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回本書目錄

1. 陰維脈穴圖

2. 陰維脈穴歌

陰維之穴起築賓,府舍大橫腹哀循,期門天突連舌本,此是陰維脈維陰。

白話文:

陰維脈的穴位起始於築賓穴,接著經過府舍穴、大橫穴、腹哀穴,一路沿著身體下行。再往上則會連接至期門穴、天突穴,最後抵達舌根部位,這就是陰維脈所維繫的陰性經絡路徑。

3. 陰維脈分寸歌

陰維脈起足少陰,內踝之上尋築賓,少腹之下稱府舍,大橫平臍是穴名,此穴去中三寸半,行至乳下腹哀明,期門直乳二肋縫,天突結喉下一寸,喉上中央舌本下,穴名廉泉通腎津。

陰維起於諸陰之交者,謂起於足少陰腎經之內踝後上腨分中築賓穴,與足太陰交於少腹下、去腹中行三寸半府舍穴,又平臍去中行三寸半大橫穴,又行至乳下二肋端縫之下二寸腹哀穴,又與足厥陰交於乳下二肋端縫期門穴,又與任脈交於結喉下一寸宛宛中天突穴,從天突上行在頷下結喉上、口中舌本下廉泉穴而終,此陰維脈氣所發也。

白話文:

陰維脈起源於腳的內側,具體地點是在內踝上方的築賓穴,這是足少陰腎經的位置。它接著往腹部下方延伸,經過一個被稱為府舍的穴位,這個位置就在小腹下部。

再來,它經過了位於肚臍水平線旁,離中心線三寸半距離的大橫穴。接著,陰維脈行至乳頭下方,處於腹哀穴的位置,這個穴位位於兩根肋骨末端下方二寸的地方。

之後,脈絡穿過乳下兩根肋骨的縫隙,即期門穴,並在此處與足厥陰經相交。再往上,脈絡到達喉結下方一寸的天突穴,這裡是與任脈相交的點。

最後,陰維脈的終點是在喉結上方,舌尖下方的廉泉穴,這個穴位位於舌根部。這就是陰維脈氣流循行的路徑。

總的來說,陰維脈起始於足少陰腎經內踝後方的上腨分中的築賓穴,並與足太陰經在小腹下方,離腹部中心線三寸半的府舍穴相交。然後,脈絡平齊肚臍,離中心線三寸半的大橫穴,再至乳頭下方,兩根肋骨末端下方二寸的腹哀穴。接著,脈絡穿過乳頭下方,兩根肋骨端縫的期門穴,並在此處與足厥陰經相交。最後,脈絡在喉結下方一寸的天突穴與任脈相交,並從喉結上方,舌根下方的廉泉穴結束,完成其運行過程。

4. 帶脈循行圖

5. 帶脈循行主病歌(經文附註內)

帶起季脅繞身行(《二十八難》曰: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同足少陽之經循(足少陽經、帶脈之會),圍身一周如束帶,又與少陽會樞維(樞維,穴名),靈樞說足少陰正,上膕別走太陽經,合腎十四椎屬帶(《經》曰:足少陰上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楊氏曰: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下垂,故名。

婦人惡露隨脈而下,故謂之帶脈也),脈氣所發是正名,主病溶溶(漫緩貌)囊水狀,婦女月事雜證侵(《明堂》曰:婦人腹痛,裡急後重,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素問》曰:邪客於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小腹痛控䏚,不可以養息。王海藏曰:女子經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澀之益之;血閉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

破血有三治:始則四物入紅花,調黃耆、肉桂;次則四物入紅花,調鯪鯉甲、桃仁、桂、童子小便,和酒煎服;末則四物入紅花,調易老沒藥散)。

白話文:

帶脈起始於季脅的位置,然後環繞身體一圈,它的路線與足少陽經相吻合。帶脈就像腰帶一樣,緊緊圍繞在腰部一週,並且在一個名為樞維的穴位與足少陽經交會。根據《靈樞》記載,足少陰經由膕部開始,再分岔走向太陽經,最後在第十四椎骨位置匯入帶脈。楊氏指出,帶脈的功能就像是束帶,能夠束縛其他脈絡,防止它們亂行。帶脈的名字來源,是因為婦女的惡露會隨著脈絡流下,因此稱之為帶脈。

