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陰維脈穴歌

陰維之穴起築賓,府舍大橫腹哀循,期門天突連舌本,此是陰維脈維陰。

白話文:

阴维脉的穴位从筑宾穴开始,经过府舍、大横、腹哀等穴位,一直到期门、天突,连接到舌根,这就是阴维脉的路径。

2. 陰維脈分寸歌

陰維脈起足少陰,內踝之上尋築賓,少腹之下稱府舍,大橫平臍是穴名,此穴去中三寸半,行至乳下腹哀明,期門直乳二肋縫,天突結喉下一寸,喉上中央舌本下,穴名廉泉通腎津。

白話文:

陰維脈起始於足少陰經,在內踝往上找築賓穴。到了少腹以下,稱為府舍穴。大橫穴位於肚臍水平線上,距離肚臍三寸半。再往上走,到了乳頭下方,是腹哀明穴。期門穴在兩根肋骨之間,與乳頭正對齊。天突穴位於喉結正下方一寸。廉泉穴在喉結正上方,舌根正下方,與腎臟的津液相通。

陰維起於諸陰之交者,謂起於足少陰腎經之內踝後上腨分中築賓穴,與足太陰交於少腹下、去腹中行三寸半府舍穴,又平臍去中行三寸半大橫穴,又行至乳下二肋端縫之下二寸腹哀穴,又與足厥陰交於乳下二肋端縫期門穴,又與任脈交於結喉下一寸宛宛中天突穴,從天突上行在頷下結喉上、口中舌本下廉泉穴而終,此陰維脈氣所發也。

白話文:

陰維脈起始於各條陰經的交會處,具體來說就是:

  • 起始於足少陰腎經的內踝後上方,築賓穴的中間。
  • 與足太陰脾經交會於少腹下方,至腹中行三寸半,府舍穴處。
  • 平臍處,再行三寸半,大橫穴處。
  • 再行至乳下二肋端縫下方二寸,腹哀穴處。
  • 與足厥陰肝經交會於乳下二肋端縫,期門穴處。
  • 與任脈交會於結喉下一寸,宛宛中天突穴處。
  • 從天突穴上行,經過頷下、結喉上方,口腔內舌根下方的廉泉穴而結束。

以上是陰維脈氣發出的地方。

3. 帶脈循行主病歌(經文附註內)

帶起季脅繞身行(《二十八難》曰: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同足少陽之經循(足少陽經、帶脈之會),圍身一周如束帶,又與少陽會樞維(樞維,穴名),靈樞說足少陰正,上膕別走太陽經,合腎十四椎屬帶(《經》曰:足少陰上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楊氏曰: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下垂,故名。

白話文:

帶脈從季脅(肋骨下方)開始,繞著身體一週(《二十八難》說:帶脈起於季脅,繞身一週)。它與足少陽經同路(足少陽經、帶脈交會),環繞身體一週就像一條束帶,而且與少陽會於樞維穴(樞維,穴道名稱)。《靈樞》說足少陰經正中線,在小腿肚(膕中)的位置分出一條支線,沿著太陽經走行,與腎臟對應的脊椎第十四節相連,屬於帶脈(《經》說:足少陰經上到膕中,分出一條支線沿著太陽經走行,向上到腎臟,對應脊椎第十四節,與帶脈相連。楊上善說:帶脈束住各經脈,讓它們不會亂行,就像人用帶子綁住衣服下垂一樣,所以叫作帶脈)。

婦人惡露隨脈而下,故謂之帶脈也),脈氣所發是正名,主病溶溶(漫緩貌)囊水狀,婦女月事雜證侵(《明堂》曰:婦人腹痛,裡急後重,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素問》曰:邪客於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小腹痛控䏚,不可以養息。王海藏曰:女子經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澀之益之;血閉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

白話文:

女性生產後惡露隨著經脈排出,所以稱之為「帶脈」。脈氣運行的正常狀態稱之為「正名」,但如果出現異常,則會導致疾病,症狀表現為陰囊水腫狀。

女性月經異常症狀繁多(《明堂》記載:婦人腹痛、內急、腰骶部疼痛、月經不調、赤帶下白帶下等。《素問》記載:邪氣侵襲太陰經絡,會導致腰痛、下腹痛、下墜感,無法安靜臥息。王海藏說:女性經期疾病出血不止,久而久之導致貧血的,應該用益氣澀血的藥物治療;血液瘀滯導致月經閉塞的,應該用益血破瘀的藥物治療。

