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腎經穴歌

足少陰穴二十七,湧泉然谷太谿立,大鐘水泉連照海,復溜交信築賓實,

陰谷膝內輔骨後,已上從足走至膝,橫骨大赫聯氣穴,四滿中注肓俞臍,

商曲石關陰都密,通谷幽門寸半闢,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靈墟,

神藏彧中俞府畢。

白話文:

足少陰經穴二十七穴,分佈如下:

  • **足部:**湧泉、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築賓、陰谷。
  • **小腿部:**從陰谷穴開始,沿著足部內側上行至膝蓋內側的輔骨後方,再沿著脛骨內緣上行,經過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
  • **腹部:**從肓俞穴開始,沿著腹部正中線向上,經過商曲、石關、陰都、密,通谷、幽門。
  • **胸部:**從幽門穴開始,沿著胸部正中線向上,經過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靈墟,最後到達神藏、彧中、俞府。

注:

  • 以上穴位名稱皆為繁體中文,並已依現代醫學解剖學知識,將穴位分佈按照人體部位進行整理。
  • 該段文字為足少陰腎經的穴位描述,共計二十七個穴位。
  •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經絡穴位的存在尚無充分證據,因此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2. 取穴分寸

湧泉:(一名地衝。)在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陰所出為井。(《史記》:漢北齊王阿母患足下熱,喘滿,淳于意曰:熱厥也,刺足心立愈。《千金》云:鼻衄不止,灸二百壯。)

白話文:

湧泉穴:

別名「地衝」。位於腳掌心凹陷處,彎曲腳趾時,位於腳掌心凹陷的中間。是足少陰腎經的水穴(原穴)。

記載:

《史記》中記載:漢朝的齊王母親腳底發熱、喘息困難,淳于意診斷為熱厥,刺足心穴後立刻痊癒。

《千金要方》中記載:鼻子出血不止時,可以灸湧泉穴兩百壯。

(然谷:一名龍淵,一名然骨。)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別於足太陰之郄。足少陰所溜為滎。(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一曰刺不宜見血。治喘,煩滿,咳血,喉痹,消渴,舌縱,心恐,氣少,涎出,小腹脹,痿厥,寒疝,足跗腫,胻酸,寒熱,不久立,男子遺精,婦陰挺,月經不調,難成孕,初生小兒臍風動撮口,洞泄,此穴瀉。《百證賦》云:此穴易醒臍風。

白話文:

**然谷穴:**也稱龍淵穴、然骨穴。

位置: 位於足內踝前面,大骨下陷處。屬於足少陰腎經的郗穴,與足太陰脾經的郄穴相鄰。足少陰腎經的氣血在此匯聚,形成滎穴。

操作方法:

  • 針刺深度:三分
  • 留針時間:三呼(三口氣的時間)
  • 艾灸:三壯
  • 刺針時:不宜見血

主治病症:

  • 喘息
  • 胸悶腹脹
  • 咳嗽咳血
  • 咽喉疼痛
  • 消渴
  • 舌頭伸出過長
  • 心悸
  • 氣虛
  • 流口水
  • 小腹脹滿
  • 四肢痿弱
  • 寒冷或疝氣
  • 足跗腫脹
  • 大腿後側痠痛
  • 寒熱交替
  • 久站無力
  • 男性遺精
  • 女性陰部突出
  • 月經不調
  • 難以受孕
  • 新生兒臍風發作、口脣發烏
  • 腹瀉

《百證賦》中記載: 此穴能有效緩解臍風。

太谿:(一名呂細。)在足內踝後五分,跟骨上動脈陷中。男子、婦人病,有此脈則生,無此脈則死。足少陰所注為輸,即原也。(《神農經》云:治牙疼,可灸七壯。)

白話文:

太谿穴:又名呂細穴,位於足內踝後方五分處,在跟骨上動脈凹陷處。

男女疾病,若有此穴脈顯現表示生機蓬勃,若無此脈表示死亡將近。足少陰腎經的氣血流注在此處,為此穴的原氣。

(《神農經》記載:治療牙痛,可以用太谿穴灸七壯。)

大鐘:在足跟後沖中,大骨上兩筋間。《水熱穴論注》曰:在足內踝後沖中。足少陰絡,別走太陽。

水泉:在足內踝下,太谿下一寸。足少陰郄。

白話文:

大鐘穴位於腳跟後方的凹陷處,大骨上方兩條筋肉之間。根據《水熱穴論注》所述,此穴位在腳內側踝骨後方的凹陷處,是足少陰經的絡穴,分支連接太陽經。

水泉穴位於腳內側踝骨下方,太谿穴下約一寸的位置。這是足少陰經的郄穴。

照海:在足內踝下一寸陷中,容爪甲。一云在內踝下四分,微前高骨陷中,前後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神農經》云:在內踝直下白肉際是穴。陰蹺所生。(《攔江賦》云:治噤口喉風,用三稜針出血即安。)

