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三·尊經集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尊經集 (12)

1. 金針賦(共二十四條)一

賦云:手足三陽,手走頭而頭走足;手足三陰,足走腹而胸走手。逆之者為瀉,為迎;順之者為補,為隨。

白話文:

「在人體中,手部和足部的三條陽經,其循行路徑是由手到頭部,再由頭部下行至足部;而手部和足部的三條陰經,則是由足部上行至腹部,再從胸部延伸到手部。若治療時採用與經脈流向相反的方向,此種手法被視為瀉法,即引導氣血外出;反之,若跟隨經脈的自然流向進行治療,則被認為是補法,有助於氣血的內涵。」

2. 候氣議二

男子之氣,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氣,早在下而晚在上,用之貴及其時。午前為早,為陽;午後為晚,為陰。男女上下,平腰分之。

(此亦無根之言,不必拘此。)

白話文:

對於男人的生理狀況,通常上半身較早活躍,而下半身則較晚活躍,因此在處理或調節時,必須明白這個道理。對於女人的生理狀況,則是下半身較早活躍,而上半身較晚活躍,在調節時應把握好這個時機。一天之中,午前屬於早,也是陽氣旺盛的時段;午後屬於晚,是陰氣開始上升的時段。我們通常以腰部作為人體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分界線。

(不過,這只是一種沒有特定根據的說法,實際操作時不必過於拘泥於此。)

3. 裁賦下針法三

下針之法,先須循攝孔穴,以左手大指爪甲按而重切之,次以右手食指彈二三十下,令穴間赤起,經所謂「彈而怒之」是也。次令咳嗽一聲,以口內溫針,隨咳而下,徐徐捻入,初至皮部,名曰天才,少停進針;刺至肉分,名曰人才,又停進針;刺之筋骨之間名曰地才,就當捻轉,又停良久,退針至人才之分,待氣沉緊,倒針朝病,進退往來,疾除左右,因病而施。

白話文:

在施行針灸時,首先必須找到正確的穴位位置,用左手的大拇指指甲用力按壓該穴位,再以右手的食指在該處彈擊二、三十下,讓針刺部位泛紅,這就是古籍中所說的「彈而怒之」。接著,讓患者咳嗽一聲,在咳嗽的同時,溫熱的針頭迅速插入,緩慢捻轉進入,剛開始進入皮膚層,這被稱為「天才」階段,稍作停留後,進一步深入肌肉層,這被稱為「人才」階段,再次停留,最後深入到筋骨之間,稱為「地才」,在這個階段要捻轉針頭,停留一段時間後,將針退回到肌肉層,等待針周圍的氣血凝結緊實,然後針尖對準病痛處,進行前進後退的操作,快速移動針的方向,根據病情的需要來調整。

以上就是針灸療法的一個步驟和技巧介紹。

4. 針知四

氣速效速,氣遲效遲,死生貴賤,針下皆知。賤者硬而貴者脆,生者澀而死者虛,氣之不至,必死無疑。

白話文:

【針知四】

如果氣血流通快,那麼療效就來得快;如果氣血流通慢,療效自然就慢。無論是生死或是貴賤,這些情況在針灸施治後都能察覺出來。地位低微的人脈象通常堅硬,而身分尊貴的人脈象往往脆弱;活著的人脈象多顯得遲滯,而亡者則呈現空虛無力的狀態。若針灸後氣血仍未恢復流通,可以確定病情嚴重,生命垂危。

5. 淺深五

法在淺則用淺,法在深則用深。

白話文:

「如果治療方法適用於表面,就使用較為輕淺的療法;如果應深入治療,就使用較為深層的療法。」

6. 賦傳補瀉議六

賦云:補瀉之法,妙在呼吸手指。男子者,大指進前左轉,呼之為補,退後右轉,吸之為瀉,提針為熱,插針為寒;女子者,大指退後右轉,吸之為補,進前左轉,呼之為瀉,插針為熱,提針為寒。左與右有異,胸與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後者反之。

嗟夫!補瀉之法,經有隨濟迎奪,推納動伸之論,至善至當。獨奈何男子者大指進前左轉為補,退後右轉為瀉?提針何以為熱?插針何以為寒?男女何以各異?左右何以相殊?胸背何以更別?早暮何以背馳?不知男女無二道,左右無二理,胸背無二因,早暮無二法。假令謬妄者曰:人參補男而瀉女,巴豆瀉左而補右,芩連涼胸而熱背,桂附朝溫而暮寒,不知人亦信之乎?針學不明,何以異此。

白話文:

內容如下:

「賦」裡提到:針灸的補瀉手法,其精妙之處在於配合呼吸和手指的操作。對於男性,如果拇指向前、向左轉動,並在呼氣時進行,這就是補法;反之,拇指向後、向右轉動,且在吸氣時操作,則是瀉法。針向上提可產生熱效應,向下插則能產生冷效應。對於女性,其手法則相反,即拇指向後、向右轉動且在吸氣時進行是補法;拇指向前、向左轉動且在呼氣時操作則是瀉法。針向下插為熱效應,向上提則為冷效應。此外,左側與右側的手法有所不同,胸部與背部的操作也不同,中午前的手法與中午後的正好相反。

