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三·尊經集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尊經集 (9)

1. 針藥再施十三

用藥病已,未久而復病者,再投之藥;用針病已,未久而復病者,再施之針。

白話文:

如果使用藥物後病情已經好轉,但不久後病情又復發,那麼就再次使用藥物治療;如果使用針灸後病情已經康復,但不久後病情又再出現,那麼就再次進行針灸治療。

2. 戒實實虛虛十四

《傷寒例》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乃亡。用藥者之戒重實重虛也。五臟之氣已絕於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臟之氣已絕於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如此而死者,醫殺之耳。用針者之戒實實虛虛也。

白話文:

根據《傷寒例》所述:如果陽氣旺盛的人服用桂枝湯,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同樣地,陰氣旺盛的人若服用了承氣湯,也可能因此喪命。這是因為在使用藥物時,我們應當避免過度補充本來就已經過剩的氣(重實),或是補充本來就不足的氣(重虛)。

當五臟之氣在體內已經衰竭,針灸治療者反而去強化體表的氣;反之,如果五臟之氣在體表已經衰竭,針灸治療者卻又去強化體內的氣。這種情況下導致的死亡,可以說是醫生的錯誤治療所致。這正是針灸治療者應該警覺,避免實實虛虛的錯誤治療原則。

以上內容就是對古代醫學文字的現代語翻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3. 救實實虛虛十五

陽盛謬用桂枝者,急救以黃連解毒;陰盛謬用承氣者,急救以附子理中。五臟之氣絕於內,用針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腋與膺。五臟之氣絕於外,用針者反實其內,是謂重逆。重逆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凡此救死之方,急施則生,緩之則死,針藥之所同也。

白話文:

如果陽氣過盛而錯誤地使用了桂枝湯,應立即使用黃連解毒湯來緊急救援;同樣地,若陰氣過盛而誤用了承氣湯,應立刻使用附子理中湯進行緊急救治。當五臟的氣在體內耗盡時,針灸治療反而增強了體表的實證,這種情況被稱為「重竭」。一旦進入「重竭」狀態,病人很可能會死亡,而且這種死亡通常平靜無痛。在治療上,應反轉氣血運行,對腋下和胸膛進行針灸。

反之,當五臟的氣在體外耗盡,針灸治療反而增強了體內的實證,這被稱為「重逆」。「重逆」的病人也同樣面臨死亡的風險,但這種死亡通常伴隨著焦躁不安。對於這種情況,應對四肢末端進行針灸治療。

以上這些用來拯救瀕死病人的方法,如果能即刻施行,病人就有可能活下來,但如果拖延時間,病人就會死亡,無論是針灸還是藥物治療,都同樣適用這一原則。

4. 針藥審氣十六

用藥審氣,辛熱、辛溫、辛涼,氣之殊也。氣類千端,不出三品,藥家必審而用之。用針審氣,經氣、邪氣、穀氣,氣之殊也。病態千端,候氣施治,不出此三者,針家必審而調之。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時,需審視藥物的性質,如辛辣且熱、辛辣且溫、或是辛辣且涼,這些都是藥物性質的不同。藥物的性質種類繁多,但大抵可歸為三種,作為藥師必須明確這些並恰當地使用。在使用針灸治療時,也需審視氣的種類,如經絡中的氣、病邪引起的氣、以及來自飲食的氣,這些是氣的不同種類。病狀變化萬千,但治療時應觀察氣的狀態來進行,基本上不會超出這三種氣,作為針灸師必須明確這些並適當地調整治療方式。

5. 針藥保元十七

用藥以元氣為重,不可損傷,故峻厲之品不輕用,恐傷元氣也。用針亦以元神為重,不可輕壞,五臟之俞不刺,恐傷元神也。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時,應以保護體內的元氣為首要考量,不能讓它受到損傷,因此,強烈或劇烈的藥物不會隨便使用,因為擔心這樣會傷害到體內的元氣。同樣地,在進行針灸治療時,也應以保護人體的元神為首要考量,不能輕易破壞,所以對於五臟相應的腧穴,不會輕易進行針刺,因為擔心這樣會傷害到人體的元神。

