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圖考》~ 卷二 (3)
卷二 (3)
1. 正筋別本標
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此大腸與肺為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手陽明之正,循胸前膺乳之間,其內行者別於肩髃,入柱骨,由缺盆下走大腸,屬於肺;其上者循喉嚨,復出缺盆,而合於陽明本經也。)
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外,上臑結於髃;(自食指尖而上,皆本經經穴所行之次,上臑會,與足太陽之筋合結於肩髃,此皆剛筋也。)其支者,繞肩胛,挾脊;(此支自肩髃屈曲後行,繞肩胛,與手足太陽之筋合,而挾於脊。)直者,從肩髃上頸;(此直者,自肩髃行巨骨上,頸中天鼎、扶突之次。
)其支者,上頰,結於鳩;(此支者,自頸上頰,下入齒中,上結於手太陽顴髎之分。)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此直者,自頸出手太陽天窗、天容之前,行耳前,上額左角,絡頭,以下右頷;此舉左而言,右在其中,亦如經脈之左之右、右之左也;故右行者亦上額右角,交絡於頭,下左頷,以合於太陽、少陽之筋。)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手陽明之絡,名偏歷,在腕後三寸上側間,別走手太陰者也。按:本經筋脈,皆無入耳、上目之文,惟此別絡有之。宗脈者,脈聚於耳目之間者也。
齲齒,蠹病也,此經上曲頰偏齒,入耳絡肺下膈,故實則為齒齲耳聾;虛則為齒寒,內痹而隔。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偏歷。)
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曲池穴。)上至別陽;(義未詳。)標在顏下,(顏,額庭也。)合鉗上也。(謂脈由足陽明大迎之次,夾耳之兩旁也。)
白話文:
【正筋別本標】
手陽明經脈的正經,從手部沿着胸部和乳房之間,於肩髃處分開,進入柱骨區域,往下行走到達大腸,連接到肺臟,再上行經過喉嚨,從缺盆穴處出來,與陽明經脈匯合。(這說明大腸與肺臟是表裏相連的經脈,它們共同形成一個循環系統。手陽明經脈的正經,沿着胸前乳房之間行走,內部分支在肩髃處分開,進入柱骨,由缺盆穴下行至大腸,與肺臟相連;而向上行走的部分則經過喉嚨,再次從缺盆穴出來,與陽明經脈的主線相匯合。)
手陽明經脈的筋肉部分,始於食指和中指的末端,結於手腕上方,沿手臂上行,在肘部外側結於肩髃穴;(從食指尖上行,都是本經脈穴位的排列順序,上臑穴會與足太陽經脈的筋肉在肩髃穴處交匯,這些都是剛硬的筋肉。)其分支環繞肩胛骨,夾着脊椎;(這條分支從肩髃穴後方彎曲行走,環繞肩胛骨,與手足太陽經脈的筋肉在脊椎兩側交匯。)直行的部分,從肩髃穴上行至頸部;(這條直行的筋肉,從肩髃穴經過巨骨穴,位於頸部中間的天鼎穴和扶突穴之間。)
其分支上行至臉頰,結於鳩尾穴;(這條分支從頸部上行至臉頰,向下進入牙齒中,上行結於手太陽經脈的顴髎穴區域。)直行的部分,上行超過手太陽經脈的前方,到達左側額角,絡繞頭部,下至右側頜部。(這條直行的筋肉,從頸部超過手太陽經脈的天窗穴和天容穴的前方,經過耳前,上行至左側額角,絡繞頭部,然後下至右側頜部;這裏提到的是左側的情況,右側的情況也包含在內,就像經脈的左右交叉一樣;因此,右側的筋肉也會上行至右側額角,交絡於頭部,下至左側頜部,與太陽經脈和少陽經脈的筋肉相合。)
