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經病血厥

血厥者,婦人平居無病,忽如死人,口噤目閉,重者不救,輕者移時乃寤,此名血厥,由汗多血少,陽氣獨上,氣塞不行,故身如死。氣過血還,陰陽通復,故移時方寤。婦人多患此症,與癇症迥別。此條混見大方全書內,今特表出之。《經》曰:諸乘寒者則為結,鬱冒不仁,其脈微弱,初或嘔吐,便爾昏沉,陰陽乖隔,榮衛不和,比之中風,身不發熱,喉無痰聲,手不搐握為異耳。急宜握住頂心發,令人扶起,用通關散,吹鼻起嚏。

有嚏則吉,無則凶。或以鐵錘燒紅,以醋沃之,薰鼻下,令醋氣入內,透膈立蘇。口噤不能灌藥者,針少商及三陽五會等穴。或以竹筒吹其兩耳,切不可灌熱湯。蓋血得熱則泛溢,犯胃衝心,多致不救。心為君主,義不受邪,一絲血入心即死矣。治宜花蕊石散,童便調服,或蘇合香丸;醋後白薇湯、八珍散、歸脾湯調理可也。

《家秘》曰:經隧乖戾,血上衝心,所以神昏,緩則不救,治宜八寶丹。

(眉批:此症在產後謂之。血暈,在經病謂之血厥。治法亦大同小異。)

白話文:

【經病血厥】

血厥這病症,是指婦女平日無特殊疾病,突然像死了一樣,嘴巴緊閉,眼睛閉合,病情嚴重的可能無法救治,較輕的過一陣子就會醒來,這種情況稱為血厥。病因通常是因為流汗過多導致血液減少,陽氣單向上昇,氣血阻塞不通,因此身體看起來像死去一樣。等到氣血恢復正常,陰陽再度協調,過一陣子病人就會甦醒。這種病症婦女比較常見,與癲癇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條例原本混雜在大方全書裡,現在特別將它挑出來。

古籍記載:所有受寒的狀況都可能導致血液凝結,造成頭腦昏沉,肢體麻木,脈搏變得微弱,開始可能伴有嘔吐,接著陷入昏迷,陰陽失調,氣血不和,和中風相比,身體不會發熱,喉嚨沒有痰聲,手部也不會抽搐。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抓住患者頭頂的頭髮,讓人扶起,使用通關散吹鼻孔讓患者打噴嚏。

如果能打噴嚏是好兆頭,否則就可能是凶兆。或者可以用燒紅的鐵錘澆上醋,讓醋氣薰到鼻子下方,讓醋氣進入體內,穿透膈肌,患者可以立即甦醒。如果患者嘴巴緊閉無法灌藥,可以針刺少商穴以及三陽五會等穴位。或者用竹筒對著兩耳吹氣,千萬不要灌熱湯。因為血液遇熱會擴散,進入胃部衝擊心臟,大多數情況下會導致無法救治。心臟像是君王,原則上不接受邪氣入侵,只要一絲血液進入心臟,人就會死亡。治療應使用花蕊石散,用童便調服,或者服用蘇合香丸;醋後服用白薇湯、八珍散、歸脾湯等進行調理。

家傳祕籍記載:經絡發生問題,血液逆衝心臟,所以會失去意識,如果不立即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治療應使用八寶丹。

(旁註:這種病症在產後稱為血暈,在經期出現則稱為血厥。治療方法大同小異。)

2. 治血枯經閉

玉燭散,治胃熱消渴減食漸瘦。津液為熱燥竭,以致血海乾枯。(此即四物與謂胃承氣合方也。)

四物合(用生地),大黃,芒硝,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八錢,水煎食前服。

三和湯,治勞心,心火上行致胞脈閉經不來。(四物合涼膈。)

四物(用生地,)合大黃、朴硝、甘草、黃芩、梔子、連翹、薄荷(各等分。)

上銼,每服八錢,水煎。

此治勞心之實熱也。如心虛而熱收於內,與心虛而土衰者不宜妄用。

二黃散,大黃(燒存性,二錢),生地(三錢)

上末,空心好酒下。

二氣丸,治月水不調,斷絕不產,面黃憔悴,不思食有燥熱,以柴胡引子相參服之。

大黃(四兩,另末,醋一升,慢火熬為膏),當歸,白芍(各二兩)

上為末,以膏子和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淡醋湯下,食前日三服。

以醋熬大黃作膏,引之入肝,行血也。四方俱用大黃而配合不離四物,自有輕重緩急不同宜加詳之。

五補丸,補諸虛,安五臟,堅骨髓,養精神。凡胞脈閉,先服降心火之劑,後服此丸及衛生湯。以治脾養血也。

熟地,人參,牛膝(酒浸,去蘆,焙乾),白茯苓,地骨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溫酒下。熟地以補天一之水,人參以生天一之氣,所謂水生於氣也。然氣不降則水不生,故用白茯苓以降天氣,地骨皮以清氣中之火,牛膝引之下行。此立方大意。

(眉批:心胞是多血之經,此胞絡當指心胞言。)

衛生湯,當歸,白芍(各二兩),黃耆(三兩),甘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空心溫服。