白話文:

照海穴:

位置:在足內踝骨下方一寸的凹陷處,可以容納指甲。

另一種說法:在內踝骨下方四分之一處,稍向前方的凹陷處,前後有筋,上面有踝骨,下面有軟骨,穴位在正中間。

《神農經》記載:在內踝骨正下方白肉交際處。

屬於陰蹺經的穴位。

(《攔江賦》記載:治療口噤喉風,用三稜針刺出血即可見效。)

復溜:(一名昌陽,一名伏白。)在足內踝後上,除踝二寸陷者中。前傍骨是復溜,後傍筋是交信二穴,止隔一筋。足少陰所行為經。(刺三分,留三呼,灸五壯、七壯。《靈光賦》云:治腫如神。)

交信:在足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陰蹺之郄。

白話文:

復溜穴

別名:昌陽、伏白

位置:位於足內踝上方後方,從腳踝骨往上兩寸的凹陷處。

解剖:前方鄰近的骨頭為復溜穴,後方鄰近的筋膜為交信穴,兩穴僅隔著一條筋膜。

經絡歸屬:足少陰腎經

針刺療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口氣,艾灸五壯或七壯。

《靈光賦》記載:復溜穴對於治療腫脹有奇效。

築賓:在足內踝後上腨分中。陰維之郄。(刺三分,灸五壯,主治小兒胎疝,癲疾,吐舌,發狂,罵詈,腹痛,嘔吐涎沫,足腨痛。)

陰谷:在膝下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乃得之。足少陰所入為合。

白話文:

築賓穴

位置: 位於足內踝後面,跟腱分開的中間,屬於陰維經的郄穴。

取穴方法: 刺入三分,灸五壯。

功效: 主治小兒疝氣、癲癇、吐舌、發狂、罵人、腹痛、嘔吐涎沫、跟腱疼痛。

橫骨:(一名下極。)在大赫下一寸,肓俞下五寸,宛曲如仰月中央,去任脈之中行旁開五分,陰上橫骨中。按:少腹下尖自橫骨上行,不可概用腹中分寸,當以太陰之衝門起,自橫骨兩端以至陽明之氣衝,少陰之橫骨,至中行之曲骨穴,通計折量,始得其準。凡上至腹中,皆當以此類推。衝脈、足少陰之會。

白話文:

橫骨:(別名下極)位於大赫穴下方一寸,肓俞穴下方五寸,彎曲如仰臥的月亮中央,距離任脈的正中線約五分,在陰脈的橫骨中間。

註釋:少腹下緣尖突部分從橫骨上方延伸,不能籠統地用腹中的尺寸計算。應從太陰經的衝門穴開始,從橫骨兩端到陽明經的氣衝穴,再到少陰經的橫骨,抵達正中線上的曲骨穴,通過折線計算,才能得到準確的尺寸。所有計算腹部長度的,都應以此類推。衝脈與足少陰經交會於橫骨穴。

大赫:(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去中行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去中行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四滿:(一名髓海。)在中注下一寸,去中行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中注:在肓俞下一寸,去中行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肓俞:在商曲下一寸,(當作二寸,)直臍旁去臍中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商曲:在石關下一寸,去中行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石關:在陰都下一寸,去中行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陰都:(一名食宮。)在通谷下一寸,夾中脘相去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通谷:在幽門下一寸陷中,夾上脘相去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

幽門:(一名上門。)夾巨關兩旁各五分陷中。衝脈、足少陰之會。

步廊: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二寸,夾中庭仰而取之。

神封:在靈墟下一寸六分,去中行二寸,仰而取之。

靈墟:在神藏下一寸六分,去中行二寸陷中,仰而取之。

神藏: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二寸,仰而取之。

彧中: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二寸,仰而取之。

俞府:在巨骨下,夾璇璣旁二寸陷中,仰而取之。

白話文:

大赫穴位於氣穴穴下1寸,距中線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又名陰維、陰關。氣穴穴位於四滿穴下1寸,距中線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又名胞門、子戶。四滿穴位於中注穴下1寸,距中線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又名髓海。中注穴位於肓俞穴下1寸,距中線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肓俞穴位於商曲穴下1寸(實際應為2寸),直線距離臍旁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商曲穴位於石關穴下1寸,距中線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石關穴位於陰都穴下1寸,距中線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又名食宮。陰都穴位於通谷穴下1寸,與中脘穴相距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通谷穴位於幽門穴下1寸的凹陷處,與上脘穴相距5分,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又名上門。幽門穴位於巨關穴兩旁各5分的凹陷處,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步廊穴位於神封穴下1寸6分凹陷處,距中線2寸,仰著取穴,與中庭穴相對。神封穴位於靈墟穴下1寸6分,距中線2寸,仰著取穴。靈墟穴位於神藏穴下1寸6分凹陷處,距中線2寸,仰著取穴。神藏穴位於彧中穴下1寸6分凹陷處,距中線2寸,仰著取穴。彧中穴位於俞府穴下1寸6分凹陷處,距中線2寸,仰著取穴。俞府穴位於巨骨穴下方,與璇璣穴相距2寸凹陷處,仰著取穴。

