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考正周身穴法歌》~ 足太陰脾經

回本書目錄

足太陰脾經

1.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大指之內側,井木隱白起,去爪角韭葉。

大指次節末(遵《金鑑》改正),內側而陷中,大都在骨縫,赤白肉際逢,脾脈滎火地,虛以補為功。

足大指內側,太白內踝(見足陽明胃經注)前,核骨(本節骨隆起如核)下陷中,輸土在是焉。

大指本節後,一寸是公孫,內踝前絡脈(足太陰之絡),別走足陽明,又交通衝脈,合於胃胸心。

足內踝骨下,微前而陷中,前封(中封也)後照海,其中商邱逢,經金系此穴,脾實瀉為功。

內踝上三寸,夾骨陷中真,足三陰所會,三陰交斯名(瀉三陰交,補合谷,能下胎。瀉合谷,補三陰交,能安胎。妊婦慎之。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從大拇指內側開始,井木隱白穴位於指甲角旁。大拇指第二節末端內側凹陷處,靠近骨縫、赤白肉交界的地方,是脾脈滎火地,虛則補之。

大拇指內側,太白穴位於內踝前方的核骨(隆起如核的骨頭)下凹陷處。大拇指第一節後方一寸處是公孫穴,內踝前方是足太陰脾經的絡脈,它分支至足陽明胃經,並與衝脈相通,最終匯合於胃、胸、心。

內踝骨下方微向前凹陷處,前為封穴(中封穴),後為照海穴,其中間是商邱穴,脾實則瀉之。

內踝上方三寸,夾骨凹陷處是三陰交穴,是足三陰經交會之處。

內踝上六寸,夾胻骨(注見陽明胃經內,此則指膝內側之骨而言)陷中,其穴名漏谷(一名太陰絡),以次地機(一名脾舍)逢,在膝下五寸,內側輔骨(見足陽明胃經注)隆,郄脈伸足取,夾骨下有空。

曲膝橫紋頭,內側輔骨下,陰陵泉陷中,伸屈可取也,與陽陵泉對,稍高一寸者,足太陰合水,內外莫相假(陽陵泉在外。陰陵泉在內。)

膝臏(膝上蓋骨也)上一寸,內廉白肉際,血海穴陷中,再上箕門閉,陰股(足之大腿陰股者,向內面之股也)起筋間,動脈應手細,難禁手重按,恰在魚腹地。

再上即衝門(一名上慈宮),府舍下一寸,橫骨之兩端,約紋動脈應,去腹中橫行,四寸五分定。

白話文:

在腳踝骨頭往上六寸的地方,靠近脛骨(膝蓋內側的骨頭)凹陷處,就是漏谷穴(也叫太陰絡)。往下五寸,在膝蓋下方,靠近內側輔骨(位於腳陽明胃經)凸起的地方,伸直腳掌,就可以在骨頭下方找到空隙,這就是地機穴(也叫脾舍)。

膝蓋橫紋的頂端,內側輔骨下方凹陷處,就是陰陵泉穴,伸直或彎曲膝蓋都可以觸摸到。這個穴位與陽陵泉穴相對,位置略高一寸。

膝蓋骨頭(膝上蓋骨)上方一寸,靠近內側白色肌肉的邊緣,凹陷處就是血海穴。再往上,靠近陰股(大腿內側)筋膜之間,有一條細小的動脈,輕輕按壓就能感覺到,這個地方就是箕門穴。

再往上就是衝門穴(也叫上慈宮),位於府舍穴下方一寸,橫骨兩端,大約在紋路和動脈之間,距離腹部橫向四寸五分。

上一寸府舍(《金鑑》:從衝門上行七分),會厥陰陰維,三脈絡脾肝,更與心肺依。上二寸腹結(一名腸窟。《金鑑》:從府舍上行三寸),寸三大橫依,太陰陰維會,再上腹哀隨,相去三寸五,穴亦會陰維,各去腹中行,四寸五分微(《金鑑》:自衝門至腹哀,均上腹中行旁開三寸半。)

食竇舉臂取,天溪下寸六,天溪穴陷中,再上胸鄉續,旋有周榮繼,各離六寸促,均仰取去胸,旁行六寸足。

大包在腋下,六寸九肋間(又在洲液下三寸),為脾脈大絡,總諸絡陰陽,由脾灌五臟,足太陰穴完。)

白話文:

衝門穴上行七分處為府舍穴,與厥陰陰維脈相會,三脈絡脾肝,更與心肺相依。府舍穴上行三寸處為腹結穴,又名腸窟,寸三大橫脈在此交會,太陰陰維脈亦在此相會。再上行三寸五分處為腹哀穴,此穴亦與陰維脈相會,各穴皆沿腹部中線旁開三寸半處行走。

食竇穴位於舉臂時腋窩處,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天溪穴位於腋窩下方凹陷處,再上行即為胸鄉穴,旋即為周榮穴,各穴相距六寸,皆仰取位於胸部,旁開六寸處。

大包穴位於腋窩下方六寸九肋間,亦即洲液穴下三寸處,為脾脈大絡,統攝所有陰陽經絡,由脾臟灌溉五臟,足太陰脾經穴位由此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