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調經類方

四物湯,治衝任虛損月水不調,或臍腹痛,或腰足痛,或崩中漏下及胎產諸症。常服益榮衛,滋氣血。

當歸(利血,除血刺痛如刀刺),川芎(治風泄肝木,除血虛頭痛),芍藥(利血理脾,除腹中虛痛),熟地(補血,除臍痛)

春倍川芎,夏倍芍藥,秋倍地黃,冬倍當歸。

觀其加減法,便是四時妙理。倍當歸以迎春氣;倍川芎以迎夏氣;倍芍藥以迎秋氣;倍地黃以迎冬氣。用當歸以生一陽,用芍藥以生一陰,皆升降之妙也。此方始於朱梁時,節度巡官昝膺所撰。(此金匱膠艾湯中脫胎出來,非杜撰也。)《產寶》方中有四物散,後醫易散為湯。

白話文:

四物湯:古代醫學智慧的現代詮釋

四物湯,治療衝任虛損導致月經不調,或臍腹疼痛、腰足疼痛,或崩漏及產後諸症。長期服用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滋養氣血。

藥材組成:

  • 當歸:活血化瘀,止痛,如同刀刺般的疼痛都能緩解。
  • 川芎:疏散風邪,平肝解郁,治療血虛頭疼。
  • 芍藥:活血調經,健脾和胃,緩解腹痛。
  • 熟地:補血滋陰,治療臍腹疼痛。

加減法:

四物湯的加減法遵循四時之氣變化,体现了中医独特的“天人合一”思想。

  • 春季:當歸用量加倍,以迎合春季陽氣生發之象。
  • 夏季:川芎用量加倍,以迎合夏季陽氣旺盛之象。
  • 秋季:芍藥用量加倍,以迎合秋季陰氣漸長之象。
  • 冬季:熟地用量加倍,以迎合冬季陰氣最盛之象。

藥理分析:

  • 使用當歸,生發陽氣,促進氣血生化。
  • 使用芍藥,滋養陰血,平衡阴阳。

方劑來源:

四物湯起源於朱梁時期,由節度巡官昝膺所創。其配方源於金匱《膠艾湯》,並非杜撰。後世醫家將四物散改為四物湯,方便煎服。

總結:

四物湯是一味經典的中藥方劑,其組成、加減法和藥理都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古代醫學的智慧。它至今仍被廣泛应用于治疗女性月經不调、产后调理等多种病症。

(陳修園曰:妙在川芎一味。)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生物之功也,順四時而生,人亦順四時而養。當歸甘辛溫潤,喻春日之融和;川芎辛溫而散,喻夏日之敷榮生長矣。而不為收藏何以成物,故用芍藥,酸收以成秋;地黃味厚以成冬。四時之中,甘為土德,歸、地味厚而甘。

此又五行之不離乎土也。

王海藏曰:如用血藥,於四物中擇其一二可也。豈無意哉。故如行血則用芎、歸以行春夏之令,如用止血則取地、芍以行秋冬之令。觀佛手散、犀角地黃湯止取四物之二可想矣。

白話文:

陳修園說,妙就妙在川芎這味藥。春天生長,夏天茂盛,秋天收穫,冬天儲藏,這是四季萬物的法則,人也要順應四季來養生。當歸味甘性溫,溫潤滋養,就像春天的融和;川芎辛溫而散,就像夏天生長發育。但如果不收斂,又怎能成形呢?所以用芍藥,酸味收斂,代表秋天;地黃味厚,代表冬天。四季之中,甘味屬土,當歸、地黃味厚甘甜,也代表五行中土的特性。

王海藏說:如果用活血化瘀的藥,可以在四物湯中選一兩味,並非無意為之。例如行血時,用川芎、當歸來順應春夏之氣;止血時,用地黃、芍藥來順應秋冬之氣。看看佛手散、犀角地黃湯,只用四物湯中的兩味藥,就能看出這其中的道理。

簡易當歸散,治月經不勻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腰腿疼痛。

當歸,川芎,白芍(炒),黃芩(炒,各一兩),白朮,萸肉(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空心溫酒調下三錢,日三服。或銼,每服七錢加生薑,水煎。如冷去黃芩加肉桂,一方有熟地。

大溫經湯(《金匱》),治衝任虛冷,月候不調,或來多不已,或過期不行,或崩中去血過多。此溫劑,內冷者宜之兼血氣。

白話文:

當歸散主要用於治療月經不規律,比如三四月才來一次,或是一月來兩次,並伴隨腰腿疼痛的症狀。藥方包括當歸、川芎、炒白芍、炒黃芩、白朮、萸肉等,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空腹時用溫酒調服三錢,一天服用三次。也可以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七錢,加入生薑,用水煎服。如果體質偏寒,可以去掉黃芩,加入肉桂。另外,還有一種藥方中加入了熟地。大溫經湯則是用於治療衝任虛寒導致的月經不調,包括月經量多不止、月經延遲、崩漏等症狀,適合內寒者使用,並能補血氣。

當歸,川芎,白芍(炒),人參,甘草,阿膠(炒,各二錢),麥冬,肉桂(原本桂枝),丹皮,吳萸(各二錢),半夏(制,二錢五分)

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稍熱服。

拱辰丹(孫琳),葛承丞相夫人少年時服之,有效。

鹿茸(酥炙),萸肉,當歸(各四兩),麝香(三錢)

上為細末,酒糊丸,每服七十丸,溫酒淡鹽湯任下。

白話文:

當歸、川芎、白芍(炒)、人參、甘草、阿膠(炒),各二錢,麥冬、肉桂、丹皮、吳萸各二錢,半夏(制)二錢五分,加生薑五片水煎,飯前稍熱服。此方名為拱辰丹,由孫琳所創,相傳葛承丞相夫人年輕時服用此方,效果顯著。另有一方以鹿茸(酥炙)、萸肉、當歸各四兩,麝香三錢,研磨成細末,以酒糊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七十丸,溫酒或淡鹽湯送服。

嚴氏抑氣散,治婦人氣盛於血胸滿體痛。

香附(四兩),陳皮(二兩),茯神,甘草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食前沸湯調下。

十味香附丸,治婦人經候不調赤白帶下,陰虛氣滯不能生育。

四制香附(一斤四兩),當歸,川芎,白芍(炒),熟地(各四兩),白朮,澤蘭,陳皮(各三兩),鹽水炒,川柏,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桐子大,一水法丸,一煉蜜丸。每服七十丸,空心淡鹽湯下。

白話文:

嚴氏抑氣散,是用於治療女性因氣盛而導致胸滿體痛的藥方。方劑由香附、陳皮、茯神、甘草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沸水調服。

十味香附丸,則是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陰虛氣滯、不孕的藥方。方劑由四制香附、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白朮、澤蘭、陳皮、川柏、甘草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可選擇用水法或煉蜜的方式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淡鹽湯送服。

此方以香附為君,以香附血中氣藥也。氣和則血調,絕妙好方。四制香附,(四制者酒浸四兩,醋浸四兩,童便浸四兩,黑山梔四兩煮汁浸四兩。)

人參養血丸,治女人稟受素弱,血氣虛損,經候不調。

熟地(五兩),人參,烏梅(三兩),當歸(二兩),川芎,赤芍,炒蒲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溫酒米飲任下。稟弱者,先天之氣弱也。血生於氣,上生於下。故用熟地為君,人參佐之以生下焦之氣,使陰氣旺而生血也。臣以烏梅取生液而斂血入肝。夫既生矣,聚矣而不為流行之,則血凝。故芎、歸為使,或瘀也以赤芍破之,或潰也以炒蒲黃澀之。庶乎生而不壅止而不塞。

白話文:

這個方子以香附為主要藥材,香附能調和血氣,效果非常好。香附的製作方法有四種:酒浸四兩、醋浸四兩、童便浸四兩、黑山梔煮汁浸四兩。

[人參養血丸],適合治療女性先天體質虛弱,血氣不足,月經不調的症狀。

藥材包括熟地五兩、人參、烏梅三兩、當歸二兩、川芎、赤芍、炒蒲黃各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八十丸,溫酒或米湯送服。女性體質虛弱,指的是先天之氣不足,血液由氣生成,上焦之氣由下焦之氣生成。因此,用熟地作為主要藥材,人參輔助以滋生下焦之氣,使陰氣旺盛,从而生血。烏梅則取其生津敛血的作用,使血液歸於肝臟。血液生成之後,需要聚集而不散失,否則就會凝結。因此,用川芎、當歸幫助血液流通,如果出現瘀血則用赤芍破瘀,如果出現血潰則用炒蒲黃收斂止血。這樣才能做到血液生成而不淤積,流通而不阻塞。

先期湯,治經水先期而來,宜涼血固經。

當歸,白芍(炒),生地(各二錢),黃柏(炒),知母(炒,各一錢),條芩(炒),川連(炒),川芎,阿膠(炒,各八分),艾葉,香附,甘草(炙,各七分,先期血熱也,艾葉乃溫下元之藥,非先期所宜。)

