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圖考》~
1. 卷四
2. 奇經八脈總說(李時珍)
凡人一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凡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絡凡十五,乃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絡也。(《難經》作陰絡、陽絡。)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內溫臟腑,外濡腠理。
奇經凡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霧霈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素》未發之秘者也。八脈散在群書者,略而不悉,醫不知此,罔探病機,仙不知此,難安爐鼎,時珍不敏,參考諸說,以備學仙醫者筌蹄之用云。
白話文:
大意上,這段文字講述的是人體的經絡系統,其中包含了經脈和絡脈兩大部分。經脈指的是人體中直行的主要通道,而絡脈則是從經脈分支出來的旁側網絡。具體來說,人體中有十二條主要的經脈,分別是手部和腳部的六條陰脈和六條陽脈。
除了這些主要的經脈之外,還存在著十五條絡脈,這包括了每條經脈都有一條分支出的別絡,脾臟有一條較大的絡脈,再加上任脈和督脈兩條特殊的絡脈,合計為十五條絡脈。這些經絡中的二十七種氣流,如同泉水般地持續流動,就像日月運行一般,沒有片刻停歇。陰脈負責營養五臟,陽脈則營養六腑,陰陽交錯,像環一樣沒有起點或終點,終而復始,永不停息。
當這些氣流過剩時,就會流入奇經之中,互相滋潤,內部溫暖臟腑,外部滋潤皮膚腠理。
奇經共有八脈,它們不受十二條正經的限制,也沒有表裡的配合,因此被稱為奇。可以將正經比喻為溝渠,奇經比喻為湖泊,當正經中的氣流旺盛時,就會溢出到奇經之中。這就好比天上下雨,溝渠滿溢,霧氣四散,最終流入湖泊之中。這是對《黃帝內經·靈樞》和《黃帝內經·素問》中未完全揭示的祕密的一種解釋。
在各種醫學典籍中,對於這八條奇經的描述散見於各處,但往往不夠全面。如果醫生不知道這些,就無法深入理解疾病的本質;如果修煉者不知道這些,就很難掌握內丹的鍛煉方法。我雖能力有限,但還是嘗試著參考各種說法,希望能夠為那些學習醫術和內丹的人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
3. 奇經八脈總歌
正經經外是奇經,八脈分司各有名,任脈在前督屬後,衝起會陰腎同行。
陽蹺跟外膀胱別,陰起跟前隨少陰,陽維維絡諸陽脈,陰維維絡在諸陰。
帶脈圍腰如束帶,不由常度號奇經。
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也。奇經有八,曰任、督、沖、帶、陽蹺、陰蹺、陽維、陰維是也。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
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也。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之綱維也。是故任沖主身前之陰,督主身後之陽,以南北言也。
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以乾坤言也。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指得矣。仙而知乎八脈,則虎龍升降、玄牝幽微之竅妙得矣。
白話文:
正經之外還有奇經,奇經共有八條,各自有不同的名字。任脈在身體前面行走,督脈則在後方,衝脈從會陰起始,與腎臟的經脈一起運行。
陽蹺脈從腳跟開始,向外側沿著膀胱的分支行走;陰蹺脈則從腳跟開始,向內側沿著少陰脈行走。陽維脈連結所有陽性經脈,陰維脈則連結所有陰性經脈。
帶脈環繞腰部,形狀如同束帶,不受常規限制,因此被稱為奇經。
脈絡分為常脈和奇脈,十二經脈屬於常脈;奇經則不受常規限制,所以被稱為奇脈。奇經共有八條,分別為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陽蹺脈、陰蹺脈、陽維脈、陰維脈。任脈從會陰起始,沿腹部行走於身體前方,負責承擔陰脈的功能,因此被稱為「陰脈之海」。督脈同樣從會陰起始,沿背部行走於身體後方,負責總管陽脈,因此被稱為「陽脈之海」。衝脈也是從會陰起始,夾著肚臍向上直衝,負責連接各個經脈的要道,因此被稱為「十二經脈之海」。
帶脈則橫繞腰部,形狀如同束帶,用以總結和約束其他脈絡。陽蹺脈從腳跟開始,沿外踝向上行走於身體左右側;陰蹺脈從腳跟開始,沿內踝向上行走於身體左右側,這些脈絡使得身體的機能更加靈活。陽維脈起始於所有陽性脈絡的交匯處,沿外踝向上行走至體表;陰維脈起始於所有陰性脈絡的交匯處,沿內踝向上行走至體內,這些脈絡作為全身的綱領和維繫。
因此,任脈和衝脈主管身體前方的陰性區域,督脈主管身體後方的陽性區域,這是以南北方向來描述。帶脈橫繞腰部,約束其他脈絡,這是以六合(天地四方)的方向來描述。陽蹺脈主管身體左右側的陽性區域,陰蹺脈主管身體左右側的陰性區域,這是以東西方向來描述。陽維脈主管身體表面,陰維脈主管身體內部,這是以乾坤(天地)方向來描述。
因此,醫生若瞭解了八脈,就能掌握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的大致走向。對於修煉者而言,若瞭解了八脈,就能掌握虎龍升降、玄牝幽微等高深的內功祕訣。
4. 任脈循行圖
5. 任脈循行主病歌(經文附註內)
