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壽
《十四經發揮》~ 凡例
凡例
1. 凡例
一、十二經所列次第,並以流注之序為之先後,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專穴也。總之為十四經云。
一,注者,所以釋經也。其訓釋之義,凡有三焉,訓字一義也,釋身體府臟名物一義也,解經一義也。其載穴法分寸,則圈以別之。
一、各經既於本經詳註處所,其有他經交會處,但云見某經,不必復贅。
一、經脈流注,本經曰歷、曰循、曰至、曰抵;其交會者曰會、曰過、曰行。其或經行之處;既非本穴,又非交會,則不以右例統之。
一、奇經八脈,雖不若十二經之有常道,亦非若諸絡脈之微妙也。任督二脈之直行者,既以列之十四經,其陰陽維蹺、沖、帶六脈,則別具編,以參考。
白話文:
[例子]的部分內容如下:
-
十二經脈的排列順序,是按照它們流動灌注的先後次序。再加上任脈和督脈這兩個特殊的經脈,因為它們各自有專屬的穴位。總計起來,成為十四經脈。
-
"注",是用來解釋經脈的。它主要包含三種解釋:一是解釋字義,二是解釋人體臟腑器官的名稱,三是解釋經脈的意義。當記錄穴位的位置與距離時,會用圈來標記以作區別。
-
每條經脈在本經脈中已詳細說明瞭穴位位置,對於和其他經脈交會的地方,只會寫明參見哪條經脈,避免重複說明。
-
經脈的流動灌注,本經脈會用"歷"、"循"、"至"、"抵"等詞來描述;和其他經脈交會的地方,則用"會"、"過"、"行"等詞。如果經脈流經的地方,既不是本經脈的穴位,也不是和其他經脈的交會點,就不會用這些詞來描述。
-
八奇經脈雖然不像十二正經那樣有固定的路徑,但也並不像細微的絡脈那樣難以捉摸。任脈和督脈這兩條直行的經脈,已經被歸類在十四經脈中,而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沖脈、帶脈這六條脈絡,則另外編輯,供參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