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三·尊經集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尊經集 (10)

1. 明水俞五十七穴二十七

《內經·水論》云: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後世用藥治之,有主脾胃者,則用健脾分水之品。又審其為陰水者,主行水溫經之品。審其為陽水者,主行水清熱之品,此治水之正傳也。正治不愈,鮮不束手待斃矣!《內經》治水五十七穴論曰: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水之所從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水氣之所留也。

伏兔上列於少腹者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衝。凡五十七穴,皆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刺家群五十七刺而刺之,則水出而經氣大泄,亦必九十不救。良工主以灼艾,則陰水雖凝結,猶得麗日東風,宇宙暄和,無不泰之物矣。

白話文:

《內經·水論》說,水病向下發展就會出現腳腫腹脹,向上發展則會呼吸困難,無法平躺,這是標本俱病。後世治療水病,有些人認為病在脾胃,就用健脾利水的藥物。如果判斷是陰水,就用利水溫經的藥物。如果是陽水,就用利水清熱的藥物,這就是治療水病的正宗方法。如果正治不愈,幾乎就只能束手待斃了!《內經》中關於治療水病的五十七穴論述說:腎俞穴五十七個,是積陰的聚積處,也是水氣進出之處。臀部上方的五行行五個穴位,是腎俞穴,水氣停留的地方。伏兔穴上方靠近小腹的各兩行行五個穴位,是腎氣的通道。腳踝上各一行行六個穴位,是腎脈向下運行的地方,稱為太衝穴。這五十七個穴位都是臟腑的陰絡,是水氣停留的地方。如果用針灸治療,扎這五十七個穴位,水氣就會排出,經氣也會大量泄出,但也可能九死一生。精通醫術的醫生會用艾灸,即使陰水凝結,也能像太陽東升,春風拂面,宇宙溫暖一樣,沒有什麼不能治癒的。

2. 藥有炮炙針有作用二十八

明醫治病,必主官方。方必君臣佐使,藥必精良炮炙。欲其入血,則炮以酒;其行痰,則炮以姜;欲其入肝,則炮以醋;欲其入腎,則炮以鹽,此一定之法也。刺家定其經穴,則官方也;穴有陰陽配合,則君臣佐使也;穴得其正,則精良也;刺合於法,則炮炙也。故循捫以攝氣,彈怒以致血,爪下以取榮,伸提以及衛,皆作用之法也。

針之有作用,猶藥之有炮炙也。不知作用者,用生藥之醫也。穴失其正者,藥未精良也。不知陰陽配合者,方之無君臣佐使也。

白話文:

優秀的醫生治療疾病,必定要掌握藥方主治。藥方必須有君臣佐使,藥材也必須精良炮製。想要藥物入血,就用酒來炮製;想要化痰,就用薑來炮製;想要藥物入肝,就用醋來炮製;想要藥物入腎,就用鹽來炮製,這些都是固定的法則。

針灸醫生確定經穴,就相當於藥方主治;穴位有陰陽配合,就相當於君臣佐使;穴位準確無誤,就相當於藥材精良;針法合乎規律,就相當於炮製。因此,循經摸脈攝取氣息,彈指怒氣以引導血液,指甲向下取榮,伸展提拉以達衛氣,這些都是針灸的運用法則。

針灸有其運用方法,就如同藥材有炮製方法。不懂得運用方法的,就如同用生藥治病;穴位不準確的,就如同藥材未經精良炮製;不懂得陰陽配合的,就如同藥方沒有君臣佐使。

3. 作用同方二十九

動、退、空、歇、迎、奪、右,皆瀉也,猶方之青龍、白虎、陷胸、承氣,有瀉而無補也。推、納、進、搓、隨、濟、左,皆補也,猶方之益氣、養榮、八珍、十全,有補而無瀉也。訓義在《標幽賦》中。

白話文:

這些是古文中對一些治療方法的描述:「動」、「退」、「空」、「歇」、「迎」、「奪」和「右」都是減弱的方法,就像藥方中的「青龍」、「白虎」、「陷胸」和「承氣」一樣,只有減弱的效果沒有增強的作用。「推」、「納」、「進」、「搓」、「隨」、「濟」和「左」則都是增強的方法,就像是藥方中的「益氣」、「養榮」、「八珍」和「十全」一樣,只有增強的效果沒有減弱的作用。這個概念出現在《標幽賦》這篇文章中。

