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方六集》~ 卷之一·神照集 (9)
卷之一·神照集 (9)
1. 三焦經穴法分寸歌
三焦名指外關衝,小指次指間液門,
中渚次指本節後,陽池表腕上陷中,
腕上二寸外關絡,支溝腕上三寸約,
會宗三寸空中求,消詳五分毋令錯,
腕前四寸臂大脈,此是三陽絡穴宅,
四瀆腕前五寸量,天井肘上一寸側,
腕上二寸清冷淵,消濼臂外腋肘分,
臑會肩端去三寸,肩髎肩端臑上斜,
天髎盆上毖骨際,天牖旁頸後天容,
翳風耳後尖角陷,瘛脈耳後雞足青,
顱息耳後青脈內,角孫耳角開口空,
絲竹眉後陷中看,和髎耳前兌發橫,
耳門耳前當耳缺,此穴禁灸分明說。
白話文:
三焦經的外關穴位於手背食指和中指之間,小指次指間液門穴位於小指和無名指之間。中渚穴位於無名指本節之後,陽池穴位於手腕上凹陷處,外關穴位於手腕上二寸處,支溝穴位於手腕上三寸處,會宗穴位於手腕上三寸處,消詳穴位於手腕上五分處。臂大脈穴位於手腕前四寸處,四瀆穴位於手腕前五寸處,天井穴位於肘上寸處,清冷淵穴位於手腕上二寸處,消濼穴位於胳膊外側腋窩和肘關節之間,臑會穴位於肩端下三寸處,肩髎穴位於肩端臑骨上斜下方,天髎穴位於肩胛骨上方毖骨的交界處,天牖穴位於頸後天容穴旁邊,翳風穴位於耳後尖角凹陷處,瘛脈穴位於耳後雞足骨旁,顱息穴位於耳後青脈內側,角孫穴位於耳角開口處,絲竹穴位於眉後凹陷處,和髎穴位於耳前兌發橫紋處,耳門穴位於耳前耳缺處,此穴禁灸。
2. 足少陽膽經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二合。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沖,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反大熱,是為陽厥。
白話文:
膽經解剖及病症
膽囊位於肝臟的短葉之間,重約三兩三銖,容納精汁約二合。
膽經屬於少陽經脈,起點在眼角外側(目銳眥),向上到達頭頂角,向下經過耳後,沿著頸部行走,在手少陽經脈之前,到達肩膀,然後交出手少陽經脈之後,進入鎖骨上窩(缺盆)。
膽經的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再從耳前出來,到達眼角外側後方。另一支脈從眼角外側分出,向下經過下頜骨前緣(大迎),與手少陽經脈相合,到達下巴下緣(䪼),再向下經過頰車穴,沿著頸部到達鎖骨上窩,再向下進入胸腔,穿過橫膈膜,與肝臟相連,歸屬於膽囊,沿著脅肋內側,到達氣衝穴,環繞毛際,橫向進入髖骨外側(髀厭中)。
膽經的主脈從鎖骨上窩向下經過腋窩,沿著胸部到達側胸部(季脅),再向下與髖骨外側相合,然後沿著大腿外側(髀陽),到達膝蓋外側(膝外廉),向下經過腓骨外側(外輔骨),直達腳踝外側(絕骨之端),再向下從腳踝外側出來,沿著腳背,到達小指與無名指之間。
膽經的另一支脈從腳背分出,到達大拇指與食指之間,沿著大拇指骨內側,到達大拇指尖端,然後迴環穿過指甲,從指尖的三個毛孔出來。
如果膽經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出現以下病症:口苦、容易嘆氣、心脅痛不能翻身、嚴重時面部會略帶塵土色、身體沒有光澤、腳反而發熱,這就是陽厥的症狀。
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骨骼生病,會出現頭疼、脖子疼、眼角疼、鎖骨附近腫痛、腋下腫脹、脖子兩側腫塊、出汗發冷、瘧疾、胸部、肋骨、大腿、膝蓋外側、脛骨外側、腳踝前側等部位疼痛,小指和食指無力。治療這些病症,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寒之,寒則溫之,既不實也不虛,則依循經絡取穴治療。實證患者,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虛證患者,人迎脈則比寸口脈小。
3. 足少陽膽經所發四十四穴
(左右共八十八穴)
瞳子髎二穴,一名太陽,一名前關。在目外去眥五分,尖盡處是穴。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上透魚腰穴。
