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方六集》~ 卷之五·紛署集 (5)
卷之五·紛署集 (5)
1. 腹自幽門夾巨闕兩旁各半寸循衝脈下行至橫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
幽門二穴,治胸中痛悶,氣逆煩滿,不嗜食,嘔吐涎沫,健忘,小腹脹,泄痢膿血,目赤痛從內眥始。
通谷二穴,主失欠食不下,善嘔喉痹,暴喑不能言,結積留飲,痃癖胸滿,心中恍惚,目赤內眥始者。
陰都二穴,主心下煩滿,氣逆腸鳴,肺脹。
石關二穴,主噦噫嘔逆,腹痛氣淋,小便黃,大便不通,心下堅滿,脊強不利,多唾,目赤痛從內眥始。婦人子臟有惡血,血上衝腹,痛不可忍。
商曲二穴,主腹中積聚,腸痛不嗜食,目赤痛從內眥始。
肓俞二穴,主善飢不欲食,心如懸,腹大時切痛,寒疝,大便燥,心下有寒,目赤痛從內眥始。
白話文:
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等穴位,分別用於治療胸悶、氣逆、嘔吐、健忘、腹脹、泄瀉、目赤等症狀,以及失眠、食不下、喉痹、暴喑、痃癖、胸滿、恍惚、目赤等症狀,還有心下煩滿、氣逆腸鳴、肺脹、噦噫嘔逆、腹痛氣淋、小便黃、大便不通、心下堅滿、脊強不利、多唾、目赤等症狀,以及婦人子臟惡血上衝腹痛、腹中積聚、腸痛不嗜食、目赤、善飢不欲食、心如懸、腹大時切痛、寒疝、大便燥、心下有寒、目赤等症狀。
中注二穴,主小腹有熱,面黑如地,目內眥赤痛,腰脊痛,腸澼,小腹脹,大便堅燥,女人月事不調。
四滿二穴,主臍下積聚癥瘕,疝痛,腹大石水,臍下切痛,振寒,目內眥赤痛。女子拘經惡血,奔豚上下,無子。
氣穴二穴,主少腹痛,賁豚上衝於心,泄利不止,目赤痛從內眥始,女人月事不調。
大赫二穴,主虛勞失精,陰痛,陰莖萎縮,目赤痛從內眥始,女子赤白帶下。
橫骨二穴,主小腹脹,淋瀝,小便難,陰器引痛,目赤痛從內眥始,五臟虛竭,失精。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有以下幾個穴位對應不同的症狀:
-
中注二穴:主要治療小腹熱症、臉部如泥土般的晦暗、眼睛內角紅腫疼痛、腰背疼痛、腸道出血、小腹脹滿、大便乾硬、女性月經不調等問題。
-
四滿二穴:專門針對腹部積聚的結塊、疝氣疼痛、腹部因水腫而膨大、腹部切口疼痛、發冷、眼睛內角紅腫疼痛、女性經脈不通、血塊阻塞、奔豚病(即忽上忽下的內臟痛)、不孕症等問題。
-
氣穴二穴:適用於治療小腹疼痛、賁豚(一種突然上沖至心臟的痛感)以及反覆的洩瀉、眼睛紅腫從內眼角開始、女性月經不調等症狀。
-
大赫二穴:對於虛弱勞累導致的遺精、陰部疼痛、男性性功能減退、眼睛紅腫從內眼角開始、女性白帶異常等問題有療效。
-
橫骨二穴:針對小腹脹滿、尿頻尿急、排尿困難、陰部疼痛、眼睛紅腫從內眼角開始、五臟虛弱、遺精等症狀提供治療。
2. 腹自不容以下夾幽門兩旁各一寸五分自天樞至氣衝夾足少陰各一寸五分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
不容二穴,主腹滿痃癖,嘔血,心切痛引肩脅,背痛不可以咳,不嗜食,腹虛鳴,嘔吐。
承滿二穴,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梁門二穴,主胸下積氣,食飲不思,大腸滑泄,完穀不化。
關門二穴,主遺溺喘滿,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痰瘧振寒,遺溺。
太乙二穴,治癲狂,心煩,吐舌。
滑肉門二穴,治癲狂,嘔逆吐血,重舌,吐舌,舌強。
天樞二穴,主奔豚,脾泄不止,氣脹腸鳴,腹滿,赤白利,繞臍切痛,嘔吐霍亂,痎瘧寒熱,水利水脹,一切虛損。女人癥瘕血結,漏下赤白,月事不時。
外陵二穴,主腹脹如鼓,脹滿不得息,心痛引臍。
白話文:
