兩足不隨等。
- 《聚英》 中也提到絕骨穴可治療腳氣、膝䯒痛、筋骨攣痛、足不收、中風手足不隨等病症。
總結:
絕骨穴位是一個重要的穴位,在古代醫學文獻中被廣泛記載,並被應用於治療多種病症,至今仍被現代醫學所沿用。
又入門。濕痹流腫筋急瘛瘲。又醫學原始。腳氣紅腫起坐艱難。因是觀之。懸鐘穴為絕骨可知也。)
丘墟,大成曰。在足外踝下。從前陷中骨縫中。去臨泣三寸。又俠谿穴中量上。外踝骨前五寸。
臨泣,神照集曰。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外側後筋骨縫陷者。去俠谿穴一寸五分。
地五會,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
銅人經資生經聚英原始大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
俠谿,足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前陷中。
竅陰,大成曰。在足小指次指端外側去爪甲角。
滑氏。此經頭部。自瞳子髎至風池。凡二十穴。作三折。自瞳子髎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骨外折上至陽白會晴明。是一折。
白話文:
入門之後,針對濕痹流腫、筋急瘛瘲等症狀,醫學典籍中記載:腳氣紅腫,起坐困難,觀察其病症,可知懸鐘穴為絕骨。
丘墟穴,大成經書記載:位於足外踝下,從前陷中骨縫中,距離臨泣穴三寸,又可以從俠谿穴中量上,外踝骨前五寸。
臨泣穴,神照集記載:位於足小指次指本節外側後筋骨縫陷處,距離俠谿穴一寸五分。
地五會穴,位於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
銅人經、資生經、聚英原始大全等醫書記載: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距離俠谿穴一寸。
俠谿穴,位於足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前陷中。
竅陰穴,大成經書記載:位於足小指次指端外側,距離爪甲角。
滑氏醫書記載:本經頭部,從瞳子髎穴至風池穴,共有二十個穴位,分為三段。從瞳子髎穴至完骨穴為一段,從完骨穴外折上至陽白穴會晴明穴為一段。
又自晴明上行。循臨泣風池是一折。足少陽經接自手少陽之絲竹空而起於目外去眥五分之瞳子髎。循耳前陷中客主人下一寸為聽會。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為客主人。耳前曲角顳顬上廉為頷厭。耳前曲角上顳顬之中為懸顱。顳顬下廉為懸釐。耳上入髮際曲隅陷中為曲髩。耳上入髮際一寸半陷中為率谷。
耳後入髮際二寸為天衝。入髮際一寸為浮白。在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為竅陰。耳後入髮際四分為完骨。曲差旁一寸五分為本神。眉上一寸直瞳子為陽白。
目上直入髮際五分陷中正睛取之為臨泣。臨泣後一寸為目窗。目窗後一寸為正營。正營後一寸五分為承靈。承靈後一寸五分為腦空。耳後顳顬後腦空下發際陷中為風池。
白話文:
從晴明穴開始往上走,經過臨泣和風池,這是少陽經路線的一個彎折。少陽經從手少陽的絲竹空穴開始,沿著眼外緣,距眼瞼五分的地方是瞳子髎穴。在耳朵前方凹陷的部位,距離客主人穴一寸的位置,是聽會穴。在耳朵前方,骨頭的邊緣處有一個空隙,這就是客主人穴。耳朵前方,曲線的角度,在顳顬骨的上緣,是頷厭穴。耳朵前方,曲線的頂點,在顳顬骨的中央,是懸顱穴。顳顬骨的下緣是懸釐穴。耳朵上方進入髮際的凹陷處,是曲髩穴。耳朵上方進入髮際一寸半的凹陷處,是率谷穴。
耳朵後方進入髮際兩寸的位置,是天衝穴。進入髮際一寸的位置,是浮白穴。在完骨穴上方,枕骨下方,搖動有空感的地方,是竅陰穴。耳朵後方進入髮際四分的位置,是完骨穴。曲差穴旁邊一寸五分的位置,是本神穴。眉毛上一寸直對瞳孔的位置,是陽白穴。
眼睛上方進入髮際五分的凹陷處,正對著眼睛,取這個穴位是臨泣穴。臨泣穴後面一寸的位置是目窗穴。目窗穴後面一寸的位置是正營穴。正營穴後面一寸五分的位置是承靈穴。承靈穴後面一寸五分的位置是腦空穴。耳朵後方,顳顬骨後方,腦空穴下方的髮際凹陷處,是風池穴。
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間為陽交。外踝上七寸為外邱。外踝上五寸為光明。外踝上除骨四寸為陽輔。踝上三寸當骨尖前動脈中為懸鐘。外踝下陷中為邱墟。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去俠谿一寸半為臨泣。本節後去俠谿一寸為地五會。本節後歧骨間陷中為俠谿。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為竅陰。
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為肩井。腋下三寸為淵腋。復前行一寸著脅為輒筋。期門下五分為日月。監骨腰中季脅為京門。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為帶脈。帶脈下三寸為五樞。五樞下五分為維道。章門下四寸三分為居髎。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為環跳。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為中瀆。陽陵泉上三寸為陽關。膝上一寸外廉為陽陵泉。
