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回本書目錄

1. 卷三

2. 膀胱經循行圖

3. 膀胱經循行經文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白話文:

膀胱經,這是足太陽脈的一條路線,它起始於眼睛的內側,然後向上延伸到額頭,最後交會在頭頂。它有一個分支,從頭頂延伸到耳朵的上方角落。

主脈則是從頭頂進入,連接腦部,再回繞出來,另外一個方向下行到頸部,沿著肩膀和背部的內側往下,抵達腰部中央,再深入體內沿脊椎而行,聯繫腎臟並屬於膀胱。另一個分支則是從腰部中央向下,夾著脊椎,穿過臀部,進入膝蓋後方。

還有另一個分支,從肩膀兩側開始,分別下行穿過肩胛骨,夾著脊椎的內側,通過大腿根部,沿著大腿外側,從後方邊緣下行,與膝蓋後方的脈絡會合,再繼續下行,穿透小腿內部,從腳踝外側出來,沿著京骨,最終達到小指的外側。

4. 膀胱經穴圖

(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脈長八尺)

白話文:

「膀胱經穴圖總共有126個穴位(左右兩側各包含),整條脈絡全長八尺。」

5. 膀胱經腑象圖

6. 膀胱經文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當十九椎,居腎之下,大腸之前。有下口,無上口。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為小腸下口,乃膀胱上際,水液由此別迴腸,隨氣泌滲而入。其出其入皆由氣化,入氣不化,則水歸大腸,而為泄瀉;出氣不化,則閉塞下竅,而為癃腫。後世諸書有言其有上口、無下口,有言上下諸有口者,皆非。

是經常多血少氣。《難經》曰: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廣二(寸半)。

白話文:

膀胱就像是身體裡的一個都市管理者,負責儲存我們身體的津液。如果身體的氣化功能正常,那麼這些津液就能順利排出體外。膀胱位於人體的第十九根脊椎位置,就在腎臟下方,大腸前方。它只有一個出口,並沒有進口。在肚臍上方一寸的地方,有一個名為「水分」的穴位,這是小腸的出口,也是膀胱的起始點。從這裡開始,水液會從小腸分離出來,隨著氣體的泌滲進入膀胱。無論是進入還是排出,都需要依靠氣化功能。如果進入的氣不能進行氣化,那麼水液就會流入大腸,導致腹瀉;如果排出的氣不能進行氣化,就會阻塞下面的出口,引起尿道腫脹和排尿困難。

後世的許多書籍提到,膀胱有一個進口,但沒有出口,或者說它同時有進出口,這都是不正確的。

膀胱通常含有的血液比氣體多。根據《難經》記載,膀胱的重量是九兩二銖,長寬各九寸,可以容納九升九合的尿液,其出口的直徑約為二寸半。

7. 膀胱經循行主病總歌

足太陽經膀胱脈,目內眥(睛明)上額交巔(由攢竹而上至絡卻穴,左右斜行而交於巔頂之百會),支者從巔入耳(上)角(其支者,由百會旁行至耳上角,過足少陽之曲鬢、率骨、天衝、浮白、竅陰、完骨,故此六穴者,皆為足太陽、少陽之會),直者從(百會)巔(入)絡腦間(自百會行通天、絡卻、玉枕,入絡於腦中也)。

還出(別)下項循肩膊(自腦復出,別下項,由天柱而下會於督脈之陶道、絡卻,循肩膊內,分作四行而下),挾脊抵腰(此言內兩行者,去脊一寸五分,行十二俞等穴而抵腰中也)循膂旋(脊兩旁之內為膂),絡腎正屬膀胱腑(自腰中入膂,絡腎前,屬膀胱),一支貫臀入膕傳(從腰中循髖骨下,夾脊歷四髎穴,貫臀之會陽下行承扶、委陽等穴,入之委中也;尻旁大肉曰臀,膝後曲處曰膕)。

一支從膊(內左右)別貫胛(此言肩膊內大杼下外兩行也,左右貫胛,去脊各三寸別行,歷附分、魄戶等穴而下行也),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行(由秩邊過髀樞,會於足少陽環跳穴,循髀外後廉,去承扶一寸五分之間下行,復與前之入膕中者相合),貫腨(內)出(外)踝循京骨(小趾本節後大骨曰京骨),小趾外側至陰全(足太陽經止此,乃交於小趾之下,而接乎足少陰經)。