任脈起於中極下(中極,穴名,在臍下四寸。任脈起於其下,由少腹內胞門之宮、會陰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際至中極),上行腹裡循關元(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裡,循臍下三寸之關元,小腸之募,三陰、任脈之會),循內上行會衝脈,浮外循臍至喉咽,別絡口唇承漿已,過足陽明上頤間,循面入目至睛明,會督為陰脈海傳(《靈樞·五音五味篇》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至承漿而終;上頤循面入目至睛明,會於督脈,總為陰脈之海也。按:任脈由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
血氣盛則肌肉熱,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事數下,任沖並傷,故脈不營於口唇,則髭鬚不生),男子內結七疝病,女人帶下瘕聚團(任脈自前陰上行於腹,故男女之為病如此)。
白話文:
任脈的起始點在中極穴下方(中極穴位在肚臍下四寸處,任脈在此穴下方開始,從下腹部的胞門和會陰部位向上行走,然後穿出體表沿著曲骨往上到中極穴),接著往腹部內側上行經過關元穴(與足部的厥陰、太陰、少陰脈一同在腹部內側行走,沿著肚臍下三寸的關元穴,這是小腸的募穴,也是三陰脈和任脈的交匯點),再沿著腹部內側往上行走與衝脈會合,然後轉向腹部外側沿著肚臘向上至喉嚨咽部,分出一支連接口脣和承漿穴,再通過足陽明脈到達頰部,沿著面部進入眼睛,最後到達睛明穴,與督脈會合,形成陰脈之海(根據《靈樞·五音五味篇》記載: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胞中,向上沿著背部內側行走,成為經絡之海;那些向外浮動的部分,沿著腹部上行在咽喉會合,分支繞過嘴脣和口部,至承漿穴結束;再向上經過頰部沿著面部進入眼睛,到達睛明穴,與督脈會合,共同組成陰脈之海)。按照此理論,任脈沿著腹部上行在咽喉會合,分支繞過嘴脣和口部。
當血氣旺盛時,肌肉就會感到溫暖;如果只有血液旺盛,就會滋潤皮膚,促進汗毛生長;女性通常氣多血少,因為每月的月經失血,導致任脈和衝脈受損,因此脈絡無法充分供應口脣養份,所以女性通常不會長鬍子。
對於男性來說,任脈的問題可能導致七種疝氣疾病;對於女性來說,可能會出現帶下和瘕聚的問題(任脈從下體前方向上行走至腹部,因此男女性的疾病表現會如上述一樣)。
6. 任脈穴圖
(脈長四尺五寸)
凡此任脈之行,從胞中上注目,長四尺五寸,總二十四穴。按:《氣府論》曰: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本經原缺一穴,實只二十七穴;內齦交一穴,屬督脈;承泣二穴,屬足陽明、蹺脈;故只二十四穴。
白話文:
(脈絡全長四尺五寸)
以下所述任脈的運行路徑,起始於胞中(女性生殖系統),向上延伸至眼睛,全長共計四尺五寸,總共有二十四個穴位。根據《氣府論》記載,任脈所發出的穴位應有二十八個。但本經典中原本少了一個穴位,實際上只有二十七個;其中,齦交穴一個屬於督脈;而承泣穴有兩個,分別屬於足陽明和蹺脈。因此,實際上任脈上的穴位數量為二十四個。
7. 任脈穴歌
任脈中行二十四,會陰潛伏兩陰間,曲骨之上游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邊,陰交神闕水分處,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闕連鳩尾,中庭膻中玉堂里,紫宮華蓋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止。
白話文:
任脈沿身體正中線共有二十四個穴位,起始於會陰穴,此穴隱藏在男女私處之間。接著向上經過曲骨穴,再往上是中極穴,然後是關元穴、石門穴和氣海穴。再來是陰交穴、神闕穴和水分穴,接著是下脘穴、建裏穴和中脘穴。
之後穴位延伸至上脘穴、巨闕穴和鳩尾穴,再往上則是中庭穴、膻中穴和玉堂穴。再接下來是紫宮穴、華蓋穴,以及運行如璇璣星象般的璇璣穴。最後,經絡達到天突穴、廉泉穴,並終於承漿穴。
8. 取穴分寸並別
會陰:(一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任脈別絡,俠督脈、衝脈之會。一云任督沖三脈所起,任由此而行腹,督由此而行背,沖由此而行少陰之分。
曲骨: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動脈。任脈、足厥陰之會。
中極:(一名玉泉,一名氣原。)在臍下四寸。膀胱募也。足三陰、任脈之會。
關元:(一名次門,一名下紀。)在臍下三寸。此穴當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極,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小腸募也。足三陰、陽明、任脈之會。(《千金》云:治久痢百治不瘥,灸三百壯,分十日灸之;又治冷痢腹痛,及臍下結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仍灸天井百壯。《神農經》云:治痃癖氣痛,可灸二十一壯。)
石門:(一名命門,一名丹田,一名精露,一名利機。)在臍下二寸。三焦募也。
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肓之原也,為男子生氣之海。(刺八分,灸五壯。此氣海也,凡臟氣憊,一切真氣不足,久疾不瘥者,悉皆灸之。《甲乙經》曰:刺一寸三分,一日灸百壯。昔柳公度曰:吾養生無他術,但不使元氣佐喜怒,使氣海常溫爾。