上作一服,水兩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過期飲,治經水過期,乃血虛氣滯之故。法當補血行氣。

當歸,白芍,熟地(各二錢),川芎(一錢),香附(二錢),紅花(七分),桃仁(六分),蓬朮,木通(各五分),甘草(炙,各四分),肉桂(四分)

白話文:

先期湯用於治療月經提前,主要作用是涼血固經。藥方包括當歸、炒白芍、生地各二錢,炒黃柏、炒知母各一錢,炒條芩、炒川連、川芎、炒阿膠各八分,艾葉、香附、炙甘草各七分。先期月經提前通常是因為血熱,艾葉溫下元,不適合用於先期月經。將以上藥材一起煎煮,水量兩鍾,煎至一鍾,飯前溫服。

過期飲用於治療月經推遲,主要原因是血虛氣滯,因此要補血行氣。藥方包括當歸、白芍、熟地各二錢,川芎一錢,香附二錢,紅花七分,桃仁六分,蓬朮、木通各五分,炙甘草、肉桂各四分。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此方補血行血,溫氣破氣,故為氣寒氣滯者所宜。而脾虛不能生血以致過期者無與也。

滋血湯,治婦人血脈虛弱,月水過期。

人參,黃耆,山藥(各一錢),白茯苓,川芎,白芍,熟地

此八珍湯之變方也,如脾肺元氣不足者,尤宜。

當歸散,治經水過多,取抑陽助陰之義。

四物加,白朮,黃芩,如久不止成崩者加炒阿膠、山梔、地榆、荊芥、甘草。或再不止,茅根汁磨墨服。

白話文:

先煎一劑藥,用兩碗水,煎成一碗,飯前溫熱服用。

這個藥方可以補血、活血,溫暖氣血,破除氣滯,所以適合氣寒氣滯的人使用。但是脾虛不能生血而導致經期延誤的人,就不適合服用這個藥方。

滋血湯用於治療婦女血脈虛弱,月經延誤。

藥方如下:人參、黃耆、山藥(各一錢)、白茯苓、川芎、白芍、熟地。

這個藥方是八珍湯的變方,如果脾肺元氣不足的人,特別適合服用這個藥方。

當歸散用於治療經血過多,取的是抑制陽氣、幫助陰氣的作用。

四物湯加上白朮、黃芩,如果經血不止而形成崩漏,就再加入炒阿膠、山梔、地榆、荊芥、甘草。如果仍然止不住,就用茅根汁磨墨服用。

久不止而熱者,固宜。若脾氣下陷,血不歸經者,不宜。如此加法。

膠艾湯(《金匱》),治勞傷衝任,經水淋瀝。

熟地,白芍(各一錢),當歸,艾葉(各七分半),阿膠(炒),川芎,炙草(五分)

一方加地榆、黃耆,此方暖下元也。血熱者去艾。

丹溪方,治稟弱氣不攝血,經水過多。

白朮(一錢五分),黃耆(生),陳皮(各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炙(二分)

此東垣法。

此方治血,不用一味血藥,學者要知此意。

四物加葵花湯,治經水澀少。

白話文:

久病不癒且伴隨發熱,通常適宜使用此方。但若脾氣下陷、血液不歸經絡者,則不適宜。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藥物。

膠艾湯,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勞損傷及衝任二脈,導致經水淋漓不絕。

藥方包括熟地、白芍各一錢,當歸、艾葉各七分半,阿膠(炒)、川芎、炙草各五分。

其中一方可再加入地榆、黃耆,此方主要溫暖下元。若血熱者則去艾葉。

丹溪先生的方子,用於治療體質虛弱、氣虛攝血無力導致經水過多。

藥方包括白朮一錢五分,黃耆(生)、陳皮各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炙二分。

此方為東垣先生的藥方。

此方治療血症,不使用任何補血藥物,學者需了解此意。

四物加葵花湯,用於治療經水澀少。

此方全在血分,葵花須用紅者,乃潤燥之藥。

牛膝散,治月水不利,臍腹痛或小腹引腰,氣攻胸膈。

牛膝(酒洗),桂心,赤芍,桃仁,延胡(炒),當歸(酒浸),木香,丹皮(各七錢五)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