此經少氣而多血,頭痛脊痛腰如折,目似脫兮項似拔,膕如結兮腨如裂,髀不可曲(以上皆足太陽經脈所歷之處,而見諸證,皆濕淫所勝,土邪傷水也)及(為)踝厥(脈出外踝之後筋,亦結於外踝也),是所生病在筋結(周身筋脈,惟足太陽為多、為巨,其下者結於腫腨膕臀等處,其上者挾腰脊,絡肩項上頭,為目上綱,下結於頄,故凡為攣、為弛、為反張、戴眼之類,皆足太陽之水虧,而主筋所生病)。

痔(脈入肛)瘧(經為表)狂癲(邪入於陽)疾並生,鼽衄(太陽經氣不能循經下行,上衝於腦而為是病也)目黃而淚出(頭),囟項背腰尻膕腨,病若動時皆痛徹。(以上皆經脈所過。)

白話文:

【膀胱經的行走路線與相關病症總結】

足太陽膀胱經的脈絡,起始於眼睛內角的睛明穴,往上到額頭,在頭頂百會穴處交會(由攢竹穴往上至絡卻穴,左右兩邊斜向交會在頭頂的百會穴)。其中一分支從頭頂進入耳朵上方角落(這分支由百會穴旁邊延伸至耳上角,經過足少陽膽經的曲鬢、率骨、天衝、浮白、竅陰、完骨穴,所以這六個穴位都是足太陽和少陽二經的交會點)。

主脈則從百會穴直下,深入腦部空間(自百會穴往下經通天、絡卻、玉枕穴,進入腦部)。再出來後,分岔向下至頸項沿著肩部(從腦部再次出來,分岔向下至頸項,由天柱穴開始,會合督脈的陶道、絡卻穴,沿著肩部內側,分成四條線向下)。

兩脈夾著脊椎到達腰部(這是指內部的兩條線,離脊椎一寸五分,穿過十二俞等穴位,抵達腰部)。沿著脊椎旁邊的肌肉,聯繫腎臟,直接歸屬於膀胱(自腰部進入肌肉,聯繫腎臟前面,歸屬於膀胱)。

其中一分支穿透臀部,進入膝窩,進行傳導(從腰部沿著髖骨向下,夾著脊椎經過四髎穴,穿透臀部的會陽穴,下行至承扶、委陽等穴位,進入膝窩;髖骨旁邊的大塊肌肉稱為臀部,膝蓋後面彎曲的地方稱為膝窩)。

另一分支從肩部內側分開,穿透肩胛骨(這是指肩部內側大杼穴下方的兩條外線,左右穿透肩胛骨,離脊椎各三寸,分開下行,經過附分、魄戶等穴位);夾著脊椎(內側超過髀樞),沿著大腿後側(外側從後側向下),在膝窩合流(由秩邊穴經過髀樞,會合足少陽膽經的環跳穴,沿著大腿後側,離承扶穴一寸五分,向下行走,再次與先前進入膝窩的脈絡合流)。

穿透小腿肚(內側),從腳踝外側繞行至京骨(小趾根部後方的大骨稱為京骨),沿著小趾外側,到達至陰穴(足太陽經到此結束,交接於小趾下方,連接到足少陰腎經)。

這條經絡氣血運行較弱,易出現頭痛、脊椎痛、腰痛如斷裂,眼睛似乎要脫出,頸部似乎被拔起,膝窩如打結,小腿肚如撕裂,大腿無法彎曲(以上都是足太陽經脈所經歷的位置,出現的症狀,都因濕氣過盛,土邪侵襲水臟所致)以及腳踝厥冷(脈絡出現在腳踝後方的筋膜,也在腳踝外側結聚),這些都是由筋脈結聚所引發的疾病(全身的筋脈中,足太陽膀胱經最多、最粗大,下部分結聚在腫脹的小腿肚、臀部等地方,上部分夾著腰脊,聯繫肩頸上至頭部,成為眼睛上方的肌肉,下端結聚在顴骨,因此,所有抽搐、鬆弛、反張、翻白眼等類型的疾病,都是足太陽膀胱經水氣不足,導致筋脈疾病)。