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氣佐喜怒,若能時灸氣海使溫,亦其次也。予舊多病,常若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一二次灸之,則以氣怯故也。)
陰交:(一名少關,一名橫戶。)在臍下一寸,一曰當膀胱上際。三焦募也。任、沖、少陰之會。(刺八分,灸五壯,一曰灸百壯。主治衝脈生病,從少腹衝心而痛,不得小便,疝痛,陰汗,濕癢,奔豚,腰膝拘攣,婦人月事不調,崩中,帶下,陰癢,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
神闕:(一名氣舍。)當臍中。(灸三壯,禁刺,刺之令人惡瘍潰矢,死不治。一曰納炒乾淨鹽滿臍,上加厚姜一片蓋定,灸百壯,或以川椒代鹽亦妙。《千金》云:納鹽臍中灸三壯,治淋。又:霍亂納鹽灸二七壯。又:灸神闕,主治陰證傷寒,中風不省人事,腹中虛冷傷憊,腸鳴泄瀉不止,水腫鼓脹,小兒乳痢不止,腹大風癇,角弓反張,脫肛。婦人血冷不受胎者,灸此永不脫胎。
此穴在諸傢俱不言灸,只云禁針。《銅人》云:宜灸百壯。有徐平者,卒中不省,得桃源為灸臍中百壯始蘇,更數月復不起。鄭糾云:有一親卒中風,醫者為灸五百壯而蘇,後年逾八十。向使徐平灸至三、五百壯,安知其不永年耶。故神闕之灸,須填細鹽,然後灸之,以多為良。
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疾,而且延年;若灸少,則時或暫愈,後恐復發,必難灸矣。但夏月人神在臍,乃不宜灸。)
水分:(一名分水,一名中守。)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故曰水分。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臍上二寸。當胃下口、小腸上口。足太陰、任脈之會。
建里:在臍上三寸,中脘下一寸。
中脘:(一名太倉,一名胃脘,一名上紀。)在上脘下一寸,臍上四寸,居岐骨與臍之中。胃之募也,為腑之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此穴刺八分,灸七壯;一云二七壯,至百壯。此為腑會,故凡腑病者當治之。)
上脘: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臍上五寸。足陽明、手太陽、任脈之會。(《千金》云:日灸二七壯至百壯,三報之。《神農經》云:治心疼積塊嘔吐,可灸十四壯。《玉龍賦》云:閤中脘,治九種之心疼。)
巨闕:在鳩尾下一寸。心之募也。(《千金》云:治吐逆不下食,灸五十壯。又:治卒忤,灸百壯。《神農經》云:治小兒諸癇病,如口噦吐沫,可灸三壯,艾炷如小麥。)
鳩尾:(一名𩩲骬,一名尾翳。)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者,從岐骨際下行一寸,《甲乙經》曰一寸半。膏之原也。(禁刺灸。此穴大難下針,非甚妙高手,不可輕刺也。)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膻中:(一名元兒,又一名上氣海。)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兩乳間陷中,仰而取之。(禁刺,灸七壯。此穴乃氣之會也,凡上氣不及下氣、嗌氣、膈氣、痛之類,均宜灸之。)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一云少灸。主治胸膺滿痛,煩咳喘急,喉痹咽壅,水漿不入等證。)
紫宮: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治同玉堂。)
華蓋: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刺灸主治同上。)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刺灸主治同上。)
天突:(一名玉戶。)在結喉下三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神農經》云:治氣喘咳嗽,可灸七壯。)
廉泉:(一名本池,一名舌本。)在頷下結喉上中央舌本下,仰而取之。陰維、任脈之會。(按:《刺瘧論》所載曰:舌下兩脈者,廉泉也。《氣府論》曰:足少陰舌下各一。《衛氣篇》曰:足少陰之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然則廉泉非一穴,當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脈,而且為足少陰之會也。)
承漿:(一名天池,一名懸漿。)在頤前下唇稜下陷中。足陽明、任脈之會。(刺二分,留五呼,灸三壯。主治偏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口噤不開,暴喑不能言,刺三分,徐徐引氣而出,及治任之為病,其苦內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癥聚。一云療偏風口喎面腫,消渴飲水不休,口齒疳蝕生瘡,灸之亦佳,日可七壯,至七七壯止,即血脈宣通,其風應時立愈,艾炷不必大,但令當脈,即能愈疾。《千金》云:小兒唇緊,灸三壯。
《百證賦》云:瀉牙疼而即移。)
任脈之別,名尾翳,下鳩尾,散腹。實則腹皮痛,虛癢搔,取之所別。(注:尾翳,誤也。任脈之絡名屏翳,即會陰穴,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此經由鳩尾下行散腹,故為病若此,而治之者,當取所別之會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