4. 針藥陰陽反佐三十

仲景白通湯,回陽之藥也。以人尿、豬膽汁與姜附同方者,用之反佐,與陰氣相求,而成回陽之功也。刺寒厥者二陽一陰,亦此意也。河間桂苓甘露飲,治暑之劑也。以桂心與三石、四苓同方者,用之反佐,與陽氣相求,而成清暑之功也,刺熱厥者二陰一陽,亦此意也。

白話文:

仲景的《白通湯》,是回陽的藥方。它以人尿、豬膽汁和生薑附子等藥物配合使用,運用反佐之法,與人體的陰氣相合,達到回陽的功效。針灸治療寒厥的病症時,也是採取二陽一陰的原則,這也和《白通湯》的原理相同。

河間的《桂苓甘露飲》,是治療暑熱的藥方。它以桂心與三石、四苓等藥物配合使用,運用反佐之法,與人體的陽氣相合,達到清暑的功效。針灸治療熱厥的病症時,也是採取二陰一陽的原則,這也和《桂苓甘露飲》的原理相同。

5. 針藥有序三十一

張長沙治傷寒,必先治其表,然後治其里。李明之治內傷,必先化其滯,然後補其中。瘍醫治瘡毒,必先去其腐,然後生其新,必先潰其膿,然後補其氣。若失其先後之宜,不惟治之無功,害且隨之矣。刺家亦有先後之序,陽先病者先刺其陽,陰先病者先刺其陰,失其先後之宜,亦無功而有害。慎之慎之!

白話文:

張仲景治疗伤寒,必须先治表,再治里;李明之治疗内伤,必须先化解积滞,再补充元气;外科医生治疗疮毒,必须先去除腐败之物,再让新肉生长,必须先溃烂脓疮,再补充元气。如果颠倒顺序,不仅治疗无效,还会带来危害。针灸也讲究先后顺序,阳气先病者先刺阳经,阴气先病者先刺阴经,如果颠倒顺序,同样无效且有害。务必谨慎!

6. 針藥不治三十二

善藥者,必察病人形氣色脈,而後用藥。藥當病情而不驗者,脾胃氣絕,而藥不為之運化也。善針者,亦必察病人形氣色脈,而後下針。針當病情而無功者,經氣敗絕,而候之不至也,均之不治之疾也。

白話文:

懂得如何用藥的人,一定要先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氣色和脈象,然後才能使用藥物。如果藥方符合病症但沒有效果的話,可能是由於脾胃功能喪失導致藥物無法被消化吸收。擅長針灸的人也同樣要先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氣色和脈象,然後再進行治療。如果鍼灸療法對症但卻無效,則可能是因爲經絡氣血已經衰竭到極點,以至於不能感受到任何變化了。這些都是難以治癒的疾病。

7. 針藥待時已病三十三

藥有一劑知,二劑已者,新病也,外感有餘之邪也。有以歲月見功者,虛邪也,內生不足之疾也。針之所長,亦長於有餘之實邪耳。至於臟氣不足,亦必飲以甘藥,待時而已可也。

白話文:

當你服用一帖藥就有效果、兩帖就能治癒疾病的時候,這通常表示你的病情是新的且是由外部感染所引起的過剩邪氣。而如果需要用上數個月至一年才能看到療效的話,則通常是因為身體內部產生了不夠用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虛邪」。「針灸」最擅長治療的是那些過盛的邪氣,但對於五臟六腑功能不足的情形,最好的方法就是喝一些甜味的草藥來滋養它們,等待時間慢慢康復即可。

8. 不知醫三十四

世人飲藥百劑,不見寸功,而猶飲藥不已者,喻之飲藥者眾也。有一人喻之針有神功,必縮頸吐舌者十九,此由知針者寡,又耳目未嘗與神良之徒相習也。以丹溪之賢,不遠千里而訪東垣,適東垣物故,錄東垣手集之書而歸,但採其方藥辨論,而盡棄其用針。此猶學仲尼者,得其一體,以為至足耳。或以大成之醫譽丹溪,非惟不知丹溪,抑亦不知醫也。

白話文:

世人服用藥物百劑,卻不見任何成效,仍然不斷服藥,比喻服用藥物的人很多。就像有人說針灸有神奇功效,但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會縮頸吐舌,這是因為懂得針灸的人少,而且耳目未曾與精通針灸的人學習交流。

丹溪先生賢明,不遠千里去拜訪東垣先生,卻恰逢東垣先生去世,便帶回東垣先生的手稿,只學習其中的方藥和論述,而完全捨棄了針灸。這就好比學習孔子的學生,只學到其中的一部分,就認為已經足夠了。

