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六·兼羅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兼羅集 (1)

1. 卷之六·兼羅集

敘曰:針道博矣,大賢識其大者,小賢識其小者,故小言雖卑近,而亦高遠之階梯,何可無也,惟是作「兼羅集」。

2. 玉龍歌(共七十八條)一

歌曰:

玉龍之歌世罕得,穴共一百零二十,

研精心手妙如仙,但恐時人自差忒。

3. 中風不語二

中風不語最難醫,頂門髮際亦堪施,

更向百會明補瀉,即時甦醒免災危。

頂門,即囟會穴,在上星後一寸,可灸七壯,瀉之。中風不省,先瀉後補;中風不語,單瀉。

髮際,當是上星穴。

百會,穴在頂中央。取法:前以眉心間印堂穴量起,後以髮際量止,折中是穴。針入豆許。中風先補後瀉,瀉多補少,頭風平瀉。可灸七壯,宜瀉無補。

4. 鼻流濁涕三

鼻流濁涕名鼻淵,先補後瀉疾可痊。

若是頭風並眼痛,上星穴內刺無偏。

上星,穴在督脈,直鼻入髮際一寸。有一取法:以掌後橫紋當鼻尖,中指盡處是穴。針入三分,可灸七壯。鼻流清涕者單補,流濁涕者單瀉,不聞香臭者先補後瀉。應穴,太淵。

5. 頭風嘔吐眼昏四

頭風嘔吐眼昏花,神庭一穴刺無差,

孩子驚風俱可治,印堂針入艾交加。

神庭,穴當鼻直上,入髮際五分。刺入三分,先補後瀉,瀉多補少,可灸二七壯。看虛實補瀉。

印堂,穴當兩眉中間宛宛中是穴。刺入一分,先沿皮針透左攢竹,補瀉後轉歸原穴,退右攢竹,依上補瀉,可灸七壯。亦治小兒驚風,灸七壯,大哭為效,不哭者難治。隨症補瀉,急瀉慢補。

6. 項痛牙疼五

頸項強痛回顧難,牙疼病作一般看,

先用承漿明補瀉,後針風府疾皆安。

承漿,穴在唇下宛宛中,直針一分,可灸七壯。頸項強痛,牙齒虛疼,先瀉後補。

風府,穴在項後中行,入髮際一寸兩筋中央,言語陷下。針入一、二分,不可深,深入令人啞。禁灸。隨病補瀉。

7. 頭風(一)六

頭風偏正最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

沿皮向後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

絲竹,穴在眉後入髮際陷中,開口取穴。沿皮向後透率谷。禁灸。偏正頭風,單瀉;眼目昏花,先瀉後補。

率谷,穴在耳上,入髮際轉耳尖點到處是穴。針入一分,沿皮向前透絲竹空,可灸七壯。

8. 頭風(二)七

偏正頭風有兩般,痰飲之時仔細看,

若還痰飲風池泄,痰飲非時合谷觀。

風池,穴在耳後顳顬骨下,大筋外廉,入髮際五分。橫一寸半透風府,先補後瀉,可灸七壯。治偏正頭風,痰飲。

合谷,穴在兩手虎口岐骨間,動脈應手。直針入一寸半,治證同前。無痰可刺,看虛實補瀉之。灸七壯。

9. 口眼歪斜八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連頰車,

喎左瀉右依師說,喎右瀉左莫教差。

地倉,穴在口吻旁四分,斜口縫中。針入一分,沿皮斜向上透頰車。

頰車,穴在耳前耳墜下三分,刺入一分,沿皮斜向下透地倉。

10. 鼻塞不聞香臭九

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穴內最堪攻,

先補後瀉分明記,金針未出氣先通。

迎香,穴在鼻孔旁五分直縫中。針入一分,瀉多補少,沿穴向上。禁灸。應穴,上星穴也。治鼻塞不聞香臭,先補後瀉;流濁涕,單瀉;流清涕,單補。

11. 耳聾瘰癧十

耳聾氣閉實難眠,翳風妙穴莫教偏,

兼治項上生瘰癧,金針瀉動疾俱痊。

翳風,穴在耳後陷中,開口得穴。針入五分,宜瀉,可灸七壯。耳聾單瀉,耳鳴單補。一切瘰癧先瀉後補。應穴,合谷。

12. 耳聾十一

耳聾之症最難禁,或痛或癢或蟬鳴,

紅腫生瘡須用瀉,只從聽會用金針。

聽會,穴在耳珠前陷中,開口得穴。口含尺,方可下針,刺入五分,可灸二七壯。耳疼紅腫,單瀉;蟬鳴,先補後瀉;痛瀉癢補;耳中膿,先瀉後補。

13. 失音十二

忽然失音語言難,啞門一穴兩筋間,

刺穴莫深須是淺,若刺深時疾少安。

啞門,穴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兩筋陷中。直針入三分,莫深入,令人啞。禁灸。失音先補後瀉,頭傾注不語單瀉。應穴,人中。

14. 眉間痛目昏十三

眉間疼痛最難當,攢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目昏同一治,刺入頭維目自康。

攢竹,穴在眉尖陷中。針入一分,沿皮透魚腰,瀉多補少。禁灸。兩眉稜骨痛單瀉,痰飲頭風同。眼目昏花,先瀉後補;胬肉攀睛,先補後瀉。

頭維,穴在額角盡處,入發陷中。針入一分,沿皮斜向下透懸顱穴。兩額角疼瀉,眩暈補,可灸二七壯。

15. 眼睛紅腫十四

眼睛紅腫痛難熬,怕日羞明徒自焦,

只刺睛明魚尾穴,太陽出血疾俱消。

睛明,穴在目內眥旁孔中。平針入一寸,單瀉,略向鼻。禁灸。

魚尾,穴在眉外,即瞳子㾬尖是穴。針入一分,沿皮向內透魚腰。羞明先補後瀉,紅腫單瀉,冷淚常流單補。禁灸。

太陽,穴在眉後,即瞳子㾬,兩額紫脈上,皆可出血,用三稜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