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圖考》~ 卷三 (2)
卷三 (2)
1. 正筋別本標
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此膀胱與腎為表裡,故其經脈相為一合也。
白話文:
足太陽經的正經,分支進入小腿肚,一條分支向下五寸,進入肛門,屬於膀胱經,散佈到腎臟,循著脊骨到達心臟散佈於胸部;直行的分支,從脊骨上部到達後頸,再返回太陽經,這是一條經脈。(膀胱經和腎經表裡相合,所以它們的經脈互相交會。)
足太陽之正入膕中,與少陰合而上行,其別一道下尻五寸,當承扶之次,上入肛門內,行腹中,屬於膀胱,散於腎,循膂當心入散,上出於項,而復屬於本經太陽,此內外同為一經也。)
白話文:
足太陽經的正脈進入膕部(膝後窩),與少陰經合流向上行,它的分支脈絡向下行五寸,在承扶穴附近,進入肛門內,沿腹中行走,與膀胱相連,散佈在腎臟,沿着脊柱兩旁向上,經過心臟內部,進入咽喉,再繼續向上,由後頸部穿出,與足太陽經本經相連接,也就是說,足太陽經的內行脈絡和外行脈絡是同屬一條經絡的。
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邪上結於膝,(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爪甲之側,即足太陽經脈所止之處至陰穴次也;循足跗外側,上結於外踝崑崙之分,乃邪上跗陽而結於膝膕之分。結,聚也。)其下循足外踝,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其下,足跗之下也;踵即足跟之突出者,跟即踵上之鞭筋處也,乃僕參、申脈之分;結於膕,委中也。膕,音國;鞭,硬同。
白話文:
足太陽經的經筋,從小腳趾開始,往上連接腳踝,再向上連接膝蓋。(足太陽經的經筋起於小腳趾指甲旁邊,也就是足太陽經脈結束的次陰穴;沿著腳背外側,向上連接外踝的崑崙穴,然後偏向太陽經而連接膝蓋後側。結:聚集的意思。)經筋向下沿著腳外踝,連接腳後跟,再向上沿著腳後跟,連接膝蓋後側;(其下:指腳背以下;踵:腳後跟突出的部分;跟:踵上面的腳筋處,也就是僕參和申脈的分界點;連接膝蓋後側:指委中穴。委中:發音同「國」;鞭:發音同「硬」。)
)其別者結於腨外,上膕中內廉,與膕中並,(此即大筋之旁出者,別而為柔軟短筋,亦猶木之有枝也。後凡言別者、支者,皆仿此。此支自外踝別行,由足腨肚之下尖處,行少陽之後,結於腨之外側,絡穴飛陽之分,乃上膕內廉,合大筋於委中而一之也。)上結於臀,(尾骶骨旁會陽之分也。
白話文:
其他的(經筋)在小腿外側形成,從小腿後方中間的內側緣開始,與小腿後方中間的(經筋)並行(這就像肌腱旁有分支,這些分支比肌腱柔軟短,就像樹木有樹枝一樣。後文凡是提到「別」或「支」的,都是指這種情況。這條分支經筋從外踝分出,經過小腿肚下方的尖端,沿著少陽經的後面運行,在小腿外側形成,連接到「飛陽」穴的部位,然後向上延伸到小腿後方的內側緣,與大腿後方的肌腱在「委中」穴匯合成一條)。向上延伸到臀部(骶尾骨旁,是陽經會合的地方)。
臀,音屯。)上挾脊上項,(夾脊背,分左右上項,會於督脈之陶道、大椎,此皆附脊之剛筋也。)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其支者,自項別入內行,與手少陽之筋結於舌本,散於舌下,自此以上皆柔軟之筋,而散於頭面。)其直者,結枕骨,上頭下顏結於鼻;(其直者,自項而上,與足少陰之筋合於腦後枕骨間,由是而上過於頭前,下於顏,以結於鼻下之兩旁也;額上曰顏。)其支者,為目上綱,下結於頄;綱,綱維也,所以約束目睫,司開闔者也。
白話文:
臀部(讀作「屯」),上方連接脊椎和頸部兩側(夾住脊背,分左右兩側上頸,會合於督脈的陶道穴和大椎穴,這些都是依附於脊椎的堅硬筋脈)。它的分支,則向內散入,與舌根相連;(其分支,從頸部向內散入,與手少陽經的筋脈連於舌根,散佈到舌頭下面,從這裡往上都是柔軟的筋脈,而且散佈到頭部和臉部。)它的直脈,則連於枕骨,向上到頭部,向下到臉部,並與鼻子相連;(其直脈,從頸部向上,與足少陰經的筋脈會合於腦後枕骨之間,然後向上經過頭部前面,向下到臉部,與鼻子下面的兩側相連;額頭以上稱為「顏」。)它的分支,形成眼上方的綱維,向下與頄骨相連;綱維就像約束的繩索,用來約束眼睫毛,掌管眼睛的開合動作。
目下曰頄,即顴也。此支自通頂於腦者,下屬目本,散於目上,為目上綱;下行者,結於頄,與足少陽之筋合。頄,音求。)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又其支者,從挾脊循腋後外廉,行足少陽之後,上至肩,會手陽明之筋,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此支後行者,從腋後、腋下向前,邪出陽明之缺盆,乃從耳後直上,會於手太陽、足少陰之筋,結於完骨。完骨,耳後高骨也。
白話文:
太陽穴以下稱為頄,也就是顴骨。這條經脈起源於頭頂,連接到腦部,向下屬於眼睛,在眼睛的上方散開,成為眼睛上方的總綱;向下走的支脈,連接到頄,與足少陽經的筋會合。(頄,讀音為「求」。)
這條經脈的支脈,從腋窩後面的外緣開始,連接到肩髃。(另外一條支脈,從頸椎兩側,沿著腋窩後面的外緣,行於足少陽經之後,向上到達肩膀,與手陽明經的筋會合,連接到肩髃。)
這條經脈的支脈,進入腋窩下方,向上穿過缺盆,連接到完骨。(這條支脈向後行,從腋窩後方、腋窩下方向前,斜出陽明經的缺盆,直接向上到達耳後,與手太陽經、足少陰經的筋會合,連接到完骨。完骨是耳後突出的骨頭。)
)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於頄。(此支前行者,同前缺盆之筋岐出別上頤頷,邪行出於頄,與前之下結於頄者相合也。)
白話文:
(這一分支)從缺盆處出來,邪氣向上從頄穴出(這分支中的前進分支,與前面缺盆出的肌腱一樣,分叉之後上到頤頷,邪氣從頄穴出,與前面與頄穴相接的部分相合)。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足太陽之絡,名飛陽,在足外踝上七寸,別走足少陰者也;此經起於目內眥,絡腦行頭背,故其病如此;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飛陽。)
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跗陽穴也。)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即睛明穴。)
白話文:
足太陽經的別絡,稱為飛陽,位於腳踝外側向上七寸處。它與足少陰經相通。如果飛陽經絡不通暢,就會出現肌肉抽筋、頭痛、背痛等實症。如果飛陽經絡虛弱,就會出現鼻出血等虛症。治療時,應當取用飛陽經絡與足少陰經相通的部位。
2. 腎經循行經文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白話文:
腎經(足少陰經)的經脈,起始於小指下方,循行足心,從然谷下方出來,沿著內踝後方,有一支脈入腳後跟,另一支循小腿內側,出膝蓋內側,上行於大腿內側後緣,貫穿脊椎連接腎臟,再經絡膀胱;主脈上行從腎臟穿過肝臟橫膈膜,進入肺臟中,沿著喉嚨,挾持舌根;有支脈從肺臟出來,連接心臟,分佈於胸中。
3. 腎經穴圖
左右共五十四穴,脈長六尺五寸
白話文:
左右共有五十四個穴位,經脈總長六尺五寸。