唉!補瀉的方法,經典中有追隨、迎奪、推納、動伸等理論,這些都是極佳且恰當的。但為何會出現男性拇指向前、向左轉動是補法,向後、向右轉動是瀉法的情況?又為何針向上提會產生熱效應,向下插會產生冷效應?男女為何手法不同?左右為何有所差別?胸部與背部為何操作不同?早晚為何手法相異?實際上,男女在針灸原理上並無區別,左右沒有不同的原則,胸部與背部沒有不同的原因,早晚並無不同的方法。如果有人錯誤地說:人參對男性有益卻對女性有害,巴豆對左側有瀉作用卻對右側有補效,黃芩、黃連對胸部有冷效應卻對背部有熱效應,肉桂、附子在早晨有溫暖效果而在夜晚卻有寒冷效應,不知是否會有人相信呢?如果不懂針灸學,怎麼可能理解這些道理呢?

7. 賦傳左捻氣上右捻氣下議七

賦云:欲氣上行,將針左捻;欲氣下行,將針右捻。

不知此法施之於左乎?施之於右乎?左右胸背,男女早暮,亦復相異乎?借曰相異,則與前法亂矣!借曰無異,則與前說悖矣!起賦者於九原,不知何以應我?

白話文:

賦裡提到:若要氣往上行,就將針向左轉;若要氣往下走,就該將針向右轉。

但不清楚這方法是用在左邊身體還是右邊?或者是在左邊和右邊胸部背部的操作有什麼不同?再進一步說,對於男性、女性,或是早晚時段的操作,是否也會有所不同呢?如果說會有差異,那這樣就和前面所說的方法產生混亂了!但如果說沒有差異,那又和先前的說法相牴觸了!假如能將寫這篇賦的人從九泉之下喚醒,不知道他該如何回應我的疑問呢?

8. 使氣八

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

(此妙。)

白話文:

「如果在身體前方施壓,會使得氣流向身體的後方;反之,在身體後方施壓,則會使氣流向身體的前方。(這是一個很巧妙的方法。)」

9. 補瀉九

補者,一退三飛,真氣自歸;瀉者,一飛三退,邪氣自避。

(三飛,三進氣也。)

白話文:

在補法上,意思是當你稍微後退一步(讓身體放鬆),再往前進三步(增加能量),這樣真氣(人體內的正氣或生命力)自然會回歸到你的身體裡。在瀉法上,則是先往前進一步(施加壓力),然後再後退三步(釋放壓力),這樣邪氣(不好的氣或病氣)就會自動遠離你的身體。 (其中的「三飛」,指的是三次增強或引入氣的動作。)

10. 不足有餘十

補則補其不足;瀉則瀉其有餘。有餘者,為腫、為痛,曰實;不足者,為癢、為麻,曰虛。

白話文:

[處理陰陽平衡十法]

當身體某部分能量不足時,我們就補充它所需要的;如果能量過剩,我們就幫助釋放多餘的能量。能量過剩的情況,會導致腫脹或疼痛,這種現象被稱為「實」;反之,能量不足時,可能會感到搔癢或麻木,這種情況被定義為「虛」。

11. 通經接氣十一

賦云:關節阻澀,氣不過者,以龍虎龜鳳通經接氣之法,驅而運之,仍以循攝爪切,無不應矣。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在雲文中提到,當關節受阻、氣血不順時,可以使用龍虎龜鳳的特殊方法來疏通經絡、調理氣機,進行驅散與運行,再配合著沿著脈絡按摩、拍打及切按等手法,基本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反應與效果。

12. 飛經走氣四法議十二

賦云:若夫過關過節,催運經氣,用飛經走氣之法。一曰青龍擺尾,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二曰白虎搖頭,似手搖鈴,進方退圓,兼之左右,搖而振之。三曰蒼龜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進三退,鑽剔四方。四曰赤鳳迎源,展翅之儀,入針至地,提針至天,候針自搖,復進其元,上下左右,四圍飛旋。

此四法之說,不出《素問》「搖大其道」一句,謂搖大孔穴之道,今病邪出之易耳。令謂用之飛經走氣,謬矣!蓋由搖泄孔穴,經氣大虛,為麻為癢,隨經而見,遂以為飛經走氣耳。且經氣流行,無一息之停,特為病邪作實,滯塞不通,因而為患。針家搖大其道,泄去病邪,通其滯塞,稍覺麻酸,或隨經而汗,則經氣復通,而四體康矣。

其實,經何嘗飛,氣何嘗走耶?故謂之通經接氣則當,謂之飛經走氣則愚。其循攝爪切,皆所以散沉痼之邪。以病邪久留關節,故以指循環其間,按攝其上,爪搔其經,切掐其陷,所以竭其匿伏之邪,兵家搜山窮穴之技也。

