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正筋別本標

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腸,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合陽明。(手太陰之正,其內行者,自天府別入淵腋,由手少陰心經之前入內走肺,散之大腸,其上行者,出缺盆,循喉嚨,復合於手陽明經。)

白話文:

肺經的正經脈絡,分支進入胳肢窩,行於心經之前,進入肺,再分佈到大腸,它的上行支從缺盆穴出來,沿著喉嚨,重新與胃經相合。

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自大指而上,皆本經經穴所行之分,入腋下方,與手少陰之筋合,此上皆剛筋也。)出缺盆,結肩前髃,(此自腋下上出缺盆,行肩上三陽之前,而結於肩之前髃。)上結缺盆,下結胸裡,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脅。

白話文:

肺經的筋絡,從大拇指的上方開始,沿著手指往上走,止於虎口後方,接著環繞前臂外側,往上經過手臂,止於肘關節內側,再往上走上臂內緣,進入腋窩。(從大拇指往上,都是肺經經絡循行的路線,進入腋窩下方,與心經筋絡會合,這一段都是堅硬的筋。)從腋窩出來,止於鎖骨上方的肩峯。(這段筋絡從腋窩往上經鎖骨上窩,在肩上走三條陽經的前方,止於肩峯前方。)上面連接到鎖骨上窩,下面連接到胸腔內部,分散貫通賁門,和賁門下緣會合,抵達橫膈膜肋部。

(此上行者,自腋而上,並足三陽之筋,上結於缺盆;下行者,自腋入胸,結於胸裡,散貫於胃上口賁門之分,與手厥陰之筋合,下行抵季脅,與足少陽、厥陰之筋合也。)

白話文:

上行部分:從腋下向上,經過手三陽經的筋脈,終止於肩井穴。

下行部分:從腋下進入胸腔,終止於心口,分佈在賁門附近,與手厥陰經的筋脈相合。接著向下經過季肋,與足少陽經、厥陰經的筋脈相合。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於魚際。(此手太陰絡穴也;不曰絡而曰別者,以本經由此別走鄰經也;太陰自此別走陽明,其太陰本經之脈由此直入掌中,散於魚際也。)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㰦,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寸半,別走陽明也。

白話文:

肺經的別支,叫做列缺穴,從手腕關節之間開始,與肺經的正脈並行進入手掌,散佈到魚際穴。(這是肺經的絡穴;不稱之為絡穴而稱之為別支,是因為本經從此處別出,通向鄰近的經脈;肺經從此處別出通向大腸經,而肺經的正脈則從此處直接進入手掌,散佈到魚際穴。)如果這個穴位有實證,就會出現手部僵硬發熱,虛證則會出現打哈欠、流口水,小便頻數。取穴時從手腕關節處向上取寸半,因為肺經的別支通向大腸經。

(㰦,音去,欠㰦,張口伸腰也;實因邪熱有餘,虛因肺氣不足;治此者取列缺,謂實可瀉之,虛可補之。此太陰之絡別走陽明,而陽明之絡曰偏歷,亦入太陰,以其相為表裡,故互為注絡,以相通也;他經皆然。)

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太淵穴也。)標在腋內動也。(天府穴也。)

白話文:

欠伸懶腰叫「欠㰦」。如果是身體有邪熱,就會頻頻欠㰦;如果是肺氣虛弱,也會頻頻欠㰦。

治療的方法是按壓「列缺」穴。如果邪熱過多,可以瀉火;如果肺氣不足,可以補氣。

列缺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絡脈,與足陽明胃經相連。而足陽明胃經的絡脈也連到足太陰脾經。因為它們是表裡關係,所以可以互相影響。

其他經絡也是這樣,表裡經絡之間可以互相影響。

2. 大腸經循行經文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白話文:

大腸經屬於手陽明,從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端開始,沿著手指外側向上,進入合谷穴兩骨之間,向上進入兩條肌肉之間,沿著手臂外側向上,進入肘關節外側,向上進入上臂外側前側,再向上進入肩膀,從肩關節前側出來,向上進入鎖骨的會合處,向下進入胸腔與肺部相連,向下通過膈肌連到大腸;大腸經的支脈從胸腔上行到頸部,穿過臉頰,進入下齒,再穿出嘴脣,與脣溝相交,左右相接,向上延伸到鼻孔。

3. 大腸經穴圖

(左右共四十穴,脈長五尺)