破血有三治:始則四物入紅花,調黃耆、肉桂;次則四物入紅花,調鯪鯉甲、桃仁、桂、童子小便,和酒煎服;末則四物入紅花,調易老沒藥散)。

白話文:

治療破血有三種方法:

  • 初期: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花,搭配黃耆、肉桂。
  • 中期: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花,搭配鯪鯉甲、桃仁、肉桂、童子小便,用酒煎服。
  • 後期: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花,搭配易老沒藥散。

4. 考正帶脈穴道(壽田)

帶脈之穴,李時珍謂起於季脅之章門,循帶脈,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維道,左右凡八穴。張介賓《類經》謂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穴名帶脈,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凡四穴。《金鑑》與《針灸大成》均言帶脈、五樞、維道,凡六穴。考之《圖經》,帶脈、五樞、維道三穴屬帶脈之會,章門穴乃脾之募,臟之會,非帶脈之會也。時珍穴之四,介賓穴之二,較之《圖經》,俱有差失。

今遵《圖經》、《金鑑》、《大成》穴屬而縷繪之,以質後之賢者。

白話文:

帶脈穴位:

李時珍認為帶脈穴從肋骨下的章門穴開始,沿著帶脈經絡,與足少陽經在五樞、維道等處交會,左右共有八個穴位。

張介賓在其著作《類經》中說,帶脈的脈氣從肋骨下約一寸八分的位置發出,穴名為帶脈,與足少陽經在維道等處交會,共有四個穴位。

《金鑑》和《針灸大成》都記載了帶脈、五樞、維道等六個穴位。

根據《圖經》的記載,帶脈、五樞、維道這三個穴位屬於帶脈經絡的交會穴,而章門穴則是脾經的募穴,屬於臟腑的交會穴,並不屬於帶脈經絡的交會穴。

李時珍所列的四個穴位和張介賓所列的兩個穴位,與《圖經》記載的內容相比,都存在一些差異。

5. 帶脈穴歌

帶起少陽帶脈穴,繞行五樞維道間,京門之下居髎上,周迴季脅束帶然。

白話文:

帶起少陽的帶脈穴,環繞行經五個樞紐和維道之間,位於京門之下和居髎之上,圍繞著季脅像是被束帶束縛一般。

6. 帶脈分寸歌

帶脈部分足少陽,季脅寸八是其鄉,由帶三寸五樞穴,過章下三維道當。

白話文:

帶脈分布在足少陽經的部分,位於季肋下方約一寸八分的地方,從這裡往內側三寸是五樞穴,再經過章門下三是三維道穴。

帶脈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從帶脈穴下三寸,即五樞穴也。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下五寸三分,即維道穴也。

白話文:

帶脈穴,位於肋骨下緣(季脅)下方的 1.8 寸處。從帶脈穴向下 3 寸,就是五樞穴。從五樞穴繼續向下,經過肝經的章門穴,再向下 5.3 寸,就是維道穴。

7. 頭面部

巔:足太陽之脈交巔。其支者從巔。直者從巔。足厥陰之脈內行與督脈會於巔。手少陽之正別於巔。足少陽之筋交巔上。督脈上額交巔上(俱見經絡類)。

白話文:

巔穴:

  • 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交會在巔穴。
  • 足太陽膀胱經的分支經脈從巔穴直走。
  • 足厥陰肝經的內行經脈與督脈在巔穴會合。
  • 手少陽三焦經的正經和別脈在巔穴分開。
  • 足少陽膽經的筋會交在巔穴上方。
  • 督脈上行到前額,與巔穴上方的經脈交會。(詳細參閱經絡分類)

腦髓:足太陽之脈直者入絡腦。足陽明循眼系絡腦。督脈入絡腦。諸髓者皆屬於腦。腦為髓之海(經絡)。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髓者以腦為主。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疾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經絡)。

白話文:

腦髓:足太陽經的經脈直接進入腦部。足陽明經沿著眼睛系統連接腦部。督脈也進入腦部。全身的髓都歸屬於腦。腦是髓之海(經絡)。腦屬陰,髓是骨中的填充物。髓以腦為主。肌肉的精氣包圍並束縛著筋骨,而血液精氣與經脈相連,構成系統,並連接於腦(疾病)。氣在頭部時,會停止於腦(經絡)。

額顱:足陽明之脈循髮際至額顱。足太陽之脈上額。足厥陰之脈上出額。足少陽之筋,直者上額角。手少陽之筋結於角(俱經絡)。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此五絡皆上絡左角(針刺)。