白話文:

內容如下:

有人說,如果要通過關節,催促運行經絡氣血,就要用到飛經走氣的方法。這方法有四種,第一種叫做青龍擺尾,就像在操控船舵一樣,不是向前也不是後退,而是左右擺動,慢慢調節。第二種叫做白虎搖頭,就像在搖鈴一樣,前進時呈直線,後退時呈圓形,結合左右,搖晃並振動。第三種叫做蒼龜探穴,就像龜入土一樣,前進一點,然後退三步,探查四周。第四種叫做赤鳳迎源,就像鳳凰展翅,針刺至深處,再提至淺處,等待針自身搖動,再次深入,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旋轉。

這四種方法的理論,實際上就是《素問》中提到的「搖大其道」一句,意思是擴大孔穴的通道,讓病邪容易排出。但現在有人誤解為用這種方法可以飛經走氣,這是錯誤的!因為如果過度擴張孔穴,會導致經絡氣血大虛,產生麻木或瘙癢的感覺,這些症狀會沿著經絡出現,就誤以為是飛經走氣了。然而,經絡氣血本來就在流動,一刻也不停歇,只是因為病邪阻塞,使得經絡不通暢,才會產生問題。針灸師使用搖大其道的方法,可以去除病邪,打通阻塞,可能會感到些微的麻木或痠痛,或者會隨著經絡出汗,這樣經絡氣血就可以重新流通,身體也會恢復健康。

事實上,經絡並沒有飛,氣血也沒有走,所以稱之為通經接氣是恰當的,但說是飛經走氣就太愚昧了。至於那些按摩、抓握、刮痧和掐按等手法,都是為了去除深層的病邪。因為病邪長時間停留在關節,所以要用手指在關節周圍循環按摩,按壓關節上方,抓搔經絡,掐按凹陷處,這樣可以去除隱藏的病邪,就像是軍事上的搜山窮穴技巧一樣。

13. 出針十三

出針之法:病勢既退,針氣微松;病未退者,針氣如根,推之不動,轉之不移,皆為邪氣吸拔其針,乃真氣未至,不可出之。出之其病即復,再須補瀉,停以待之,直候微松,方可出針豆許,搖而停之。補者吸之去疾,其穴急捫。瀉者呼之去徐,其穴不閉。故曰:下針貴遲,太急傷血;出針貴緩,太急傷氣。

白話文:

出針的方法如下:當病情已經減緩,會感覺到針周圍的氣感稍微鬆弛。但若病情尚未好轉,針會像被根部固定一樣,無法輕易推移或轉動,這表示病邪的氣仍吸附著針,也就是身體的正氣尚未到達該部位,此時不能把針拔出來。如果強行拔針,病情可能會反覆,必須再次進行補瀉治療,耐心等待針周圍的氣感稍微鬆弛,才能將針慢慢拔出,並搖晃一下針後再停止。

在補法時,要吸氣後迅速拔針以去除病邪,隨後馬上按住針孔。而在瀉法時,要呼氣後緩慢拔針以去除病邪,針孔不會立刻閉合。

因此有說法是:下針時動作宜慢不宜快,太快會傷害血液;拔針時動作宜慢不宜快,太快會傷害氣息。

14. 八訣訓義十四

一曰燒山火,治頑麻冷痹,先淺後深,用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

謂之燒山火者,回陽之針方也。其義何以明之?蓋頑麻,虛也;冷痹,寒也。先淺後深,推而納之,補之類也。九,陽數也,用九陽而三進三退。針之搓捻者疾也,疾則生熱,喻之鑽燧,急則生火也。慢提緊按,有鼓橐之象,有如針下生熱,則所鼓者,如大塊之鼓薰風,四大皆熱,故曰燒山火。然此施之氣血未敗之夫則宜;如尫羸氣弱者,不若投以甘劑,繼之灼艾,為萬全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燒山火」針法,是一種用來治療長期麻木和寒冷麻痹的方法。具體操作是先從淺層開始,再深入,採用九次快速的進針與三次緩慢的退針,並搭配緩慢提針與緊密按壓的動作,讓熱力達到身體深處,緊閉針孔,確保針刺時產生的熱能完全被身體吸收,以達除寒的效果。

所謂「燒山火」,就是一種回復體內陽氣的針灸方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長期麻木是因為體內元氣虛弱,寒冷麻痹則是因為寒氣入侵。先淺後深的進針方式,像在推入陽氣,屬於補法。九是陽數,使用九次的快速進針配合三次的緩慢退針。搓捻針身的速度快,會產生熱力,就像摩擦生火的道理一樣。緩慢提針與緊密按壓的動作,就像是在吹風箱,一旦針下生熱,就彷彿是大自然中的風在吹拂大地,讓全身都感到暖意,因此稱為「燒山火」。然而,這種方法適合用於體質健康、氣血尚未衰弱的人;對於體弱多病、氣力衰弱的人,不如服用溫補的藥物,再配合適量的艾灸,效果更佳,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