6. 奉天時十八

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藥之奉天時也。春亟治絡俞,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藏,用藥而少針石,針之奉天時也。

白話文:

在春季適合使用催吐的療法,夏季則適用發汗的治療方式,秋季適合採用瀉下的方法,這是服藥應遵從的季節變化。春天應盡快治理皮膚與肌肉間的穴位(絡俞),夏天應迅速處理深層的經脈穴位(經俞),秋天應著重於調理六腑,冬天則應該封閉收藏,減少使用藥物,多用針灸和砭石治療,這是針灸應遵從的季節變化。

7. 修人事十九

飲藥者必遠酒遠色,去勞去怒,去厚味,所以修人事也。已刺者必勿內勿醉,勿勞勿怒,勿飢勿飽,亦所以修人事也。

白話文:

服用藥物的人必須遠離酒精和性生活,避免過度勞累和生氣,也要戒除重口味的食物,這是為了調整個人的生活習慣。已經接受針灸治療的人,一定不能房事過度、不能喝醉、不能過度勞累和生氣,也不能在極度飢餓或飽食的情況下活動,這些同樣是為了調整個人的生活習慣。

8. 針藥調劑二十

藥有剛有柔,剛劑佐之以柔,柔劑佐之以剛,剛柔相濟,氣血兼調者,藥之正也。刺有陰有陽,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者宜決之,氣虛者宜掣引之,皆氣血兼調之意也。

白話文:

藥物有性質剛烈的,也有性質溫和的,使用時,會在剛烈的藥物中加入一些溫和的,或是將溫和的藥物配以一些性質較強的,讓剛與柔相互輔助,達到調理氣血的效果,這就是用藥的正確方式。

針灸治療上也有陰性和陽性的分別,需仔細判斷其陰陽屬性,分辨其是適合用柔和的手法還是強烈的手法。如果是陽性病症,就應從調整陰性開始;如果是陰性病症,則要從調整陽性開始。確定了血氣的情況後,就應針對其特性進行調理。對於血液過多的情況,應採取放血的措施;對於氣力不足的,應採取補氣的方式,這些都是為了達到氣血兼調的目的。

9. 以氣為主二十一

用藥以氣為主,曰益氣、曰正氣、曰流氣、曰清氣、曰化氣、曰降氣,紛紛以氣名湯者,氣能統血,氣治而血亦治也。用針者亦以氣為主,曰候氣、曰見氣、曰引氣、曰致氣、曰行氣,諄諄以氣立法者,氣能運血,氣和而血亦和也。故胃氣絕者,藥亦無功;候氣不至者,針亦無所用也。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治療時,我們主要關注的是氣的狀態,比如增強氣力、調正氣機、流通氣息、清理濁氣、轉化氣質、降低氣逆等,各種以氣命名的藥湯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氣能統御血液,當氣機得到調整,血液的狀態也會跟著改善。

同樣地,在使用針灸治療時,我們同樣以氣為主導,包括等待氣息的到來、觀察氣息的表現、引導氣息的流向、使氣息到達目標位置、促進氣息的運行等,這些都是一步步根據氣的法則來進行的,因為氣能推動血液,當氣息和順,血液也會跟著和諧。

因此,如果一個人的胃氣已經完全消失,就算使用藥物也無法起到效果;如果在針灸治療中未能感受到氣息的到來,那麼針灸也就沒有發揮作用的地方了。

10. 針藥所長二十二

敗血積於腸胃,留於血室,血病於內者也,必攻而去之,藥之所長,針不得而先之也。敗血畜於經隧,結於諸絡,血病於外者也,必刺而去之,針之所長,藥不得而先之也。里有敗血,用藥者必佐以辛溫;表有敗血,用針者必佐以熨烙,理一也。敗血得寒則凝,得熱則散故也。

白話文:

[針藥所長二十二]

