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五·紛署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紛署集 (3)

1. 面部凡三十九穴第十

懸顱二穴,禁深刺。主偏頭風痛,目外眥赤,齒痛身熱,面膚赤腫,鼻洞濁不止,傳為鼽衄,瞑目,熱病煩滿,汗不出。

頷厭二穴,深刺令人聾。主頭風痛,目眩耳鳴,頸項強急,目外眥急,喜嚏,頸痛,驚癇,歷節風,汗出。

懸釐二穴,主麵皮赤腫,頭偏痛,目銳眥赤痛,煩心,不欲食,中焦客熱,熱病汗不出。

陽白二穴,主瞳子癢痛,目內紅腫,胬肉熱淚,濕爛冷淚,重衣不溫,頭痛,嘔吐痰沫,背腠寒慄。

攢竹二穴,主火邪乘目失明,睛昏,目赤脹痛者,宜三稜針出血三次,瀉去火氣,則目復明。一方主臉動不得臥,頰痛眩嚏,瞳子癢,屍厥,癲狂。

白話文:

懸顱穴和頷厭穴不可深刺,深刺懸顱穴會導致偏頭痛、眼角紅腫、牙痛發燒、臉部紅腫、鼻塞流鼻血、眼睛看不清、發燒煩躁、出不了汗;深刺頷厭穴則會導致耳聾,並會出現頭痛、頭昏眼花、耳鳴、脖子僵硬、眼角疼痛、愛打噴嚏、脖子痛、驚厥、關節疼痛、出汗等症状。懸釐穴則可以治療臉部紅腫、偏頭痛、眼角紅腫疼痛、心煩意亂、食慾不振、中焦積熱、發燒出不了汗。陽白穴可以治療眼睛癢痛、眼睛內部紅腫、眼角肉生長、眼淚多且冷、穿厚衣服也不暖和、頭痛、嘔吐痰液、背部發冷。攢竹穴可以治療眼睛被火邪入侵導致失明、眼睛昏暗、眼睛紅腫疼痛,可以用三稜針放血三次,瀉去火氣,就能恢復視力。另外,攢竹穴還能治療臉部僵硬、臉頰疼痛、打噴嚏、眼睛癢、昏迷、癲癇等症状。

絲竹穴二穴,禁灸。治眼疼目赤腫,沿皮向前一寸五分透瞳子髎穴,宜彈針出血。專治迎風爛眼,冷淚出。目眩目赤,目戴上不識人,眼睫倒毛,發狂,吐涎沫,偏正頭風。

睛明二穴,禁灸。治目內眥胬肉侵睛及生翳膜,迎風冷淚,憎寒頭痛,小兒疳積患眼。東垣曰:刺太陽睛明出血,則目愈明,蓋此經多血少氣,故目翳赤痛從內眥起者,刺之以宣泄太陽之熱。

瞳子髎二穴,主頭痛,喉痹,青盲,目紅腫,目癢冷淚,垂簾翳膜,胬肉扳睛,患由外眥始者。

承泣二穴,不可灸,治口眼喎斜,目瞤,面葉葉動,眼視䀮䀮,目盲赤痛,耳鳴耳聾。一方用艾如麥大,灸二壯,不可針。

白話文:

絲竹穴不能灸,用來治療眼睛疼痛、眼紅腫,沿著皮膚向前一寸五分,穿透瞳子髎穴,可以用彈針放血。專門治療迎風流淚、冷淚流出、眼花眼紅、戴上帽子認不出人、眼睫毛倒生、發狂、流口水、偏頭痛。

睛明穴也不能灸,用來治療眼內眥的胬肉侵犯眼球和生長翳膜,迎風流淚、怕冷頭痛、小兒疳積引起的視力問題。東垣說,刺太陽睛明穴放血可以使眼睛更明亮,因為這個經絡多血少氣,所以眼翳、紅腫從眼內眥開始的,刺針可以宣泄太陽經的熱氣。