歸漆丸,治月水不利,臍下憋逆氣腹痛。

當歸(四錢),乾漆(三錢,炒,令煙盡)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簡當妙在等分。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針對血分,葵花要用紅色的,因為它是潤燥的藥。牛膝散可以治療月經不調,肚子痛或小腹痛引到腰部,氣上衝胸膈。方子包括酒洗的牛膝、桂心、赤芍、桃仁、炒延胡索、酒浸當歸、木香、丹皮各七錢五分。將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溫酒送服。歸漆丸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小腹憋悶有氣,肚子痛。方子包括當歸四錢、炒乾漆三錢(炒至煙消)。將藥材研成細末,用煉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丸,溫酒送服。這個方子妙就妙在藥材的比例都是等分的。

止經湯,治婦人多睡少食,經水淋瀝或成片,或下赤白黃水。頭眩肢痠。此症急宜調理,免致崩漏。

四物(各一錢),加白朮,黃芩,阿膠(炒),蒲黃(炒),柏葉(鹽水炒,各七分),香附(一錢),砂仁,甘草(各五分)

加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據此證,俱屬脾胃元氣不足,當用人參養榮,歸脾補中,十全之類。而此亦穩當,如加參耆更佳。

固經丸,治經水過多,陰虛挾熱所致,當補陰清熱。

黃柏,白芍(各三兩),黃芩(二兩),龜板(炙,四兩),樗根皮,香附(童便制,各一兩五錢)

白話文:

止經湯:

治婦人多睡少食,經水淋瀝或成片,或下赤白黃水,頭眩肢痠。此症急宜調理,免致崩漏。

這段話的意思是:治療婦女經常感到困倦,食慾不振,經血淋漓不盡,或成片狀流出,或伴隨有赤白黃色的水樣分泌物,同時頭昏眼花、四肢酸軟。這種情況需要及時調理,避免演變成崩漏(即月經量過多)。

四物(各一錢),加白朮,黃芩,阿膠(炒),蒲黃(炒),柏葉(鹽水炒,各七分),香附(一錢),砂仁,甘草(各五分)

這段話列出了止經湯的藥方:四物湯(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各一錢,另外加入白朮、黃芩、炒阿膠、炒蒲黃、鹽水炒柏葉各七分,香附一錢,砂仁、甘草各五分。

加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服用時需加入三片生薑,水煎後空腹服用。

據此證,俱屬脾胃元氣不足,當用人參養榮,歸脾補中,十全之類。而此亦穩當,如加參耆更佳。

這段話說明了此病症的病機,認為是由於脾胃元氣不足所致,應當採用人參養氣補血、歸脾湯補中益氣、十全大補湯等藥方來治療。而止經湯也具有較好的療效,如果能加入人參和黃芪,則效果更佳。

固經丸:

治經水過多,陰虛挾熱所致,當補陰清熱。

這段話的意思是:治療月經量過多,由於陰虛體質伴隨熱症所致,需要滋陰清熱。

黃柏,白芍(各三兩),黃芩(二兩),龜板(炙,四兩),樗根皮,香附(童便制,各一兩五錢)

這段話列出了固經丸的藥方:黃柏、白芍各三兩,黃芩二兩,炙龜板四兩,樗根皮、童便制香附各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湯下。此丹溪先生法也,以肝腎之陰為主,四物中只用一物,豈尋常所知。

芩心丸,或治婦人年逾七七,天癸每月卻行,或過多不止。

條芩心(二兩,米泔浸七日,炙乾又浸又炙,如此七次)

上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下,日二服。用米泔浸,入陽明胃經也。

茸附湯,補衝任調血氣,治血海虛寒而不禁者。

鹿茸(酒炙,三兩),當歸(三兩),乾薑(四兩),肉桂,附子,龍骨(生,各一兩),牡蠣(煅,二兩),防風(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白湯送服。這是丹溪先生的藥方,以滋養肝腎陰氣為主,四物湯中只用一味當歸,這可不是平常人能理解的。

芩心丸可以治療婦女年過七十七歲,天癸每月仍然來潮,或是經血過多不止的症狀。

將條芩浸泡在米泔水中七天,烘乾後再浸泡再烘乾,如此反覆七次,然後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溫酒送服,一天服用兩次。用米泔水浸泡,可以讓藥物進入陽明胃經。

茸附湯可以補益衝任二脈,調和血氣,治療血海虛寒,不能承受經血者。

每服五錢,水二鍾,煎八分酒服。止流之藥不難於澀,而難於辨虛實寒熱。此方妙在於補血中之氣,舉下陷之陽。防風妙(須酒炒。)

越痛散,治血氣虛寒身體作痛。

虎骨(五錢),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續斷,防風,白芷,藁本,附子(各三錢)