脈氣的運作和發動,就是帶脈的真正功能。帶脈的病變會導致身體出現像是水囊一樣的鬆軟感。婦女的月經問題,以及各種複雜的症狀,如腹部疼痛、裏急後重、抽搐等,都可能與帶脈有關。根據《明堂》記載,這些症狀包括婦女腹痛、裏急後重、抽搐、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等。《素問》也提到,如果邪氣入侵太陰之絡,會引起腰痛,牽連小腹痛,影響正常生活。王海藏認為,對於女性月經失調導致的血崩或乾涸,應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於血崩的患者,應先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花,調入黃耆、肉桂;其次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花,調入鯪鯉甲、桃仁、肉桂、童子尿,並用酒煎煮服用;最後階段,則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花,調入易老沒藥散。

6. 考正帶脈穴道(壽田)

帶脈之穴,李時珍謂起於季脅之章門,循帶脈,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維道,左右凡八穴。張介賓《類經》謂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穴名帶脈,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凡四穴。《金鑑》與《針灸大成》均言帶脈、五樞、維道,凡六穴。考之《圖經》,帶脈、五樞、維道三穴屬帶脈之會,章門穴乃脾之募,臟之會,非帶脈之會也。時珍穴之四,介賓穴之二,較之《圖經》,俱有差失。

今遵《圖經》、《金鑑》、《大成》穴屬而縷繪之,以質後之賢者。

白話文:

關於帶脈穴道的校正(壽田)

對於帶脈上的穴道,李時珍認為起始點在季脅的章門穴,然後沿著帶脈行走,並與足少陽脈在五樞、維道兩穴相遇,總共有八個穴道。然而,張介賓在他的《類經》中指出,帶脈的脈氣發源於季脅下方一寸八分的位置,這個位置被命名為帶脈穴,再與足少陽脈在維道穴相遇,總共是四個穴道。而《金鑑》和《針灸大成》都提到帶脈、五樞、維道,共有六個穴道。

經過查證《圖經》,得知帶脈、五樞、維道這三個穴道都是帶脈脈絡的交會點,而章門穴實際上是脾臟的募穴,也是臟腑的交會點,並不是帶脈的交會點。因此,李時珍提出的四個穴道和張介賓提出的兩個穴道,跟《圖經》的記載相比,都有些許出入。

現在,我們遵循《圖經》、《金鑑》和《針灸大成》的穴道歸屬,詳細地繪製出來,以供後世的賢能人士參考。

7. 帶脈穴圖

8. 帶脈穴歌

帶起少陽帶脈穴,繞行五樞維道間,京門之下居髎上,周迴季脅束帶然。

白話文:

啟動少陽經絡的帶脈穴,這個穴位環繞在五樞和維道這兩個穴位之間。它位於京門穴的下方,居髎穴的上方,大約就在腰部兩側,像腰帶一樣環繞著身體季脅的位置。

9. 帶脈分寸歌

帶脈部分足少陽,季脅寸八是其鄉,由帶三寸五樞穴,過章下三維道當。

帶脈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從帶脈穴下三寸,即五樞穴也。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下五寸三分,即維道穴也。

白話文:

[帶脈位置歌]

帶脈這條經脈是屬於足少陽膽經的一部分,它位於季肋之下約一寸八分的地方。從帶脈這個點往下三寸,就是五樞穴的位置。再從五樞穴繼續下行,經過肝經上的章門穴下方約五寸三分處,那就是維道穴的位置了。

10. 諸部經絡循行會通發明

11. 頭面部

巔:足太陽之脈交巔。其支者從巔。直者從巔。足厥陰之脈內行與督脈會於巔。手少陽之正別於巔。足少陽之筋交巔上。督脈上額交巔上(俱見經絡類)。

腦髓:足太陽之脈直者入絡腦。足陽明循眼系絡腦。督脈入絡腦。諸髓者皆屬於腦。腦為髓之海(經絡)。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髓者以腦為主。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疾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經絡)。

額顱:足陽明之脈循髮際至額顱。足太陽之脈上額。足厥陰之脈上出額。足少陽之筋,直者上額角。手少陽之筋結於角(俱經絡)。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此五絡皆上絡左角(針刺)。

