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倓

《楊氏家藏方》~ 卷第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3)

1. 廣順散

治中暑煩渴。

甘草(三兩半,炙),肉桂(去粗皮,一兩),乾薑(炮。各一兩),烏梅肉(一兩半,焙乾稱),紫蘇葉(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沸湯調服亦得。

白話文:

甘草(105克,經過炙烤)、肉桂(去掉粗皮,30克)、乾薑(經過炮製,各30克)、烏梅肉(45克,經過烘焙後稱量)、紫蘇葉(15克)

2. 潑火散

治中暑煩躁發渴,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及治血痢,婦人熱崩。

白話文:

用於治療中暑後感到煩躁並口渴,口中有苦味且舌頭乾燥,伴有頭痛惡心,以及食欲不振的情況。也能用來治療出血性腹瀉,以及婦女的熱性崩漏。

青橘皮(去白),赤芍藥,黃連(去須),地榆(四味各等分)

白話文:

綠色橘子皮(去掉白色部分) 紅色芍藥 黃色黃連(去掉根鬚) 地榆(以上四種藥材等量)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漿水調下。熱瀉,用冷水調下,無時候。如蓄熱、血妄行,加甘草等分。

白話文:

上一個方子為治療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漿水調勻服用。熱痢瀉下時,使用冷水調勻服用,不限時間。如果積蓄過多火氣,或血氣妄行,可加入等分的甘草。

3. 茅根散

治伏熱傷冷,心神煩躁,大渴不止,腸鳴腹痛,不思飲食。

白話文:

治療體內潛藏的熱邪受寒涼所傷,導致心神煩躁不安,極度口渴無法止住,腸胃鳴叫並且腹部疼痛,沒有食欲不想進食。

白茅根,人參(去蘆頭。二味各一分),厚朴(去粗皮,半兩,薑製),香薷(一兩,去土)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酒半盞,同煎至一盞,水中沉冷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白茅根、人參(去掉根鬚,兩者各 5 克)、厚朴(去掉粗皮,2.5 克,用薑片醃製)、香薷(5 克,洗淨泥土)

4. 冷香飲子

治伏暑煩躁,引飲無度。尊年人入夏宜常服之。

白話文:

治療潛藏的暑熱造成的煩躁,以及因此而過度飲水。適合老年人在夏季時經常服用。

草果子仁(二兩),甘草(一兩,炙),陳橘皮(去白,半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分)

上件㕮咀。每用半兩,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滓,沉冷旋旋服之,不拘時候。

白話文:

  • 草果果仁:40 克
  • 甘草:20 克(烤過)
  • 陳舊橘皮(剝掉白色部分):10 克
  • 附子(烤過,去除皮和肚臍):2 克

5. 香連飲子

治霍亂、吐瀉轉筋,四肢厥冷。

白話文:

治療霍亂、吐瀉導致的肌肉抽筋,以及四肢冰冷的症狀。

草烏頭(不去皮臍,水浸七日,曬乾,稱二兩,入鹽三兩同炒黃,去鹽不用),黃連(入茱萸二兩,同炒赤色,去茱萸不用),香薷葉,藿香葉(去土。以上三味各二兩)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同煎至一盞,水沉極冷,頓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草烏頭(不去除根部,浸泡於水七天後,曬乾,取二兩;加入三兩鹽同炒至變黃,鹽炒後去除)

黃連(加入二兩茱萸,同炒至變紅色,茱萸炒後去除)

香薷葉、藿香葉(去除泥土,以上三種藥材各取二兩)

6. 防己湯

治伏暑吐瀉,陰陽不分。

防己(一兩),香白芷(二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治療潛藏在體內的暑氣所導致的嘔吐與腹瀉,不分陰虛或陽虛的情況。

使用防己一兩,以及香白芷二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新取的清水調和後服用,不限制服用時間。

7. 清暑散

治伏暑傷熱,燥渴胃悶,嘔噦噁心,或發霍亂。

硫黃(二兩),蛤粉(四兩)

上件同研勻。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用於治療潛藏的暑邪所傷,以及因熱邪導致的口乾舌燥、胃部悶脹、噁心嘔吐,或是引發的霍亂症狀。

所需藥材為硫磺二兩,與蛤粉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混勻。每次服用一錢,用新取的井水調和後服用,不限制服用時間。