不容二穴,代表著腹部脹滿、有痃癖,會嘔血,胸口劇烈疼痛並蔓延到肩膀和肋骨,背痛且無法咳嗽,沒有食慾,肚子空虛發出響聲,還會嘔吐。
承滿二穴,代表著腸子發出響聲、腹部脹滿,呼吸困難、喘不過氣,吃不下東西,肩膀喘不過氣,會吐血。
梁門二穴,代表著胸部下方積聚了氣體,沒有食慾,大腸滑瀉,食物無法消化。
關門二穴,代表著尿失禁、呼吸困難、腹部脹滿,腹部積氣、腸子發出響聲、突然疼痛,拉肚子、沒有食慾,痰多、瘧疾發冷、尿失禁。
太乙二穴,可以治療癲癇、心煩、吐舌頭。
滑肉門二穴,可以治療癲癇、嘔吐、吐血、舌頭沉重、吐舌頭、舌頭僵硬。
天樞二穴,可以治療奔豚,脾虛瀉不止,氣脹、腸鳴、腹脹、赤白帶下、肚臍周圍劇烈疼痛、嘔吐、霍亂、瘧疾寒熱、水腫、各種虛損。對於女人來說,可以治療癥瘕血結、白帶異常、月經不調。
外陵二穴,代表著腹部脹滿像鼓一樣,脹滿難受,胸口疼痛並蔓延到肚臍。
大巨二穴,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㿗疝偏墜,四肢不收,驚悸不眠。
水道二穴,治小腹滿引陰中痛,膀胱有寒,腰背強急,三焦結熱,小便不利,婦人胞中瘕,子門寒。
歸來二穴,治奔豚,卵縮入腹,引莖中痛,婦人血臟積冷。余治同水道穴。
氣衝二穴,治七疝偏墜,下焦熱,奔豚逆氣攻心,小腹脹,石水,陰痿莖痛,兩丸冷,腹滿不得正臥,腰痛不得俯仰。婦人月事不利,陰腫難產,胞衣不出。東垣曰: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街以三稜針出血。又曰:吐血多不愈,以三稜針於氣街出血立愈。
自氣戶至乳根,去中行各四寸;自不容至滑肉門,去中行各三寸;自天樞至氣衝,去中行各二寸。
白話文:
大巨穴和水道穴可以治療小腹脹滿、煩渴、小便困難、疝氣下墜、四肢無力、驚悸失眠等症狀。歸來穴則可以治療奔豚、卵巢縮入腹腔、陰莖疼痛、婦女血虛積寒等問題,其治療方法與水道穴相同。氣衝穴可以治療疝氣下墜、下焦發熱、奔豚氣逆、小腹脹滿、石水症、陽痿、陰囊寒冷、腹脹難以平躺、腰痛難以彎腰等症狀,以及婦女月經不調、陰道腫脹難產、胎盤不易排出等問題。
東垣醫家認為,脾胃虛弱、感受濕氣導致的痿症,伴隨大量汗出、飲食不佳者,可以針刺三里穴和氣街穴放血治療。他也認為,吐血不止可以用三稜針刺氣街穴放血治療。
從氣戶穴到乳根穴,距離中線各四寸;從不容穴到滑肉門穴,距離中線各三寸;從天樞穴到氣衝穴,距離中線各二寸。
3. 腹自期門上直兩乳夾不容兩旁各一寸五分下行至衝門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期門二穴,主傷寒過經不解,胸中煩熱譫妄,胸膈支脹,心切痛,嗽逆氣喘,兩脅積氣,痛不得臥,嘔無所出,目青而嘔,嘔酸,食飲不下,食後吐水,口乾消渴,面赤大燥,肝積肥氣,腎積奔豚,婦人熱入血室如結胸狀,譫語。
日月二穴,主太息悲怒,語言不正,四肢不收,嘔吐宿汁,吞酸多唾,小腹熱,欲走。
腹哀二穴,主便血腹痛,寒中,氣不化。
大橫二穴,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四肢不可舉動,多汗,洞泄。
腹結二穴,主臍痛衝心,腹中寒,瀉利,咳逆。
府舍二穴,主疝氣,脾中急痛,循脅搶心,腹滿積聚,厥氣霍亂。
衝門二穴,主中虛氣滿,積氣陰疝。婦人難產,上衝心不得息。
白話文:
期門穴可以治療傷寒、經期不順、胸悶、發燒、神志不清、胸部脹痛、心痛、咳嗽、喘氣、兩側肋骨積氣疼痛、嘔吐、眼白泛黃、嘔吐酸水、食慾不振、飯後吐水、口渴、面紅燥熱、肝臟積聚濕熱、腎臟積聚氣血逆亂等症狀,女性熱氣進入子宮,如同胸腔積熱,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等症狀。
日月穴可以治療嘆氣、悲傷、憤怒、說話不清、四肢無力、嘔吐胃酸、吞酸唾液、腹部發熱、想走動等症狀。
腹哀穴可以治療便血、腹痛、腹部寒冷、氣機不暢等症狀。