頭:足少陽之脈上抵頭角。足太陽之筋,直者上頭。手陽明之筋,直者上左角絡頭。督脈之別散頭上。頭氣有街(俱見經絡類)。陰氣從足上行至頭。陽氣從手上行至頭。頭者睛明之府(俱疾病)。三陽在頭(脈色)。

面:任脈循面。足少陽之別散於面。手少陰之正出於面(經絡類)。諸陽之會皆在於面(疾病)。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心者生之本,其華在面(臟象類)。

目(附命門):目者,肝之官也(脈色)。東方色青,入通於肝,開竅於目。東方生風,在竅為目(臟象)。敷和之紀,其主目(運氣)。任脈入目。督脈與太陽起於目內眥,其少腹直上者,上系兩目之下。蹺脈屬目內眥,氣不營則目不合(經絡類)。足太陽之脈,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

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針刺)。足太陽之脈起目內眥。足太陽之筋,支者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上合於太陽,為目下綱。足陽明之正還系目系。足太陽之脈起目銳眥,支者至銳眥後。足少陽之筋,支者結於目眥為外維。

足少陽之正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足厥陰脈之內行連目系。手太陽之脈至目銳眥,支者至目內眥。手少陽脈之支者至目銳眥。手少陰脈之支者系目系。手少陰之正合目內眥。手少陰之別系目系(俱經絡類)。手陽明之別者合於宗脈(經脈)。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夜則氣行於陰而復合於目。諸脈者皆屬於目(經絡類),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臟象),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五臟六腑,目為之候。五臟六腑之精液盡上滲於目。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

目者,心使也(俱疾病類)。

命門:足太陽之標在兩絡(即睛明穴)。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經絡)。手太陽之標在命門之上一寸。

鼻(附天牝):鼻者肺之官也(脈色)。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腫主鼻,在竅為鼻。(臟象。)審平之紀,其主鼻。(運氣。)手陽明脈之支者上挾鼻孔。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手太陽脈之支者抵鼻。足陽明之筋下結於鼻。足太陽之筋結於鼻。(俱經絡類。

)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臟象。)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經絡)。

天牝:天牝從來,復得其往(天牝,鼻也)。

耳:耳者腎之官也(脈色)。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腎主耳,在竅為耳。(臟象。)足太陽脈之支者至耳上角。足陽明之脈循頰車上耳前。足陽明之筋,其支者結於耳前。足少陽之脈下耳後,支入耳中,出耳前。足少陽之筋出太陽之前,循耳後。足少陽之標在窗籠者,耳也。

手太陽脈之支者入耳中。手少陽脈之支者系耳後,出耳上角,又支從耳後入耳中,出耳前。手太陽之筋結於耳後完骨,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手厥陰之正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手陽明之別者入耳,合於宗脈(俱經絡類)。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針刺)。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臟象)。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疾病)。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經絡)。

枕骨:足太陽之筋,直者結於枕骨。足少陰之筋循脊中,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經絡)。

完骨:足太陽之筋,支者上結於完骨。手太陽之筋,支者結於耳後完骨。手厥陰之正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俱經絡類)。

顴:手太陽之脈,斜絡於顴(經絡)。

頄:足太陽之筋,支者下結於頄;足陽明之筋,直者合於頄;手陽明之筋,支者結於頄。足少陽之筋,直者上結於頄。蹺脈入頄(經絡)。

䪼:手太陽之脈,支者上䪼。手少陽脈之支者至䪼。足少陽脈之支者抵於䪼。足陽明之正上䪼(經絡)。

頰:手陽明脈之支者貫頰。手太陽脈之支者,循頸上頰。手少陽脈之支者下頰。手少陽之筋,其支者當曲頰。手陽明之別上曲頰。足少陽脈之支者下加頰車。足陽明之脈循頰車。足厥陰脈之支者下頰裡(俱見經絡)。

頤:任脈上頤。督脈上頤。足陽明之脈循頤後下廉。足少陽之別出頤頷中(俱經絡)。

頷:足少陽之筋下走頷。手太陽之筋結於頷。手少陽之筋上乘頷。手陽明之筋,直者下右頷(俱經絡)。

顏:足太陽之筋下顏。手陽明之標在顏下(經絡)。

人中:手陽明脈之支者交人中(經絡)。

承漿:足陽明之脈下交承漿(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