痔瘡(脈絡進入肛門)、瘧疾(經絡為表層)、瘋狂癲狂(邪氣進入陽經)的疾病同時發生,鼻塞流血(太陽經氣無法沿著經絡下行,向上衝擊腦部而引發此病)、眼睛黃色分泌物且淚水流出(頭部),囟門、頸項、背部、腰部、髖骨、膝窩、小腿肚,這些部位若有活動,都會感到劇烈疼痛(以上都是經脈所經過的地方)。

8. 膀胱經穴歌

足太陽經六十三,睛明攢竹曲差參,五處承光接通天,絡卻玉枕天柱邊。

大杼風門引肺俞,厥陰心膈肝膽居,脾胃三焦腎俞次,大腸小腸膀胱如。

中膂白環皆二行,去脊中間二寸許,上髎次髎中復下,會陽須向尻旁取。

還有附分在三行,二椎三寸半相當,魄戶膏肓與神堂,譩譆膈關魂門旁。

陽綱意舍及胃倉,肓門志室連胞肓,秩邊承扶殷門穴,浮郄相鄰是委陽。

委中再下合陽去,承筋承山相次長,飛陽跗陽達崑崙,僕參申脈過金門。

京骨曲骨近通谷,小指外側尋至陰。

白話文:

【膀胱經穴歌現代譯文】

足太陽膀胱經總共有六十三個穴位,從眼睛內角的睛明穴開始,經過額頭上的攢竹、曲差、五處、承光等穴,一直到頭頂的通天穴,再往下到後腦勺的絡卻和玉枕,最後到達天柱穴。

然後沿著脊椎兩側,有大杼、風門、肺俞等穴,接著是心包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等穴,這些穴道皆位於脊椎中線兩側約二寸的位置。

此外,中膂關、白環俞等穴也位於此線上,再往下則有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等穴,而會陽穴則在臀部旁邊。

另外,附分穴則位於第三條線上,即第二胸椎棘突下,距後正中線三寸半的地方。此線上的穴道還有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等穴。

再來,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等穴,以及大腿後側的承扶、殷門穴,小腿後側的浮郄、委陽穴,都在此線上。

委中穴再往下,就是合陽穴,然後是承筋、承山穴,接著到腳踝的飛陽、跗陽、崑崙穴,再往下則有僕參、申脈、金門等穴。

最後,京骨、曲池、通谷等穴則在腳跟附近,而小指外側的至陰穴則是此經的終點。

請注意,這僅是現代漢語的轉譯,並未包含具體的針灸或按摩治療指導。

9. 取穴分寸

睛明:(一名淚孔。)在目內眥外一分宛宛中。《氣府論注》曰: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五脈之會。

攢竹:(一名始光,一名員柱,一名夜光,一名光明。)在眉頭陷者中。(《明堂》:用細三稜針刺之,宣泄熱氣,眼目大明,宜刺三分出血。)

曲差:(一名鼻沖。)在神庭旁一寸五分,入髮際,正頭取之。

五處:在曲差後五分,夾上星旁一寸五分。

承光:在五處後一寸五分。《水熱穴論注》曰:五處後一寸。《甲乙經》:五處後二寸。(此穴刺三分,禁灸。)

通天:(一名天曰。)在承光後一寸五分,一曰橫直百會旁一寸五分。(刺三分,留七呼,灸二壯。《千金》云:癭氣面腫,灸五十壯。《百證賦》云:能去鼻內無聞之苦。)

絡卻:(一名強陽,一名腦蓋。)在通天後一寸五分。《甲乙經》:一寸三分。

玉枕:在絡卻後一寸五分。《甲乙經》曰:在絡卻後七分,夾腦戶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後髮際三寸。(按:《甲乙經》之數與督脈之數不合。)

天柱:俠項後大筋外廉,髮際陷中。

大杼:在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二寸陷中,正坐取之。《海論》曰:衝脈者,其輸上在於大杼。《氣穴論注》曰:督脈別絡,手足太陽三脈之會。

風門:(一名熱府。)在二椎下兩旁,各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熱府腧也。(刺五分,留七呼,灸五壯。主治傷寒,頭痛項強,目瞑,鼽嚏,胸中熱,嘔逆,氣喘臥不安,身熱黃疸,癰疽發背。此穴能瀉一身熱氣,常灸之,永無癰疽瘡疥等患。)