手陽明經脈的分支,名爲偏歷,距離手腕三寸處,分別進入太陰經脈;其分支上行沿着手臂,通過肩髃穴,上行至曲頰並影響牙齒;其另一分支進入耳朵,與宗脈相合。實證時表現爲齲齒和耳聾,虛證時表現爲牙齒寒冷和內痹隔絕,治療時應當選取偏歷穴進行。(手陽明經脈的絡脈,名爲偏歷,位於手腕後三寸上方,分別走向手太陰經脈。按照經文,本經脈的筋肉部分沒有進入耳朵和上眼瞼的描述,只有這個分支絡脈有這樣的情況。宗脈是指在耳目之間的脈絡集合。)
手陽明經脈的根本部位,在肘骨中,即曲池穴,向上至別陽穴;(具體意義不明。)標誌位置在顏面下方,即額頭區域,與鉗上穴相合。(意味着脈絡從足陽明經脈的大迎穴附近,夾在耳朵兩側。)
2. 胃經循行圖
3. 胃經循行經文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走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白話文:
【胃經的行走路徑】
胃經,屬足陽明經脈,起始於鼻子兩側,靠近眼眶中間的地方,旁邊會接納到太陽經脈,然後往下沿著鼻子外側走,進入上排牙齒中,再繞出口角環繞嘴脣,往下在下巴下方交錯,然後往後沿著頰部下緣,穿出大迎穴位置,再沿著頰骨,上行至耳朵前方,經過頭側部,沿著髮際線,一直到額頭。
其分支,從大迎穴前方往下,經過人迎穴,沿著喉嚨部位,進入鎖骨上方的凹陷處,然後穿過膈肌,屬於胃並連絡脾臟。
其主幹,從鎖骨上方的凹陷處直下,通過胸部內側,再沿著肚臍兩側,進入下腹部的氣街部位。
其另一分支,起自胃的開口,沿著腹部內部下行,直到下腹部氣街部位與主幹匯合,再往下至大腿根部,抵達大腿前側,下行至膝蓋前方,再沿著小腿外側,下行至腳背,進入腳中趾的內側。
其另一分支,在距膝蓋下方三寸的位置分出,再下行進入腳中趾的外側。
其另一分支,從腳背部分出,進入腳大拇指間,最後穿出腳尖末端。
4. 胃經穴圖
(左右共九十穴,脈長八尺)
白話文:
「胃經穴道圖總共有九十個穴位,分別在身體左右兩側,整條胃經的長度大約是八尺。」
5. 胃經腑象圖
6. 胃腑經文
胃之上口,名曰賁門,飲食之精氣,從此上輸於脾,肺宣布於諸脈。胃之下口,即小腸上口,名曰幽門。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是經多氣多血。《難經》曰:胃重二斤一兩。
白話文:
胃的上端入口,被稱為賁門,我們攝取的食物與飲水中的精華養分,會從這裡輸送到脾臟,再由肺部幫助分配到全身的脈絡中。而胃的下端出口,也就是小腸的起點,則被稱為幽門。
脾胃可以被視為身體的糧倉官員,負責處理並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胃是消化系統的重要部分,能儲存和消化食物,提供身體所需的水、穀物、氣血等養分。胃的大小約為直徑五寸,長度二尺六寸,呈橫向彎曲狀,能夠容納三鬥五升的水和食物。在正常情況下,胃中會保留約二斗的食物和一斗五升的水分才會感到飽足。胃是一個氣血豐富的器官。
根據《難經》記載,胃的重量大約是二斤一兩。
7. 胃經循行主病總歌
足陽明胃鼻頞起(頞,鼻莖也,亦曰山根;足之三陽從頭走足),互交旁納足太陽(納,入也,足太陽起睛明穴,與頞相近,陽明由頞中互交而下行,故入之也,)下循鼻外入上齒(鼻外,即承泣、四白、巨髎之分),挾口環唇交承漿(環,繞也;承漿,任脈穴),頤後(下廉)大迎頰車遊(腮下為頷,頷下為頤,頰車在耳下大迎頷下,穴名),耳前髮際至額顱(耳前,下關也;循髮際,以上頭維至額顱,會於督脈之神庭;額顱,髮際前也),支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州(胃與脾為表裡,此支自缺盆入內,下膈,當上脘、中脘之分,屬胃絡脾)。