有些人以大成醫術來稱讚丹溪先生,這不僅是不知道丹溪先生,也說明他們根本不懂醫術。

9. 因病制宜三十五

以藥取汗者,必擁覆其身,以藥主吐者,必堅束其腹。上體病者,後食而藥;下體病者,先食而藥;膚病者,晝服;骨病者,夜服;皆因病而制宜也。針家刺熱病者,如手探湯,疾也;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留也;刺虛者刺其去,刺實者刺其來;刺上關者㰦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㰦;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內關者伸不能屈;病高而內者取之陰陵泉,病高而外者取之陽陵泉;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亦因病而制宜也。

白話文:

使用藥物讓病人出汗,一定要用被子蓋住身體;使用藥物讓病人嘔吐,一定要緊緊束住腹部。上半身生病的,吃完飯再吃藥;下半身生病的,飯前吃藥;皮膚病,白天服用藥物;骨骼疾病,晚上服用藥物;這些都是根據疾病的特性來採取適當的治療方法。

針灸師治療熱病時,針刺的感覺就像手去探熱水一樣,要快速刺入;治療寒涼的疾病時,針刺的感覺就像人不想走路一樣,要慢慢刺入;治療虛症,針刺要刺向病症所在的部位;治療實症,針刺要刺向病症的對應部位;針刺上關穴,就會使人無法彎腰;針刺下關穴,就會使人彎腰後無法直起;針刺犢鼻穴,就會使人無法伸直腿部;針刺內關穴,就會使人無法彎曲手肘;如果病症位置高且在身體內側,就應該針刺陰陵泉穴;如果病症位置高且在身體外側,就應該針刺陽陵泉穴;如果陰虛陽盛的病症,就應該針刺下陵穴、三里穴;這些都是根據疾病的特性來採取適當的治療方法。

10. 針藥不可為三十六

仲景不治兩感之傷寒,非短於藥也。醫和不驅二豎於膏肓,非短於針也。病在不可為,即針藥神良,亦無可恃也。三仁不能以存殷,二義不能以匡漢,皆是物也。

白話文:

張仲景不治療兩種感染的傷寒症,並不是他的藥力不足。醫和無法用針灸把兩個疾病從人的膏肓部位趕走,也不是因為他技術不好。當病情已經到了不可能被治好時,即使使用再神奇有效的針灸和藥品,也是沒有幫助的。就像三個賢能的人也不能拯救商朝,兩個忠臣也不能輓救漢朝一樣的道理。都是這樣的事實。

11. 針藥可為三十七

盧扁刺維會,而起虢太子之屍厥;華佗刮肢骨,而療關壯穆之鏃毒。針藥固神良,而事機亦可為也。

白話文:

盧扁和華陀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在他們的治療下,虢國太子從昏迷狀態甦醒過來,並且關羽也被治癒了箭傷。鍼灸藥物都是非常神奇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在適當的時機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12. 藥審三因三十八

言用藥治病,必詳審病之三因。三因者,外因、內因、不內外因也。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傷人為外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致病為內因;跌撲損傷、瘤氣、結核、癰腫為不內外因。用藥者必詳審何因為病而施治也。

白話文:

想要用藥治病,必須詳細審查病因的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外因、內因和不內外因。

  • 外因是指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侵襲人體所造成的病患。
  • 內因是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導致情緒失衡而致病。
  • 不內外因是指跌打損傷、腫瘤、結核、癰腫等非由外因或內因直接導致的病患。

用藥治病的人,必須仔細判斷是哪種病因導致疾病,才能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13. 針惟揆一三十九

針惟揆一者,不問風,不問寒,不問暑、濕、燥、火、七情、內傷、跌撲、瘤核、癰腫等因,只問病在何經,察其寒、熱、虛、實而施針治,在乎明陰陽、順逆、補瀉而已。今以揆一之法明著於後,示人以八法為宗,如軌如型,如章如程,的鵠一途,左右逢原,無難起之疾矣。

白話文:

針灸之道,只注重「揆一」之法,不需過問風寒暑濕燥火、七情內傷、跌撲損傷、腫瘤、癰腫等病因,只需辨明病症所在的經絡,察其寒熱虛實,再根據此情況施針治療。治療的關鍵在於明辨陰陽、順逆、補瀉之道。

今將「揆一」之法明確記載於後,以八法為宗旨,如同軌道、模型、章程,指引一條明確的方向,左右逢源,無難以治療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