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二·開蒙集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開蒙集 (11)

1. 八法主治(配合八條)三

公孫二穴主治二十七證,必取內關二穴配合:

九種心痛,痰膈涎悶,臍腹痛脹,脅肋疼痛,產後血迷,氣膈食不下,泄瀉不止,痃氣疼痛,裡急後重,傷寒結胸,水膈酒痰,滿悶嘔吐,腹脅脹痛,腸風下血,脫肛不收,氣膈,食膈不下,食積疼痛,癖氣食癖,酒癖,兒枕痛血塊,腹鳴,血刺痛,小兒瀉,瀉腹痛,胸中刺痛,瘧疾心痛。

內關二穴主治二十五證,必取公孫二穴配合:

中滿不快,傷寒結胸,心胸痞滿,吐逆不定,胸滿痰膈,腹痛,泄瀉滑腸,酒痰膈痛,米穀不化,橫豎痃氣,小兒脫肛,九種心痛,脅肋痛,腸鳴,婦人血刺痛,積塊痛,男子酒癖,膈心下痞痛,氣膈食不下,腹肋脹痛,腸風下血,傷寒不解,裡急後重,食膈食不下,痎瘧寒熱。

臨泣二穴主治二十五證,必取外關二穴配合:

足跗腫痛,手足麻,手指顫掉,赤眼冷淚,咽喉腫痛,手足攣急,脅肋痛,牙齒痛,手足發熱,解利傷寒,腿胯痛,腳膝腫痛,四肢不遂,頭痛腫,頭頂腫,浮風瘙癢,身體腫,身體麻,頭目眩暈,筋攣骨痛,頰腮痛,雷頭風,眼目腫痛,中風手足不舉,耳聾。

外關二穴主治二十七證,必取臨泣二穴配合:

肢節腫痛,臂膊冷痛,鼻衄,手足發熱,眉稜中痛,指節痛不能屈伸,手足疼痛,產後惡風,傷寒自汗,頭風,四肢不遂,筋骨疼痛,迎風淚出,赤目疼痛,腰背腫痛,眼腫,傷寒表熱,手足麻痛無力,破傷風,手臂痛,頭風掉眩痛,頭項痛,盜汗,目翳隱澀,產後身痛,腰胯痛,雷頭風。

後谿二穴主治二十四證,必取申脈二穴配合:

手足攣急,急足顫掉,頭風痛,傷寒不解,盜汗不止,中風不語,牙齒痛,癲癇吐沫,腰背強痛,筋骨痛,咽喉閉塞,頰腮腫痛,傷寒項強痛,膝脛腫痛,手足麻,眼赤腫,傷寒頭痛,表汗不出,衝風淚下,破傷風搐,產後汗出惡風,喉痹,腳膝腿痛,手麻痹。

申脈二穴主治二十五證,必取後谿二穴配合:

腰背強痛,肢節痛,手足不遂,傷寒頭痛,身體腫滿,頭面自汗,癲癇,目赤腫痛,傷風自汗,頭風癢痛,眉稜痛,雷頭風,手臂痛,臂冷,產後自汗,鼻衄,破傷風,肢節腫痛,腿膝腫痛,耳聾,手足麻,吹奶,洗頭風,手足攣,產後惡風。

列缺二穴主治三十一證,必取照海二穴配合:

寒痛泄瀉,咽喉腫痛,婦人血積敗血痛,牙齒腫痛,小腸氣撮痛,死胎胎衣不下,脅癖痛,吐唾膿血,咳嗽寒痰,痃氣,食噎不下,臍腹撮痛,心腹痛,腸鳴下痢,痔癢漏血,心痛溫痢,產後腰痛,產後發狂,產後不語,米穀不化,男子酒癖,乳癰腫痛,婦人血塊,溫病不瘥,吐逆不止,小便下血,小便不通,大便閉塞,大便下血,胃腸痛病,諸積為患。

白話文:

[八法主治(配合八條)三]

公孫穴兩個主要能治療二十七種症狀,必須與內關穴兩個配合使用: 包含九種心痛、痰多胸悶、肚臍周圍的腹部疼痛脹痛、脅肋疼痛、產後因血塊引起的昏亂、氣滯食物不易下嚥、止不住的腹瀉、肝脾氣滯導致的疼痛、裏急後重、感冒導致的胸部結塊、水飲和酒精引發的胸膈不暢、胸悶嘔吐、腹部脅肋脹痛、腸風出血、脫肛無法收縮、氣滯胸膈、食物無法通過胸膈、食積引起的疼痛、脾氣不調導致的食癖、酒精導致的脾氣不調、產後的陣痛、腹部鳴叫、血刺痛、兒童腹瀉、腹瀉伴隨疼痛、胸中刺痛、瘧疾導致的心痛。