白話文:

額頭:

  • 足陽明經絡沿著髮際線延伸到額頭。
  • 足太陽經絡上行到額頭。
  • 足厥陰經絡向上深入額頭。
  • 足少陽筋脈筆直地向上延伸到額角。
  • 手少陽筋脈交彙於額角(以上皆為經絡系統)。

針灸治療點:

  • 手足少陰、太陰及足陽明經絡,這五條經絡都交會於左額角。

頭:足少陽之脈上抵頭角。足太陽之筋,直者上頭。手陽明之筋,直者上左角絡頭。督脈之別散頭上。頭氣有街(俱見經絡類)。陰氣從足上行至頭。陽氣從手上行至頭。頭者睛明之府(俱疾病)。三陽在頭(脈色)。

白話文:

頭部

  • 足少陽經脈向上延伸至頭頂角。
  • 足太陽經脈的直線部分向上延伸至頭部。
  • 手陽明經脈的直線部分向上延伸至左頭頂角,與頭部相連。
  • 督脈的分支散佈在頭部。
  • 頭部有氣血交匯點(見經絡類)。
  • 陰氣從腳底向上運行至頭部。
  • 陽氣從手臂向上運行至頭部。
  • 頭部是眼睛明察的場所(見疾病)。
  • 三條陽經都在頭部反映出來(脈象色澤)。

面:任脈循面。足少陽之別散於面。手少陰之正出於面(經絡類)。諸陽之會皆在於面(疾病)。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心者生之本,其華在面(臟象類)。

白話文:

面部:

  • 任脈沿著面部循行。
  • 足少陽經的別支散佈於面部。
  • 手少陰經的正經從面部而出。

面部的疾病:

  • 所有陽經都匯聚於面部。
  • 十二經脈和三百六十五個絡脈,其氣血都上行於面部並運於空竅。

臟象與面部:

  • 心臟是生命之源,其外華表現於面部。

目(附命門):目者,肝之官也(脈色)。東方色青,入通於肝,開竅於目。東方生風,在竅為目(臟象)。敷和之紀,其主目(運氣)。任脈入目。督脈與太陽起於目內眥,其少腹直上者,上系兩目之下。蹺脈屬目內眥,氣不營則目不合(經絡類)。足太陽之脈,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

白話文:

眼睛(與腎門):

眼睛是肝臟的表徵(從脈象的顏色可以看出)。東方的顏色是青色,它與肝相通,在眼睛上開竅。東方的五行屬木,木性生風,在身體上的竅為眼睛(從臟象學說的角度)。肝氣調和暢達,眼睛就會得到滋養(從運氣理論的角度)。任脈通達眼睛。督脈和太陽經起於眼睛內側的眥角,它們的少腹支脈直接向上,連接在兩眼的下方。蹺脈屬於眼睛內側的眥角,如果氣血運行不暢,眼睛就會閉合不良(從經絡分類的角度)。足太陽經的脈絡中,有一支從頸項通入腦中,這支脈絡直接關係到眼睛的根本,叫做「眼系」。

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針刺)。足太陽之脈起目內眥。足太陽之筋,支者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上合於太陽,為目下綱。足陽明之正還系目系。足太陽之脈起目銳眥,支者至銳眥後。足少陽之筋,支者結於目眥為外維。

白話文:

陰蹺和陽蹺脈,是陰陽脈的交匯點。陽脈進入陰脈,陰脈進入陽脈,在眼睛銳利的部分交匯。陽氣盛的時候眼睛睜大,陰氣盛的時候眼睛閉合(根據針灸學說)。

足太陽膀胱經從眼睛內眥開始。足太陽膀胱經的筋別支脈,向上延伸為眼睛的上眼瞼。足陽明胃經的筋別支脈在上面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連,形成眼睛的下眼瞼。足陽明胃經正經連接眼睛的韌帶。

足太陽膀胱經從眼睛銳利的部分開始,支脈延伸到眼睛銳利部分之後。足少陽膽經的筋別支脈,連接到眼睛的邊緣,形成眼睛的外側眼瞼。

足少陽之正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足厥陰脈之內行連目系。手太陽之脈至目銳眥,支者至目內眥。手少陽脈之支者至目銳眥。手少陰脈之支者系目系。手少陰之正合目內眥。手少陰之別系目系(俱經絡類)。手陽明之別者合於宗脈(經脈)。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白話文:

肝膽經的正路連接眼睛,並在眼角外側與膽經相連。肝經的內行脈也連接眼睛。小腸經的脈絡走到眼睛的銳角處,分支脈絡到眼睛內側角。三焦經的分支脈絡到眼睛的銳角處。心經的分支脈絡連接眼睛。心經的正路與眼睛內側角相連。心經的別脈連接眼睛。肝氣與眼睛相通,肝臟健康眼睛就能辨別五色。

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夜則氣行於陰而復合於目。諸脈者皆屬於目(經絡類),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臟象),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五臟六腑,目為之候。五臟六腑之精液盡上滲於目。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

白話文:

黎明時分,陰氣消退,陽氣從眼睛散發出來,眼睛睜開,陽氣就上行到頭部。夜晚時分,陽氣沿陰經運行,再回到眼睛。各種脈絡都與眼睛相連(中醫經絡理論),精陽之氣循行到眼睛,形成我們的瞳孔(中醫臟象理論)。心臟是五臟之主,眼睛是它的竅穴。眼睛是宗氣(心氣)匯集的地方,也是液體上行的通道。五臟六腑的功能,都能從眼睛上反映出來。五臟六腑的精液都上滲到眼睛。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到眼睛,形成眼睛的精華。精華的容納處形成眼白,骨髓的精華形成瞳孔,筋脈的精華形成黑眼仁,血液的精華形成血管,容納精氣的精華形成白眼,肌肉的精華形成眼瞼。眼睛是五臟六腑的精華所在,是營氣、衛氣、魂魄經常運行的場所,是神氣生發的地方。

目者,心使也(俱疾病類)。

命門:足太陽之標在兩絡(即睛明穴)。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經絡)。手太陽之標在命門之上一寸。

白話文:

眼睛是心的使者。

命門:足太陽經的標誌在兩眼旁(即是睛明穴)。連接於命門,而命門就是指眼睛。手太陽經的標誌在命門上方一寸處。

鼻(附天牝):鼻者肺之官也(脈色)。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腫主鼻,在竅為鼻。(臟象。)審平之紀,其主鼻。(運氣。)手陽明脈之支者上挾鼻孔。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手太陽脈之支者抵鼻。足陽明之筋下結於鼻。足太陽之筋結於鼻。(俱經絡類。

白話文:

鼻(包括天牝穴)

  • 鼻是肺的器官(通過脈象顏色可以判斷)。
  • 鼻對應西方白色,與肺相通,在鼻孔處開竅,鼻腫痛主治鼻部疾病。
  • 判斷鼻部健康,應審視肺的平衡狀態。
  • 手陽明脈的分支分佈於鼻孔上。
  • 足陽明脈從鼻旁的交頞穴開始,沿著鼻翼外緣向下運行。
  • 手太陽脈的分支延伸到鼻部。
  • 足陽明經的筋膜連接於鼻部。
  • 足太陽經的筋膜也連接於鼻部。

)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臟象。)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經絡)。

天牝:天牝從來,復得其往(天牝,鼻也)。

白話文:

人體的宗氣向上行到鼻子就形成了嗅覺。肺臟的功能正常時,鼻子就能辨別香臭。

天牝是指鼻子,氣息從這裡進出。

耳:耳者腎之官也(脈色)。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腎主耳,在竅為耳。(臟象。)足太陽脈之支者至耳上角。足陽明之脈循頰車上耳前。足陽明之筋,其支者結於耳前。足少陽之脈下耳後,支入耳中,出耳前。足少陽之筋出太陽之前,循耳後。足少陽之標在窗籠者,耳也。

白話文:

**耳朵:**耳朵是腎臟的外在表現。

耳脈色: 南方屬火,顏色為紅色,紅色的脈象通於心臟,在耳朵上開竅。

耳臟象: 腎臟主導耳朵的功能,耳朵是腎臟在體表的表徵。

耳經脈:

  • 足太陽經絡的分支到達耳朵的上角。
  • 足陽明經絡沿著臉部側面向上經過耳朵前。
  • 足陽明筋絡的分支連接到耳朵前。
  • 足少陽經絡經過耳朵後面,分支進入耳朵內,從耳朵前出來。
  • 足少陽筋絡從太陽經絡前面出來,沿著耳朵後面走行。
  • 足少陽絡脈在窗戶和脖子間的部位,對應於耳朵。