4. 腎臟經文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腎附於脊之十四椎下。是經常少血多氣。其合骨也,其榮發也,開竅於二陰。《難經》曰:腎有兩枚,重一斤二兩,主藏精與志。華元化曰: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也。
白話文:
腎臟是強壯的器官,具有創造力。腎臟附著在脊椎的第十四節椎骨下方。它通常儲蓄較少的血液,但有很多氣。它與骨骼相應,它的榮華表現為頭髮的生長,並在兩個陰部(指生殖器)開竅。
《難經》中說:腎臟有兩個,重約一斤二兩,主要儲藏精液和意志。
華元化說:腎臟是精神的住所,生命之根。
腎有兩枚,形如豇豆,相併而曲,附於脊之兩傍、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黃脂包裹,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下條趨脊下大骨,在脊骨之端,如半手許;中有兩穴,是腎帶經過之處,上行脊間至腦中,連於髓海。
白話文:
腎臟有兩個,形狀像豇豆,靠在一起彎曲,附著在脊椎兩側,相距一寸五分;腎臟外面包裹著黃色的脂肪,各有兩條韌帶,上面的韌帶連接在心臟,下面的韌帶朝著脊椎下方的骨頭,在脊椎骨的頂部,長度約半個手掌;腎臟中間有兩個孔穴,是腎臟韌帶穿過的地方,韌帶往上延伸到脊椎之間,最後到達腦部,連接到腦髓。
5. 腎經循行主病總歌
足腎經脈屬少陰,斜從小指趨足心(足太陽之脈,終於足小指,而足少陰脈於小指下接之,斜走足心湧泉穴),出於然骨(在內踝前大骨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尋(自復溜交信,過足太明之三陰交,以上腨內之築賓,出膕內廉之陰谷),上股(內)後廉直貫脊(結於督脈之長強,貫脊中而後屬腎),屬腎下絡膀胱深(前當關元、中極之分,而絡於膀胱。
白話文:
足腎經脈屬於少陰系統,斜行從小指走向足心(足太陽經脈終於足小指,而足少陰脈在下接小指,斜行到足心湧泉穴),從然骨(位於內踝前大骨下方)沿著內踝,(之後分支)進入腳跟內側上方的凹陷處(內出),再進入小腿內側後緣(廉),從復溜穴與足三陰經交會,經過小腿內側的築賓穴,從小腿後側內緣的陰谷穴出來,向上沿著大腿後側內緣直抵脊椎(與督脈中的長強穴相連,貫通脊中,最終屬腎),屬於腎的經脈,向下與膀胱相連(通過關元、中極穴位,與膀胱相連)。
滑氏曰:由陰谷上股內後廉,貫脊會於長強,還出於前,循橫骨而上至肓俞之次、臍之左右,屬腎下臍,至關元、中極之分而絡膀胱也),直者從腎(肓俞之分)貫肝膈,入肺(中)挾舌(本)循喉嚨(自肓俞上行,循商曲等穴,至俞府而上循喉嚨,並人迎、挾舌本而終。按:足少陰經,考之本篇及經別、經筋等篇,皆言由脊裡上注心肺,而散於胸中。
白話文:
滑氏說:經絡從陰谷穴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後方,貫穿脊柱會合於長強穴,再從前面出來,沿著橫骨向上至肓俞穴附近、肚臍兩側,屬於腎,向下到臍下、關元穴、中極穴的分界,並絡屬膀胱經。直行的經絡從腎(肓俞穴分界)貫通肝臟隔膜,進入肺(部)旁挾舌根,沿著喉嚨向上(從肓俞穴向上,沿著商曲等穴位,到俞府穴後向上沿著喉嚨,並經過人迎穴、挾舌根穴止於舌頭。注:足少陰經,根據本篇及經別、經筋等篇的考證,都是說經絡從脊椎內側往上注於心肺,而散佈於胸腔中。
惟《骨空論》曰:衝脈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故《甲乙經》曰:於俞府下至步廊等六穴,皆云足少陰脈氣所發;幽門至橫骨等十一穴,皆云衝脈、足少陰之會;故滑氏注如此,實本《甲乙》、《銅人》諸書,而《甲乙》又本於《骨空論》也),支者從肺絡心上,注胸(膻中)交於手厥陰(其支者,自神藏之際,從肺絡心注胸中。以上俞府諸穴,少陰經止此,而接乎手厥陰經也)。