內關穴兩個主要能治療二十五種症狀,必須與公孫穴兩個配合使用: 包含胸腹過飽不舒服、感冒導致的胸部結塊、心胸有壓迫感、噁心嘔吐、胸滿痰多、腹部疼痛、滑腸性腹瀉、酒精導致的胸膈疼痛、食物消化不良、橫豎方向的肝脾氣滯、兒童脫肛、九種心痛、脅肋疼痛、腸鳴、婦女血刺痛、積塊疼痛、男性酒精導致的脾氣不調、心下有痞塊的疼痛、氣滯食物不易下嚥、腹部脅肋脹痛、腸風出血、感冒未能痊癒、裏急後重、食物無法通過胸膈、瘧疾的寒熱交加。

臨泣穴兩個主要能治療二十五種症狀,必須與外關穴兩個配合使用: 包含腳踝腫痛、手腳麻木、手指顫抖、紅眼流冷淚、咽喉腫痛、手腳抽筋緊繃、脅肋疼痛、牙齒疼痛、手腳發熱、治療感冒、大腿胯部疼痛、腳膝腫痛、四肢活動不便、頭痛腫脹、頭頂腫脹、皮膚風癢、身體腫脹、身體麻木、頭暈目眩、筋骨疼痛、臉頰疼痛、雷頭風、眼睛腫痛、中風導致的手腳不能動、耳聾。

外關穴兩個主要能治療二十七種症狀,必須與臨泣穴兩個配合使用: 包含肢節腫痛、手臂冰冷疼痛、鼻出血、手腳發熱、眉毛中間疼痛、手指節疼痛無法屈伸、手腳疼痛、產後怕風、感冒自汗、頭風、四肢活動不便、筋骨疼痛、迎風流淚、紅眼疼痛、腰背腫痛、眼睛腫脹、感冒的表面熱度、手腳麻木疼痛無力、破傷風、手臂疼痛、頭風引起的頭痛、頭頸部疼痛、盜汗、眼睛有障礙物感覺、產後全身疼痛、腰胯疼痛、雷頭風。

後谿穴兩個主要能治療二十四種症狀,必須與申脈穴兩個配合使用: 包含手腳抽筋緊繃、腳抖、頭風疼痛、感冒未能痊癒、盜汗不停、中風無法說話、牙齒疼痛、癲癇吐沫、腰背僵硬疼痛、筋骨疼痛、咽喉閉塞、臉頰腫痛、感冒導致的頸部僵硬疼痛、膝蓋小腿腫痛、手腳麻木、眼睛紅腫、感冒頭痛、表面出汗不出、迎風流淚、破傷風抽搐、產後出汗怕風、喉炎、腳膝腿疼痛、手部麻木。

申脈穴兩個主要能治療二十五種症狀,必須與後谿穴兩個配合使用: 包含腰背僵硬疼痛、肢節疼痛、手腳活動不便、感冒頭痛、身體腫脹且滿、頭面部自汗、癲癇、眼睛紅腫疼痛、感冒自汗、頭風癢痛、眉毛疼痛、雷頭風、手臂疼痛、手臂冰冷、產後自汗、鼻出血、破傷風、肢節腫痛、腿膝腫痛、耳聾、手腳麻木、乳房發炎、洗頭風、手腳抽筋、產後怕風。

列缺穴兩個主要能治療三十一種症狀,必須與照海穴兩個配合使用: 包含寒涼引起的腹瀉、咽喉腫痛、婦女血液積聚導致的疼痛、牙齒腫痛、小腸氣疼痛、死胎胎衣不下、脅肋疼痛、吐唾膿血、咳嗽寒痰、肝脾氣滯、吞嚥困難、肚臍周圍的腹部疼痛、心腹疼痛、腸鳴下痢、痔瘡癢痛出血、心痛溫熱下痢、產後腰痛、產後發狂、產後無法說話、食物消化不良、男性酒精導致的脾氣不調、乳腺炎腫痛、婦女血液積聚、溫病未能痊癒、噁心嘔吐不停、小便出血、小便不通、大便閉塞、大便出血、胃腸疼痛疾病、各種積聚引起疾病。

照海穴兩個主要能治療二十七種症狀,必須與列缺穴兩個配合使用: 包含咽喉閉塞、小便冷痛、小便淋澀不通、膀胱疼痛、婦女血液混亂、胎衣不下、肚臍周圍的腹部疼痛、小腹脹滿、反胃吐食、腸道出血、酒精導致的脾氣不調、胸腹過飽不舒服、腹瀉、食物消化不良、腸鳴下痢腹痛、難產、婦女血液積聚、產後的陣痛、噁心嘔吐、酒精積聚、肝脾氣滯、酒精導致的痹痛、氣滯胸膈、食物勞損黃疸、足部發熱、大便不通。

上述治療方法,先刺入主要病症對應的穴位,根據病情在左或右、上或下選擇適當位置,並進行按摩引導,用按壓法來消除病痛。如果病況仍未改善,必須尋找配合的穴位,同時進行治療。需要等待針灸的時間,直到氣血上下相接,病人感到舒適無痛苦,然後再拔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