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2. 調經門

3. 總論

《經》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天,謂天真之氣;癸,謂壬癸之水。馬玄臺曰:男女之精,皆稱天癸,此為陰精,屬腎水,非經血也,下文月事,方指經血。)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沖為血海,任主包胎,二脈通流,經血漸盈,應時而下以象月盈則虧,不失其期,故曰月事以時。)

又云:衝脈起於胞中,出於氣街。(在毛中兩旁,各二寸,挾臍左右上行至胸。)前行於胸,伏行於背,上出頏顙滲灌諸陽,下入於足,注諸絡。(下注諸絡,以溫足脛,此太谿等脈,所以常動。)為十二經脈之海,其出入皆少陰經以行。(與足少陰腎經並行。)故為血海。

(眉批:天真天一也,天一之氣升而為壬,降而為癸,壬陽而癸陰也。三旬一見者,為一小會之周天,此其常也。然有大會中會之不同,故又有三月一行,一年一行之變異,究其盈虧之義則一也。甚有數年不行,而一行即受妊者,又超於理之外矣。

又云: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人身一天地,故經脈亦應之。)

王太僕曰:沖為血海,諸經朝會,男子則運而行之,女子則停而止之。謂之血室。經云,任脈通,衝脈盛,男既運行,女既停止。運行者,無積而不滿動也陽也氣也。停止者,有積而能滿靜也陰也血也。故滿者以時而溢,謂之信。男子以氣運,故陽氣應日而一舉,女子以血滿故陰血應月而一下。

程若水曰:婦人經水與乳俱由脾胃所生。《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其清純津液之氣歸於心,入於脈變赤而為血。(稟心之色。)血有餘則注於衝任而為經。若媾精成孕,則移蔭於胎,胎既產則清純津液之氣歸於肺,朝於脈流入乳房變白為乳。(稟肺之色。)或兒不自哺則陽明之竅不通,其胃中津液,仍歸於脈變赤而復為月水矣。

程扶生曰:太衝脈屬陽明為血之海,故穀氣盛則血海滿,月事以時下。

薛立齋曰:血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五臟,灑陳六腑,男子則化為精,婦人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故雖心主血,肝藏血,要皆統攝於脾。東垣云,脾為生化之原,補脾和胃血自生而經自調矣。

(眉批:知水穀之精氣,是生血之本,則知脾胃是生血之源。故脾胃不健而血不生者。不可專主四物矣。脾氣化液入心而變為血,即水入於經,其血乃生之意。此榮出中焦也,故曰生化之源。)

陳良甫曰:婦人以血為主,脾胃虛弱不能飲良,榮衛不足,月經不行,但滋其化源其經自通。

虞世曰:女子以血為寶,血虛則發熱,而水不足。則燥氣燔。燥氣燔則金受邪,金受邪則肺家嗽,嗽則咳血吐血之病成矣。醫者見經不行,用峻藥以攻之。見熱用寒藥以伐之。血海涸竭,無以滋養,其能行乎,當治其源。

白話文:

女子七歲時,腎氣開始旺盛,牙齒更換,頭髮也開始生長。到了十四歲,天癸這種物質出現(天指先天之氣,癸指像壬癸水一樣的陰精。有人說,男女的精都叫天癸,這是屬於腎的陰精,不是經血。下面說的月事,才是指經血),任脈暢通,太衝脈氣血充盛,月經會按時來潮(衝脈是血海,任脈主管懷孕,這兩條脈絡暢通,經血逐漸充滿,就會像月亮圓缺一樣按時來潮,所以叫月事)。

衝脈起於胞宮(子宮),從氣街出來(在毛髮中線兩旁,各兩寸的地方,夾著肚臍兩旁向上到胸部),向前走到胸部,然後伏行到背部,向上走到頭頂,再往下滲入到全身的陽經,向下進入足部,注入各絡脈(向下注入各絡脈,用來溫養足和腿,這就是太谿等脈經常跳動的原因),它是十二經脈的血海,它的出入都與足少陰腎經的運行相關(與足少陰腎經並行),所以稱為血海。

(眉批:天真之氣就是先天之氣,先天之氣上升為壬,下降為癸,壬屬陽而癸屬陰。每個月來一次月經,是正常規律。但也有大小週期的不同,所以有三個月來一次,甚至一年來一次的變化,但經血盈虧的道理是一樣的。甚至有人幾年不來月經,但一次來月經就懷孕的,這就超出了常理。)

另外說,天地溫和的時候,經血就安靜正常;天氣寒冷,大地冰凍的時候,經血就會凝結停滯;天氣炎熱的時候,經血就會沸騰溢出;突然颳起大風的時候,經血也會像波浪一樣湧起(人體就像一個小天地,所以經脈也會和自然界呼應)。

王太僕說,衝脈是血海,各條經脈的氣血都會匯聚到這裡,男子會運行這些氣血,女子則會停留在這裡,稱為血室。經典上說,任脈暢通,衝脈充盛,男性的氣血運行不息,女性則停留在血室。運行是指沒有停滯而充滿,是動的、屬陽、屬氣的;停止是指有積蓄而能滿,是靜的、屬陰、屬血的。所以充滿了就會按時流出,這就是信。男子靠氣來運行,所以陽氣會應和太陽每天升起一次;女子靠血來充滿,所以陰血會應和月亮每月流出一次。

程若水說,婦女的經血和乳汁都是脾胃產生的。《經脈別論》說,食物的精氣進入胃後,其清純的津液會進入心,在脈中變成紅色,成為血(這是心的顏色)。血有剩餘的就注入到衝脈和任脈,成為經血。如果男女交合而懷孕,這些血就會用來滋養胎兒;胎兒出生後,清純的津液之氣會進入肺,然後流到乳房,變成白色的乳汁(這是肺的顏色)。如果嬰兒不自己吸吮乳汁,就會導致陽明經脈不通,胃中的津液又回到脈中,變成紅色,再次成為月經。

程扶生說,太衝脈屬於陽明經,是血的海,所以穀氣旺盛,血海就充滿,月經就會按時來潮。

薛立齋說,血是水穀的精華,可以調和五臟,濡養六腑。男子會將其化為精,婦女則會將其向上化為乳汁,向下化為月經。所以雖然心主管血,肝臟儲藏血,但都要受脾的統攝。李東垣說,脾是產生氣血的根源,調理脾胃,氣血自然產生,月經自然調順。

(眉批:要知道水穀的精氣是產生血的根本,就應該知道脾胃是產生血的源頭。所以脾胃不健康而導致血無法產生的人,不能只用四物湯來治療。脾氣化成液體進入心臟而變成血,就像水進入河道一樣,這樣血才能產生。這是榮衛之氣從中焦出來,所以說脾胃是生化之源。)

陳良甫說,婦女以血為主,如果脾胃虛弱,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導致榮衛之氣不足,就會月經不來,只要滋養其化源,月經自然就會暢通。

虞世說,女子以血為寶,血虛就會發熱,水液不足就會燥熱。燥熱會傷害肺,肺受損就會咳嗽,咳嗽嚴重就會咳血、吐血。醫生看到月經不來,就用猛藥來攻伐;看到有熱,就用寒藥來攻伐。這樣血海枯竭,沒有東西可以滋養,月經怎麼還能來呢?應該從根本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