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九 (2)
卷四百九 (2)
1. 又序
夫醫者以愈疾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針。故知針者。有決病之功。立效之能。且夫學針之士。宜審而刺之。莫縱巨瞻。妄為施設。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要在定孔穴以精於心。是以取神功而應於手。信知除疴見於目下。決病在於手中。是以軒岐開端。越人知要。素問隱其奧。難經彰其妙。況為針者。豈曰小補之哉。
人受陰陽以生。一歲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節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若稽古神聖成天之功。立民之命,爰作針法。針某穴。療某病。手得之。心應之。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盧扁尚矣。此法罕傳。余先人心友竇先生。以針法活人甚多。嘗著八穴真經。
演之為論為賦。鉤深索隱。披泄言蘊。後學之士。得此一卷書而熟讀之者。思過半矣。余於壬辰冬。被旨來南。遍歷閩中諸郡。求其所謂針法者。皆不獲。舊篋中得先生之遺書。敬用鋟梓。以廣其傳。先生名傑字漢卿。古洺肥鄉人。官至太師。以醫學傳於世云。
時元貞元年燕山牛良祐序。
白話文:
[再序]
醫生的職責在於治癒疾病,而在治病的方法中,最神奇的莫過於針灸。因此,懂得針灸的人,便擁有判斷和治療疾病的本領,能夠迅速見效。對於學習針灸的醫者來說,應該謹慎地進行針刺,不能輕率大意,胡亂施治,否則不僅無助於病情,反而可能造成傷害。關鍵在於精確地定位穴位,這樣纔能夠靈活運用,達到神妙的效果,真正地在眼前看到疾病的消失,在手裡決定病痛的終結。因此,從黃帝和岐伯開始,扁鶴等人掌握了針灸的精髓,《黃帝內經》隱含了其深奧的道理,《難經》則展現了其神奇的技巧。由此可見,針灸並非微不足道的小技,而是極為重要的醫術。
人體由陰陽二氣構成,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體的關節部位也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這象徵著周天的圓周度數。如果追溯歷史,古人以針灸療法治病救人,創立了針灸法。針刺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相應的疾病,手上的動作與心裡的思考相呼應。這種技能如果不是世界上最高超的神技,又有誰能掌握呢?華佗和扁鵲等古代名醫都對針灸有很深的研究,但這種技術卻很少被傳承下來。我的先祖,竇先生,他用針灸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並寫了一本《八穴真經》。
他把針灸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寫成論文和賦文,深入挖掘針灸的奧祕,將其中的知識公開。後學者只要得到這本書並熟讀,就能理解一半以上的針灸知識。我在壬辰年的冬天,奉旨南下,走遍福建各縣尋找針灸的技法,但都沒有找到。後來在舊箱子裏找到了先生留下的書籍,於是恭敬地將它刻印出版,以便更廣泛地傳播。先生的名字叫傑,字漢卿,是古洺肥鄉人,官至太師,他的醫學知識流傳於世。
這是元貞元年,燕山牛良祐所寫的序。
2. 資生經序