瞳子髎穴,主治頭痛、喉嚨堵塞、青盲、眼睛紅腫、眼睛癢、冷淚、眼簾下垂、翳膜、胬肉遮眼,從眼外眥開始的病症。

承泣穴不可灸,治療口眼歪斜、眼跳、臉頰抽動、視力模糊、眼睛發紅疼痛、耳鳴耳聾。有一個方法是用艾條像麥粒大小,灸兩壯,不能針刺。

四白二穴,近古禁不宜灸。主頭痛,目眩,赤癢生翳,微風目瞤,口眼喎僻。

顴髎二穴,禁不宜灸。主口喎眼斜,面瞤,目赤䪼腫,齒痛。

素髎一穴,禁灸。主鼻喎僻,鼽衄窒塞,喘息不利,息肉不消,多涕生瘡。

迎香二穴,主鼻塞不聞香臭,生息肉,流清濁涕,口喎面癢,牽動葉葉,狀如蟲行,唇腫痛,喘息不利,鼻喎,鼻內生瘡。

巨髎二穴,主目障白膜,目盲無見,翳覆瞳子,鼻塞,面風頰腫,口喎,瘛瘲,腳氣膝腫。

禾髎二穴,主屍厥口禁,中風口眼喎斜,唇吻腫,鼻瘡,鼻衄,鼻淵,鼻塞不聞香臭。不灸。

水溝一穴,治脊強膂痛,一切腰痛,中風不省人事,中惡鬼擊,喘喝,目不可視,牙關不開,唇瞤喎僻,戲笑,消渴,飲水無度,癲癇不識尊卑,黃疸。風水面腫,人中滿,針之出水,水盡愈。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四白、顴髎、素髎、迎香、巨髎、禾髎等穴位,以及水溝穴,都禁灸。這些穴位分別對應著頭痛、目眩、眼疾、口歪、鼻塞、面腫、風寒等病症。其中,水溝穴可以治療脊椎疼痛、中風昏迷、口眼歪斜、黃疸等疾病。

兌端一穴,主唇吻強,四白瞤動,齒齦痛,鼻塞,口噤鼓頷,舌乾口喝,牙宣,鼻衄,癲疾吐沫,小便黃。

齦交一穴,主額中痛,頸項強不能回顧,目淚眵汁,內眥赤,癢痛生白翳,鼻中息肉,蝕瘡,窒塞不利,面赤心煩,塞暑瘟疫,齒間出血。

地倉二穴,主中風口喎流涎,目不得閉,唇瞤,不語失音,飲食不收,瞳子癢,遠視䀮䀮,腳腫。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承漿一穴,主口喎項強,牙疼,唇吻不收,面腫,消渴,口齒疳蝕生瘡,暴喑不能言,偏風半身不遂。

頰車二穴,治牙關不開,口噤不語,失音,牙車疼,頷頰腫,項強不得回顧,口眼喎僻。左病治右,右病治左。

白話文:

兌端穴位於面部,可以治療嘴唇僵硬、眼白跳動、牙齦疼痛、鼻塞、嘴巴緊閉、舌頭乾燥口渴、牙齒鬆動、鼻出血、癲癇發作、尿液顏色黃等症狀。

齦交穴位於面部,可以治療額頭疼痛、脖子僵硬、眼睛分泌黏液、眼角紅腫發癢、眼白混濁、鼻息肉、潰瘍、鼻塞、臉紅心煩、中暑、瘟疫、牙齒出血等症狀。

地倉穴位於面部,可以治療中風導致嘴角歪斜、流口水、眼睛無法閉合、嘴唇抽搐、失語、無法進食、瞳孔癢、視力模糊、腳腫等症狀。左側病症取右側穴位,右側病症取左側穴位。

承漿穴位於面部,可以治療嘴角歪斜、脖子僵硬、牙疼、嘴唇無法閉合、臉腫、口渴、牙齒腐蝕潰瘍、突然失聲、半身不遂等症狀。

頰車穴位於面部,可以治療嘴巴張不開、嘴巴緊閉失語、牙齒疼痛、下巴腫脹、脖子僵硬、面部歪斜等症狀。左側病症治療右側穴位,右側病症治療左側穴位。

大迎二穴,主風痙喑啞,唇吻瞤動,牙疼頰腫不可以嚼,舌強難言,風壅面浮頸痛,瘰癧寒熱,目痛不能閉。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說:大迎穴位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肌肉抽搐、聲音嘶啞和嘴脣顫抖,以及牙齒疼痛、臉部腫脹而無法咀嚼食物的情況。它也可以緩解舌頭僵硬不靈活導致語言困難的症狀,以及風邪阻塞面部所造成的面部浮腫、脖子疼痛等問題。此外,這個穴位還能治癒淋巴結核病(瘰癧)引發的寒熱交替症狀,以及眼睛疼痛且無法完全閉合的眼睛疾病。

2. 耳前後凡二十穴第十一

上關二穴,主耳聾耳鳴,口噤牙車不開,口眼喎僻,唇吻強,目迷青盲,惡風,齒齲,嚼物耳鳴痛。禁深刺。

下關二穴,治中風口眼喎僻,牙車脫臼,目眩齒痛,聤耳有膿,耳鳴,耳聾,耳痛。

耳門二穴,主耳內膿瘡無聞,牙疼,口噤不開,兩目紅腫。

和髎二穴,主頭角痛,牙車腫,耳中鳴,頸頷腫,鼻痛面風,招搖瞻視,瘛瘲口僻。

聽會二穴,主耳聾氣閉,耳鳴出膿,牙車腫痛,惡寒物,狂走,瘛瘲,恍惚不樂,中風口喎,手足不隨。

聽宮二穴,治耳內蟬鳴氣癢,耳聾氣閉,聤耳出膿,失音,心腹滿,癲疾。

角孫二穴,主目生膚翳,齒齦腫,唇吻急,頸項強。

白話文:

上關穴主要治療耳聾、耳鳴、嘴巴緊閉、牙齒無法張開、口眼歪斜、嘴唇僵硬、眼睛模糊看不清、怕風、蛀牙、咀嚼時耳朵疼痛。刺針時要避免過深。

下關穴用來治療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牙齒脫臼、頭暈、牙痛、耳朵流膿、耳鳴、耳聾、耳朵疼痛。

耳門穴主要治療耳朵內部膿瘡、牙痛、嘴巴緊閉、眼睛紅腫。

和髎穴主要治療頭部兩側疼痛、牙齒腫脹、耳鳴、脖子和下巴腫脹、鼻子疼痛、面部吹風、眼神飄忽、抽搐、嘴巴歪斜。

聽會穴主要治療耳聾、呼吸困難、耳鳴、耳朵流膿、牙齒腫痛、怕冷、狂躁、抽搐、神志不清、中風導致的口歪、手腳不聽使喚。

聽宮穴治療耳朵內部有蟬鳴聲、耳朵癢、耳聾、呼吸困難、耳朵流膿、失聲、肚子脹滿、癲癇。

角孫穴主要治療眼睛長肉芽、牙齦腫脹、嘴唇僵硬、脖子僵硬。

瘛脈二穴,主頭風耳鳴,眵盲,目睛不明,驚癇瘛瘲。

顱息二穴,主風痙身熱,頭重,耳痛耳聾,驚癇瘛瘲,喘息,嘔吐涎沫,胸脅相引不得臥,目視不明。

翳風二穴,主耳鳴耳聾,口眼喎斜,呵欠脫頷,口噤難言,頰腫,牙車急,耳中膿,瘰癧項強。

白話文:

瘛脈穴能治頭風、耳鳴、眼屎多、視力模糊、驚癇和瘛瘲。顱息穴能治風痙、發燒、頭重、耳痛、耳聾、驚癇、瘛瘲、喘息、嘔吐涎沫、胸脅疼痛難以平躺、視力模糊。翳風穴能治耳鳴、耳聾、口眼歪斜、打哈欠下巴脫臼、口噤難言、臉頰腫脹、牙齒疼痛、耳內流膿、瘰癧和頸項僵硬。

3. 頸凡十七穴第十二

廉泉一穴,主舌強舌縱,舌卷短縮,舌腫滿口,重舌,喉痹,咳嗽上氣,喘息嘔沫,涎出難言。

人迎二穴,主吐逆霍亂,胸滿喘呼不得息,項中氣悶,飲食不下,咽喉腫,瘰癧。

天窗二穴,治一切瘰癧,耳鳴耳聾,頰腫喉痛,暴喑不言,肩痛引項,不能四顧,中風齒噤。

天牖二穴,主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目痛,不明不聰,面青黃失澤,夜夢顛倒。

天容二穴,主喉痹寒熱,咽中如梗,項癭項癰,不可回顧,胸中痛滿不得息,嘔逆吐沫,齒噤,耳鳴及聾。

水突二穴,治咳逆上氣,咽喉壅腫,呼吸短氣,喘不得息,噎食翻胃。

氣舍二穴,治喉痹頸腫,項癭,咳逆上氣,飲食不下,喘息嘔沫,齒噤。

白話文:

廉泉穴,可以治療舌頭僵硬、伸展困難、捲曲縮短、腫脹滿口、重舌、喉嚨阻塞、咳嗽上氣、喘息嘔吐泡沫、口水過多難以說話等症狀。

人迎穴,可以治療嘔吐、霍亂、胸部滿悶喘不過氣、脖子氣悶、吃不下東西、咽喉腫痛、瘰癧等症狀。

天窗穴,可以治療各種瘰癧、耳鳴耳聾、臉頰腫痛、喉嚨痛、突然失聲、肩痛牽連脖子、不能四處張望、中風嘴巴緊閉等症狀。

天牖穴,可以治療頭痛、臉部腫脹、脖子僵硬不能轉頭、眼睛疼痛、視力聽力下降、臉色青黃無光、晚上做夢顛倒等症狀。

天容穴,可以治療喉嚨阻塞、寒熱交替、咽喉有異物感、脖子腫瘤、脖子疼痛不能轉頭、胸部疼痛滿悶喘不過氣、嘔吐泡沫、嘴巴緊閉、耳鳴耳聾等症狀。

水突穴,可以治療咳嗽上氣、咽喉腫痛、呼吸短促、喘不過氣、吞嚥困難、嘔吐等症狀。

氣舍穴,可以治療喉嚨阻塞、頸部腫瘤、脖子腫瘤、咳嗽上氣、吃不下東西、喘息嘔吐泡沫、嘴巴緊閉等症狀。

扶突二穴,主咳嗽多唾,上氣喘息,喉鳴如水雞聲,暴喑氣哽。

天鼎二穴,主喉痹咽腫,飲食不下,項癭喉鳴。

白話文:

扶突兩個穴位,主要治療咳嗽、多口水、呼吸困難、喘息、喉部發出像水雞一樣的聲音,以及突然失音、呼吸不順暢的症狀。

天鼎兩個穴位,主要治療喉部發炎、咽喉腫脹、吞嚥困難、脖子腫塊、喉部異常聲音的症狀。

4.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肩井二穴,治五勞七傷,頸項強痛,肩膊閃挫,肘臂不舉,目銳眥痛,缺盆中痛,馬刀,寒瘧。此穴五臟六腑氣所聚,不可補,令人昏暈,暈者宜出針,不宜留針,瀉法乃可。

肩貞二穴,主寒熱,耳鳴耳聾,缺盆肩中熱痛,風痹手臂不舉。如肩端紅腫,宜彈針出血。

巨骨二穴,主驚癇,吐血,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臂引急難伸。

天髎二穴,主頸項急,肩肘痛,寒熱,缺盆中痛,胸中煩滿,汗不出。

肩髃二穴,主中風,肩臂痛,風瘓不隨,半身不遂,肩中熱,頭不可回顧,手不可及頭,攣急癮疹,癭氣。唐魯州刺史庫狄嶔,患風痹,甄權取此穴刺之,立能挽弓引射。

白話文:

肩井穴位於肩膀上,可以治療過勞、外傷、頸肩疼痛、肩關節受傷、手肘疼痛、眼睛外側疼痛、鎖骨凹陷處疼痛、發燒、寒戰等症狀。這個穴位彙聚了五臟六腑的氣,不可補,否則會讓人昏迷,若昏迷則需拔針,不可留針,只能用瀉法。

肩貞穴則位於肩部,主治寒熱、耳鳴耳聾、鎖骨肩部疼痛、風濕痺痛導致手臂抬不起來等症狀。如果肩部紅腫,可以用彈針放血治療。

巨骨穴位於肩胛骨下方,主治驚癇、吐血、肩膀疼痛、胸腔內有瘀血、肩膀手臂僵硬難以伸展等症狀。

天髎穴位於肩胛骨上方,主治頸部僵硬、肩肘疼痛、寒熱、鎖骨凹陷處疼痛、胸悶、出汗困難等症狀。

肩髃穴位於肩部,主治中風、肩臂疼痛、風濕痺痛導致半身不遂、肩部發熱、頭部無法轉動、手無法觸碰頭部、肌肉痙攣、皮膚發疹、甲狀腺腫大等症狀。唐朝魯州刺史庫狄嶔曾患風濕痺痛,醫者甄權針刺肩髃穴,使其立刻就能拉弓射箭。

肩髎二穴,主肩重不能舉,臂肘痛。

臑俞二穴,治肩腫寒熱,臂酸引痛。

秉風二穴,治肩痛不能舉動。

天宗二穴,主肩痹,頰、頷、齒根腫痛,肘臂外後廉痛。

肩外俞二穴,治肩痹寒熱至肘,痛引曲頰。

肩中俞二穴,主寒熱目視不明,咳嗽上氣,唾血。

曲垣二穴,治周痹,氣注肩膊,拘急作痛。

缺盆二穴,主息奔,胸滿喘急,水腫,汗出寒熱,胸中熱滿,缺盆痛腫,項癭,喉痹,瘰癧。(缺盆中腫外潰則生,不則死。)

臑會二穴,主寒熱肩腫引胛中痛,臂痛不能舉,項癭氣瘤。

白話文:

肩髎穴可以治療肩部沉重無法舉起、手臂和肘部疼痛。臑俞穴可以治療肩部腫脹、寒熱交替、手臂酸痛。秉風穴可以治療肩部疼痛無法活動。天宗穴可以治療肩部痺痛、面頰、頷部、牙根腫痛、肘部和手臂外側後方疼痛。肩外俞穴可以治療肩部痺痛寒熱傳至肘部,疼痛延伸至面頰。肩中俞穴可以治療寒熱交替、視力模糊、咳嗽上氣、吐血。曲垣穴可以治療周身痺痛、氣體充斥肩部、拘緊疼痛。缺盆穴可以治療呼吸急促、胸悶氣喘、水腫、出汗寒熱、胸部熱滿、缺盆部位疼痛腫脹、頸部癭瘤、喉嚨痺痛、瘰癧。缺盆部位腫脹並向外潰爛則會生存,否則會死亡。臑會穴可以治療寒熱交替、肩部腫脹延伸至肩胛骨疼痛、手臂疼痛無法舉起、頸部癭瘤和氣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