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三·尊經集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尊經集 (4)

1. 春夏致一陰秋冬致一陽六十七

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深而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陽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納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納之,陰也。

2. 下針之後或氣先針行或氣與針逢或針出而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髮針氣逆或數刺病益甚六十八

陽盛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言語善疾,臟氣有餘,故神動而氣先針行。陽多陰少之人,多喜數怒,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血氣滑利,針入而氣出相逢也。陰盛之人,其神難動,其氣難行,陽氣沉而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而獨行也。其又甚者,多陰少陽,其氣沉而難往,故數刺乃知。

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使然,此粗之所敗,工之所失也。

3. 五臟已傷針不可治六十九

用針者觀察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存亡得失之意。五臟已傷,針不可治也。

4. 宜甘藥七十

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

5. 臟腑有病皆取其原七十一

臍下腎間動氣,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6. 十二原不同七十二

《針經》論十二原與《難經》不同。蓋以太淵、太陵、太衝、太谿、太白為五臟之原,二五合為一十。又膏之原出於鳩尾,肓之原出於脖胦,合為十二原,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病者也。

7. 六腑所合七十三

胃合於三里,大腸合於巨虛上廉,小腸合於巨虛下廉,三焦合於委陽,膀胱合於委中央,膽合於陽陵泉。六腑有病,取此六合。

8. 膺俞背俞七十四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謂針入之度也。

9. 五刺五應針方七十五

淺納而疾髮針,無及肌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肺之應也。左右前後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心之應也。左右雞足,針於分肉之間者,脾之應也。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痹,慎無出血,肝之應也。直出直入,深納之至骨,所以上下摩骨,以取骨痹,腎之應也。

10. 絡脈會者皆見於外刺甚血方七十六

經脈者,常不可見,其虛實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血結,急取之,以瀉其邪,出其血,留之發為痹。

11. 十五絡為病針方七十七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去腕一寸五分。實則兌骨掌熱;虛則欠㰦(音掐,開口也,)小便遺數。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在腕後一寸。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實則心痛,虛則煩心。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實則筋弛肘廢,虛則痂疥。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實則齲齒耳聾,虛則齒寒痹膈。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實則肘攣,虛則不收。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外踝七寸。實則窒鼻,頭背痛,虛則鼻衄。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外踝五寸。實則厥,虛卒痿躄,坐不能起。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外踝八寸。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癲狂,虛則足不收,脛枯。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氣逆則煩悶,實則癃閉,虛則腰痛。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上五寸。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熱,虛則暴癢。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實則腹皮痛,虛則搔癢。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液下三寸。實則一身盡痛,虛則百脈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各取之於其所別。

12. 刺寒熱方七十八

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取之,血盡乃止。

13. 絡氣不足經氣有餘經氣不足絡氣有餘七十九

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滿而尺寒澀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治法: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14. 調神針方八十

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不足則憂。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不足則視其虛絡,切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瀉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刺微奈何?曰: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