銅人明堂。黃帝岐伯鬼臾區留以活天下後世。自隔膜透膚之妙無傳。乃謂是能絕筋脈傷血肉,至望而畏之。有疾則甘心於庸醫,百藥之俱試。不知病在巔者,必灸風池風府,非桂枝輩所能攻。病在膺者,必灸刺期門,非枳實輩能下。遂至於束手無策,豈不哀哉。近世朱肱龐安常俱為針法,
許知可亦謂病當以刺愈。三衢鄒握虎,以治法為歌詩韻括。聖賢活人之意,賴以復傳。今東嘉王叔權,又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巔末,行分類列,以穴對病。凡百氏之說,切於理,以己之見,得於心者,悉疏於下。針灸之書,至是始略備。古聖賢活人之意,至是始無遺憾。傳謂為人子者,
不可不學醫。予親年八十,精力強健,非賴此書耶。因俾醫衛世,傑訂證傳見者十有八條。鋟木庾司,以補惠民之缺。
時嘉定庚辰徐正卿序。
白話文:
【資生經序】
在古代,黃帝、岐伯和鬼臾區等人通過研究「銅人明堂」,留下了醫術來救濟天下的後代。然而,對於從隔膜穿透肌膚的精妙技術,卻沒有流傳下來。這導致人們認為針灸會切斷筋脈、傷害血肉,因而對它感到恐懼。生病時,寧願去尋找平庸的醫生,嘗試各種藥物,卻不知道頭頂的疾病應該灸風池、風府穴,這些不是單純使用桂枝等藥物就能解決的;胸部的疾病必須灸刺期門穴,也不是單靠枳實等藥物可以治療的。這樣一來,面對疾病時往往束手無策,實在令人悲嘆。
到了近代,朱肱和龐安常都提倡針灸療法。許知可也認為疾病應當通過針刺來治療。三衢的鄒握虎,將治療方法編成了歌詩韻括,使聖賢救人的精神得以再次傳承。現在,東嘉的王叔權,又將三百六十個穴位,按照前後上下進行分類排列,將穴位與病症相對應。對於眾多學說中符合道理的部分,以及他個人的心得,都在書中詳細地做了說明。至此,針灸的書籍終於有了較為完整的內容。古聖先賢救人的心意,至此也沒有遺憾了。古人說,作為子女,不能不學習醫術。我的父親年已八十,身體強壯,難道不是得益於這本書嗎?因此,我讓醫生衛世傑校訂並補充了十八條經驗,將其刻印出來,以彌補惠民政策的不足。
——嘉定庚辰年,徐正卿作序。
3. 又序
予得倅澧陽吏。以圖經來迓。暇日閱之。見文籍之目。有灸經焉。意其非明堂即銅人也。抵役以來。親故惠書及士夫之經從者。多以印置此書為托。原其所以。乃前郡博士王君執中之所編著也。求其版則亡之矣。豈好事者攜之以去。或守藏者不謹而散逸之耶。然是經流傳既久。豈無存者。宜加搜訪。竟未得之。意篋中有淮東庾使徐君正卿所刊針灸資生經。取而視之。其序引歷述東嘉王叔權發明編類之功。且謂針灸之書。至是始略備。古聖賢活人之意。至是始無遺憾。則知王君之用心。亦仁且至矣。所謂叔權者。其王君之字歟。一日出示醫諭劉澐。劉一見驚且喜曰。王君所刊。正此書也。今之刻畫精緻。視昔有加。究所繇來。蓋徐君嘗主民曹於是。刊得此書。歸而刊之耳。籲是經也。王君首刊之澧陽。今不復存。徐君繼刻之海陵。其存與否又未知。版之不存。則二君之志將遂湮微。豈不惜哉。予負丞於此。適攜以偕。殆非偶然者。亟命工鋟梓。以廣其傳。使是書得不泯絕。其於衛生豈曰小補。紹定四年趙編序。
白話文:
我得到了在澧陽擔任副官的機會,到任之際,閒暇時翻閱了圖經,發現其中有一部分是灸經的內容,我認為這應該不是明堂就是銅人的相關資料。自從我上任以來,親朋好友以及路過的士大夫們寄來的信件中,大多數都請我幫忙找這本書,我後來才明白,原來這是前澧陽郡博士王執中先生編纂的。但當我去尋找這本書的版本時,卻發現已經找不到了,可能是熱愛它的人帶走了,或是保管的人不小心讓它散失了。然而,這本書流傳已久,肯定還有留存的,我應該盡力去找,可惜最後還是沒有找到。我想到自己箱子裡有本淮東庾使徐正卿先生出版的「針灸資生經」,取出一看,序言中詳細敘述了東嘉王叔權先生發明和編類的功績,並且提到針灸的書籍,到這裡終於算是完整了,古代聖賢救人的理念,至此終於沒有遺憾,由此可見王執中先生的用心,真是既仁慈又周到。所謂的王叔權,應該就是王執中先生的字吧。