直者下乳挾臍中(直者,由缺盆直下而外行,自乳中天樞、外陵等穴下入氣街中,氣街在毛際兩旁,鼠鼷上一寸),支起胃口腹裡通,下至氣街中而合(由幽門循腹裡,過足少陰肓腧之外,此即上文支者之脈,由胃下行,而與直者復合於氣街之中),遂下髀關伏兔逢(膝上穴名),膝臏之中循脛外,足跗中指內間終(膝蓋曰臏,䯒骨曰脛,足面曰跗;此三者,犢鼻、巨虛、衝陽等穴之次也;乃循內庭入中指內間而出厲兌,足陽明經止此)。
支者下廉三寸別,下入中指外間列(廉,上廉也;下廉三寸,即豐隆穴,是為陽明別絡,故下入中指外間),又有支者別跗上,大指之間太陰接。(又其支者,自跗上衝陽穴次別行,入大指間,斜出足厥陰行間之次,循大指出其端,而接乎足太陰經也)。此經多氣復多血,振寒呻欠面顏黑(土病而洒洒振寒者,風之勝也;善呻數欠,胃之郁也;黑,水色也;土病則水無所畏,故黑色反見於面顏)。
病至惡見火與人(陽明厥逆,則喘而惋,惋則惡人也;惡火者,邪客陽明則甚也),忌聞木聲心惕惕(土惡木也),閉戶塞牖欲獨處(陰陽相薄而陰勝陽也),甚則登高棄衣走(陽盛則四支實,故上高而歌;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
賁響腹脹(脈循腹裡,水火相激而雷鳴)為骭厥(骭,足脛也;脈自臏下脛骨外廉,故為脛骭厥逆),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及汗出(熱勝則狂,風勝則瘧,溫氣淫泆則汗出),鼽衄口骭並唇胗(音疹,唇瘍,脈挾口環唇),頸腫喉痹腹水腫(土不能制水,故大腹水腫),膺乳膝臏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陽明脈,從缺盆下乳內廉,挾臍腹、前陰,由股下足,以入中指,或為痛與不用)。
氣盛熱在身以前(陽明行身之前),有餘消穀(善飢)溺黃甚,不足身以前皆寒,胃中寒而腹脹滿(此陽明虛實寒熱在經在臟之辨)。
白話文:
[胃經運行與主治病症總歌]
足陽明胃經起始於鼻樑,鼻樑又被稱為山根,這是足部三條陽經的起點,它們從頭部走向腳部。這條經脈與足太陽經在靠近眼眶的位置交會,然後向下沿著鼻子外側進入上排牙齒,環繞嘴巴,穿過嘴脣,與任脈的承漿穴交會。經過下頜後方,大迎穴和頰車穴,再沿著耳朵前方,經過髮際線到達額頭。其中一分支沿喉嚨進入胸腔的缺盆部位,穿過橫膈膜,連接到胃,並與脾臟相聯繫。
另一分支直接下行至乳房,經過肚臍周圍,最後在鼠蹊部上方一吋的地方與主要經脈匯合。這部分經脈還會從胃部沿腹部內側下行,最終在鼠蹊部與主要經脈再次會合。然後,它們沿著大腿,經過膝蓋前側,沿著小腿外側,終止於腳背中間和大腳趾內側。
有一分支在距離上廉穴三寸的地方分出,下行至大腳趾外側。另外一分支從腳背分出,沿著大腳趾進入足太陰經脈。
足陽明胃經的特徵是氣血旺盛,若出現寒戰、打哈欠,臉色發黑,這表示脾胃功能失調。患者可能不願見到火光和人羣,對木頭的聲音感到恐懼,喜愛獨處,嚴重時可能會有狂躁行為,如脫衣奔跑。
胃經失調可能引發腹部脹氣、腳部抽筋、頸部腫脹、咽喉疼痛、腹部水腫、胸部、乳房、膝蓋、腳背等部位的疼痛,以及流鼻涕、鼻血、嘴角皺紋、脣瘡等症狀。
若胃經氣血過旺,身體前半部可能感覺熱,消化能力強,小便呈黃色。若胃經氣血不足,身體前半部可能感覺冷,胃寒導致腹部脹滿。這是判斷陽明經在經絡或臟腑層面的虛實寒熱狀態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