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骨數

王金壇曰:人之周身,總有三百六十五骨節,以一百六十五字都關次之。

首自鈴骨之上為頭,左右前後至轅骨,以四十九字共關七十二骨。巔中為都顱骨者一。(有勢,微有髓及有液。)次顱為數髏骨者一。(有勢,微有液。)髏前為頂威骨者一。(微有髓,女人無此骨。)髏後為腦骨者一。(有勢,微有髓。)腦後為枕骨者一。(有勢,無液。

)枕就之中附下為天蓋骨者一。(下為肺系之本。)蓋骨之後為天柱骨者一。(下屬脊窳,有髓。)蓋前為言骨者一。(言上覆合於髏骨,有勢,無髓。)言下為舌本骨者,左右共二。(有勢,無髓。)髏前為囟骨者一。(無勢,無液。)囟下為伏委骨者一。(俚人訛為伏犀骨是也,無勢髓。

)伏委之下為俊骨者一。(附下即眉宇之分也,無勢髓。)眉上左為天賢骨者一,右為天貴骨者一。(眉上直目睛也。俱無勢髓。)左睛之上為智宮骨者一。(無勢髓。)右睛之上為命門骨者一。(兩睛之下,中央屬鼻。)鼻之前為梁骨者一。(無勢髓。)梁之左為顴骨者一。

(有勢無髓,下同。)梁之右為糾骨者一。(顴糾之後,即耳之分。)梁之端為嵩柱骨者一。(無勢髓。)左耳為司正骨者一。(無勢髓。)右耳為司邪骨者一。(同上)正邪之後為完骨者,左右共二。(無勢髓。)完骨之上附內為嚏骨者一。(無勢,少液。)嚏後之上為通骨者左右前後共四。

(有勢少液。)嚏上為齶骨者一。(無勢,多液。)其齶後連屬為頷也,左頷為乘骨者一。(有勢,多液。)右頷為車骨者一。(同上。)乘車之後為轅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乘車上下出齒牙三十六事。(無勢髓,庸下就一,則不滿其數。)

復次鈴骨之下為膻中,左右前後至䃩,以四十字關九十七骨。轅骨之下,左右為鈴骨者二。(多液。)鈴中為會厭骨者一。(無勢髓。)鈴中之下為咽骨者,右中及左共三。(無髓。)嚥下為喉骨者,左中及右共三。(同上。)喉下為嚨骨者,環次共十事。(同上。)嚨下之骨為肺系骨者,累累然共十二。

(無勢髓。)肺系之後為谷骨者一。(無髓。)谷下為㿠道骨者,左右共二。(同上。)嚨外次下為順骨者共八。(少液。)順骨之端為順隱骨者共八。(同上。順之下左為洞骨者一。(女人無此。)順之下右為掤骨者一。(女人無此。)洞掤之下中央為𩩲骬骨者一。(無髓,俚人呼為鳩尾。

)𩩲骬直下為天樞骨者一。(無髓。)鈴下之左右為缺盆骨者二。(有勢,多液。)左缺盆前之下為下魘骨者一。(無髓。)右缺盆前之下為分饍骨者一。(同上。)魘饍之後,附下為倉骨者一。(同上。)倉之下,左右為髎骨者共八。(有勢,無液。)髎下之左為胸骨者一。

白話文:

王金壇說:人全身總共有三百六十五個骨節,其中一百六十五個比較重要。

首先從鈴骨之上開始算頭部,左右前後到轅骨,總共四十九個部位,關聯著七十二塊骨頭。頭頂正中央是都顱骨,只有一塊。(有形狀,稍微有骨髓和液體。)接著是數髏骨,也只有一塊。(有形狀,稍微有液體。)數髏骨前面是頂威骨,只有一塊。(稍微有骨髓,女人沒有這塊骨頭。)數髏骨後面是腦骨,只有一塊。(有形狀,稍微有骨髓。)腦骨後面是枕骨,只有一塊。(有形狀,沒有液體。)