有一天,我將這本書拿給醫生劉澐看,他一看到這本書,既驚訝又高興地說:「王執中先生出版的書,正是這一本啊!現在這本書的雕刻非常精美,比過去的版本更勝一籌。追究它的來源,原來徐正卿先生曾經在這裡擔任要職,得到了這本書,回去後就把它出版了。」這本書,王執中先生首先在澧陽出版,現在已經找不到;徐正卿先生接著在海陵刻印,但是否還存在,我們並不清楚。如果這些版本都不存在,那麼兩位先生的願望將會漸漸被遺忘,這實在令人惋惜。我在這裡擔任副官,恰好帶著這本書,這絕非偶然。我立即下令工匠進行雕刻,以便廣泛傳播,讓這本書得以保存,對於人們的健康保養,這豈不是一大裨益? 紹定四年趙編序。
資生經者。合明堂銅人千金外臺而一之。大監王公所編次。擇精語詳。針灸之法。皆聚此書矣。聞之故老謂澧學舊有公本。火於淳祐乙巳。後不復再見。元貞壬辰余得善本於濰陽。即欲刻諸荊泮。與衛生之家共之。會授代不果。大德丙午。白其事於憲僉汶上國。先生一見大喜。
即召匠計直。命平代等處軍民長官謝琰。醫學正覃南榮。澧陽縣典史唐益秀。協力相成其事。教導戴夢高專任校讎之責。越十月書成。余謹按扁鵲華佗及孫思邈方論藥餌針灸未嘗偏廢。後世醫士舉一而號為專門。針灸者亦皆未得腧穴之正。舊有年壯病勞極者。膏肓兩穴更數醫不效。
後得此書。按圖取穴。一灸即愈。其間阿是穴法之說,禁穴許灸三壯之說。亦皆累試累效(禁穴艾炷止麥粒大。仍隔蒜片尤穩)。近年有為狂猘所傷者。亦嘗依經灸活三人。是書之有益於世多矣。今既板行一路。流布四方。其所全活。庸有既乎。國先生按行屬部。究心民瘼。
癢疴疾痛。舉切諸身,今板行是書。亦濟人利物之一端。而余之本心亦於是而獲遂矣。故喜而為之序。
大德丁未閬中郡蒲登辰序。
白話文:
[再序]
《資生經》這本書,綜合了《明堂》、《銅人》、《千金》和《外臺》等書的內容,由大監王先生編輯整理,精選詳細的語句,將針灸的技法都匯聚在此書中。據前輩們說,澧學原本就有此書的版本,但在淳祐乙巳年時毀於大火,自此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到了元貞壬辰年,我在濰陽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版本,當時就打算在荊泮刻版印製,讓更多注重健康的人可以分享,但因工作調動未能實現。直到大德丙午年,我向汶上國憲僉先生報告了這件事,他一聽非常高興,
立刻召集工匠估算成本,並請平代等地的軍民長官謝琰、醫學正覃南榮、澧陽縣典史唐益秀等人合力完成此事,教導戴夢高負責校對工作。經過十個月的努力,終於完成了書籍的編製。我仔細研究過扁鵲、華佗以及孫思邈的醫學理論,他們對於藥物、針灸從未偏廢。但後世的醫學家只專注於某一領域,稱為專家。而對於針灸,很多人並未真正掌握腧穴的正確位置。過去有人因年老、疾病或過度勞累,對膏肓兩穴進行治療,換了好幾個醫生都沒有效果。
後來得到這本書,按照圖示找到正確的穴位,一次灸療就痊癒了。書中提到的阿是穴法,以及在禁灸穴位上允許灸三壯的說法,經過多次實踐都得到了驗證(在禁灸穴位上,艾炷的大小僅如麥粒,且需隔蒜片使用,效果更佳)。近年來,有人被狂犬咬傷,也曾照著書中的方法,成功救治了三個人。由此可見,這本書對社會的貢獻非常大。現在既然已經在這條路上出版,廣泛傳播到四面八方,它所能拯救的生命,豈能用數量衡量?國先生巡視所屬部門,關心人民的疾苦,
對各種疾病的痛苦,感同身受。現在出版這本書,也是為了幫助他人、造福社會。而我的初衷,在這裡也得以實現。因此,我非常高興地為此書寫序。
大德丁未閬中郡蒲登辰序。
4. 流注指微針賦
(以針醫訣式流注指微為韻)
