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針經》~ 序
序
1. 序
每怪今之談醫者曰:某書宜讀也,某家宜宗也。此不知醫之言也。夫學必有淵源,業必有傳習。德成藝成,固無不然。若同一所學而家數派別,判若疆域,則唯詩文書畫之家,乃可分道揚鑣,並足不朽,為其得失工拙之數,己自受之,而於人固無與也。然謬種流傳,明者訶之,則亦不可不慎擇於其間矣。
若夫醫為司命,一己之得失工拙,而千百人之安危死生系之。是故病萬變,藥亦萬變。活法非可言傳,至當唯在恰好。倘惟沾沾焉執一人之說,守一家之學,傳者已偏而不舉,習者復膠而不化。尚涼瀉,則虛寒者蒙禍;慣溫補,則實熱者罹殃。即不然,而或矯枉者過正,執中者無權,過猶不及,則淺近固非而高深亦左,易觀相笑,則彼固已失而此亦未得,其不至盛盛虛虛,而遺人夭殃者幾希矣。況乎醫之為道,非可懸揣虛擬而得也。
白話文:
現在有些人談論醫學,總愛說某本書應該讀,某個醫家應該追隨。這種說法顯示他們根本不懂醫學。學習任何學問都必須有根源,有傳承,道德和技藝都要不斷精進,這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同一門學問卻有不同的派別,彼此界限分明,就像不同領域一樣,那只有像詩歌、書法、繪畫這樣的藝術才能分道揚鑣,各自發展,並且流傳千古。因為他們的成敗得失,只影響自己,不會影響別人。但醫學不同,錯誤的觀點一旦流傳,即使明智之士會批評指責,也必須謹慎選擇。
醫學是掌管生命的大道,一個人的醫術高低,直接影響著千百人的安危生死。因此,疾病千變萬化,藥物也要隨之變化,治病的方法無法單靠言傳,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如果只固執地依附某個人的說法,墨守成規地學習某個流派的醫學,傳授者已經偏頗不全,學習者又固執不變,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如果一味追求寒涼瀉火,就會讓虛寒體質的人遭殃;如果習慣性溫補,就會讓實熱體質的人受害。就算沒有這些極端的例子,也可能因為過於矯正而走向反面,或者因為追求中庸而沒有主見,過猶不及,導致淺顯的醫學知識學得不精通,高深的醫學道理也理解不了,結果是既不像別人又沒有自己的特色,既沒有得到真傳又沒有自己的造詣,最終導致病人虛虛實實,性命不保的情況比比皆是。何況醫學之道不是憑空想像就能領悟的,必須腳踏實地,不斷學習和實踐。
講習久,則會悟始生;閱歷多,則識解漸確。讀書臨證,合則兩濟,離則兩疏,以故明逐晦生,信從疑得。非自壯至老,造堂嚌胾,備嘗此中甘苦,則童而習之,白首茫然者何限。如是而猶呶呶然號於人曰:予讀某書,宗某家者也。可乎?不可乎?
夫由博反約,學道固爾,唯醫亦然。然約自博出,不博則所約何物。茲予《證治針經》之輯,固甚約也,而以視一人之說,一家之學,則已博矣。顧此中甘苦之故,予口能言之而身不能踐之,則予之所恧焉內愧者也。抑聞之柯韻伯先生曰:讀書無目,遂至病人無命。痛哉斯言!於今人口耳之學,誠為切中膏肓。
白話文:
學習時間長了,就會領悟到事物的本源;經歷多了,對事物的理解才會越來越準確。讀書和臨床經驗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如果分開,則互相疏遠。因此,明辨真理,消除疑惑,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如果沒有從年輕到年老,不斷學習,親身體驗醫學的甘苦,即使從小學習醫術,到老了也還是茫然無知的人不計其數。這樣的人,還自豪地對人說:“我讀了某本書,追隨某個學派”,這合理嗎?
從廣泛的知識中提煉出精華,是學習任何學問的道理,醫學也是如此。但是,精華必須從廣泛的知識中提煉出來,如果知識不廣泛,又如何提煉出精華呢?我編寫的《證治針經》,內容非常簡潔,但與一個人的理論和一個學派相比,已經算是博學了。然而,我雖然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卻不能親身實踐,因此感到內疚和慚愧。我曾聽柯韻伯先生說過:“讀書沒有目標,就會導致病人沒有命運。”這句話真是令人痛心!如今,很多人的醫學知識只是停留在口頭和耳朵上,這確實是醫學界最大的弊病。
顧覽予是編者,先具慧眼,博觀而約取,變通以盡利,融會貫通,左宜右有,渾然無偏持一說之跡,則技也而進於道矣。是予所厚望也夫。
道光三年癸未仲春月海昌郭誠勳雲臺甫識
白話文:
我看過這本編輯的人,首先要有智慧的眼光,廣泛地觀察並簡要地吸取,靈活應對以便得到最大的好處,融合理解,左右都適用,完全沒有偏向某一個說法的痕跡,那麼技術就進入了大道之中。這是我深切期望的事情啊。 (注:這是清朝時期的一段古文中譯爲現代漢語的文字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