大橫穴可以治療中風、寒氣入侵、悲傷、四肢無力、多汗、腹瀉等症狀。
腹結穴可以治療肚臍痛、心悸、腹部寒冷、腹瀉、咳嗽、嘔吐等症狀。
府舍穴可以治療疝氣、脾臟疼痛、疼痛沿著肋骨蔓延至心臟、腹部脹滿、積聚、昏厥、霍亂等症狀。
衝門穴可以治療身體虛弱、氣機不暢、積聚、陰疝。女性難產,疼痛向上蔓延至心臟,難以喘息等症狀。
4. 手太陰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三
少商二穴,主胸滿咳逆,煩心善嘔,喉痹,手攣,腮腫。彈針出血,大治上焦壅熱腫痛。唐刺史成君綽頷腫如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者三日,甄權以三稜針取此穴出血,立愈。
魚際二穴,主膚熱惡風寒,頭疼咳嗽,喉干,痹走胸背不得息,目眩,煩心上氣,失喑不能言,少氣不下食,寒慄鼓頷,虛熱舌黃,咳引少腹痛,嘔血,溺血,心痹悲恐。李明之曰:五臟氣亂,取之魚際。
太淵二穴,主胸痹,逆氣嘔噦,肺脹煩滿,不得安臥,喘急心痛,飲水咳嗽,臂內廉痛,掌中熱,肩背缺盆引痛,振寒,嗌乾,數欠,吐血,狂言,睛青目白,口僻,溺變色而遺。
白話文:
少商穴主要治療胸悶咳嗽、心煩想吐、喉嚨阻塞、手部痙攣、腮幫子腫脹等症狀。用彈針刺破少商穴放血,可以有效治療上焦部位的熱邪、腫脹和疼痛。唐朝刺史成君綽患了脖子腫脹,喉嚨阻塞,三天無法喝水吃飯,甄權用三稜針刺破少商穴放血,馬上就治好了。
魚際穴主要治療皮膚發熱怕風寒、頭疼咳嗽、喉嚨乾燥、痹痛蔓延到胸背難以休息、頭暈、心煩上氣、失聲不能說話、氣短不想吃飯、發冷脖子腫脹、虛熱舌頭發黃、咳嗽牽連到小腹疼痛、吐血、尿血、心臟痺痛、恐懼等症狀。李明之說,五臟氣亂,可以取魚際穴治療。
太淵穴主要治療胸部痺痛、逆氣嘔吐、肺部脹滿難受、睡不著覺、呼吸急促心痛、喝水咳嗽、手臂內側疼痛、手掌發熱、肩背缺盆部位牽引疼痛、發冷、喉嚨乾渴、經常打哈欠、吐血、胡言亂語、眼睛青白、嘴巴歪斜、尿液顏色改變、遺尿等症狀。
經渠二穴,主胸背拘急,喘滿上氣,數欠,心痛,喉痹,嘔吐,掌中熱,瘧疾,咳嗽,熱病不汗。禁不可灸,灸之傷人神明。
列缺二穴,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唇縱不收,嗽喘,口噤,寒瘧,頭重如石,牙疼,唾血嘔沫,偏正頭風,手痿不用,善笑,面目四肢壅腫,肩痹,屍厥,溺血,小便熱,陰莖痛。列缺為八法之一,以其合任脈,行肺系而合陰蹻也。
孔最二穴,治熱病汗不出,咳逆,臂內厥痛,屈伸不便,手不及頭,吐血失音,咽腫頭痛。
尺澤二穴,主肺積息賁,胸脹上氣,肘攣不舉,咳嗽,喉痹,善嚏悲哭,小便數,汗出中風。
俠白二穴,治心痛短氣,嘔逆煩滿。
天府二穴,禁不可灸。治氣喘逆,目紅腫翳障,吐衄,飛屍惡疰,鬼語妄見,癭瘤瘰癧,咽腫。
白話文:
經渠穴有兩個,主要治療胸背緊繃疼痛、喘不過氣、呼吸急促、經常嘆氣、心痛、喉嚨阻塞、嘔吐、手掌發熱、瘧疾、咳嗽、發燒不流汗。禁忌灸灼,灸灼會傷及人的神志。
列缺穴有兩個,主要治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嘴唇無法閉合、咳嗽喘息、嘴巴緊閉、寒性瘧疾、頭部沉重如石、牙痛、吐血吐沫、偏頭痛、手麻無力、愛笑、面部四肢浮腫、肩部疼痛、昏厥、血尿、尿頻、陰莖疼痛。列缺穴屬於八法穴位之一,因為它與任脈相連,貫通肺經,並與陰蹻脈相通。
孔最穴有兩個,主要治療發燒不流汗、咳嗽不止、手臂內側疼痛、手臂屈伸不靈活、手無法摸到頭、吐血失聲、咽喉腫痛頭痛。
尺澤穴有兩個,主要治療肺部積痰、胸悶氣短、肘部僵硬抬不起來、咳嗽、喉嚨阻塞、愛打噴嚏、愛哭、尿頻、出汗中風。
俠白穴有兩個,主要治療心痛氣短、嘔吐、噁心腹脹。
天府穴有兩個,禁忌灸灼。主要治療氣喘咳嗽、眼睛紅腫有翳障、吐血鼻出血、屍僵惡病、胡言亂語、癭瘤瘰癧、咽喉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