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六·兼羅集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兼羅集 (5)

1. 肝虛目昏五十九

肝家少血目昏花,能補肝俞力便加,

更宜三里頻瀉動,光還血益目無差。

肝俞,穴在第九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不可灸多,多灸則傷目光。此穴補多瀉少,看證虛實補瀉。

三里,取法如前。

白話文:

肝臟血液不足,眼睛就會昏花。可以補肝俞穴,力量可以加強。

更應該經常針灸足三里穴,瀉出體內的濁氣,這樣眼睛就能恢復光明,補充血液,效果很好。

肝俞穴,位於第九節椎骨下兩旁各一寸五分處。針灸時,針刺入一分深,沿著皮膚向外一寸半方向推動,灸七壯,不能灸太多,灸太多會損傷眼睛。這個穴位以補為主,瀉為輔,需要根據患者的虛實狀況決定補瀉方法。

足三里穴的取法與肝俞穴相同。

2. 翻胃吐食六十

脾家之症有多般,翻胃吐食兩證看。

黃疸亦須腕骨灸,針著中脘病自安。

腕骨,穴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者中。針入三分,可灸二七壯。

中脘,穴法同前。

白話文:

脾臟疾病的症狀有很多種,包括反胃、嘔吐和消化不良等。對於黃疸患者來說,也需要進行手腕骨頭部位的艾灸治療。如果用針刺中脘穴位,可以有效緩解病情。 腕骨穴位位於手掌外部的手腕前方突出骨骼下方凹陷處,深度約為3分左右,可以施灸27次。 中脘穴位的位置與前面所述相同。

3. 傷寒無汗汁多六十一

傷寒無汗瀉復溜,汗多最用合谷收,

若還六脈俱微細,下針才補脈還浮。

復溜,穴在內踝上二寸筋骨陷中。針入三分,灸可二七壯。

合谷,取法如前。

白話文:

當人感冒發燒沒有出汗時,可以使用「瀉復溜」這個穴位來幫助排泄;如果已經出很多汗了,則可以用「合谷」這個穴位來止汗。如果六個經脈都變得非常弱小,那麼通過針刺和艾灸的方式進行治療可以使脈搏恢復到正常水平。「復溜」這個穴位位於腳踝上方兩英吋處,在骨骼與肌肉之間凹陷的地方,需要用三分之一長度的針頭進行刺激,並施加約24次的艾灸。「合谷」這個穴位的尋找方法跟前面所述的一樣。

4. 大便不通六十二

大便閉塞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

更有支溝來瀉動,始知妙穴有神功。

照海、支溝,取法並同前。應穴:崑崙。

白話文:

便祕無法排泄,照海穴位位於腳底中央,再加上支溝穴位可以幫助排泄,才發現這些神奇的穴位具有療效。要使用照海和支溝穴位的方法與之前相同,而應該使用的穴位是崑崙。

5. 小腹脹滿氣上攻心小便急痛下身水腫六十三

小腹脹滿氣攻心,內庭二穴刺須真,

兩足有水臨泣瀉,無水之時不用針。

內庭,穴在足大指次指外間,岐骨後三分陷中。針入五分,灸二七壯,瀉。治小腹脹,小便不通,先補後瀉;小便急痛,單瀉;腹中雷鳴,單補;臌脹,看虛實補瀉。

臨泣,穴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外側筋骨縫陷者中。針入三分,可以出一身之水。用香油抹穴道,則針穴不閉。亦治面目紅腫疼痛。

白話文:

肚子胀气上冲胸口,可以用内庭穴来治疗。内庭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靠近骨头边缘凹陷处。针灸时扎入五分深,灸灸二七壮,以泻法治疗。如果肚子胀气还伴随小便不通,先补后泻;如果小便急痛,就单用泻法;如果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单用补法;如果肚子肿胀,根据虚实情况决定补泻方法。

临泣穴位于小脚趾和第二脚趾连接处后侧筋骨缝的凹陷处。扎针三 分深,可以排出全身的水分。在扎针之前,可以用香油涂抹穴位,可以防止针孔闭合。临泣穴还可以治疗面部红肿疼痛。

6. 七疝偏疼六十四

七疝偏疼取大敦,穴法從來拇指間,

不問腎弦並水腎,金針瀉動即時安。

大敦,穴在足大指端直甲後,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單瀉無補。腎弦寒濕腳氣大好。應穴,三陰交。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中醫治療「七疝」的方法。「七疝」是指因肝脾肺等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的腹痛、脹滿、嘔吐、腰背疼痛等症狀。其中的大敦穴是位於足部大趾末端指甲後方的一個穴位,通常用於放血或刺灸療法。如果患者有腎虛、寒溼或者腳氣病的情況,使用大敦穴進行刺灸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過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手法和技巧,並且應該由專業人士進行操作。