聽會二穴,在耳前陷中,上關穴下一寸,動脈應手,開口得穴。《針經》刺入四分,灸三壯。《銅人》得氣即瀉,不須補。竇氏橫入四分。一方:口銜尺,方可下針,此為直入四分設也。蓋銜尺有孔,便可下針故耳。
客主人二穴,一名上關。在耳前上廉起骨端,開口有孔乃取之。手足少陽、陽明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刺不宜深,太深令人耳無聞。《明堂》針一分,留之,得氣即瀉。
白話文:
瞳子髎穴位於眼外角向外五分處,尖端即為穴位,是手太陽和小腸經的交會點。聽會穴位於耳前凹陷處,上關穴向下約一寸,動脈搏動處即為穴位。客主人穴位於耳前上緣骨端,開口處有孔即為穴位,是手少陽、足少陽和陽明經的交會點。
頷厭二穴,在曲角下,顳顬上廉。顳顬者,腦有空之名。手足少陽、陽明之會。《針經》刺入七分,留七呼,灸三壯。深刺令人耳聾。
懸顱二穴,在曲角顳顬中,手足少陽、陽明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曲鬢二穴,一名曲發。在耳上,入髮際曲隅陷者中,鼓頷有空。足太陽、少陽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深刺令人耳無聞。
懸釐二穴,在曲角顳顬下廉。手足少陽陽明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七壯。
率谷二穴,在耳上入髮際一寸五分。足太陽、少陽之會。嚼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前,透絲竹空穴。
白話文:
頷厭穴位於耳垂下方、顴骨上緣處,是手足少陽、陽明經絡交會之處;懸顱穴位於耳垂與顴骨交界處,也是手足少陽、陽明經絡交會之處;曲鬢穴位於耳上,髮際凹陷處,是足太陽、少陽經絡交會之處;懸釐穴位於耳垂下方、顴骨下緣處,是手足少陽、陽明經絡交會之處;率谷穴位於耳上,髮際一寸五分處,是足太陽、少陽經絡交會之處。
天衝二穴,在耳上,入髮際二寸,如前三分。足太陽、少陽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浮白二穴,在耳後入髮際一寸。足太陽、少陽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竅陰二穴,一名枕骨。在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足太陽、手足少陽之會。《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難經》曰:髓會絕骨。非懸鐘也,當作枕骨,乃此穴之謂。
完骨二穴,在耳後,入髮際四分。足太陽、少陽之會。《針經》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七壯。《明堂》依年為壯。
本神二穴,入髮際四分,在曲差旁一寸五分,夾神庭兩旁各三寸。足少陽、陽維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
天衝穴和二穴,位於耳朵上方,進入髮際線兩公分處,類似前三分的位置。這是足太陽和少陽的會合點。根據《針經》,應刺入三分長,灸三壯。
-
浮白穴和二穴,位於耳朵後方,進入髮際線一公分處。這是足太陽和少陽的會合點。根據《針經》,應刺入三分長,灸三壯。
-
竅陰穴,又名枕骨,位於完骨上,枕骨下方,搖動時有空隙。這是足太陽、手足少陽的會合點。根據《針經》,應刺入四分長,灸五壯。《難經》提到髓會在絕骨,不是懸鐘,應修正為枕骨,這就是這個穴位的意義。
-
完骨穴,位於耳朵後方,進入髮際線四公分處。這是足太陽和少陽的會合點。根據《針經》,應刺入二分長,停留七個呼吸時間,灸七壯。《明堂》依照年份決定灸壯數。
-
本神穴,進入髮際線四公分處,在曲差旁一寸五分,夾神庭兩旁各三寸。這是足少陽、陽維的會合點。根據《針經》,應刺入三分長,灸三壯。