白話文:
《骨空論》記載:衝脈從氣街出發,和足少陰經並行,經過肚臍上行,到胸腔後分散。因此,《甲乙經》說:從俞府穴以下到步廊穴等六個穴位,都是足少陰經發出的氣;從幽門穴到橫骨穴等十一個穴位,都是衝脈和足少陰經交會的穴位;所以滑氏的註解是這樣,實際上是根據《甲乙經》、《銅人》等著作,而《甲乙經》又根據《骨空論》。衝脈的分支從肺部經過心上,注入胸腔(膻中穴),與手厥陰經相交。(衝脈的分支從神藏穴附近的地方,從肺部經過心臟注入胸腔中。以上俞府等穴位,是足少陰經的終點,而與手厥陰經相連接。)
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病飢不欲食(腎雖陰臟,元陽所居,水中有火,為脾胃之關;陰動則陽衰而脾困,真火不能溫養化源也),面如漆柴(水色黑,陰邪見也,腎藏脾精,衰則枯如柴而無發生也)咳唾(有)血,喝喝而喘(真陰損則虛火上奔,子病及母也)坐(而欲)起輒(陰處不能靜也),兩目䀮䀮(如)無所見(目瞳子者,骨之精也,腎精內奪則䀮䀮如無所見,故凡目多昏黑者,必真水虧也),心(如)懸(心腎不交,則精離散)若飢(陰虛則內餒,故常若飢狀;土邪淫勝,病本於腎也)皆精失,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腎在志為恐,腎氣怯,故為病如此),咽腫舌乾兼口熱,上氣(腎水上溢為腫)心痛或心煩(本經之脈循喉嚨、俠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故為病如此),黃疸(陰虛陽實為黃疸,云腎水乘脾,或為女勞疸)腸澼(陽邪自表入臟,並聚於陰,留薄下集,則為腸澼)及痿(骨痿)厥(下不足則上逆),脊股後廉之內痛(皆經脈所過),嗜臥(多陰少陽,精神匱也。《逆調論》曰: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足下熱痛切(脈起足心)。
白話文:
這條經脈多氣血少,因此活動時容易餓卻不想吃東西。(腎臟雖然是陰性臟腑,但也是陽氣所居之地,如同水中藏有火,是脾胃的關卡;陰性活動時陽氣就會衰弱,脾胃就會受到影響,真火不能溫暖和滋養消化系統。)臉色像漆器或乾柴一樣黑暗。(水屬黑色,陰邪之氣顯露出來,腎臟儲存著脾臟的精華,腎臟衰弱,脾臟就會像乾柴一樣枯萎,無法滋生。)咳血、呼吸急促且有痰鳴聲。(真陰受損,虛火向上竄,子經脈影響到母經脈。)坐下時想要起身就喘不過氣。(陰氣無法安靜地待在下面。)兩眼昏花,像是看不見東西。(瞳孔是骨髓的精華,腎精被內奪,瞳孔就會昏花,看不見東西。因此凡是眼睛昏花黑暗的,必定是真水虧損。)心臟像是懸在半空中。(心腎不交,精氣就會散失。)像是飢餓的樣子。(陰虛則內臟空虛,所以常有飢餓的感覺;濕邪過盛,病根源自腎臟。)所有精氣都流失了,容易恐懼(心臟戰戰兢兢),就像有人要抓自己一樣。(腎臟主掌恐懼的心志,腎氣虛弱,所以會表現出這樣的症狀。)咽喉腫脹、舌頭乾燥,同時伴有口熱,氣往上衝。(腎水上溢造成腫脹。)心臟疼痛或煩躁不安。(經脈循著喉嚨和舌根;經脈的分支從肺部出來,連接心臟,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症狀。)黃疸。(陰虛陽實會導致黃疸,腎水侵犯脾臟或女性勞累導致黃疸。)腹瀉。(陽邪從外而入,聚集在內臟,並聚於陰分,停留下來向下積聚,就會形成腹瀉。)以及肌肉萎縮、陽氣不足。(下部不足,就會逆衝到上部。)脊柱和小腿後側內側疼痛。(這些部位都是經脈經過的地方。)喜歡睡覺。(多陰少陽,精神不足。《逆調論》說:腎臟屬水,主掌體液,也主掌睡眠和呼吸。)足底發熱、疼痛。(脈絡起於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