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考正周身穴法歌》~ 足厥陰肝經

回本書目錄

足厥陰肝經

1.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穴起於大敦,大指端外側,去爪韭葉尋,恰在聚毛際,井木初向榮《(大成》原文;足大指端三毛中。《金鑑》作足大指端外側聚毛中,是因《玉龍歌》而改正也,今從之)。

大指本節前,上下皆有筋,前後有小骨,動脈陷中尋,行間滎火地,肝實瀉之云。

太衝足大指,本節後二寸(在足跗間),動脈決生死,陷中輸上論。

中封(一名懸泉)足內踝,骨前一寸尋,筋里宛宛中,足厥陰經金。

蠡溝(一名交儀)肝之絡,別走足少陽,內踝上五寸,上七中都(一名中郄)詳,穴在胻骨中,直足少陰鄉。膝關犢鼻下,陷中二寸旁。

曲泉膝骨上,內側輔骨下,大小筋中間(大筋上,小筋下),屈膝可取者,正在橫紋頭,合水虛補也。陰包膝上四,股內兩筋間,卷足看內側,中有槽可觀。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起始於大敦穴,位於大腳趾端外側,距指甲約一寸,在毛髮聚生處。

大腳趾第一節的前方,上下都有筋,前後有小骨,動脈位於筋骨之間。

太衝穴位於大腳趾本節後方二寸處,動脈位於此處,與生死相關。

中封穴(又名懸泉穴)位於內踝骨前方一寸處,在筋腱的凹陷處。

蠡溝穴(又名交儀穴)為肝經的絡穴,與足少陽膽經相通,位於內踝骨上方五寸處。上七中都穴(又名中郄穴)位於腓骨中,與足少陰腎經相鄰,膝蓋下方犢鼻穴陷凹處旁二寸。

曲泉穴位於膝蓋骨上方內側輔骨下方,大小筋之間,屈膝時可觸摸到,位於橫紋的頂端。陰包穴位於膝蓋上方四寸,股內兩筋之間,卷起腳觀察內側,有一個凹槽。

氣衝下三寸,陰股動脈應,五里又陰廉,上一寸為定(陰廉在氣衝下二寸,五里上一寸)。

急脈傍陰器,去中二寸半,按之隱指堅,極按痛下上,足厥陰大絡(為睪丸之系睪丸者,腎丸也,針灸均莫亂(《大成》,無此穴,遵《金鑑》補之)。

章門(一名長平,一名脅髎)大橫外,直季脅肋端,臍上有二寸,兩旁六寸看。側臥肘尖盡,盡處穴已詳,脾膜臟所會(臟會章門),又會足少陽。

期門肝之膜,直乳二肋端,乳旁一寸半(在不容穴旁,亦一寸半),直下寸五看,足厥陰太陰,陰維會此方。

白話文:

氣衝穴向下三寸,陰股動脈的位置就在這裡;五里穴向上再一寸,就是陰廉穴(陰廉穴位於氣衝穴向下二寸,五里穴向上再一寸)。

急脈穴位於陰器旁,離中線二寸半,按壓時會有隱約的指頭硬度,用力按壓時會感到疼痛,並向下傳導,這裡是足厥陰經的大絡穴(這個穴位是睪丸的絡穴,也就是睪丸本身,針灸時不可混淆)。

章門穴(又名長平,又名脅髎)位於大橫穴外側,沿著肋骨下方直行,距離肚臍上二寸,左右各六寸的位置。 側臥時,肘尖盡頭處就是這個穴位,脾臟膜的位置與這個穴位相通,同時也是足少陽經的交會穴。

期門穴是肝臟膜的穴位,位於乳頭下第二肋骨末端,距離乳頭旁一寸半(位於不容穴旁,也距離不容穴一寸半),向下再一寸五的位置。 足厥陰經與足太陰經,以及陰維脈都在這裡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