陽白二穴,在眉上一寸,直瞳子。手足陽明少陽、陽維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臨泣二穴,當目上眥直入髮際五分陷中。足太陽少陽、陽維之會,正視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五壯。
目窗二穴,一名至榮。在臨泣後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五壯。《銅人》云:三度刺之,目大明。
正營二穴,在目窗後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五壯。
承靈二穴,在正營後一寸五分。足少陽、陽維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灸五壯。
腦空二穴,一名顳顬。在承靈後一寸五分,夾玉枕骨下陷者中。足少陽、陽維之會。《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銅人》云:得氣即瀉。魏武患頭風,發即心亂目眩,針腦空立愈。
白話文:
陽白穴和二穴在眉間一寸處,直對瞳孔,是手足陽明、少陽和陽維脈的匯合點。根據《針灸經典》,針刺時應深入三分,灸法則為三壯。
臨泣穴位於眼上方的睫毛直入髮際五分處的凹陷中,是足太陽、少陽和陽維脈的匯合點,直視時可取此穴。針刺和灸療均需深入三分,灸法為五壯。
目窗穴,又名至榮,位於臨泣穴後一寸處,是足少陽和陽維脈的匯合點。針刺和灸療均需深入三分,灸法為五壯。《銅人》中提到,針刺三次,可治大明穴的問題。
正營穴位於目窗穴後一寸處,是足少陽和陽維脈的匯合點。針刺和灸療均需深入三分,灸法為五壯。
承靈穴位於正營穴後一寸五分處,是足少陽和陽維脈的匯合點。針刺和灸療均需深入三分,灸法為五壯。
腦空穴,又名顳顬,位於承靈穴後一寸五分處,夾在玉枕骨下的凹陷中,是足少陽和陽維脈的匯合點。針刺和灸療均需深入四分,灸法為五壯。《銅人》中提到,針刺三次,可以治療大明穴的問題。魏武帝有頭痛病,發作時心神混亂,目眩,針刺腦空穴後立刻痊癒。
風池二穴,在腦空後大筋上,髮際陷中,夾風府兩旁各開二寸,按之引於耳中。足少陽、陽維之會,陽蹻之所入也。《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一方:累灸百壯。《明堂》云:灸不及針。竇氏針入七分,或橫針三寸半。
肩井二穴,一名膊井。取法:肩上陷是缺盆,其上一寸半是柱骨,如取左穴,用本人右手小指,按於左肩柱骨尖上,平排三指,取中指下第一節中是穴。取左穴亦如是。足少陽、陽維之會。《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
淵液二穴,一名泉液。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禁不可灸,灸之不幸,生腫蝕馬刀,內潰者死,寒熱馬瘍可治。
白話文:
風池穴位於腦後大筋上,頭髮邊緣凹陷處,與風府穴兩側各開二寸,按壓時會感到酸痛傳到耳中。風池穴是足少陽經和陽維脈的交會點,也是陽蹻脈的入點。《針經》記載,針刺風池穴應深入三分,留針三呼,灸三壯。另一種方法是累積灸百壯。《明堂》說,灸法不如針刺有效。竇氏針法則深入七分,或橫針三寸半。
肩井穴又名膊井穴。取穴方法是:肩上凹陷處是缺盆,向上約一寸半是柱骨,如果取左側穴位,就用自己的右手小指按在左肩柱骨尖上,然後平排三根手指,中指第一節下方即為穴位。取右側穴位的方法相同。肩井穴是足少陽經和陽維脈的交會點。《針經》記載,針刺肩井穴應深入五分,灸三壯。竇氏針法則深入二寸半,灸二七壯。
淵液穴又名泉液穴。位於腋下三寸處,手臂舉起時更容易找到。淵液穴在《針經》中記載針刺應深入三分,但禁止灸治,因為灸治會造成不幸,引起腫瘤腐爛,甚至內部潰爛而死亡。雖然不能灸治,但淵液穴可以治療寒熱馬瘍。
輒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著脅陷中。《針經》刺入六分,灸三壯。
日月二穴,一名神光,膽募也。在期門穴下五分,夾任脈兩旁各四寸,平蔽骨,足太陰、少陽之會。《針經》刺入七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