當敗血堆積在腸胃,滯留在血室,這是血液在體內的疾病,必須用攻伐的方法去除它,這是藥物擅長的,不能先用針灸。當敗血積聚在經脈,形成結塊於各個網絡,這是血液在外的疾病,必須用針灸去除它,這是針灸擅長的,不能先用藥物。體內有敗血,使用藥物時必須輔以辛溫的藥材;體表有敗血,使用針灸時必須輔以熨烙,道理是一樣的。敗血遇冷就會凝固,遇熱就會散開,所以如此。

11. 六經八法二十三

用藥治病,必分六經者,祖述仲景也。知之者取效甚捷,如能隨症體驗,敬慎勿失,則千人之傑也。用針治病,率由八法者,祖述漢卿也。奉之者立見神功,又能隨證察理,不落闇昧,則萬夫之雄也。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時,必須要根據六經來區分,這是沿襲了仲景的理論。對於這理論有了解的人,在治療上往往能迅速看到效果。如果能夠根據病情實際去體驗這個理論,並且謹慎地應用而不失準,這樣的人可稱得上千人中的傑出者。

而使用針灸來治病,大都遵循著八法,這是繼承了漢卿的學說。遵從這個理論的人,往往能立即見到神奇的功效。如果能再根據病情去觀察病理,不落入模糊不清的狀態,這樣的人可以說是萬人中的英雄。

這兩段文字主要講述的是,對於醫學理論的理解和應用,能讓人成為醫術上的傑出者和英雄。

12. 主脾胃重升陽二十四

東垣用藥,以脾胃為主。俗醫但知其補益中氣,而不知其妙於升陽。其用升柴羌防等諸風藥者,升清陽之氣於地中也。蓋天地之氣一升,則萬物皆生;天地之氣一降,則萬物皆殂。此其用升陽諸品深意也。故升陽益胃、升陽和中、升陽除濕、升陽散火、升陽舉經、升陽調經、升陽益血,無往而非升陽云者,得升生之妙旨也。刺家用針,亦以脾胃為主,而重於升陽。

曰:下手處,認水土作根基。水,腎也,土,脾胃也,作根基,亦為主也。曰:從陰引陽。曰:當補之時,從衛取氣。曰:秋冬各致一陽。曰:陷下則灸之。是皆升陽之旨,先東垣而符者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大意如下:

東垣先生在使用藥物時,特別強調脾胃的重要性。一般醫生只知道他善於補益中氣,卻忽略了他對於提升陽氣的精妙手法。他使用如升麻、柴胡、羌活、防風等風藥,其目的在於將清陽之氣從地底提升上來。因為天地間的氣一旦上升,萬物便能生長;反之,若氣下降,萬物便會枯萎。這就是他使用升陽藥物的深刻用意。因此,無論是升陽益胃、升陽和中、升陽除濕、升陽散火、升陽舉經、升陽調經、升陽益血,這些治療方式無一不是為了提升陽氣,這是掌握了升生之妙旨的結果。

在針灸療法中,同樣以脾胃為核心,且強調提升陽氣的重要性。針灸治療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到水(腎)和土(脾胃)是身體的根基。"從陰引陽",即從陰性(如腎臟)導引出陽性(如脾胃)。"當補之時,從衛取氣",指的是在需要補氣時,要從保護我們身體的衛氣中提取。"秋冬各致一陽",即在秋冬兩季,要分別增加一次對陽氣的調理。"陷下則灸之",意思是如果氣滯或氣虛,就應該使用艾灸來提升陽氣。這些都是升陽理念的體現,早在東垣先生之前,針灸療法就已與其理念相契合。

13. 針藥方宜二十五

丹溪用藥,多以滋陰制火去濕為主。滋陰制火,如二母、二冬、三黃、四物、龍薈、虎潛,補天益腎之類,謂滋陰則火自降也。去濕加二陳、二妙、四君、五苓,省風除濕之品,皆其日用常施之劑,非其偏也。謂東南卑濕之區,濕熱為病,十居八九,方之所宜也。刺家用針亦有方宜,經曰: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其民食魚而嗜咸,魚者使人熱中,咸者勝血,故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南方者,天之所長養,陽之所盛,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腐,故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是皆地勢使然,方之所宜一也。

