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圖考》~
1. 督脈循行圖
2. 督脈循行主病歌
督起少腹骨中央(少腹,胞宮之所居;骨,橫骨中央,下近外之中央也),入系廷孔絡陰器(廷孔,言中正之直孔,即溺孔也。女人孔在前陰中橫骨之下孔上際。謂之端乃督脈外起之所。此雖言女子,然男子溺孔亦在橫骨下中央,循宗筋而出莖端也。
別絡自溺孔之端,循順分行向後也),合篡至後別繞臀(篡謂兩便爭行之所,即前後二陰之間;合者循陰器向後復合篡間,分而為二,繞行篡後之臀也),與巨陽絡(太陽中絡)少陰比(合少陰腎脈,並行)至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行,相隨大腸起(目)內眥,上額交巔絡腦間,(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仍俠脊。
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循男莖(絡督之別絡,並足太陽經上頭下項,俠脊抵腰中,復絡於腎;若直行者,自尻上循脊裡上頭,由鼻而至人中也;莖,男子陰莖),下篡亦與女子類。
又從少腹貫臍中,(央)貫心入喉頤唇宮(上頤還唇),上系兩目下中央,此為並任(並任脈而行)亦同沖,大抵三脈同道起(督衝任皆起於會陰之中下,一原而三岐,異名而同體),靈素言之每錯綜(《五音五味篇》曰:衝任脈皆起胞中,上循背裡;是又言衝任行背,故經亦有謂衝任脈為督脈者。古圖經有以任脈循背謂之督,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亦謂之督。
今人大率以行身背者為督,行身前者為任,俠臍膀左右上行者為沖。然循任督二經所行穴道,一在身前,一在身後,而衝脈居中,本無穴道,伴行足少陰腎經穴道,似當以此說為正),督病少腹(上)衝心痛,不得前後(二便不通)沖疝攻(此督脈為病,而兼於衝任二脈之症),其在女子為不孕(沖為血海,任主胞脈),嗌乾(脈衝咽喉)遺溺及痔癃(絡陰器,合篡間,此督脈為病同於衝脈,考)督脈生病治督脈,骨上臍下可收功(骨上,橫骨上毛際下曲骨穴;臍下,謂臍下一寸陰交穴;皆任脈之穴,其治而言督,何也。
蓋督衝任三脈同一體,督即任沖之綱領,任沖即督之別名也,故言治若此),別絡病實則脊強,虛而頭重高搖空(注見別絡之後)。
白話文:
督脈起源於小腹中的骨中央,這地方就是胞宮所在,而骨指的是橫骨的中央位置,也就是下部接近外側中央的地方。它進入連接尿道孔,並連結到生殖器官。尿道孔是指身體中線上的直孔,也就是排尿孔。對於女性來說,這個孔位於前陰下方的橫骨下的孔上緣,這是督脈在外開始的地方。雖然這裡提到的是女性,但男性尿道孔同樣位於橫骨下的中央位置,沿著生殖器官的主幹延伸到尖端。
督脈從尿道孔的末端分開,順著身體後方走行。它在肛門和生殖器之間會合,然後分成兩條,繞過臀部,與足太陽膀胱經的絡脈相合,並且和足少陰腎經一起行進,到達大腿後側,穿過脊椎連接到腎臟,再跟隨著大腸的起始點,也就是眼睛的內角,向上到額頭,交叉至頭頂,然後絡繞腦部。接著,它從頸項返回,沿著肩膀內側,仍然夾在脊椎兩側。
督脈抵達腰部中間,進入脊髓,連接到腎臟,並沿著男性的生殖器行走。它在臀部和肛門之間的另一部分,與女性的督脈相似。督脈還從小腹穿過肚臍中間,穿過心臟,進入喉嚨,到達下巴和嘴脣,再上行連接到兩眼的下中央位置。督脈和任脈一同行走,並且與衝脈相同,因為三脈都起源自會陰的中下部,源頭相同卻分為三個方向,名字不同但實質相同。
根據《黃帝內經》的描述,督脈、衝脈和任脈的關係常常被混淆。《五音五味篇》中提到,衝脈和任脈都起始於胞宮,向上沿著背部行進。這表明衝脈和任脈都在背部行進,因此有些經典中認為衝脈和任脈是督脈的一部分。古代的醫學圖書中有將任脈在背部行進的稱為督脈,而將從小腹直上行的稱為任脈,也稱為督脈。
目前,人們通常認為沿著身體背部行走的是督脈,沿著身體前側行走的是任脈,而沿著肚臍兩旁向上行走的是衝脈。然而,根據任脈和督脈所行經的穴位,一個在身體前側,一個在身體後側,而衝脈位於中間,沒有特定的穴位,而是伴隨足少陰腎經的穴位行進,所以這種說法可能是最正確的。
當督脈出現問題時,可能會引起小腹上方的心痛,以及大小便不暢的問題。如果督脈的問題影響到了衝脈和任脈,可能會導致男性疝氣和女性的不孕症。此外,督脈問題還可能引發咽喉乾燥、尿失禁以及痔瘡等症狀。
治療督脈的疾病主要集中在督脈本身,但在骨上方和肚臘下方的穴位也能達到療效。骨上方指的是橫骨上方的毛髮邊緣下的曲骨穴,而肚臍下方指的是肚臍下一寸的陰交穴。這些都是任脈上的穴位,但為什麼用來治療督脈的疾病呢?原因在於督脈、衝脈和任脈本質上是相同的,督脈可以看作是衝脈和任脈的總綱,衝脈和任脈則是督脈的分支名稱,因此這樣治療是合理的。
另外,督脈的分支絡脈如果實證,可能會導致脊柱僵硬;如果是虛證,則可能引起頭部沉重,頭部搖晃的症狀。
3. 督脈穴圖
(脈長四尺五寸)
白話文:
(這條經脈總長為四尺五寸)在現代白話文中就是:(督脈的總長度是四尺五寸)
4. 督脈穴歌
督脈行背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長強,腰俞陽關入命門,懸樞脊中中樞長。筋縮至陽歸靈臺,神道身柱陶道開,大椎瘂門連風府,腦戶強間後頂排。百會前頂通囟會,上星神庭素髎對,水溝兌端在唇上,齦交上齒縫之內。