京門二穴,一名氣俞,一名氣府,腎之募也。在監骨下腰中,脅脊季肋下一寸八分。《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
帶脈二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足少陽、帶脈之會。《針經》刺入六分,灸五壯。
五樞二穴,在帶脈下三寸,環跳上五寸。一曰:在水道穴旁一寸五分,是夾任脈兩旁三寸五分也。足少陽、帶脈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寸半,灸二七壯。
白話文:
腋窩下方三寸處,再往前一寸,靠近肋骨凹陷的地方,就是輒筋穴,針刺六分,灸三壯。
期門穴下方五分,靠近任脈兩旁各四寸,與蔽骨平齊,是膽募穴,又名神光,足太陰、少陽經交會處,針刺七分,灸五壯。竇氏針法則刺入一分,沿著皮膚向外推一寸半。
監骨下方腰部中央,肋骨與脊椎交界處下一寸八分,是京門穴,又名氣俞、氣府,是腎募穴,針刺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竇氏針法則刺入一分,沿著皮膚向外推一寸半,灸七壯。
肋骨下方下一寸八分,是帶脈穴,足少陽、帶脈經交會處,針刺六分,灸五壯。
帶脈穴下方三寸,環跳穴上方五寸,或水道穴旁一寸五分,也就是任脈兩旁三寸五分處,就是五樞穴,足少陽、帶脈經交會處,針刺一寸,灸五壯。竇氏針法則刺入一寸半,灸二十七壯。
維道二穴,名外樞。在章門下五寸三分。足少陽、帶脈之會。《針經》刺入八分,灸三壯。
居髎二穴,在章門下八寸三分,髂骨上陷中,居腹部,度與環跳穴上一寸相平。足少陽、陽蹻之會。《針經》刺入八分,灸三壯。
環跳二穴,一名髖骨,一名分中。在髀樞中,側臥,屈上足,伸下足,以左手按穴,右手搖撼取之,穴在陷中。足少陽、太陽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留二十呼,灸五十壯。竇氏針入三寸半,已刺不可搖,恐傷針。唐·仁壽宮患腳氣偏風,甄權奉敕針環跳、陽陵泉、陽輔、巨虛下廉,而能起行。環跳穴痛者,恐生附骨疽。
風市二穴,《針經》無之,《千金方》有風市。取法:在膝上七寸,股外側兩筋間,垂手中指點到處是穴。針入五分,灸五十壯。
白話文:
外樞穴位於章門穴下方五寸三分處,是足少陽經與帶脈交會的穴位。居髎穴位於章門穴下方八寸三分處,髂骨上陷中,與環跳穴上一寸相平,是足少陽經與陽蹻脈交會的穴位。環跳穴又名髖骨或分中,位於髀樞中,側臥屈上足伸下足,以左手按穴右手搖撼取之,位於陷中,是足少陽經與太陽經交會的穴位。風市穴位於膝上七寸,股外側兩筋間,垂手中指點到處是穴。
中瀆二穴,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五壯。
陽關二穴,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者中。《針經》刺入五分,禁不可灸。
陽陵泉二穴,土也。在膝下一寸,胻外廉陷者中,是為筋會。足少陽脈所入,為合。《針經》刺入六分,留十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二寸半,橫透陰陵泉,得氣即瀉,宜久留針。
陽交二穴,一名別陽,一名足蹻。陽維之郄。在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間。《針經》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七壯。竇氏針入二寸半,透中都穴,灸二七壯。
外丘二穴,在外踝上七寸,與陽交平,差後一寸。足少陽郄。《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中瀆穴位於大腿外側,膝蓋往上五寸,靠近骨頭的凹陷處。陽關穴位於陽陵泉穴上方三寸,犢鼻穴外側的凹陷處。陽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一寸,腓骨外側的凹陷處,是筋會穴,足少陽經脈的入口。陽交穴位於腳踝外側上方七寸,斜向三陽經脈的分肉間。外丘穴位於腳踝外側上方七寸,與陽交穴同高,但稍微往後一寸。