枕骨下方連接著天蓋骨,只有一塊。(下方是肺系之本。)天蓋骨後面是天柱骨,只有一塊。(下方屬於脊椎,有骨髓。)天蓋骨前面是言骨,只有一塊。(言骨覆蓋在髏骨上,有形狀,沒有骨髓。)言骨下方是舌本骨,左右共有兩塊。(有形狀,沒有骨髓。)髏骨前面是囟骨,只有一塊。(沒有形狀,沒有液體。)囟骨下方是伏委骨,只有一塊。(民間訛傳為伏犀骨,沒有形狀和骨髓。)

伏委骨下方是俊骨,只有一塊。(下方即是眉毛和額頭的分界處,沒有形狀和骨髓。)眉毛上方左邊是天賢骨,只有一塊,右邊是天貴骨,也只有一塊。(眉毛上方直對眼睛。都沒有形狀和骨髓。)左眼上方是智宮骨,只有一塊。(沒有形狀和骨髓。)右眼上方是命門骨,也只有一塊。(兩眼下方,中央屬於鼻子。)鼻子前面是梁骨,只有一塊。(沒有形狀和骨髓。)梁骨左邊是顴骨,只有一塊。(有形狀,沒有骨髓,以下相同。)梁骨右邊是糾骨,只有一塊。(顴骨和糾骨後面,就是耳朵的位置。)梁骨的末端是嵩柱骨,只有一塊。(沒有形狀和骨髓。)左耳是司正骨,只有一塊。(沒有形狀和骨髓。)右耳是司邪骨,只有一塊。(同上)司正骨和司邪骨後面是完骨,左右共有兩塊。(沒有形狀和骨髓。)完骨的上方內側連接著嚏骨,只有一塊。(沒有形狀,少量液體。)嚏骨後方上方是通骨,左右前後共有四塊。(有形狀,少量液體。)嚏骨上方是齶骨,只有一塊。(沒有形狀,多液體。)齶骨後方連接著下巴,左下巴是乘骨,只有一塊。(有形狀,多液體。)右下巴是車骨,只有一塊。(同上)乘骨和車骨之後是轅骨,左右共有兩塊。(有形狀,有液體。)乘骨和車骨上下長著三十六顆牙齒。(沒有形狀和骨髓,通常說三十六顆牙,少一顆則不滿此數。)

接下來,鈴骨下方是膻中,左右前後到䃩骨,總共四十個部位,關聯著九十七塊骨頭。轅骨下方,左右是鈴骨,共有兩塊。(多液體。)鈴骨中間是會厭骨,只有一塊。(沒有形狀和骨髓。)鈴骨中間下方是咽骨,右中和左共有三塊。(沒有骨髓。)咽骨下方是喉骨,左中和右共有三塊。(同上。)喉骨下方是嚨骨,環狀排列共有十塊。(同上。)嚨骨下方的骨頭是肺系骨,層層疊疊共有十二塊。(沒有形狀和骨髓。)肺系骨後面是谷骨,只有一塊。(沒有骨髓。)谷骨下方是㿠道骨,左右共有兩塊。(同上。)嚨骨外側下方是順骨,共有八塊。(少量液體。)順骨的末端是順隱骨,共有八塊。(同上。順骨下方左邊是洞骨,只有一塊。(女人沒有這塊。)順骨下方右邊是掤骨,只有一塊。(女人沒有這塊。)洞骨和掤骨下方中央是𩩲骬骨,只有一塊。(沒有骨髓,民間俗稱鳩尾。)

𩩲骬骨直下方是天樞骨,只有一塊。(沒有骨髓。)鈴骨下方的左右是缺盆骨,共有兩塊。(有形狀,多液體。)左缺盆骨前方下方是下魘骨,只有一塊。(沒有骨髓。)右缺盆骨前方下方是分饍骨,只有一塊。(同上。)魘骨和饍骨之後,下方連接著倉骨,只有一塊。(同上。)倉骨下方,左右是髎骨,共有八塊。(有形狀,沒有液體。)髎骨下方左邊是胸骨,只有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