凡取脊間督脈諸穴,當於骨節突處取之,但驗於魚骨為可知也,若取於節下,必不見效。
按:督脈始於長強者,本自《靈樞·經脈篇》,曰督脈之別名長強,俠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難經·二十八難》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之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乃指穴而言也。前論督脈起於少腹者,是指循行而言也。
白話文:
【督脈穴歌的現代解釋】
督脈位於背部正中央,總共有二十八個穴位,起點從長強穴開始,接著是腰俞、陽關、命門等穴,然後到懸樞、脊中、中樞等穴。
再往上的穴位有筋縮、至陽、靈臺,接下來是神道、身柱和陶道穴。往上則有大椎、瘂門、風府等穴,再來是腦戶、強間和後頂穴。
而百會、前頂、囟會等穴則位於頭部,上星、神庭、素髎穴相對應,水溝和兌端穴則在上脣位置,最後的齦交穴在上齒縫之內。
要找督脈沿脊椎的穴位,應該在骨節突出的位置去找,就像魚骨一樣可以清楚辨識,如果在骨節下方找,可能就不會有效果。
根據《靈樞·經脈篇》的記載,督脈的起點在長強穴,沿著脊椎兩側向上,到達頸部後分散到頭部,再到達肩膀左右,分別走向太陽穴,進入貫穿脊髓;《難經·二十八難》則說:督脈起始於下極之俞,沿著脊椎內側向上,到風府穴後進入腦部;這是在講穴位的位置。前面提到督脈起始於小腹部,這是從督脈運行路徑的角度來說的。
5. 取穴分寸並別
長強:(一名氣之陰郄,一名撅骨,《靈樞》謂之窮骨,亦名尾骶。)在脊骶骨端,伏地取之。督脈之絡,別走任脈,足少陰所結。一云足少陰、少陽之會。(《千金翼》云:治赤白下痢,灸窮骨頭百壯,多多惟佳。又:下漏五痔,疳蟲食下部,刺三分,伏地取之,以大痛為度;灸亦良,日三十壯,至七日止,但不及針。又:灸尾翠骨七壯,治脫肛神良。
《千金》作龜尾,即窮骨也。此穴為五痔之本。)
腰俞:(一名腰柱,一名背解,一名腰戶,一名隨室。)在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千金》云:腰卒痛,去窮骨上一寸,灸七壯者,即此。)
陽關:在十六椎節下間,伏而取之。(《甲乙經》無此穴。)
命門:(一名屬累。)在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一云:平臍,用線牽而取之。(《千金》云:腰痛不得動者,令病人正立,以竹杖拄地,度至臍,乃取杖度背脊,灸杖頭盡處,隨年壯良。丈夫痔漏下血,脫肛不食,長泄痢,婦人崩中出血,帶下淋濁赤白,皆灸之,此俠兩旁各一寸,橫三間寸灸之。《標幽賦》云:兼肝俞,能使瞽士視秋毫之木。)
懸樞:在十二椎節下間,伏而取之。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在十一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間,俯而取之。此穴諸書皆失之,惟《氣府論》督脈下王氏注中有此穴,及考之《氣穴論》,曰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者,其穴即此。
筋縮:在九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至陽:在七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壯,主治腰脊強痛,胃中寒不食,少氣,胸脅支滿,羸瘦,身黃,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寒熱解㑊。)
靈臺:在六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經》無此穴,出《氣府論注》。
神道:在五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身柱:在三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壯。一曰灸七七壯。主治腰脊痛,癲癇,狂走,怒欲殺人,瘛瘲身熱,妄言見鬼,小兒驚癇。《神農經》云:治頦嗽可灸十四壯。)
陶道:在大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
大椎:(一名百勞。)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一曰平肩。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為骨會,骨病者可灸之。《千金》云:凡瘧有不可瘥者,從未發時前灸大椎,至發時滿百壯,無不瘥。時傳以此治百病。《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
