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大小腸合圖說
大小腸合圖說
1. 大小腸合圖說
《經》云:大腸者,傳道之官,化物出焉。分上中下三回(回長尺許),由右胯骨倒行而上,上回與小腸橫接,名曰闌門(其口如唇,渣滓可入而不可出),中回在肝下,橫過胃底,下回至脾下,從左軟脅斜落至肛門為直腸。合較大小兩腸,長於身六倍,上中兩回,猶有精液管及其餘液,遞傳渣滓,至下回則精液竭矣。大腸所以能傳道者,賴肺氣下達,使小腸中物至此精汁盡化,變為糟粕。
理大腸者,必須調肺氣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大腸是傳輸物質的器官,將消化的物質排出體外。
大腸分為上下中三段(每段長約一尺),從右邊胯骨處向上倒行,上段與小腸橫向相連,稱作闌門(它的開口像嘴脣,殘渣可以進入但不能排出)。中段位於肝臟下方,橫穿胃底。下段到達脾臟下方,從左邊軟肋斜向下延伸到肛門,形成直腸。
加起來,大小腸的長度是身高的六倍。上段和中段還有精液管道和其他液體,用來傳輸殘渣,到了下段,精液就耗盡了。
大腸之所以能傳輸物質,是因為肺氣下行,使小腸中的物質到這裡後精華都轉化完畢,變成廢物。
《經》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周迴疊積,長一身有蓰,上口通胃,下口橫接大腸。西醫考小腸百派千支,散布腸後夾膜之間,與膜同色,細微難見。食後少頃,內有精液始見,如白絲然。夾膜有小核甚多,即吸管一旋疊積所成者,一切吸管附近脊處,乃合為一,名曰精液總管(在腰骨第三節)。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小腸是盛納食物和將其轉化為精華的器官。它迴環疊起,全長五尺,上面與胃相通,下面橫接大腸。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小腸有許多分枝,猶如樹枝般向四面散開,它們與小腸後方的夾膜顏色相近,細微難辨。
進食後不久,小腸內會出現精液,就像白色的絲線。夾膜上有許多小核,這些小核是吸管旋轉疊起的結果。所有吸管附近的脊部都匯合到一起,形成一條稱為「精液總管」的管子(位於腰椎的第三節)。
附脊骨而上,至頸骨第七節,即屈轉而下,左入出手回血會管(會者兩相肉合處),直達於心(所以小腸為心之府)。食物由胃至小腸頭即與膽汁甜肉會合,漸落漸榨(榨者取榨糖、榨油之義),榨出精液,色白如乳,乃凡吸之,初甚稀淡,漸入漸濃,運至會管,即混為血。小兒疳積病,乃吸液管受病,液核凝大,積閉不通,故多食猶瘠。
白話文:
沿著脊椎骨向上,到頸椎的第七節,就彎曲向下,左邊進入手臂,與迴流血的血管交合(交合處是兩塊肉相連的地方),一直通到心臟(所以小腸是心臟的所屬器官)。食物從胃進入小腸的頭部,就與膽汁和胰液混合,逐漸下降並被擠壓(擠壓類似於榨糖、榨油的動作),擠出乳白色的精華液。精華液一開始很稀,逐漸變濃,被運送到交合處,與血混合成為血液。小孩子得疳積病,是因為吸食精華液的管道出了問題,精華液凝聚成塊,堵塞不通,所以吃很多東西還是瘦。
按:小腸上接於胃,凡胃所納之物,皆受盛於小腸。西醫所謂附脊夾膜,即《經》言中焦之下也。小腸通體皆是油膜相連,其油膜中皆有微絲血管,通小腸以化食物,而物所化之精汁,即從膜中出小腸而達各臟,故曰化物出焉。其相通之路,則從油膜中絲管,上膈達包絡以通於心。
白話文:
註釋:小腸在胃的上方,胃裡所接受的食物,都儲存在小腸中。西醫所說的附脊夾膜,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中焦之下」。小腸的整個表面都由油膜連接,油膜中都有細小的血管,貫通小腸,用來消化食物,而食物消化的精華部分,就會從油膜中進入小腸,然後到達各個臟腑,所以說小腸「化物出焉」。它們溝通的管道,就是從油膜中的細小血管,向上通過膈膜,到達包絡,然後通往心臟。
心移熱於小腸,則化物不出,為痢、為淋。脾陰不足,則中焦不能受盛,病為膈食、便結。三焦相火不足,不能熏化水穀,病為溏瀉。蓋飲主化氣,食主化血。小腸所受盛者,只是食物而已,若水則從胃已散出分走連膜。中國近說以水入小腸,下至闌門,飛渡膀胱,宜為西醫所竊笑,王清任先生嗤為奇談也。
白話文:
當心臟的熱氣轉移到小腸,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表現為腹瀉或尿淋漓不通。脾臟陰氣不足,則消化系統的中焦無法正常吸收食物,容易引發胃脹、便祕。三焦之火氣不足,無法溫煦消化食物,會導致腹瀉。總的來說,水飲是負責促進氣的生成,而食物則是負責化生血液。小腸只能吸收食物,而水則會從胃部散逸,分散到身體各處。中國近代有一種說法,認為水會進入小腸,然後經過闌門,再飛到膀胱,這種說法漏洞百出,很容易被西醫嘲笑。清末著名的中醫家王清任先生也將其斥為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