3. 正筋別本標

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顀,(椎同)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足少陰之正,自膕中合於太陽,內行上至腎,當十四椎旁腎俞之次,出屬帶脈;其直者,上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是為六合之一也。

然有表必有里,有陽必有陰,故諸陽之正必成於諸明之別,此皆正脈相為離合,非旁通交會之謂也,余仿此。)

白話文:

腎經正經途徑膕窩後,分出一條支線與足太陽膀胱經會合,然後向上運行至腎臟的部位,與第十四節椎骨旁腎俞穴相鄰,再分出一支與帶脈相連。正經直行的部分,上連舌根,再從頸項處出,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會,這是六條會合經絡中的一條。其他陰經的支脈都屬於正經的支線。

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並足太陰之筋,邪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足少陰之筋,起小指下,邪趨足心,又邪趨內側上然骨,並足太陰商邱之次,走內踝之下,結於跟踵之間,與太陽之筋合,由踵內側上行,結於內輔骨下陰谷之次。)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自內輔並太陰之筋,上循陰股,上橫骨,與太陰、厥陰、陽明之筋合而結於陰器,皆剛筋也。)循脊內挾膂,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

白話文:

足少陰經的筋膜,起源於小指下方,與足太陰經的筋膜並行,斜向行走到內踝下方,在腳後跟處與足太陽經的筋膜相合,向上連結到內踝骨下方(足少陰經的筋膜,從小指下方開始,斜向走到足心,再斜向走到內側上然骨,與足太陰經的商丘穴附近並行,經過內踝下方,連結到腳後跟,與足太陽經的筋膜相合,從後跟內側向上行走到內輔骨下方陰谷穴附近)。

筋膜與足太陰經的筋膜並行,沿著陰股向上行走到生殖器,與足太陰經、足厥陰經、足陽明經的筋膜相合,連結到生殖器(這些都是強韌的筋膜)。

沿著脊柱內側夾著脊肌向上行走到頸部,連結到枕骨,與足太陽經的筋膜相合。

(自陰器內行,由子宮上系腎間,並衝脈,循脊兩旁,挾膂上至項,與足太陽之筋合結於枕骨內,屬髓海。膂,音旅。)

白話文: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足少陰之絡,名大鐘,在足跟後骨上兩筋間,別走足太陽者也。按:十二經脈言本經從肺出絡心,此言上走心包下,外貫腰脊,故其為病如此。)

腎經的一條分支,叫做大鐘,位於腳踝後面繞過腳跟,然後分支出足太陽經;另一條分支與本經一道向上行走到心包,向下貫穿腰脊。如果這條分支的氣逆行,就會出現胸悶煩躁;如果氣血實滯,就會出現大便祕結不通;如果氣血虛弱,就會出現腰痛,這是因為氣血在分支處受阻所致。(腎經的絡脈,叫做大鐘,位於腳後跟骨上的兩條肌腱之間,分支出足太陽經。注:十二經脈說本經從肺部出來,絡脈連接到心部,而這裡說絡脈向上行走到心包,向下貫穿腰脊,所以其病症表現如此。)

白話文:

腎經有一條分支,叫做大鐘,它位於腳踝後面,繞過腳跟,然後分出一條支線連接到足太陽經。另一條分支則與腎經主線一同向上行走到心包,向下貫穿腰脊。

如果這條分支的氣逆行,就會導致胸悶煩躁;如果氣血停滯不順,就會出現便秘;如果氣血虛弱,就會出現腰痛,這是因為氣血在這條分支處受到阻礙所致。

(註:根據十二經脈理論,腎經從肺部開始,它的絡脈連接到心臟。而這裡所述的絡脈則向上行走到心包,向下貫穿腰脊,因此其病症表現才會如此。)

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踝上二寸,復溜、交信也,踝下一寸,照海也。)標在背俞與舌下兩脈也。(背俞,腎俞也;舌下兩脈,廉泉也。)

白話文:

腎經的根源在內腳踝(踝骨)下三寸處;(踝骨上兩寸是復溜穴和交信穴,踝骨下三寸是照海穴。)它的標誌在背部的腎俞穴和舌頭下面的兩條脈絡;(背部的腎俞穴;舌頭下面的兩條脈絡是廉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