每服五錢,水二鍾,生薑五片,棗三枚,煎至一盞,不拘時服。

此治身痛之劑,故立法如此,要知身痛與腹痛自是不同。

八物湯(海藏),治經水將行,臍腹絞痛,血澀故也。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錢藥材,用兩碗水煎煮,熬至八分滿時,加入酒一起服用。止血藥物並非難在收斂止血,而是難在辨別虛實寒熱。這個方子妙在於補益血液中的氣血,提升下陷的陽氣。防風需要用酒炒過。

越痛散,用來治療血氣虛寒導致的全身疼痛。

虎骨(五錢)、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續斷、防風、白芷、藁本、附子(各三錢)

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碗水煎煮,加入五片生薑和三個大棗,煎至一碗的量,不拘時間服用。

這個方子專門用來治療全身疼痛,因此藥物組合如此,要知道全身疼痛和腹部疼痛是截然不同的。

八物湯(海藏),用來治療月經將要來潮時,臍腹絞痛,這是由於血瘀不通造成的。

四物(各一錢),加延胡,苦楝(碎炒,各一錢),木香,檳榔(五分)

食前服。前四味是血,後四味是氣,而川芎血中有氣,延胡氣中有血,不可不知。

澹寮煮附丸,治經不調,血氣刺痛,腹脅膨脹,頭暈噁心。

香附(去毛不拘多少,米醋浸一日,瓦罐煮,令醋盡)

上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曬乾每服五十丸,淡醋湯下。妙在用醋,乃行氣之劑。

琥珀散,治婦人月經壅滯,每發心腹臍痛不可忍及治產後惡露不快,血上搶心,迷悶不省,氣絕欲死者。

白話文:

四物湯各用一錢,加上延胡索和苦楝(碎炒),各用一錢,再加木香和檳榔,各用五分。飯前服用。前四味藥補血,後四味藥理氣,其中川芎在補血的同時也理氣,延胡索在理氣的同時也補血,這點要記住。

淡寮煮附丸可以治療月經不調、血氣刺痛、腹脅膨脹、頭暈噁心等症狀。

香附去毛,不拘多少,用米醋浸泡一天,然後用瓦罐煮,直到醋煮干為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曬乾後,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醋湯送服。妙在用醋,可以行氣。

琥珀散可以治療婦女月經不通、每次發病時心腹臍痛難忍,以及產後惡露不淨、血氣上衝、昏迷不省人事、瀕臨死亡等症狀。

三稜,莪朮,赤芍,劉寄奴,丹皮,官桂,延胡,烏藥,當歸,熟地(各一兩)

上前五味用黑豆(一升,)生薑(半斤,)米醋(四升,)同煮至豆爛為度,焙乾入後五味同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

《本事》云:此予家秘方也,若是尋常血氣痛只一服產後敗血衝心,二服便下。

此神品藥也,別方琥珀散有琥珀,此卻無之,亦贊其功而借名耳。

白話文:

三稜、莪朮、赤芍、劉寄奴、丹皮、官桂、延胡、烏藥、當歸、熟地各一兩,將前五味用黑豆一升、生薑半斤、米醋四升同煮至豆爛,焙乾後與後五味一起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調服,空腹飯前服用。

據說,這是祖傳秘方,對於一般的血氣疼痛只需服用一次,產後敗血衝心服用兩次便可見效。

這藥方十分神奇,其他藥方如琥珀散中含有琥珀,而此方卻沒有,但功效卻與其相媲美,因此借用了「琥珀」之名。

經驗方,治婦人臍腹疼痛,不省人事,認為心氣痛誤矣。

木通,芍藥(炒),五靈脂(炒,各等分)

醋水各半煎溫服。功在五靈,然必佐之以醋,若木通、芍藥一通一斂皆有妙用。

交加散,治婦人經水不調,腹中攝痛,氣多血少,結聚為瘕及產後中風。

生地黃,生薑(各五兩,研取汁)

上交互取汁,浸滓一夕汁盡為度,各炒黃末之。尋常腹痛,酒調下三錢,產後尤不可缺。

交加地黃丸,治婦人經不調,血塊脹痞腹痛。

白話文:

有種民間療法可以治療婦女臍腹疼痛、昏迷不醒的情況,很多人誤以為是心氣痛,其實不然。

這個方子由木通、炒芍藥和炒五靈脂等份組成,用醋水各半煎煮溫服。它的功效在於行氣活血,但一定要搭配醋才能發揮效果。木通可以通經活絡,芍藥則有收斂止痛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效果更佳。

交加散可以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腹痛、氣多血少、血塊瘀積形成瘕以及產後中風等症狀。

