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一·神照集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神照集 (22)

1. 手少陽三焦經所發二十三穴

角孫二穴,在耳上廓外間,髮際之下,開口有孔。手足少陽、手陽明之會。《針經》刺入二分,灸三壯。一云禁針。

耳門二穴,在耳前起肉,當耳缺陷中。《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和髎二穴,在耳前銳發下,橫脈應手。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絲竹空二穴,一名目髎。在眉後入髮際陷中。《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禁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竇氏治偏正頭風,沿皮向後一寸五分,透率谷穴。治眼目赤腫,沿皮向前一寸五分,透瞳子髎穴,宜彈針出血。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的二十三個穴位中,角孫穴位於耳朵上方外側、髮際線下方,有孔開口。它是手少陽與手陽明經的交會穴位。《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二分,艾灸三壯。也有一說禁忌針刺。

耳門穴位於耳前隆起的肌肉處,在耳輪缺口的中間。《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三次呼吸,艾灸三壯。

和髎穴位於耳前髮際線下方,橫向肌肉的盡頭處。它是手少陽與手太陽經的交會穴位。《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絲竹空穴,又名目髎穴,位於眉毛後方髮際線凹陷處。《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三次呼吸。禁忌艾灸,艾灸此穴不幸的話,會導致眼睛變小甚至失明。竇氏(指某位醫生)治療偏頭痛時,會沿著皮膚向後針刺一寸五分,並透刺率谷穴;治療眼睛紅腫時,則沿著皮膚向前針刺一寸五分,並透刺瞳子髎穴,宜用彈針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