光明二穴,在足外踝上五寸陷中。足少陽絡,別走厥陰者。《針經》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竇氏針入二寸半,透蠡溝穴,灸七壯。
陽輔二穴,名分肉,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陽脈所行,為經。《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二寸半。
懸鐘二穴,一名絕骨。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是穴。足三陽絡,按之陽明脈絕。《針經》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竇氏針入二寸半,灸三七壯。
丘墟二穴,在足外廉踝下,如前三分陷中,去臨泣穴三寸。足少陽脈所過,為原。《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虛實皆拔之。
白話文:
光明穴位於腳踝外側向上五寸的凹陷處,是足少陽經的絡脈分支,與厥陰經相連。針刺深度六分,留針七呼,灸三壯。竇氏針法則刺入二寸半,透至蠡溝穴,灸七壯。
陽輔穴又名分肉,位於腳踝外側向上四寸,輔骨前方,絕骨端,距丘墟穴七寸。它是足少陽經的循行路線,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呼,灸三壯。竇氏針法則刺入二寸半。
懸鐘穴又名絕骨,位於腳踝外側向上三寸,動脈所在處。它是足三陽經的絡脈,按壓時可感覺陽明經脈氣息消失。針刺深度六分,留針七呼,灸五壯。竇氏針法則刺入二寸半,灸三七壯。
丘墟穴位於腳踝外側下緣,距臨泣穴三寸的凹陷處。它是足少陽經的原穴。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呼,灸三壯,虛實皆可拔針。
臨泣二穴,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外側後,筋骨縫陷者中,去俠谿穴一寸五分。足少陽脈之所注也,為俞。《針經》刺入二分,留五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出血水,針隨皮過一寸。臨泣為八法之一,以其連帶脈,行目銳,而會陽蹻也。
地五會二穴,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針經》刺入三分,禁不可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俠谿二穴,水也。在足小指次指二岐骨間,本節前陷中。足少陽脈之所溜也,為滎。《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竅陰二穴,金也。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足少陽脈之所出也,為井。《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
白話文:
臨泣穴位於腳小指第二個指節外側後方,筋骨交界處凹陷中,距離俠谿穴一寸五分。臨泣穴是足少陽脈的終點,屬於俞穴。針刺時應深入二分,留針五個呼吸時間,灸三壯。竇氏針法則要深入五分,出血水後,針隨皮膚方向滑動一寸。臨泣穴是八法中的其中一法,因為它與經脈相連,能使眼睛明亮,並且與陽蹻脈相通。
地五會穴位於腳小指第二個指節後方凹陷處,距離俠谿穴一寸。針刺時應深入三分,嚴禁灸灼,灸灼會導致人體消瘦,不出三年就會死亡。
俠谿穴位於腳小指第二個指節前端,兩個骨頭分開的地方,凹陷處。俠谿穴是足少陽脈的循行部位,屬於滎穴。針刺時應深入三分,留針三個呼吸時間,灸三壯。
竅陰穴位於腳小指前端,距離指甲如韭菜葉般長度。竅陰穴是足少陽脈的起始點,屬於井穴。針刺時應深入三分,留針三個呼吸時間,灸三壯。竇氏針法則要深入一分,沿著皮膚向後滑動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