7. 傳屍癆病六十五

傳屍癆病最難醫,湧泉穴內療虛危,

痰多須向豐隆瀉,氣喘丹田亦可施。

湧泉,穴在足心陷者中,屈足蜷指宛宛內。針入三分,先補後瀉。傷寒癆瘵,有血可療,無血則危。欲出血,須彈針。

豐隆,法取如前。

丹田,穴在臍下二寸。刺入五分,灸二七壯。

白話文:

治療肺痨病是最难的,可以用湧泉穴來治療虚弱的病情。

痰多可以用豐隆穴來治療,氣喘可以用丹田穴來治療。

湧泉穴位于脚心凹陷处,屈曲脚趾,穴位就在趾尖内侧凹陷处。针刺三寸,先补后泻。伤寒和肺痨,有血可以治疗,没有血就危险。想要出血,需要弹针。

豐隆穴的取穴方法和湧泉穴一样。

丹田穴位于肚脐下二寸。针刺五分,灸二七壮。

8. 渾身疼痛六十六

渾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宜細詳,

有筋有骨須淺刺,著艾臨時要度量。

不定穴,但隨痛處用針,即天應穴。要看筋骨,臥針瀉之,止刺出血無妨,灸宜少。

白話文:

全身疼痛病狀非同小可,治療穴位需仔細考慮, 若涉及肌肉和骨骼則應該輕微刺入, 使用艾草療法前必須衡量其適切程度。 不固定的穴位可以根據疼痛部位進行針灸, 也就是所謂的「天應穴」, 在看清楚肌肉與骨骼的情況下躺平施術, 可以用放血的方式來解除痛苦而沒有問題, 但是艾灸的次數不宜過多。

9. 滿手生瘡心胸大悶氣攻心腹六十七

滿手生瘡不可禁,勞宮二穴掌中尋,

心胸大悶大陵瀉,氣攻心腹一般針。

勞宮,穴在掌中央動脈中,屈無名指點到處是穴。針入三分,瀉,可灸二七壯。

大陵,穴在掌後橫紋兩筋間陷中。兼治翻胃吐食心疼。

白話文:

當你的手上長了很多疹子無法忍受時,在手掌中的「勞宮」穴位上施加刺激可以緩解症狀。「心胸感到非常不適和疼痛時,可以在「大陵」穴位上用相同的刺法來治療。 「勞宮」穴位位於手掌中心的血管中,使用無名指按壓即可找到該穴位。 需要插入三分之一的針頭進行放血療程,並可以用火烤的方式進行熱敷。 「大陵」穴位位於手掌背側的橫紋兩根筋之間的凹陷處,並且也可以治療反胃、嘔吐以及心臟痛的症狀。

10. 哮喘六十八

哮喘一症大難當,夜間失睡氣遑遑,

天突妙穴如尋得,膻中一灸便安康。

天突,穴在結喉下三寸中央宛宛中。斜針略向下五分,灸二七壯,瀉。

膻中,穴在兩乳之間。灸二七壯。禁針。治哮喘,胸滿痞悶。

白話文:

哮喘是一種非常困難的病症,在夜晚會讓人失眠、心慌意亂。如果能找到「天突」這個穴位並用艾草進行治療,就能使病情得到舒緩和康復。「天突」穴位位於喉部下方約3英吋的地方,稍微向下的地方有一個凹陷處,需要用斜刺的方式插入5毫米左右長度的針灸,然後施加27次熱療。「羶中」穴位則位在胸部兩個乳房之間的位置,也需要使用27次熱療來治療。需要注意的是,禁止對這些穴位進行針刺治療,可以有效治療哮喘、胸悶等疾病。

11. 五癇六十九

鳩尾獨治五般癇,此穴還當仔細看,

若得老師真妙訣,金針一刺便平安。

鳩尾,穴在臆前蔽骨下五分。直針入三分,針頭向下施二寸半,灸二七壯,不宜多灸,使人健忘。非老師高手不能針。應穴,神門。

白話文:

鳩尾穴專治五種類型的癲癇,這個穴位還需仔細觀察。如果能得到師傅的真正技巧,用金針一刺就能達到平穩的效果。

鳩尾穴位於胸部前側,遮蓋骨下方五分之處。垂直插入針頭三分,針頭向下施加二寸半,灸烤二十七次,不宜多灸,以免讓人記憶力減退。非師傅高手不能正確使用針法。對應的穴位是神門穴。

12. 氣喘又方七十

氣喘綿綿睡不安,何當日夜苦相煎,

若得璇璣真個好,更針氣海疾安然。

璇璣,穴在天突下一寸中央陷者中。直針入三分,可灸二七壯,瀉。應穴:列缺。

白話文:

哮喘病患夜不能寐,痛苦不堪, 如果能用真正的旋機治療,再加上刺氣海穴位,病情就能安穩下來。 旋機是在天突下1寸中央凹陷處,可以插入3分深的針,並點燃2到4次艾條進行溫熱刺激,使用洩法。另一個有效的穴位是列缺。

13. 疝氣又方七十一

腎弦疝氣發得頻,氣上衝心苦死人,

法取氣衝大敦穴,二穴須教認得真。

氣衝,穴在臍下橫骨兩端,去中行各二寸,動脈應手。刺入三分,灸三壯。不宜多灸,不幸使人不得息。

大敦,取法如前。

白話文:

當腎臟出現問題時,會引起疝氣和不適感,症狀可能很常發生。要治療這種情況,可以刺激氣衝穴位和大敦穴位。這兩個穴位都必須正確地找到並使用。氣衝穴位位於肚臍下方、恥骨末端,距離中央線左右各2英吋的地方,這裡有明顯的脈搏跳動。針刺深度為3分,艾灸次數為3次。不要過度艾灸,否則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大敦穴位的找法與前面所述相同。

14. 水病腹臌七十二

水病之症最難熬,滿腹臌煎不得消,

先灸水分通水道,復針三里及陰交。

水分,穴在臍上一寸。針入二寸半,可灸五十壯。單腹脹,宜瀉;氣滿腹痛,先補後瀉。

三里、陰交,取法同前。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治療「水病」的方法。「水病」是指因身體內積聚過多液體而引起的疾病,例如肝硬化或腎臟病等所引發的腹水症狀。

  1. 先用艾草燃燒的方式(即「灸」)刺激穴位「水分」來疏通水道,讓體內的液體能夠正常排出;
  2. 再使用針刺的方式(即「針」),針對穴位「足三里」和「陰交」進行治療。

其中,穴位「水分」位於肚臍上方約一個手指寬的地方,可以插入長度為兩英吋半的針灸針,並施加熱力灸療五十五次左右。如果只是腹部單獨脅脳,則應該採取放血排泄的方式;如果是因為氣滯引起腹脷疼痛,則應先補充能量再行放血排泄。

另外兩個穴位「足三里」和「陰交」的位置與前面所述相同。

15. 腎氣衝心七十三

腎氣衝心最難為,須用金針疾自除,

若得關元並帶脈,奇功成處顯明醫。

關元,穴在臍下三寸。針入二寸半,可灸隨年壯。

帶脈,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可灸五十壯。看證虛實補瀉。

白話文:

當腎氣影響到心臟時是最困難的情況,必須使用金針來治療疾病。

如果能夠找到關元和帶脈這兩個穴位,就能夠顯示出高超的醫術。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吋的位置。插入金針兩又四分之一吋深,可以進行根據年齡數量的艾灸。

帶脈穴位於肋骨下方一吋八分的地方。插入金針一分深,然後沿著皮膚向外部移動一吋半,可以進行五十五次艾灸。要視病情是虛弱還是強健而定,決定是否應該增減藥物或調整療程。

16. 婦人帶下七十四

婦人帶下療應難,虛憊招遊不自安,

中極補多宜瀉少,灸功休作等閒看。

中極,穴在臍下四寸。直針入二寸半,可灸五十壯。赤瀉白補;血氣攻心,先瀉後補;婦人無子,針灸宜補。應穴,白環俞。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治療女性陰道分泌物過多(即「帶下」)的方法和穴位按摩方法。其中提到要對症施治,如果患者身體虛弱、疲倦不堪,應該以滋養為主,減少清熱解毒的藥物使用量。同時還提到了一個穴位——中極,在肚臍下方四英吋處,可以通過刺灸來進行治療。此外,對於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是血液不足導致的心悸,則先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再配合滋養的藥物;如果是沒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則適合採用針灸的方式進行治療。最後,文章還介紹了另一個穴位——白環俞的位置及其作用。

17. 氣喘風痰咳嗽(三出方)七十五

哮喘咳嗽痰飲多,才下金針疾便和,

俞府乳根一般刺,氣喘風痰漸漸磨。

俞府,穴在璇璣旁各二寸,仰取之。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痰濃,瀉;痰清,補。

乳根,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針入二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

白話文:

哮喘咳嗽、痰多,只要用針灸治療,就能很快改善。

俞府穴位於璇璣穴旁各兩寸,仰著身體取穴。針刺入一分深,沿著皮膚向外推一寸半,灸灸二到七壯。痰濃就瀉法,痰清就補法。

乳根穴位於乳頭下方一寸六分。針刺入二分深,沿著皮膚向外推一寸半,灸灸二到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