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考正周身穴法歌》~ 人身尺寸歌

回本書目錄

人身尺寸歌

1. 人身尺寸歌

人身有尺寸,先將頭部說,前後至髮際,折作十二節,為一尺二寸,寸分准此測。髮際倘不明,眉心直上行,量至大椎上,一尺八無零(生人髮際高低不一,不若徑從大椎量至眉心為妥)。橫寸如何取,內外兩眥明,內角至外角,恰好一寸憑。(從目胞下陷中處,外眥內量至內眥紅肉止,方與中指中節兩橫紋頭同身寸相合。

若從內外兩眥盡處量之,則恰合兩橫紋頭外之中節長短也)。神庭至曲差,曲差至本字申,再至頭維穴,各一寸半臨,自神庭合計,四寸五分真。

背部廿一椎,通共作三尺,大椎至尾骨,三尺軀所積。一寸四分一,上七椎每節,共九寸八分七,(釐)每椎亦不窄。一寸六分一,中七椎相隔,一尺一寸二(分)七(釐),分釐共審的。一寸二分六,下七椎各得,共八寸八(分)二(釐),直行均可測。第二行俠脊,各一寸半長,內並脊一寸,四寸分兩旁。

白話文:

人體有尺寸,先從頭部開始說起。頭部前後至髮際,折算成十二節,相當於一尺二寸,以此尺寸為準來測量其他部位。如果髮際不明顯,可以從眉心直線向上量,量到頸椎第七節(大椎)的位置,正好一尺八寸。

橫向尺寸怎麼量呢?從內眼角到外眼角的距離,正好是一寸。神庭穴到曲差穴,曲差穴到本神穴,再到頭維穴,這三個部位之間的距離各是一寸半。從神庭穴開始計算,總共是四寸五分。

背部有二十一節椎骨,總共算作三尺。從頸椎第七節(大椎)到尾骨,這段脊柱的長度是三尺。每一節椎骨的高度,上七節椎骨每一節是一寸四分一,共九寸八分七;中七節椎骨每一節是一寸六分一,共一尺一寸二分七;下七節椎骨每一節是一寸二分六,共八寸八分二。這些椎骨高度可以用直線方式測量。

背部兩側的俠脊,每一節長一寸半,內側與脊柱相接,每一側共四寸。

第三行俠脊,各三寸分疆,內並脊一寸,七寸兩旁看。

膺腹部分寸,原用對乳間,橫折作八寸,前後穴可探(以中指同身寸量之,則左右至乳尖內旁,共得八寸)。若直寸取穴,先准看天突(在結喉下、兩缺盆之中)。天突至膻中(兩乳之間陷中處),六寸八分足,下行至中庭,又是一寸六。共作八寸四,又看歧骨際,直下至臍心,原是八寸地,臍心至曲骨,五寸當毛聚,手足如何定,中指同身寸,背部之橫行,亦用此為信。

總之人周身,同身寸為則,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中指與大指,相交如環屈,兩橫紋之尖,橫離一寸測。身形有長短,據此為準的,但能明此理,分寸無差失。

白話文:

第三行俠脊,各三寸分疆,內並脊一寸,七寸兩旁看。

第三行俠脊,每邊各有三寸,劃分區域,內側與脊椎相距一寸,外側則從脊椎算起,往兩旁各七寸。

膺腹部分寸,原用對乳間,橫折作八寸,前後穴可探(以中指同身寸量之,則左右至乳尖內旁,共得八寸)。若直寸取穴,先准看天突(在結喉下、兩缺盆之中)。天突至膻中(兩乳之間陷中處),六寸八分足,下行至中庭,又是一寸六。共作八寸四,又看歧骨際,直下至臍心,原是八寸地,臍心至曲骨,五寸當毛聚,手足如何定,中指同身寸,背部之橫行,亦用此為信。

胸腹部尺寸的計算方法:

1. 橫向测量: 以两乳之间为起点,横向测量,共八寸,前后穴位都可以这样探寻。用中指同身寸测量,则左右至乳尖内旁,共得八寸。

2. 纵向测量:

  • 先找到天突穴(位于喉结下方,两锁骨中间凹陷处)。
  • 从天突穴到膻中穴(两乳头之间凹陷处),共六寸八分。
  • 从膻中穴向下至中庭(即腹部正中),再有一寸六。
  • 综上,天突穴到中庭共八寸四。
  • 继续向下,从歧骨际(即两肋骨交界处)直下至脐心,共八寸。
  • 从脐心至曲骨(即耻骨上方),共五寸。

3. 手足尺寸: 以中指同身寸测量。

4. 背部横向测量: 也以中指同身寸测量。

總之人周身,同身寸為則,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中指與大指,相交如環屈,兩橫紋之尖,橫離一寸測。身形有長短,據此為準的,但能明此理,分寸無差失。

总结:

  • 人体周身以同身寸为标准。
  • 男左女右,用中指第二节作为测量单位。
  • 中指与大拇指相交形成环状,以两横纹交点为起点,横向测量一寸。
  • 人体身形有长短差异,但只要掌握同身寸的测量方法,就能准确地确定穴位位置,避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