這個方子由生地黃和生薑各五兩組成,研磨取汁,將藥渣浸泡在汁液中一夜,直到汁液完全被吸收為止。然後將藥渣分別炒至黃色,製成藥末。平常腹痛時可以用酒調服三錢,產後更不可缺少。

交加地黃丸可以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血塊淤積、腹痛脹滿等症狀。

生地,生薑(各一斤,搗汁存滓),延胡,當歸,川芎,白芍(各二兩),乳香,木香(各一兩),桃仁,人參(各五錢),香附(半斤)

上為末,先以生薑汁浸地黃滓,以地黃汁浸生薑滓。曬乾皆以汁盡為度,其十一味合一處曬乾,研末醋糊丸,空心薑湯下五七十丸。

瓦龍丸,治瘀血作痛。

醋煮香附(四兩),當歸,丹皮,桃仁,大黃(蒸,各二兩),川芎,紅花(各五錢),瓦龍子(煅醋煮一晝夜,二兩)

上為末,炊餅丸,空心溫酒下三四丸。

白話文:

以下是古文中提到的藥物和配方:

  • 生地、生薑:各一斤,搗汁留存渣;
  • 延胡、當歸、川芎、白芍:各二兩;
  • 乳香、木香:各一兩;
  • 桃仁、人參:各五錢;
  • 香附:半斤。

將以上藥草磨碎後混合在一起曬乾,並用薑湯送服五十至七十個丸劑。這種藥物被稱爲“瓦龍丸”,用於治療淤血引起的疼痛。

  • 醋煮香附:四兩;
  • 當歸、丹皮、桃仁、大黃(蒸): 各二兩;
  • 川芎、紅花: 各五錢;
  • 瓦龍子 (煅醋煮一夜一天, 二兩)

將這些藥材磨碎並製成餅狀,然後在溫熱的酒水中服用三到四個丸劑即可。

丹溪治血塊,多用瓦龍子。古方均用薑桂,此用大黃,宜熱宜寒,智者別之。

桂枝桃仁湯,治經候前偶感風寒,腹痛不可忍。

桂枝,芍藥,生地(各二錢),桃仁(七錢),甘草(炙,各一錢)

上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即桂枝法也。(芍藥用赤者妙。)

一婦人冬月經行,值途中傷冷,遂經止不行,腹痛不可忍,予用此一劑而痛止,經復行其效如神。

逍遙散,治血虛煩熱,口燥咽乾,減食嗜臥,月水不調。

當歸(酒洗),白芍(炒),白朮,茯苓,柴胡(各一錢),炙草(五分)

白話文:

丹溪先生治療血塊,常以瓦龍子為主藥。古方多用薑桂,而丹溪先生則用大黃,治病時可根據寒熱情況靈活運用,聰明的人能分辨其中道理。

桂枝桃仁湯用於經期前偶感風寒,腹痛難忍。

方劑包括桂枝、芍藥、生地各二錢,桃仁七錢,甘草一錢(炙),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溫服。此方與桂枝湯類似,只是加入桃仁、生地,用赤芍效果更好。

一位婦人在冬天月經期間,途中受寒,導致經血不通,腹痛難忍。我用桂枝桃仁湯一劑,疼痛即止,經血也恢復正常,效果神奇。

逍遙散用於血虛煩熱,口乾舌燥,食慾不振,嗜睡,月經不調。

方劑包括酒洗當歸、炒白芍、白朮、茯苓、柴胡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上加姜三片,麥冬二十粒,去心水煎服,不拘時。一方加丹皮、梔子,名加味逍遙散;一方加知母、地骨皮。有嗽加桑白皮、貝母、知母、桔梗、麥冬;咳血加生地、山梔、丹皮;嘔吐加陳皮、半夏、旋覆花;嘈雜加姜炒川連或芩連二陳湯。

此方重在脾胃及行肝膽之滯,故不用生地。

加味四物湯,治衝任虛損,月水不調,肌膚髮熱。

白話文:

藥方中加入三片生薑、二十粒麥冬,去心用水煎服,不限時間。另外,可以加丹皮、梔子,稱為加味逍遙散;也可以加知母、地骨皮。如果有咳嗽,就加桑白皮、貝母、知母、桔梗、麥冬;如果有咳血,就加生地、山梔、丹皮;如果有嘔吐,就加陳皮、半夏、旋覆花;如果有胃部嘈雜,就加薑炒川連或芩連二陳湯。

