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正周身穴法歌》~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
1.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湧泉(一名地衝)起足心,屈足復卷指,宛宛中處尋,腎脈屬井木,實則瀉之云。
然谷(一名龍淵)內踝前,大骨下陷中,別於太陰郄(與隙同,言脈之隙也),少陰滎火紅
太谿(一名呂細)足內踝,其後有五分,陷中跟骨上,動脈定死生,足少陰輸土,牙痛必須針。
大鐘足後踵(音腫,腳底板也),骨上兩筋中,足少陰之絡,別走太陰宮。
水泉少陰郄,太谿下寸深,照海通陰蹺(合於肺系、咽喉、胸膈),內踝下四分,上踝下軟骨,前後二筋尋。
復溜(一名昌陽,一名伏白)足內踝,其上二寸明,筋骨陷中是,腎虛補經金,交信陰蹺郄,亦上二寸憑,傍骨是復溜,傍筋交信真,二穴分前後,只隔一條筋。
築賓內踝上,遠在腨分中(小腿肚之分槽處也),陰維脈之郄,最上陰谷臨,膝內輔骨後,屈膝求其真,恰在大筋下,小筋以上云,按之應手得,腎經合土敦。
橫骨在陰上,宛曲如仰月,可灸不可針,上一寸大赫(一名陰維,一名陰關),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與四滿(一名髓府),中注肓俞列,上下各一寸,腹中寸為則(去腹中行各一寸)。又云旁寸五,錄此備考測。衝脈足少陰,所會已六穴。
商曲與石關,陰都(一名食宮)並通谷,幽門穴陷中,均離一寸足,去腹中旁行,一寸五分屬(《銅人》:五分。素注:一寸),少陰衝脈會,五穴又連續。
步郎神封續,靈墟神藏通,直離一寸六,旁行二寸逢,仰取陷中是,再寸六彧中。
俞府氣舍下,璇璣旁二寸,陷中仰取之,腎經穴已盡。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從足心開始,名為湧泉,也叫做地衝。當你彎曲腳趾時,在腳掌凹陷的地方可以找到它,這穴位屬腎經井穴,五行屬木,如果出現實證,可以透過泄法治療。
接著是然谷穴,位於內踝前方,大骨下方的凹陷中,這是少陰經的郄穴,五行屬火。
太谿穴,又名呂細,位於足部內踝後方約五分處,在跟骨上方的凹陷中,能診斷生死,屬足少陰腎經的輸穴,五行屬土,若牙痛可用針刺治療。
大鐘穴在腳跟後方,位於骨頭上方兩條筋的中間,是足少陰腎經的絡穴,經絡連接太陰宮。
水泉穴,是少陰經的郄穴,位於太谿穴下方一寸深度處,能通達陰蹺脈,位於內踝下四分,需在腳踝下方的軟骨前,以及兩根筋的中間找尋。
復溜穴,又稱昌陽或伏白,位於足部內踝上方二寸處,位於筋骨凹陷中,可用來補腎虛,五行屬金,同時也是陰蹺脈的郄穴,同樣位於內踝上方二寸處,靠近骨頭的是復溜穴,靠近筋的是交信穴,兩個穴位前後相隔,只有一條筋相隔。
築賓穴位於內踝上方,遠離小腿肚的分槽處,是陰維脈的郄穴,最上方接近陰谷穴,位於膝蓋內側輔骨後方,彎曲膝蓋可找到真實位置,位於大筋下方,小筋上方,按壓能找到,是腎經的合穴,五行屬土。
橫骨穴位於生殖器上方,形狀如同仰望的月亮,只能用灸法不能針刺,上方一寸是大赫穴,氣穴、胞門、子戶和四滿穴,都在盲俞穴的上下各一寸處,以腹部中央為基準,左右各一寸。
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和幽門穴,這些穴位都在離腹部一寸的地方,沿著腹部水平線向外一寸五分處,這些穴位都是少陰脈和衝脈的會合點。
步郎、神封、靈墟和神藏穴,這些穴位沿水平線向外二寸處,仰臥時在凹陷處找到,再向上兩寸找到彧中穴。
俞府穴位於氣舍穴下方,璇璣穴旁邊兩寸處,仰臥時在凹陷處找到,至此,足少陰腎經的所有穴位已經介紹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