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三·尊經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尊經集 (3)

1. 實實虛虛為害四十八

假令肺實肝虛,用針者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工之所害也。

白話文:

如果肺臟強壯、肝臟虛弱,使用針灸的人如果不增強肝臟的功能,反而加重了肺部的力量,這就是「實實虛虛」的情況。這樣做會使原本不足的地方更加衰弱,讓已經過度旺盛的部分更為強大。這是醫生對病人的傷害。

2. 瀉實針方四十九

血氣已並,病形已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然瀉實者,氣盛乃納針,針與氣俱納,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白話文:

當血液和氣息已經結合在一起,疾病的症狀已經形成,陰陽失衡時,該如何使用補法或瀉法呢? 當要進行瀉法時,應在氣勢旺盛的時候插入針灸,讓針灸和氣息一起進入人體,打開穴位的大門,就像開啟房間一樣容易。 鈍器和氣息同時退出,這樣可以保護身體中的精氣不受損傷,而邪氣則會被排出。 打開外部的大門,以便快速地治療疾病,擴大經絡的道路,使其像道路一樣通暢無阻,這就是最大的瀉法。 必須用力拔出針頭,才能使大的氣脈彎曲。

3. 補虛針方五十

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納針,氣出針入,針孔四塞,精無從出,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無後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白話文:

當你拿著針灸的時候不要放下它,先安定自己的心神,等到病人呼吸進去的時候把針放進去,等病人的氣出來的時候就把針插進去。在針孔周圍堵住四周,讓病人的精氣無法流出。當病人的氣正旺盛且快速地流動時就迅速拔出針來。如果氣進入了針裡而出不去,那麼熱就會回返到身體內部,封住了出口。這樣會導致邪氣散佈全身,但是精氣就能得以保存。移動要跟上時間節奏,靠近的地方的氣不會流失掉,遠處地方的氣也能夠被引導過來,這就是所謂的“追”法。

4. 搖針五十一

刺腫搖針,經刺勿搖。

5. 三刺則穀氣至五十二

刺在陽分則陽邪出,刺在陰分則陰邪出,三刺則穀氣至而止。所謂穀氣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穀氣至也。又邪氣之來也緊而堅,穀氣之來徐和,是其別也。

白話文:

如果用針灸刺激到陽經的部分,就會把身體裡的熱性病邪排出;如果刺激到陰經的部分,就會把身體裡的寒性病邪排出。三次治療後,食物營養就能夠被吸收利用,就不再需要繼續治療了。「食物營養」是指經過補法使身體變得強壯、經過洩法使身體變得虛弱之後,可以知道食物營養已經到了身體內。另外,邪氣進入人體時會有急促且猛烈的情況,但食物營養進入手體時卻是緩慢和平穩的,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6. 瀉必用方補必用圓五十三

瀉必用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納針,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針,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必用方,其氣易行也。補必用圓,圓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榮,復以吸排針也。故圓與方,非針也。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營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

白話文:

瀉法必須選用方形針,是因為氣血旺盛,如同月圓之時、陽氣溫煦之日,患者身體安穩,呼吸吸氣時施針,待呼吸吸氣時再轉動針柄,然後待呼氣時緩緩拔針。所以說,瀉法必用方形針,這樣氣血更容易通暢。

補法則必須選用圓形針,圓形代表著流通,流通則能移動,施針時必須刺中患者的經脈,然後利用吸氣時將針推出。因此,圓形針和方形針,並非針的形狀,而是施針時所運用的方法。

養護精神,必須瞭解身體的肥瘦,以及營衛血氣的盛衰。血氣是人體的根本,不可不謹慎養護。

7. 離合真邪補瀉針方五十四

邪之入於脈也,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至於寸口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在陽,不可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則納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

不足者,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納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已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白話文:

邪氣進入經脈,就像清水遇到風吹一樣。經脈跳動,在手腕寸口處,有時脈搏強勁,有時脈搏微弱,強勁時代表邪氣已到,微弱時則代表身體平穩。邪氣流動無常,可能在陰經,也可能在陽經,無法預測。突然遇到邪氣,要及早阻止它蔓延,吸氣時扎針,不要讓氣逆,靜待針留在體內,不要讓邪氣擴散。吸氣時轉動針,以引導氣血運行。等到呼氣時才拔針,呼氣完畢再拔,讓所有氣都排出,這就是瀉法。

身體虛弱者,首先要用手摸索經脈,輕輕地撫摸它,輕輕地按壓它,用指尖彈動它,用手指抓撓它,使氣血通暢,讓它流向體表,打開經脈的關口,讓氣血迴歸。呼氣時扎針,靜待針留在體內,直到氣血流到目的地,就像期待貴客,不知不覺時間流逝。等到氣血到達目的地,就自行保護自己,等到呼氣時才拔針,讓氣血不要外洩,讓它停留在各自的部位,推開經脈的關口,讓神氣保存,讓氣血停留,這就是補法。

8. 去濁血五十五

邪之去絡入於經也,舍於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湧波之起,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去其濁血。留之於經,久則為痹。

白話文:

當病邪從經絡進入到經脈後,在血液中停留,由於冷熱程度不同,就像海浪一樣有起伏不定的情況,所以並不是一直存在。當它出現的時候,必須要用力壓住才能停止它的活動,然後把那些混亂的血液去除掉。如果這些病邪留在經脈裡太久,就會造成痠痛或麻癢等症狀。

9. 刺因於形五十六

皮厚色黑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皮薄色少者,淺而疾出其針。

10. 刺因於病五十七

凡十二經之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白話文:

對於十二經脈的疾病,如果過度亢奮就減弱它,如果衰弱就增強它。如果有熱症就要快速治療,有寒症就要緩慢治療,凹陷下去的地方要用艾灸來處理。如果不過度也沒有衰退,就可以按照經絡的方法進行治療。

11. 刺因於脈五十八

諸脈急者多寒,刺急者,深納而久留之。緩者多熱,刺緩者淺納而疾髮針,以去其熱。大者多氣少血,刺大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滑者陽氣盛,微有熱,刺滑者疾髮針而淺納之,以瀉其陽氣而去其熱。澀者少血少氣,微有寒,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髮針,疾按其痏,無令其血出,以和其脈。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白話文:

脈搏跳動快速的人通常是寒症,針灸時要深刺並停留較久。脈搏跳動緩慢的人通常是熱症,針灸時要淺刺並快速出針,以去除熱氣。脈搏跳動有力的人通常是氣多血少,針灸時要輕微瀉氣,不要放血。脈搏跳動滑利的人通常是陽氣旺盛,略帶熱氣,針灸時要快速出針並淺刺,以瀉去陽氣和熱氣。脈搏跳動澀滯的人通常是血氣不足,略帶寒氣,針灸時必須準確刺入脈搏,依脈搏逆順流向停留較久,要先按壓脈搏並沿脈搏方向滑動,出針後,快速按壓穴道,不要放血,以調和脈搏。脈搏跳動微弱的人,陰陽形氣皆不足,不要用針灸治療,而要以甘味藥物調養。

12. 刺因於時五十九

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

白話文:

春天應該刺激井穴,夏天應該刺激滎穴,夏季末期應該刺激腧穴,秋天應該刺激經穴,冬天應該刺激合穴。然而,在春天刺激井穴是因為病邪在肝臟;在夏天刺激滎穴是因為病邪在心臟;在夏季末期刺激腧穴是因為病邪在脾臟;在秋天刺激經穴是因為病邪在肺部;在冬天刺激合穴是因為病邪在腎臟。

13. 上實下虛針方六十

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通而決之,是謂解結。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的一條經脈出現了上下不協調且阻塞的情況,那一定是有橫向的血管過度壓迫到主要的經脈,造成阻塞。可以先觀察並且放血治療,疏通並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所謂的解除結塊。

14. 上寒下熱上熱下寒針方六十一

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火熨項與肩胛,令熱上合乃止,所謂推而上之者也。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下於經絡者,針而灸之,氣下而止,所謂引而下之者也。

白話文:

如果人身上半身冷下半身熱,則先用針刺頸部太陽經絡並長時間停留。已經刺完後,在頸部和肩膀使用火療,讓熱度上升直到上下溫度平衡爲止,這就是所謂的向上推動熱量的方法。 如果人身上半身熱下半身冷,並且在脈搏虛弱的地方發現氣血下沈到經絡裏的情況,就用鍼灸治療,等到氣下降停止時才結束治療,這就是所說的向下引導氣的方法。

15. 五病五取六十二

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盛者取之俞,病變於音,經滿而血者取之經,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

白話文:

如果疾病出現在內臟,就從井穴入手治療;如果皮膚出現異常變化,就從滎穴下手;如果病情反覆發作,就從俞穴開始治療;如果聲音有問題或血液過多,就從經穴進行治療;如果胃部生病或是因為飲食不當導致的病症,就要從合穴著手。

16. 五主六十三

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義詳《開蒙集》「五門主治」條下。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關於人體穴位的功效和治療作用。

  • "井主心下滿":井穴可以緩解心中飽脹不適的情況;
  • "滎主身熱":滎穴能夠降溫退燒;
  • "俞主體重節痛":俞穴能減輕身體沈重、關節疼痛等症狀;
  • "經主喘咳寒熱":經穴可治哮喘咳嗽及感冒發熱等病症;
  • "合主逆氣而洩":合穴則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或嘔吐等情況。

詳細說明可以在《開蒙集》中的“五門主治”一章找到。

17. 足陽明六十四

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不散,不留不瀉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在說:足陽明胃經是五臟六腑的海洋,它的脈搏強勁有力、血液流動旺盛;如果要對這個穴位進行針灸治療,必須深度適宜纔能有效分散病症,不能留置或放出過多的血液。

18. 刺留呼則度六十五

刺陽明者,深六分,留十呼,古道也。其它刺深五分、四分、三分、二分、一分,留七呼、五呼、四呼、三呼、二呼、一呼,皆以氣血多少遠近為度。

白話文:

當你使用針灸治療陽明經脈時,要深入到六分,並停留十分鐘左右,這是古老的療法。其他部位的針灸深度可以是五分、四分、三分、二分或一分,停留時間分別是七分鐘、五分鐘、四分鐘、三分鐘和二分鐘,這些都是根據患者氣血量以及距離來決定的。

19. 當刺井者以滎瀉之六十六

諸井者肌肉淺薄,不足使也。然諸井者母也,滎者子也。實者瀉其子,故當刺井者以滎瀉之。

白話文:

"諸井"指的是肌肉較為薄弱的部位,這些地方不足以進行強力的治療。然而,在中醫理論中,"諸井"可以被看作是母穴,而"滎"則是子穴。根據這種理論,如果某個穴位過於充實(即「實」),則應該對其子穴(這裡指的是「滎」)進行洩放(即「滎瀉」)。因此,對於肌肉薄弱的部位(諸井),應當通過刺激子穴(滎)來達到調節和平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