這個方子主要針對脾胃虛弱和肝膽鬱滯,因此不使用生地。

加味四物湯則是用來治療衝任虛損、月經不調、皮膚發熱等症狀。

四物各一兩,加柴胡五錢、黃芩二錢半,如骨蒸四物加地骨皮、粉丹皮。一方四物加胡黃連,極效。

六神湯,治血氣不足,肌體煩熱,四肢倦怠,不進飲食。

四物加黃耆、地骨皮各一錢,水煎空心服。

(眉批:按逍遙、柴芩、六神三方,皆除熱而用意不同。要皆不離乎血藥,此婦科之旨也。)

前方治陽勝則熱,如肝陰不足而肝火獨甚者宜之。脾胃壯者可加胡連。此方治血虛而氣分有虛熱者,二方氣血不同,學者自當分別。

柴胡散,治婦人寒熱肢節疼痛,口乾心煩,不欲飲食。

白話文:

四物湯各放一兩,再加柴胡五錢、黃芩二錢半,如果出現骨蒸潮熱,就在四物湯中加入地骨皮、丹皮。另外,四物湯加黃連、胡黃連效果極佳。

六神湯主要用來治療血氣不足,身體發熱,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的症狀。

四物湯加黃芪、地骨皮各一錢,水煎空腹服用。

逍遙散、柴芩湯、六神湯這三種藥方,雖然都是清熱解毒,但使用方法和側重點有所不同。這三種藥方都以血藥為主,是婦科常用的藥方。

前面提到的藥方用於治療陽盛則熱的症狀,例如肝陰不足,但肝火旺盛的人群。脾胃強健的人可以加黃連、胡黃連。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治療血虛,但氣分有虛熱的人。這兩種藥方治療的病症不同,學者應該加以區分。

柴胡散主要用來治療婦女寒熱交替、四肢疼痛、口乾心煩、食慾不振的症狀。

北柴胡,赤茯苓,黃耆,白朮(各一錢),麥冬(三錢),鱉甲(醋炙,二錢),人參,地骨皮,枳殼,生地黃,桑白皮,赤芍,桔梗,甘草,姜(三片)

煎服。

參、耆、白朮,益肺脾三焦元氣而治不欲食;麥冬、生地,清心與包絡中火而生血,並治口乾心煩;柴胡、鱉甲,解骨節中熱而外散;赤苓、赤芍,導心火、散血熱而下行;枳殼、地骨皮、桑皮,瀉肺火散結氣於胸中,亦補中有瀉之方也。要知不用芎、歸之旨乃妙。

白話文:

用北柴胡、赤茯苓、黃耆、白朮各一錢,麥冬三錢,鱉甲(醋炙)二錢,人參、地骨皮、枳殼、生地黃、桑白皮、赤芍、桔梗、甘草、姜(三片)煎服。其中,人參、黃耆、白朮補益肺脾三焦元氣,治療食慾不振;麥冬、生地黃清心火,滋陰生血,治療口乾心煩;柴胡、鱉甲清解骨節熱,疏散外邪;赤茯苓、赤芍引導心火下行,散血熱;枳殼、地骨皮、桑白皮瀉肺火,散結氣於胸中,此方補中有瀉。值得注意的是,方中不使用川芎、當歸,反而更顯妙處。

柴胡四物湯,治婦人日久虛勞,微有寒熱。

四物合小柴胡湯,姜三片

水煎,此是正治。

柴胡抑肝散,治寡居獨陰無陽,欲心不遂,惡寒發熱如瘧。

柴胡(二錢半),川芎(七分),蒼朮(一錢),神麯(八分),香附(一錢),山梔(一錢),連翹(五分),青皮(二錢),丹皮(一錢半),地骨皮(一錢),生地(五分),赤芍(一錢半),甘草(二分)

白話文:

「柴胡四物湯」用於治療女性長期虛勞,伴隨輕微寒熱的症狀。而「四物合小柴胡湯」加入了薑片,用於治療寡居女性,由於陰氣過盛陽氣不足,導致心神不寧,畏寒發熱,類似瘧疾的症狀。另外,「柴胡抑肝散」則用於治療因肝氣鬱結而引起的各種不適,例如心神不寧、畏寒發熱等。

水煎,空心臨臥服。

此方疏肝散郁乃丹溪越鞠丸之套方也。

生地黃丸,治師尼寡婦寒熱如瘧,欲男子不得者。

生地(一兩),赤芍(一兩),柴胡,黃芩,秦艽(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烏梅湯下,日三服。