肺俞:在三椎下,去脊中各二寸。又以手搭背,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處是穴,正坐取之。《千金》曰:肺俞對乳,引繩度之。《素問》曰:刺中肺,三日死。《千金》云:治吐血唾血,上氣咳逆,喉痹,灸隨年壯;主治內言治腰脊強痛,背僂如龜,寒熱,癭氣,黃疸。

厥陰俞:在四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此穴出《山眺經》、《甲乙經》無。

心俞:在五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心,一日死。《神農經》云:小兒氣不足者,數歲不能語,可灸五壯,艾炷如麥粒。)

膈俞:在七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為血之會。(此血會也,諸血病者皆宜灸之。)

肝俞:在九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肝,五日死。)

膽俞:在十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膽,一日半死。)

脾俞:在十一椎下,去脊中各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脾,十日死。)

胃俞:在十二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

三焦俞:在十三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千金》云:少腹堅大如盤盂,胸腹脹滿,飲食不消,婦人症聚瘦瘠,灸三焦俞百壯,三報之。治屎血,灸百壯。)

腎俞:在十四椎下,與臍平,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腎,六日死。《素問·血氣形志篇》有五臟俞度。)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五臟出於背者。(五臟居中,其脈氣俱出於背之足太陽經,是為五臟之俞。)岐伯曰:背中大俞,在杼骨之端,(大俞即大杼穴。)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

(焦,即椎之義,指脊骨之節間也;自大杼至腎俞,左右各去脊中一寸五分,故云挾脊相去三寸所也。)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驗取穴之法,但按其俞穴之處,必痛而且解,即其所也;解,痠軟、解散之謂。)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隅相拄也。

(拄音主,支也,撐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此亦取五臟俞之法,先以草橫量兩乳之間,中半摺折之,又另以一草,比前草而去其半,取齊中折之數,乃豎立長草,橫置短草於下,兩頭相拄,象△三隅,乃舉此草以量其背,令一隅居上,齊脊中之大椎,其在下兩隅當三椎之前,即肺俞穴。)復下一度,(謂以上隅齊三椎,即肺俞中央,其下兩隅即五椎之間。

)心之俞也。復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復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按:肝、脾、腎俞取法與諸書不合。當以《背俞篇》及《甲乙經》等書為是。)

大腸俞:在十六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脊強不得俯仰,腰痛,腹脹,繞臍切痛,腸癖,瀉痢,食不化,大小便不利。)

小腸俞:在十八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千金》云: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膀胱俞:在十九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

中膂內俞:(一名脊內俞。)在二十椎下,去脊中二寸,夾脊胛起肉間,伏而取之。

白環俞:在二十一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

上髎:在腰髁骨下一寸,夾脊兩旁第一空陷中。《繆刺論注》曰:腰下夾尻有空骨各四,蓋即此四穴也。《刺腰痛論注》曰:上髎,當髁骨下陷中,餘三髎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腰髁者,即十六椎下、腰脊兩旁起骨之夾脊者。)足太陽、少陽之絡。

次髎:夾脊旁第二空陷中。

中髎:夾脊旁三空陷中。

下髎:夾脊旁四空陷中。《刺腰痛篇》及《繆刺論》王注皆曰:足厥陰支別者,與太陰、少陽結於腰踝下,夾脊第三、第四骨空中,其穴即中髎、下髎也。

會陽:(一名利機。)在陰尾尻骨兩旁。《甲乙經》曰:督脈氣所發。(刺二分,灸五壯;一曰刺八分。主治腹中寒氣泄瀉,腸癖,便血,久痔,陽氣虛乏,陰汗濕。)

附分:在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相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手足太陽之會。

魄戶:在三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神農經》云:治虛勞發熱,可灸十四壯。)

膏肓俞:在四椎下、五椎上,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千金翼》云:先令病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動,乃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依胛骨之際,相去骨際如容側指許,按其中一間空處,自覺牽引肩中,是其穴也。

左右各灸至百壯,或三、五百,多至千壯,當氣下嚨嚨然,如流水之降;若停痰宿疾,亦必下也。若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上臂令前,索孔穴灸之。又法:但以右手搭左肩上,中指稍所不及處是其穴也,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之。其有不能久坐伸臂者,亦可伏衣襆上,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遠;不爾,胛骨覆穴,不得其真也。所伏衣襆,當令大小得宜;不爾,則前郤亦失其穴也。

