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三·尊經集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尊經集 (20)

1. 不知醫三十四

世人飲藥百劑,不見寸功,而猶飲藥不已者,喻之飲藥者眾也。有一人喻之針有神功,必縮頸吐舌者十九,此由知針者寡,又耳目未嘗與神良之徒相習也。以丹溪之賢,不遠千里而訪東垣,適東垣物故,錄東垣手集之書而歸,但採其方藥辨論,而盡棄其用針。此猶學仲尼者,得其一體,以為至足耳。或以大成之醫譽丹溪,非惟不知丹溪,抑亦不知醫也。

白話文:

世人喝藥上百帖,卻看不到一點療效,但他們仍持續吃藥,這說明瞭服用藥物的人很多。如果有人說針灸有神奇的功效,十個人當中有九個會畏縮,露出驚訝的表情,這是因為瞭解針灸的人很少,而且他們沒有親眼見過或親身體驗過針灸高手的治療。像丹溪這樣有才華的醫生,不辭千里去尋找東垣學習,不幸東垣已去世,他便帶走了東垣的手稿回家,只學習了他的藥方和辯論,卻完全忽略了東垣的針灸技術。這就像是學習孔子,只學到了一部分,就認為已經夠好了。有人以大成的醫生來讚美丹溪,這不只是不瞭解丹溪,更是不懂醫學的表現。

2. 因病制宜三十五

以藥取汗者,必擁覆其身,以藥主吐者,必堅束其腹。上體病者,後食而藥;下體病者,先食而藥;膚病者,晝服;骨病者,夜服;皆因病而制宜也。針家刺熱病者,如手探湯,疾也;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留也;刺虛者刺其去,刺實者刺其來;刺上關者㰦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㰦;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內關者伸不能屈;病高而內者取之陰陵泉,病高而外者取之陽陵泉;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亦因病而制宜也。

白話文:

使用藥物來促發汗時,必須讓病人保暖,確保身體覆蓋好;如果藥物的主要作用是誘發嘔吐,則需緊緊綁住腹部,以免藥力過強。

若是上半身的疾病,應在進食後再服用藥物;若是下半身的疾病,則應在飯前服用藥物。對於皮膚疾病,應在白天服藥;骨骼疾病則在夜晚服藥。所有這些都是根據病情來適當地調整治療方式。

針灸治療熱性疾病時,要像手伸入熱水一樣迅速,快速進行;針灸治療寒冷或清冷性疾病時,要像一個人不想前行一樣,慢慢進行。治療虛弱的病人,應在氣血流動的方向反方向針刺;治療實證的病人,則應順著氣血流動的方向針刺。針刺上關穴時,病人不能打哈欠;針刺下關穴時,病人打哈欠時不能針刺。針刺犢鼻穴時,病人不能伸直腿;針刺內關穴時,病人不能彎曲手臂。對於高處且在體內的疾病,應針刺陰陵泉穴;對於高處且在外的疾病,應針刺陽陵泉穴。若陰經有陽性的疾病,應針刺下陵、三里穴,所有這些也是根據病情來適當地調整治療方式。

3. 針藥不可為三十六

仲景不治兩感之傷寒,非短於藥也。醫和不驅二豎於膏肓,非短於針也。病在不可為,即針藥神良,亦無可恃也。三仁不能以存殷,二義不能以匡漢,皆是物也。

白話文:

張仲景不去治療兩感型的傷寒,並不是因為他不懂得用藥。古時名醫醫和不把病魔從深入心臟的病人身上驅除,也不是因為他不懂得針灸。當疾病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就算針灸與藥物再神奇有效,也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了。就像三仁無法拯救衰敗的殷商,二義無法輔助漢朝的衰落,道理都是一樣的。

這段文字主要在表達,無論是治療疾病或挽救國家危亡,如果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即使有再好的方法或藥物,也無法改變結果。

4. 針藥可為三十七

盧扁刺維會,而起虢太子之屍厥;華佗刮肢骨,而療關壯穆之鏃毒。針藥固神良,而事機亦可為也。

白話文:

盧扁用針刺療法精準地施治,成功地讓虢太子從類似昏死的狀態中甦醒過來;華佗則是刮除關羽深入骨髓的箭毒,治癒了這位壯烈忠誠武將的傷害。由此可見,針灸與藥物確實具有神奇的療效,只要掌握適當的治療時機,就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5. 藥審三因三十八

言用藥治病,必詳審病之三因。三因者,外因、內因、不內外因也。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傷人為外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致病為內因;跌撲損傷、瘤氣、結核、癰腫為不內外因。用藥者必詳審何因為病而施治也。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時,必須詳細地判斷疾病的三大原因。這三大原因分別是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以及非內非外的因素。

外部因素指的是由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氣候條件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內部因素則是由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所導致的疾病;而非內非外的因素,例如跌倒、碰撞導致的傷害,或是腫瘤、結核和膿腫等問題。

因此,在使用藥物治療時,一定要詳細查明是哪一種原因導致的疾病,再進行相應的治療。

6. 針惟揆一三十九

針惟揆一者,不問風,不問寒,不問暑、濕、燥、火、七情、內傷、跌撲、瘤核、癰腫等因,只問病在何經,察其寒、熱、虛、實而施針治,在乎明陰陽、順逆、補瀉而已。今以揆一之法明著於後,示人以八法為宗,如軌如型,如章如程,的鵠一途,左右逢原,無難起之疾矣。

白話文:

現在將「針惟揆一」的方法詳細記錄下來,以此八種治療原則為根本,如同軌道、模型、章則、程序一樣,目標專一,左右逢源,如此便沒有難以治癒的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