此方減當歸為厥陰肝經鬱火結血之劑。

小柴胡加地黃湯,治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晝則明爽,夜則譫語如見鬼狀,此名熱入血室。亦治產後惡露方來忽然斷絕。

白話文:

用清水煎煮,空腹或睡前服用。

這個方子是丹溪先生的越鞠丸的套方。

生地黃丸用來治療師尼、寡婦寒熱像瘧疾一樣,想要生育卻不能生育的病症。

生地黃(一兩)、赤芍藥(一兩)、柴胡、黃芩、秦艽(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烏梅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這個方子減少了當歸,專門針對厥陰肝經鬱火結血的症狀。

小柴胡加地黃湯用來治療婦女中風發熱惡寒,月經剛來,白天精神清醒,晚上神志不清,像看見鬼一樣,這種情況叫做熱入血室。也可以治療產後惡露剛來就突然停止的症狀。

柴胡(三錢),半夏,黃芩(各二錢),人參(一錢五分),甘草(五分),生地(一錢五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不拘時服。

(眉批:按此乃是治太陽傳經病。蓋經來則血室虛,邪乘虛入而為越經症。血室與胃腑有氣血之分,故譫語有晝夜之別,如見鬼者,肝家熱而魂不安也,用小柴胡解表裡之邪,生地涼血中之熱,不愈,針期門穴。其加桃仁、紅花及承氣、抵當湯者,各因其症而瀉之也。又有不用涼而用熱,如柴桂薑湯之類。此治法也,當發汗愈。)

乾薑柴胡湯,治婦人傷寒,經脈方來,熱入血室,寒熱如瘧或狂言見鬼。

白話文:

柴胡三錢,半夏、黃芩各二錢,人參一錢五分,甘草五分,生地一錢五分。

以上藥材混合在一起,做成一劑藥,加薑三片、棗二枚,不限時間服用。

此方是治療太陽經病。因為經期來潮時,血室虛弱,邪氣趁虛而入,導致越經症。血室與胃腑之間有氣血的聯繫,所以病人出現的譫語會有晝夜之別,例如看到鬼魂,是因為肝火旺盛,魂魄不安寧。此方用小柴胡湯來解表裡之邪,生地涼血,降低體內熱度。如果藥效不佳,可以針刺期門穴。如果病人還有其他症狀,例如血瘀,可以使用桃仁、紅花等藥物;如果出現便秘,可以使用承氣湯或抵當湯治療。也有不用寒涼藥物,而用溫熱藥物的治療方法,例如柴桂薑湯。這種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發汗來達到治癒的效果。

乾薑柴胡湯,專門治療婦女傷寒,經脈剛來潮時,熱邪侵入血室,出現寒熱交替、神志不清或胡言亂語、看到鬼魂的症狀。

柴胡(一錢),桂枝(三分),瓜蔞根(五分),牡蠣(煅),乾薑(炮),炙草(各三分)

上,水煎服,汗出而愈。(此以熱治熱法,投之得當應如桴鼓,投之不當,殺人反掌。)

牛黃膏,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

生牛黃(二錢五分),硃砂,鬱金,丹皮(各三錢),腦子,甘草(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新水化下。此真是心經藥,要知子母相傳之理。

白話文:

柴胡一錢,桂枝三分,瓜蔞根五分,牡蠣(煅)、乾薑(炮)、炙草各三分,用清水煎煮服用,出汗後即可痊癒。(這種熱病用熱藥治療的方法,用得恰當就像敲擊鼓一樣效果顯著,用得不當,卻可以瞬間致人於死。)

牛黃膏可以治療熱邪侵入血室,導致病人發狂不認人的病症。

生牛黃二錢五分,硃砂、鬱金、丹皮各三錢,腦子、甘草各一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溫水送服。這真是專治心經疾病的藥方,要了解子母相傳的道理。

海蛤散,治婦人傷寒血結胸膈。宜服此藥及針期門穴。

海蛤,滑石(煅,水飛),甘草(各五錢),芒硝(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雞子清調下,小腸通利其結血自散,更用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此非熱入血室證,乃是血結胸膈,針法俱妙,發汗尤妙。

白話文:

海蛤散,專治婦女傷寒後,血瘀積聚在胸膈之間。建議服用此藥並針刺期門穴。藥方包括海蛤、滑石(煅燒研磨成粉)、甘草(各五錢)、芒硝(一兩)。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雞蛋清調服,可以通利小腸,使瘀血自然消散。另外,還可以配合服用桂枝紅花湯,促進排汗,效果更佳。這不是熱邪侵入血室的症狀,而是血瘀積聚於胸膈之間,針灸和發汗治療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