白話文:

丹溪在使用藥物時,大多以滋潤陰分、抑制虛火和去除濕氣為主要目標。滋潤陰分和抑制虛火的藥物,例如知母、貝母、麥門冬、天門冬、黃芩、黃連、黃柏、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龍膽草、虎杖等,這些藥物能夠滋潤陰分,讓虛火自然下降。去除濕氣的藥物,則包含陳皮、半夏、黃柏、茯苓、人參、白朮、甘草、澤瀉等,這些都是他日常常用的藥物,並非偏愛某種藥物。

他認為東南地區因為氣候潮濕,因濕熱導致的疾病佔了大約八到九成,所以這樣的藥方是適合當地的。就像針灸師使用針灸也有適合的地區,古人說過:在東方地區,那是天地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

那裡的人們喜歡吃魚且口味偏鹹,吃魚會讓人體內產生熱量,而鹹味能助長血液,所以那裡的疾病大多為膿腫,治療上適合使用砭石。在南方,是大自然滋養萬物的地方,陽氣旺盛,霧露聚集,那裡的人們喜食酸味和發酵食品,所以他們的疾病多為肌肉痙攣或關節僵硬,治療上適合使用細小的針。這些都是由地理環境所決定的,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是必要的。

14. 明熱俞五十九穴二十六

劉完素用藥,以火熱立論,其主通聖散一方,以治風熱,甚為周匝無間。方內用防風、麻黃以解表,風熱之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泄;用荊芥、薄荷以清上,風熱之在巔頂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後而泄;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瀆者,得之由溺而泄;熱淫於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連翹、黃芩,又所以卻諸經之遊火;熱傷於血,陰臟失榮,川芎、歸、芍,益陰血也;而甘草、白朮,又所以和胃氣而調中。人知劉守真長於治熱如此,而不知其得之《素問》熱病五十九刺者深也。

《刺熱論》曰: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風門,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衝、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上古刺熱病之方,如此周悉,劉守真立通聖散一方,實與五十九刺爭美,無亦私淑其旨而得之深乎?不然,何若符節之相契也。

白話文:

劉完素在使用藥物時,主要以火熱理論為基礎。他主張的通聖散這一方劑,用來治療風熱疾病,效果非常全面且無縫隙。方劑中使用防風和麻黃來解表,對於皮膚上的風熱,能通過汗水排泄出去;用荊芥和薄荷來清熱上部,對於頭頂的風熱,能通過鼻子排泄出去;大黃和芒硝是通利藥物,對於腸胃中的風熱,能從排便中排泄出去;滑石和梔子是利尿藥物,對於體內濕熱,能通過小便排泄出去;當膈肌過熱,肺和胃受到影響,石膏和桔梗可以清肺胃熱;而連翹和黃芩則能消除各經絡中的遊走性火熱;熱度傷害血液,陰臟失去滋養,川芎、當歸和白芍能補益陰血;而甘草和白朮則能調和胃氣並調理中焦。

人們只知道劉守真在治療熱病上有這樣的深度,但不知道他實際上深受《素問》中對熱病五十九種針刺療法的啟發。

《刺熱論》提到:頭部的五行五點,用來超越所有陽性的熱逆。大杼、膺俞、缺盆、風門,這八個穴位用來排除胸中的熱氣;氣衝、三里、巨虛上下廉,這八個穴位用來排除胃中的熱氣;雲門、髃骨、委中、髓空,這八個穴位用來排除四肢的熱氣;五臟俞旁五,這十個穴位用來排除五臟的熱氣。總共這五十九個穴位,都是用來處理身體的熱氣。

上古時期用針刺治療熱病的方法如此全面,劉守真創立的通聖散,確實能和五十九刺相媲美,難道不是因為他深入理解了其中的精髓嗎?否則,怎麼會如此契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