白話文:

(左右共有四十個穴位,經脈全長五尺)

4. 大腸經文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迴腸當臍左回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傅脊以受迴腸,乃出滓穢之路。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是經常多氣多血。《難經》曰:大腸重二斤十二兩,肛門重十二兩。

白話文:

大腸是傳輸食物的器官,負責將食物進行消化和轉化。

迴腸位於肚臍左側,環繞成 16 個彎曲,直徑約 1 寸。環繞長度約 2 丈 1 尺,可容納 1 斗食物和 7 升半水。

廣腸附著在脊椎上,用來容納迴腸,同時也是排出廢物的通道。廣腸直徑約 2 寸,環繞長度約 2 尺 8 寸,可容納 9 升 3 合 8 分之 1 食物。

經常有許多氣血在廣腸內運行。《難經》記載:大腸重 2 斤 12 兩,肛門重 12 兩。

按:迴腸者,以其回疊也;廣腸者,即迴腸之更大者;直腸者,又廣腸之末節也,下連肛門,是為穀道後陰,一名魄門;總皆大腸也。

白話文:

註釋:迴腸:小腸中段。廣腸:大腸。直腸:大腸末段。肛門:大腸的末端開口。

迴腸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捲曲盤旋。廣腸是比迴腸更大的一段腸子。直腸是廣腸的末端,連接肛門,是食物經過的後段陰性通道,又叫魄門。這些統稱為大腸。

5. 大腸經循行主病總歌

手陽明經大腸脈,次指內側起商陽(次指,大指次指,即食指也;手之三陽從手走頭),循指上廉入合骨(循,巡繞也;上廉,上側也;凡經脈陽行於外,陰行於內,合谷在大指、次指岐骨間,俗名虎口),兩骨兩筋中間行(腕中上側兩筋陷中,陽谿穴也),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廉),肩髃(音隅,肩端骨罅為肩髃)前廉柱骨旁(肩背之上,頸項之根,為天柱骨;本經由肩髃上出膀胱之天柱,會於督脈之大椎,六陽經皆會於督脈之大椎,故《內經》以此為會上),會此下入缺盆內,絡肺下膈屬大腸(自大椎而前入足陽明之缺盆,絡於肺中,復下膈,當臍旁天樞之分,屬於大腸與肺相表裡)。

白話文:

手陽明經是大腸的經絡,從食指內側的商陽穴開始,沿著食指上側的外緣進入虎口。在虎口兩塊骨頭和兩條肌腱之間行走。然後沿著手臂的上側,進入肘關節的外側,再向上經過肩胛骨的外側。在肩胛骨上緣的肩髃穴附近,沿著脖子根部的柱骨旁行走。這裡是督脈上的大椎穴,所有陽經都匯聚於此。從這個位置向下進入缺盆穴,與肺連線,穿過橫膈,連接到大腸,與肺形成表裡關係。

支從缺盆上入頸,斜貫兩頰下齒當(耳下曲處為頰),挾口人中交左右,上挾鼻孔盡迎香(人中,即督脈之水溝穴,由人中而左右互交上挾鼻孔者,自禾髎以交迎香,手陽明經止,此乃自山根交承泣穴,而接乎足陽明經也)。此經血盛氣亦盛,是動頸腫下齒痛。

白話文:

從頸部後緣的缺盆穴進入頸部,斜貫穿兩頰到下顎的耳下曲折處,挾住嘴巴,經過上脣人中後交叉到左右兩側,向上挾住鼻孔到達迎香穴(人中穴,就是督脈上的水溝穴,由人中穴左右交叉上挾鼻孔,從禾髎穴交叉到迎香穴,手陽明經在此結束,然後從山根穴交叉到承泣穴,連接足陽明經)。

這條經絡氣血旺盛,所以如果氣血不通暢,就會導致頸部腫痛和下顎疼痛。

是主津液病所生(大腸與肺為表裡,肺主氣,而津液由於氣化,故凡大腸之或泄,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腸也),目黃(大腸內熱)口乾(無津)鼽衄動,喉痹(金燥)痛在肩前臑,大指次指痛不用(手陽明之別者,合於宗脈,故目黃;其他諸病,皆本經之脈所及)。虛則寒慄不易復(不易溫也),有餘當脈熱腫痛。

白話文:

這是因為津液的失調所引起(大腸和肺是表裡一體,肺主氣,津液也經由氣化而產生,所以凡大腸的腹瀉或便祕,都是津液失調所致,而以大腸為主要病因)。眼睛發黃(大腸內熱)口乾(無津液)鼻子乾澀流血,喉嚨疼痛(金燥)肩膀前面和肋骨處疼痛,拇指和食指疼痛而活動不便(手陽明經的別脈通於宗脈,所以會引起眼睛發黃;其他諸病,都是這條經脈經過的地方所引起的)。若津液不足,則會寒顫難復(難以感到溫暖),若津液過多,則會沿著脈絡發熱腫痛。

6. 大腸經穴歌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谿偏歷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長。曲池肘臑迎五里,臂髎肩髃巨骨起,天鼎扶突接禾髎,終以迎香二十止。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從商陽穴開始。二間穴、三間穴和合谷穴相鄰。陽谿穴偏向一邊,溫溜穴清晰可見。下廉穴、上廉穴和三里穴排列成一條線。曲池穴、肘臑穴和迎五里穴位於肘部。臂髎穴、肩髃穴和大骨穴位於肩部,天鼎穴、扶突穴和禾髎穴相連。最後以迎香穴作為終點,總共有20個穴位。

7. 取穴分寸

商陽:(一名絕陽。)在手食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所出為井。(《乾坤生意》云:此為十井穴,領腫,喉痹,鼽衄,齒痛,灸三壯。)

白話文:

商陽穴:又名絕陽穴。位於食指內側,距離指甲角約一個韭葉的寬度。是手陽明經的起始點,屬井穴。(《乾坤生意》中記載:它是十井穴之一,主治頭部腫脹、喉嚨腫痛、鼻出血、牙痛,艾灸三壯即可。)

二間:(一名間谷。)在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手陽明所溜為滎。(主治領腫,喉痹,鼽衄,齒痛,灸三壯。)

三間:(一名少谷。)在食指本節後內側陷中。手陽明所注為輸。

白話文:

二間這個穴位,又叫做間谷,位於食指根部關節前面的內側凹陷處。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滎穴,可以用來治療頸部腫脹、咽喉阻塞、鼻出血、牙痛,適合用艾灸療法,每次灸三壯。

三間這個穴位,又叫做少谷,位於食指根部關節後面的內側凹陷處。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輸穴。

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手陽明所過為原。(《神農經》云:治鼻衄,目痛不明,牙疼喉痹,疥瘡,可灸三壯至七壯,並治小兒乳蛾。)

白話文:

合谷穴(又名虎口穴),位於拇指和食指交界處的凹陷中。手陽明經脈從此經過,為該穴的原穴。(《神農經》記載:治療鼻出血、眼睛疼痛不清、牙疼、喉嚨腫痛、疥瘡,可以灸三到七壯,同時也能治療小兒乳蛾。)

陽谿:(一名中魁。)在手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手陽明所行為經。

偏歷:在手腕後三寸。手陽明絡,別走太陰。

白話文:

陽谿:(又叫做中魁。)位於手腕中上側兩條筋之間的凹陷中。是手陽明經脈行經的地方。

偏歷:在手腕後方三寸處。是手陽明經的絡脉,分支連接到太陰經。

溫溜:(一名逆注,一名蛇頭。)在手腕後,小士五寸,大士六寸。(大士、小士,謂大人,小兒也。)《明堂》云:腕後五寸六寸間。手陽明郄。

白話文:

溫溜:

(又稱逆注或蛇頭。)位於手腕後方,成年人距離手腕五寸,兒童距離手腕六寸。(這裡成年人和兒童是指大人和小孩子。)《明堂》說:位於手腕後方五寸到六寸之間。手陽明大腸經的郄穴。

下廉:在曲池下四寸,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兌肉其分外斜。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曲池下三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斜。)

三里:(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兌肉之端,按之肉起。

白話文:

下廉:位於曲池下四寸,辅骨下方,距离上廉一寸,在肌肉分界处向外倾斜。

上廉:位於手三里下一寸,曲池下三寸,它的位置獨特,可扺達陽明经脉的交会处。(向外倾斜。)

三里:又名手三里,位於曲池下二寸,在肌肉的末端,按压时肌肉会隆起。

曲池:(十三鬼穴名鬼臣。)在肘外輔骨,屈肘,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陽明所入為合。(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兒遍身風疹,痂疥。)

白話文:

曲池穴:

(屬於「十三鬼穴」之一,又稱「鬼臣穴」)位於肘部外側骨頭旁,彎曲手臂時,在手臂彎曲處的凹陷中。可以將手放在胸前拱起,就能找到此穴。手陽明經由這個穴位進入手臂。(根據明代醫家秦承祖《明堂》記載:主治大人、小孩身上風疹,結痂、皮膚病等症狀)

肘髎:在肘大骨外廉陷中,與天井相併,相去一寸四分。

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一云在天府下五寸。

白話文:

肘髎:位於肘部大骨外側的凹陷中,和天井穴並列,兩者相距一寸四分。

五里:位於肘部上方三寸,位於肌肉內側的大血管中央。另一種說法是在天府穴下方五寸處。

臂臑:在肘上七寸,㿉肉端,肩髃下一寸,兩筋兩骨罅宛宛陷中,平手取之。手陽明絡也,絡手少陽之臑會。一曰手足太陽、陽維之會。(《明堂》:禁刺,灸七壯。主治臂痛無力,寒熱,瘰癧,頸項拘急。)

白話文:

臂臑穴

  • **位置:**肘上七寸,尺骨外側的肌肉邊緣,肩髃穴下一寸,位於兩條筋脈和兩塊骨頭之間的凹陷處,手掌平放時取穴。
  • **經絡歸屬:**手陽明經絡,與手少陽經絡的臑會相連。另有說法認為,它是手足太陽經和陽維經的交會穴。
  • **禁用:**刺灸。可灸七壯。
  • 主治:
  • 手臂疼痛無力
  • 寒熱症狀
  • 瘰癧(淋巴結發炎)
  • 頸項僵硬拘急

肩髃:(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在膊骨頭肩端上,兩骨罅陷中,舉臂取之有空。手太陽、陽明、陽蹺之會。一曰足少陽、陽蹺之會。(《千金》云:灸癭氣,左右相當,男左十八、右十七壯,女右十八、左十七壯,再三以差止。)

巨骨:在肩尖上行兩叉骨間陷中。手陽明陽蹺之會。

白話文:

肩髃: (別名:中肩井、偏肩)

位置: 在肩胛骨頭的頂端,兩塊骨頭之間的凹陷處。抬舉手臂,會感到有空隙。

經絡: 手太陽經、陽明經、陽蹺脈交匯。 另一說法:足少陽膽經、陽蹺脈交匯。

(《千金方》記載:針灸治療癭氣(脖子上的腫塊),左右對稱,男性左邊 18 壯,右邊 17 壯,女性右邊 18 壯,左邊 17 壯。反覆治療,情況有所緩解或停止時即可停止。)

天鼎:在頸中缺盆上,直扶突後一寸。《甲乙經》曰:直扶突,氣舍後一寸五分。《氣府論注》曰:在扶突後半寸。(灸三壯,主治喉痹,嗌腫,不得食,暴喑,氣硬。)

白話文:

**天鼎穴:**位於脖子後方的缺盆穴上方,距離扶突穴後方一寸。

《甲乙經》記載:扶突穴氣血聚集的地方在後方一寸五分。

《氣府論注》記載:天鼎穴位於扶突穴後方半寸。

(灸三壯,可治療喉嚨疼痛、喉嚨腫脹、無法進食、突然失聲、呼吸困難等症狀。)

扶突:(一名水穴。)在頸當曲頰下一寸。《甲乙經》曰:在人迎後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一云:氣舍後一寸五分。由此上貫頰,入下齒中。

白話文:

扶突穴:別名水穴,位於頸部,從下頜骨彎曲處往下1寸的位置。《甲乙經》記載:從人迎穴後方1.5寸處,仰著頭取穴。另有一種說法:從氣舍穴後方1.5寸處取穴。這條經絡從此向上貫穿到兩頰,進入下齒中。

禾髎:(一名長頻。)直鼻孔下,夾水溝旁五分。(灸三壯,主治鼻瘡,息肉,鼻塞,鼽衄。)

迎香:(一名衝陽。)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手足陽明之會。

白話文:

禾髎:又名長頻。位置在鼻孔正下方,緊鄰水溝穴旁五分處。(可施灸三次,用於治療鼻病、鼻息肉、鼻塞、鼻出血。)

迎香:又名衝陽。位於禾髎上方一寸,鼻孔旁五分處。是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