白話文:
腳踝外側向上七寸,斜着屬於三陽經絡交匯的肌肉之間,稱為陽交。腳踝外側向上七寸稱為外邱,向上五寸稱為光明,向上除骨四寸稱為陽輔。腳踝向上三寸,正對骨尖前方動脈處,稱為懸鐘。腳踝下方凹陷處稱為邱墟。小指和次指指節後方凹陷處,距離俠谿穴一寸半的地方稱為臨泣。指節後方距離俠谿穴一寸的地方稱為地五會,指節後方歧骨之間的凹陷處稱為俠谿。小指和次指指尖距離指甲如韭菜葉一般的地方稱為竅陰。
肩膀上凹陷處,鎖骨上方大骨前一寸半的地方稱為肩井。腋窩下三寸稱為淵腋。往前走一寸,碰到脅骨的地方稱為輒筋。期門穴下方五分的地方稱為日月。監骨(腰部)和季脅之間稱為京門。季脅下方一寸八分,凹陷處稱為帶脈。帶脈下方三寸稱為五樞,五樞下方五分稱為維道。章門穴下方四寸三分稱為居髎。髖骨中,側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稱為環跳。髖骨外側,膝蓋上方五寸,肌肉之間稱為中瀆。陽陵泉穴上方三寸稱為陽關。膝蓋上方一寸,外側邊緣稱為陽陵泉。
滑氏曰。足少陽經起目銳眥之瞳子髎。於是循聽會客主人上抵頭角。循頷厭下懸顱懸釐。由懸釐外循耳上髮際至曲賓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後循天衝浮白竅陰完骨。又自完骨外折上通角孫。循本神過曲差下至陽白會晴明。復從晴明上行。循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云。自風池循頸過天牖穴。
行手少陽脈之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卻左右相交。出手少陽之後。過大椎大杼秉風。當秉風前入缺盆之外。
其支者。別自目外瞳子髎而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䪼當顴髎穴之分。下臨頰車下頸。循本經之前。與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之外貫膈。即期門之所絡。肝下至日月之分。屬於膽也。自屬膽處。循脅內章門之裡。出氣沖。繞毛際。遂橫入髀厭中之環跳也。直者從缺盆直下腋。
白話文:
滑氏曰:
足少陽經起於眼角外側的瞳子髎穴。從這裡向上循行至耳前的聽會穴,再向上抵達頭角部位。接著循行至下頜骨的頷厭穴,再向下至懸顱穴和懸釐穴。
由懸釐穴外側循行至耳上髮際,經過曲賓穴和率谷穴。從率谷穴外側折向下,經過耳後的天衝穴、浮白穴、竅陰穴和完骨穴。
再從完骨穴外側折向上,經過角孫穴。循行至本神穴,再向下經過曲差穴,至陽白穴與晴明穴相會。
接著從晴明穴向上循行,經過臨泣穴、目窗穴、正營穴、承靈穴、腦空穴和風池穴。
從風池穴循行至頸部,經過天牖穴。
行至手少陽脈前方,向下至肩上,循行至肩井穴,左右兩側經脈在此相交。
出手少陽脈之後,經過大椎穴、大杼穴和秉風穴。在秉風穴前方進入缺盆穴外側。
其支脈則從眼角外側的瞳子髎穴向下至大迎穴,與手少陽脈相合於䪼穴,也就是顴髎穴的分支。
向下經過頰車穴,再下至頸部,循行至本經前方,與先前進入缺盆穴的經脈相合。向下經過胸部的天池穴外側,貫穿膈肌,即期門穴的絡脈所在。
再向下經過肝臟,到達日月穴的分支點,屬於膽經。從屬於膽經的部位開始,循行至脅內章門穴的內側,再出於氣沖穴。
繞過毛際,橫向進入髀厭穴中的環跳穴。
直行的經脈則從缺盆穴直下至腋窩。
循胸歷淵腋輒筋日月穴。過季脅循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由居髎入上髎長強。而下與前之入髀厭者相合。乃下循髀外。行太陽陽明之間。歷中瀆陽關。出膝外廉抵陽陵泉也。自陽陵泉下外輔骨前。歷陽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絕骨之端。循陽輔懸鐘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臨泣地五會俠谿。
乃入小指次指之間。至竅陰而終也。支者。自足跗上歸泣穴別行入大指。循岐骨內出大指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交於足厥陰也。
白話文:
經脈從胸部循行,經過腋窩,沿著筋膜走向日月穴。接著越過季脅,循行至京門,經過帶脈、五樞,再到達維道和居髎。從居髎進入上髎和長強,向下與從髀厭進入大腿前側的經脈匯合。然後向下循行於大腿外側,經過太陽和陽明經脈之間,沿途經過中瀆和陽關,從膝蓋外側邊緣到達陽陵泉。
從陽陵泉向下經過外輔骨前方,經過陽交、外丘、光明穴,一直向下到達絕骨末端。沿著陽輔、懸鐘向下,從外踝前方出來,到達丘墟。接著循行於足面,經過臨泣、地五會、俠谿,進入小指與次指之間,最終到達竅陰穴。
其中一條分支,從足跗上部的泣穴分出來,進入大拇指,沿著岐骨內側,從大拇指末端出來,再貫穿指甲,從三毛穴出來,與足厥陰經脈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