五補丸補水之源,衛生湯行已生之血。蓋地黃、茯苓、血人參俱補裡氣之不足,而黃耆、甘草又益表氣之不足,當歸、芍藥行肝血之不足,有先後天之意焉。

潔古先服降心火之劑,蓋亦芩、連、三和、玉燭之類,後服五補,衛生者,亦補氣之劑也。

柏子仁丸,治血虛有火,耗損經閉,日漸羸瘦而生潮熱。柏子仁(炒,另研),牛膝(酒洗),卷柏(各半兩),澤蘭葉,續斷(各一兩),熟地(三兩,酒浸半日,搗成膏)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十丸。夫血生於心,心火旺則津枯而血不化,故用柏子仁以潤心而生津。火位之下,水氣承之,故用地黃以滋水,其四種皆通血脈而續絕者也。

澤蘭湯,澤蘭葉(三兩),當歸(酒洗),白芍(炒,各一兩),甘草(五錢)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溫服。治證同前。

十全大補湯,治墮胎及多產育傷血,或誤服汗下克伐之藥,以致血衰氣乏而經不行者。

八珍合耆、桂各二錢,上作一服,水煎溫服。

此方溫補氣血為主,所謂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是也。已上十方重在血枯一字。

白話文:

[治療血液乾涸導致月經閉止]

玉燭散,用於治療因胃部過熱導致口渴、食慾下降且身體逐漸消瘦的情況。津液被熱燥所消耗殆盡,導致血液像海一樣乾涸。(這即是將四物湯與謂胃承氣湯合併使用的處方。)

四物湯(使用生地黃)、大黃、芒硝、甘草(各等量)

將這些藥材混合,每次服用量為八錢,用水煎煮,在飯前服用。

三和湯,用於治療過度勞心導致心火上升,使胞脈閉塞月經不來的情況。(四物湯合併涼膈散。)

四物湯(使用生地黃),大黃、朴硝、甘草、黃芩、梔子、連翹、薄荷(各等量)

將這些藥材混合,每次服用量為八錢,用水煎煮。

這是治療勞心引起的實熱情況。如果心臟虛弱,熱氣向內聚集,或是心臟虛弱且脾胃衰弱的情況,就不適合隨意使用。

二黃散,大黃(燒存性質,用量二錢),生地(用量三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空腹時搭配好酒服用。

二氣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停經,面色黃且憔悴,不想吃東西且有燥熱感,可搭配柴胡一起服用。

大黃(用量四兩,另外研磨成粉末,加入一升醋,在小火慢熬成膏狀),當歸、白芍(各用量二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以大黃膏混合成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用淡醋湯吞服,飯前每日三次。

將大黃在醋中熬製成膏,目的是讓它進入肝臟,促進血液循環。以上四個處方都使用了大黃,並且結合四物湯,但配比不同,有輕重緩急之分,應詳細考慮。

五補丸,補充各種虛弱,安撫五臟,強健骨髓,滋養精神。對於胞脈閉塞的情況,先服用降心火的藥物,然後服用此丸及衛生湯,以調理脾臟,滋養血液。

熟地、人參、牛膝(酒浸泡,去蘆,烘乾)、白茯苓、地骨皮(各等量)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三到五十粒,空腹時溫酒送服。熟地用於補充先天之水,人參用於生發先天之氣,所謂的水由氣生成。然而,如果氣不下降,水就無法生成,因此使用白茯苓以降低天氣,地骨皮以清除氣中的火氣,牛膝引導藥物下行。這是處方的主要構想。

(註解:心胞是富含血液的經絡,這裡的胞絡應該是指心胞。)

衛生湯,當歸、白芍(各用量二兩),黃耆(用量三兩),甘草(用量一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兩,用水兩杯煎至一杯,空腹時溫服。

五補丸補充水源,衛生湯促進已經生成的血液循環。因為地黃、茯苓、血人參都補充裡氣的不足,而黃耆、甘草又增強表氣的不足,當歸、芍藥促進肝血的循環,具有先後天的意思。

潔古先服用降心火的藥物,大概也是像芩、連、三和、玉燭這一類的,後服用五補丸及衛生湯,也都是補氣的藥物。

柏子仁丸,用於治療因血液虛弱且有火氣,導致月經閉止,身體日漸消瘦並出現潮熱的情況。柏子仁(炒製,另外研磨),牛膝(酒洗),卷柏(各用量半兩),澤蘭葉、續斷(各用量一兩),熟地(用量三兩,酒浸泡半天,搗成膏狀)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三十粒。血液由心臟生成,如果心火旺盛,津液就會乾枯,血液無法生成,因此使用柏子仁以滋潤心臟並生成津液。在火的位置下方,水氣會接續,因此使用地黃以滋養水分,其餘四種藥材都能疏通血脈並續接斷裂的部分。

澤蘭湯,澤蘭葉(用量三兩),當歸(酒洗),白芍(炒製,各用量一兩),甘草(用量五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杯煎至一杯溫服。治療證狀同前。

十全大補湯,用於治療墮胎或多次生育導致傷血,或誤服汗下或攻伐的藥物,導致血液衰弱,氣力疲乏,月經不來的情況。

八珍湯加上黃耆、肉桂各用量二錢,以上藥材作為一次服用量,用水煎煮溫服。

這個處方主要以溫補氣血為主,所謂的勞累者溫補,受損者溫補。以上十個處方重點都在「血液乾涸」這一個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