手太陽脈之支者入耳中。手少陽脈之支者系耳後,出耳上角,又支從耳後入耳中,出耳前。手太陽之筋結於耳後完骨,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手厥陰之正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手陽明之別者入耳,合於宗脈(俱經絡類)。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針刺)。

白話文:

手太陽經的支脈進入耳朵。手少陽經的支脈連接在耳後,從耳角上角出來,又分出一支從耳後進入耳朵,從耳前出來。手太陽經的筋脈結於耳後的完骨,分支進入耳朵,正脈從耳上出來。手厥陰經的正脈從耳後出來,與手少陽經在完骨下方交會。手陽明經的別脈進入耳朵,與宗脈相交(這些都屬於經絡類)。

手足少陰經、太陰經、足陽明經五條經絡,都匯聚在耳朵中,上連左耳角(針灸取穴時使用)。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臟象)。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疾病)。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經絡)。

枕骨:足太陽之筋,直者結於枕骨。足少陰之筋循脊中,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經絡)。

白話文:

我們的經絡系統由十二條經脈和三百六十五條支脈組成。這些支脈通向耳朵,並使我們能夠聽覺(器官功能)。耳朵是經脈交匯的地方(疾病)。腎氣與耳朵相通,腎臟健康,耳朵就能聽到各種聲音(經絡)。

完骨:足太陽之筋,支者上結於完骨。手太陽之筋,支者結於耳後完骨。手厥陰之正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俱經絡類)。

顴:手太陽之脈,斜絡於顴(經絡)。

白話文:

完骨: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筋脈,分支向上連接於完骨穴。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筋脈,分支連接於耳後完骨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的正經從耳後而出,與手少陽三焦經的完骨穴下會合(這些都屬於經絡的分類)。

頄:足太陽之筋,支者下結於頄;足陽明之筋,直者合於頄;手陽明之筋,支者結於頄。足少陽之筋,直者上結於頄。蹺脈入頄(經絡)。

䪼:手太陽之脈,支者上䪼。手少陽脈之支者至䪼。足少陽脈之支者抵於䪼。足陽明之正上䪼(經絡)。

白話文:

頄骨:屬於足太陽經的筋脈,分支的筋脈在頄骨下端交接;足陽明經的筋脈,直行的筋脈在頄骨交合;手陽明經的筋脈,分支的筋脈在頄骨交接;足少陽經的筋脈,直行的筋脈在頄骨上端交接。蹺脈進入頄骨。

頰:手陽明脈之支者貫頰。手太陽脈之支者,循頸上頰。手少陽脈之支者下頰。手少陽之筋,其支者當曲頰。手陽明之別上曲頰。足少陽脈之支者下加頰車。足陽明之脈循頰車。足厥陰脈之支者下頰裡(俱見經絡)。

白話文:

  • 頰部:

  • 手陽明經的分支貫通臉頰。

  • 手太陽經的分支沿著頸部上頰。

  • 手少陽經的分支在下頰部。

  • 臉頰肌肉:

  • 手少陽經肌肉的分支在彎曲的臉頰部位。

  • 手陽明經別絡在上曲頰。

  • 其他:

  • 足少陽經的分支向下延伸至頰車穴。

  • 足陽明經沿著頰車穴走行。

  • 足厥陰經的分支向下延伸至頰裡。

(以上內容均來自經絡記載)

頤:任脈上頤。督脈上頤。足陽明之脈循頤後下廉。足少陽之別出頤頷中(俱經絡)。

頷:足少陽之筋下走頷。手太陽之筋結於頷。手少陽之筋上乘頷。手陽明之筋,直者下右頷(俱經絡)。

顏:足太陽之筋下顏。手陽明之標在顏下(經絡)。

人中:手陽明脈之支者交人中(經絡)。

承漿:足陽明之脈下交承漿(經絡)。

白話文:

頤:任脈從下巴往上走。督脈也從下巴往上走。足陽明經脈沿著下巴後方往下走。足少陽經脈的分支從下巴和頷骨之間出來。

頷:足少陽經脈的筋從下巴往下走。手太陽經脈的筋在頷骨處相連。手少陽經脈的筋往上走,經過頷骨。手陽明經脈的筋,直直地往下走,到右邊的頷骨。

顏:足太陽經脈的筋往下走,經過臉頰。手陽明經脈的標誌在臉頰下方。

人中:手陽明經脈的分支在人中穴交匯。

承漿:足陽明經脈往下走,在承漿穴與其他經脈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