啞門:(一名喑門,一名舌厭,一名舌橫。)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禁灸,灸之令人啞。
風府:(一名舌本。)在項上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督脈、陽維之會。《熱論》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此穴刺三分,留三呼,禁灸,灸之令人喑。《席弦賦》云: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又云:從來風府最難尋,須用功夫度淺深,倘若膀胱氣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尋。)
腦戶:(一名匝風,一名會額,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一曰在髮際上二寸。督脈、足太陽之會。禁刺灸,刺中腦戶,入腦立死。
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五分。
後頂:(一名交沖。)在百會後一寸五分,枕骨上。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一名巔上,一名天滿。)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心,容豆許,直兩耳尖,上對是穴。督脈、足太陽之會;手足少陽、足厥陰俱會於此。(刺二分,灸五壯。《甲乙經》曰:刺二分,灸三壯。一曰灸頭頂不得過七七壯。
主治頭風頭痛,耳聾,鼻塞鼻衄,中風言語蹇澀,口噤不開,或多悲哭,偏風半身不遂,風癇卒厥,角弓反張,吐沫心神恍惚,驚悸健忘,痎瘧,女人血風,胎前產後風疾,小兒風癇驚風,脫肛久不瘥。一曰百病皆治,宜刺此二分,得氣即瀉。若灸至百壯,停三五日後,繞四畔用三稜針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氣宣通,否則恐火氣上壅,令人目暗。一曰治悲笑欲死,四肢冷氣欲絕,身口溫,可針人中三分,灸百會三壯即蘇。
《史記》載扁鵲治虢太子屍厥,針取三陽五會而蘇。《席弘賦》云: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後尾骶。)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五分骨陷中,一云在百會前一寸。(《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艾炷如小麥。)
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陷中。(刺二分,灸五壯,一曰灸二七至七七壯。小兒八歲以前禁針,蓋其囟門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千金》云:邪病鬼癲,囟上主之,一名鬼門。《神農經》云:治頭風疼痛,可灸三壯。小兒急慢驚風,灸三壯,炷如小麥。一云:頭風生白屑多睡,針之彌佳,針訖,以末鹽生麻油相和,揩髮根下,頭風永除。)
上星:(一名神堂。)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陷中,可容豆。(《千金》云:鼻中息肉,灸二百壯。一云宜三稜針出血,以瀉諸陽熱氣。)
神庭: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發高者髮際是穴,發低者加二三分。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禁刺,灸三壯,專理頭風。
素髎:(一名面王。)在鼻端準頭。刺一分,禁灸。(主治鼻中息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喎噼,衄血。一曰:治酒酢風,用三稜針出血。)
水溝:(一名人中。)在鼻下溝中央,近鼻孔陷中。督脈、足陽明之會。(刺三分,留六呼,得氣即瀉,灸三壯至七壯,炷如小麥,然灸不及針。主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卒中惡邪鬼擊,不省人事,癲癇卒倒,消渴多飲,水氣遍身浮腫,瘟疫,口眼喎噼,俱宜刺之。若風水面腫,針此一穴,出水盡即愈。《神農經》云: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炷如小麥。)
兌端:在上唇端。《甲乙經》曰:手陽明脈氣所發。(刺二分,留六呼,灸三壯,炷如大麥,治齒齦痛,口瘡,臭不可近。)
齦交:(齦,音銀,齒根肉。)在唇內上齒縫中。任督二經之會。(逆刺三分,灸三壯,治鼻息,牙疳,小兒面瘡。)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別者,別走任脈、足少陰者也。本經上頭項,走肩背,故為病如此。頭重高搖之,謂力弱不勝而顫掉也。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