此穴灸後令人陽氣日盛,當消息自為補養,令得平復,則諸病無所不治。又法:如其人骨節分明,則以椎數為準;若脊背肥厚,骨節難尋,須以大椎至尾骶,量分三尺折取之;不然,則以平臍十四椎命門為則,逐椎分寸取之,則穴無不真。然取大椎之法,除項骨三節不在內,或人亦有項骨短而無可尋者,但當以平肩之處為第一椎,以次求之,可無差也。《捷經》云:灸膏肓功效,諸書例能言之,而取穴則未也。

《千金》等方之外,莊綽論之最詳,然繁而無統,不能歸定於一。余嘗以意取之,令病人兩手交在兩膊上,灸時亦然,胛骨遂開,其穴立見,以手指摸索第四椎下兩旁各三寸,四肋三間之中,按之痠疼是穴,灸至千壯,少亦七七壯,當以《千金》立點、立灸,坐點、坐灸,臥點、臥灸為的。

劉瑾云:取膏肓二穴,當除第一椎小骨不算,若連第一椎數下,當在五椎下兩旁各三寸半,共折七寸,分兩旁,按其痠疼處,乃是真穴。每依此灸療,多獲全愈。灸七七壯至百壯、千壯。一云灸後當灸足三里,以引火實下。此穴自晉以前所未有,乃後人之所增也。(此穴主治百病,無所不療,虛羸瘦損,五勞七傷諸病,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可灸二七至七七壯。)

神堂:在五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譩譆:在肩膊內廉,六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甲乙經》曰:以手痛按之,病者呼譩譆是穴,蓋因其痛也。(《千金》云:多汗瘧病,灸五十壯。)

膈關:在七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開肩取之。此亦血會。(刺五分,灸五壯,治諸血病。)

魂門:在九椎下,相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陽綱:在十椎下,去脊中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意舍:在十一椎下,去脊中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胃倉:在十二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

肓門:在十三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又肋間陷中,前與鳩尾相直,正坐取之。

志室:在十四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胞肓:在十九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

秩邊:在二十一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壯。主治腰痛,五痔,小便赤澀。)

承扶:(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上約文中。

殷門:在承扶下六寸,膕上兩筋之間。

浮郄:在委陽上一寸,屈膝得之。

委陽:在承扶下六寸,屈伸取之。《邪氣臟腑病形篇》曰:三焦合入於委陽。《甲乙經》曰:委陽,三焦下輔腧也,在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此足太陽別絡也。《本輸篇》曰:三焦下腧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刺七分,留五呼,灸三壯。)

委中:(一名血郄。)在膕中央約文動脈陷中,伏臥屈足取之。足太陽所入為合。(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禁灸。春月勿令出血,蓋太陽合腎,主於冬,水衰於春,故春毋令出血。)

合陽:在膝膕約文下二寸。

承筋:(一名腨腸,一名直腸。)在腨腸中央陷中,腳跟上七寸。(灸三壯,禁刺。)

承山:(一名肉柱,一名魚腹。)在兌腨腸下分肉間陷中。一雲腿肚下尖分肉間。(《靈光賦》云:治轉筋並久痔。今時多用此穴治傷寒,立效。亦有初發瘧疾者,灸之立已。)

飛陽:(一名厥陽。)在足外踝上七寸後陷中。足太陽絡,別走少陰。

跗陽:在足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之間。陽蹺之郄。

崑崙:在足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細動脈應手。足太陽所行為經。(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云:治轉筋腰尻痛,膊重更連陰,頭疼脊背急,暴喘滿衝心,舉步行不得,動足即呻吟,若欲求安樂,須尋此穴針。《神農經》云:小兒陰腫,可灸三壯,炷如小麥。)

僕參:(一名安邪。)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足太陽、陽蹺之會。

申脈:在足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許白肉際。陽蹺脈所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靈光賦》云:陽蹺、陰蹺及陽陵、陰陵四穴,治腳氣;又兼足三里,同治腳氣,亦去在腰諸疾。)

金門:(一名關梁。)在足外踝下一寸。足太陽郄,陽維別屬也。

京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可按而得。足太陽所過為原。

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赤白肉際。足太陽所注為輸。

通谷: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足太陽所溜為滎。

至陰: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陽所出為井。(張仲文治婦人橫產手先出,諸符藥不效,為灸右腳小指尖三壯,炷如小麥,下火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