8. 辟邪丹

治一切瘧疾。

黑豆(一兩,取細末七錢半),砒(二錢半,別研),綠豆(取細末,七錢半),雄黃(一錢半,別研),硃砂(二錢半,別研),黃丹(一兩半,水飛過,別研)

白話文:

黑豆:1 兩,研成細末 7 錢半 砒霜:2 錢半,另研磨 綠豆:研成細末,7 錢半 雄黃:1 錢半,另研磨 硃砂:2 錢半,另研磨 黃丹:1 兩半,用研磨工具研磨後用水過濾,再另研磨

上件修事了,於端午日和研令勻,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曬乾,瓷合盛之。大人一丸,小兒半丸,於發日兩時辰前,面東用冷醋一呷送下。忌熱物少時,仍忌葷腥三日。只可一服,不可再服。

白話文:

上一步驟完成後,在端午節當天將藥材研磨均勻,加入水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曬乾後用瓷罐盛裝。成年人服用一丸,小童服用半丸。在發病前的兩小時面向東方,用冷醋送服。忌食熱性食物;短時間後,仍要忌食葷腥三天。只可服用一次,不可重複服用。

9. 祛瘧餅子

治久新瘧疾,不問先寒後熱,先熱後寒。

白話文:

治療長時間或新發的疟疾,不分先是感覺冷後發熱,或是先發熱後感覺冷。

砒(二錢半,別研細,放露下三宿),白茯苓(去皮),綠豆粉,石菖蒲,甘草(四味並生用。各一兩)

白話文:

砒霜(二錢半,研磨成細粉,放置在露天環境下三天) 白茯苓(去掉外皮) 綠豆粉 石菖蒲 甘草(以上四味藥材皆為生用,各取一兩)

上件為細末,研勻,煮麵糊為丸,作一百二十餅子。每餅子用竹刀切十字,不可切斷,曬乾。每服一餅子,先用冷茶清半盞,浸餅子在內,臨臥時調勻服。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磨成細粉,攪拌均勻。用麵糊將它們揉成丸子,製作成 120 個餅子。用竹刀在每個餅子上劃十字,但不要切斷。曬乾後,每次服用一個餅子,先用半杯冷茶浸泡餅子。在睡覺前攪拌均勻服用。

10. 聖餅子

治一切瘧疾。

黃丹(水飛過研,一錢),砒(研細,一字),寒水石(研細,二錢)

白話文:

治療各種类型的疟疾。

使用黃丹(需经过水飞处理并研细,用量一钱),砒霜(研磨至极细,用量一字),寒水石(研磨至极细,用量二钱)。

上件同研勻,用末入油穰餅,劑如櫻桃大二十塊,搜藥令勻,卻分作二十餅子。用炭火燒茶盞,煉麻油渫熟,每服一餅,臨臥細嚼,冷茶清送下。忌熱物一時辰。如隔日發,即於不發日臨臥服,或次日再發一次即愈。合時忌婦人、貓、犬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均勻,將藥末加入麵粉餅中,製成約二十塊櫻桃大小的藥餅。將藥物混合均勻,再分成二十個小藥餅。用炭火加熱茶盞,將麻油燒熱,煎熟藥餅。每次服用一個藥餅,於睡前細嚼,用冷茶送服。服用後一小時內忌食熱性食物。如果隔天發病,則在未發病當天睡前服用,或隔天再發作一次,即可痊癒。服藥期間忌諱婦人、貓、狗接觸。

11. 豬膽膏

治脾胃虛弱,遂作瘧疾,寒多熱少。大凡寒發於膽,以豬膽引高良薑、乾薑入膽,去寒燥脾胃。二姜熱,豬膽冷,陰陽相制,所以作效。仍治秋深寒瘧。

高良薑(一兩,切作小塊,油炒),乾薑(一兩,炮)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導致惡寒發燒、寒氣過多、發熱較少的瘧疾。一般來說,寒氣發作源於膽,可以使用豬膽汁加入高良薑、乾薑放入膽中,去除寒氣、溫暖脾胃。高良薑和乾薑具有溫熱性質,豬膽汁則具有寒涼性質,陰陽相制,因此能發揮治療效果。也可以用來治療秋季的寒性瘧疾。

上件為細末。分作四服,每服用獖豬膽汁調成膏,以好酒半盞熱調勻,發時服。

白話文:

上面這些藥材很細微。分成四次服用,每次用野豬膽汁調成藥膏,加入半杯好酒加熱攪勻,發燒的時候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