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三焦經循行圖

2. 三焦經循行經文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白話文:

其中的一個分支,從胸骨區開始,再次穿出缺盆部位,向上到達頸部,綁定在耳後,然後直上至耳朵上方的角落,接著彎曲下降到臉頰,最後到達嘴角。

另一個分支,則是從耳後開始,進入耳內,再從耳前穿出,經過客主人穴前方,交叉過臉頰,最終到達眼睛的外側角落。

3. 三焦經穴圖

(左右共四十六穴,脈長5尺)

白話文:

「三焦經穴圖總共有四十六個穴道,左右兩側各半,整條脈絡全長五尺。」

4. 三焦經腑象圖

5. 三焦經文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是經常少血多氣。《中藏經》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如此。

白話文:

三焦,是身體水分代謝的主管,負責水液的運行和排泄。這個部位通常氣多於血。根據《中藏經》所述,三焦是人體內三元之氣的所在,它統管著五臟六腑、營衛經絡以及身體內外、左右、上下的氣息運行。只要三焦通暢,全身的內外、左右、上下都能順利運作。三焦對於全身的滋潤和調節,使內部和諧、外部平衡,左邊得到滋養、右邊得以保養,引導上方的氣息向下宣發,其重要性無與倫比。

以上就是你所要求的翻譯內容。

6. 三焦經循行主病總歌

手少陽經三焦脈,起於(手)小指次指端(無名指),兩指之間(液門、中渚)循(手)表腕(陽池也),出臂(外)兩骨(之間)行外關(歷支溝),上行貫肘(天井)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寰。(循臑外,行手太陽之前,歷清冷淵、消濼、臑會上肩髎,過足少陽之肩井,自天髎而交出足少陽之後也。

)入缺盆而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從,循屬三焦並(足)太陽,下輔腧在委陽(足太陽穴)宮(其內行者,入缺盆,復由足陽明之外下布膻中,散絡心包而為表裡,乃自上焦下膈,循中焦下行,並足太陽之正,入絡膀胱,以約下焦,故委陽為三焦之下輔腧也。

)支(行於外者)從膻中(上)出缺盆(循天髎),上項(會於督脈之大椎,循天牖)系耳(後之翳風穴直上)上角孫(在耳之上角,由是過足少陽之懸釐、頷厭),下行耳頰至䪼(目下也)際,支從耳後(翳風入)耳中存(過手太陽之聽宮),出走耳前(由耳門過足少陽之客主人)交兩頰(循和髎,上絲竹空),至目銳眥(會於瞳子髎)膽經論(手少陽經止此而接乎足少陽經也)。

是經少血還多氣,耳聾(渾渾淳淳,聽不明也)嗌腫及喉痹(脈上項系耳後,故為是病,以少陽相火動也),氣所生病(三焦為水瀆之腑,水病必由於氣也)汗出多(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膚,故汗出),頰腫痛及目銳眥,耳後肩臑肘臂外,小指次指不如意(皆經脈所過,邪犯之也。)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的運行路線與主治疾病總括】

手少陽三焦經,起始於我們的手小指旁邊的無名指末端,在無名指和小指間,經過液門、中渚穴,沿著手腕外側(陽池穴處)向上,穿過手臂外側的兩塊骨頭間,經過外關穴(再經過支溝穴),往上貫穿肘部(天井穴),沿著上臂外側,上到肩膀,然後在足少陽膽經後方交錯而過(它沿著上臂外側,走在手太陽小腸經前面,通過清冷淵、消濼、臑會穴,上升至肩髎穴,再經過足少陽膽經的肩井穴,自天髎穴開始,從足少陽膽經後方交錯而過)。

進入胸腔的缺盆部位,分佈到膻中,散開連絡心包,再向下穿過膈肌,順著三焦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路線行進,下到腰背的輔腧穴(委陽穴,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其內部行徑者,進入缺盆後,再從足陽明胃經的外側下降,分佈在膻中,散開連絡心包,形成表裡關係,再從上焦下降膈肌,沿著中焦下行,跟著足太陽膀胱經的正確路線,進入膀胱絡脈,控制下焦,所以委陽穴是三焦的下輔腧穴。

外部的分支,從膻中穴出發,穿出缺盆,上至頸部(與督脈的大椎穴會合,再沿著天牖穴),連接到耳朵後方(翳風穴直上),上至角孫穴(在耳朵上方,由此經過足少陽膽經的懸釐、頷厭穴),再往下行走至耳朵和臉頰,直到眼睛下方,另一分支從耳朵後方(翳風穴進入)耳朵內,再從手太陽小腸經的聽宮穴出耳,再從耳門穴出至耳朵前方,交會雙頰(沿著和髎穴,上至絲竹空穴),到達眼睛的外側(在瞳子髎穴與其他經絡會合),這就到了膽經的範圍(手少陽三焦經到此,接續至足少陽膽經)。

此經脈特點是血液較少,氣較多,常見病症有:耳聾(聽力模糊不清)、咽喉腫脹和喉嚨阻塞(因為脈絡上達頸部連接耳朵後方,所以會產生這些疾病,可能是因為足少陽膽經的火熱所致),由氣所引發的疾病(三焦是管理水液運行的腑臟,水液的疾病一定源自於氣),大量出汗(三焦釋放的氣可以溫暖肌肉和皮膚,因此會出現大量汗水),臉頰腫脹疼痛以及眼睛外側的問題,耳朵後方、肩膀、上臂、肘部外側,以及無名指的運動障礙(這些都是經脈流經的部位,當邪氣侵犯時就會產生這些症狀)。

7. 三焦經穴歌

手少陽三焦所從,二十三穴起關衝,向液門中渚陽池,歷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入於四瀆,注天井清冷淵中,消濼臑會肩髎同,天髎天牖經翳風,瘛脈顱息角孫入,耳門和髎絲竹空。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的運行路徑,總共有二十三個穴位,起始點是關衝穴。接著經過液門、中渚、陽池這些穴位。再往下是外關、支溝、會宗等穴。三陽絡穴之後,進入四瀆穴。水流注入到天井和清冷淵穴中。然後到達消濼、臑會和肩髎穴。再來是天髎、天牖,穿過翳風穴。再接下來,經過瘛脈、顱息、角孫穴。最後,結束在耳門、和髎以及絲竹空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