疾居榮衛。,榮者血也。衛者氣也。由腸胃受谷化血氣所為也。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筋通腠理。中焦出氣如漚。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乃注絡脈。乃注於經脈。陰陽以張。因息乃行。行有紀綱。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調之。調設失度。致生其疾。疾者百病之總名也。百病之始。皆由風寒暑濕飢飽勞逸而得之。或起於陰。或起於陽。所傷各異。虛實不同。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於衝任脈。或著於腸胃之膜原。邪氣浸淫。不可勝論。
扶救者針。,救病之功。調虛實之要。九針最妙。各有所宜。熱在頭身宜鑱針。肉分氣滿宜員針。脈氣虛渺宜鍉針。瀉熱出血發泄固疾宜鋒針。破癰腫出膿血宜䤵針。調陰陽去暴痹宜員利針。治經絡中病痹宜毫針。痹深居骨節腰脊腠理之間宜長針。虛風舍於骨節皮膚之間宜大針。
觀虛實與肥瘦。,經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若虛實不明,投針有失。聖人所謂實實虛虛。若明此。則無損不足益有餘之過。觀肥瘦者。用針之法。必先觀其形之肥瘦。方明針刺之淺深。若以身中分寸肥與瘦同用。是謂淺深不得。反為大賊也。故肥人刺深。瘦人刺淺。以與本藏所屬部分齊平為期。所以無過不及之傷也。
辨四時之淺深。,四時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氣所在以調之也。春氣在毫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經云。春夏刺淺。秋冬刺深。各以其時為則。又肥人宜深刺之。瘦人宜淺刺之。
取穴之法。但分陰陽而溪谷。,陰者。陰氣也。陽者。陽氣也。謂陽氣起於五指之表。陰氣起於五指之裡也。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分肉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溪谷有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故取穴之法。分其陰陽表裡部分。溪谷遠近。同身寸取之。舉臂拱手直立偃側。皆取穴法也。逐穴各有所宜。
迎隨逆順。須曉氣血而升沉。,經云。迎隨者。要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經逆順而取之。靈樞曰。瀉者迎之。補者隨之。若能知迎知隨。令氣必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升降上下源流。手之三陰。從藏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至腹。絡脈傳注。周流不息。故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本論云。夫欲用迎隨之法者。要知經絡逆順淺深之分。諸陽之經。行於脈外。諸陽之絡。行於脈內。諸陰之經。行於脈內,諸陰之絡,行之於脈外。仍各有所守之分。故知皮毛者肺之部。肌肉者脾之本。筋者肝之合。骨髓者腎之屬。血脈者心之分。各刺其部。無過其道。是謂大妙。迎而奪之有分寸。隨而濟之有淺深。深為太過。能傷諸經。淺為不及。安去諸邪。是以足太陽之經。刺得其部。迎而六分。隨而二分。足太陽之絡。迎而七分。隨而二分。手太陽之絡。迎而九分。隨而四分。手陽明之經。迎而九分。隨而四分。手陽明之絡。迎而八分。隨而三分。足陽明之經。迎而一寸。隨而五分。足陽明之絡。迎而六分。隨而一分。手少陽經。迎而六分。隨而一分。手少陽絡。迎而七分。隨而二分。足少陽經。迎而八分。隨而三分。足少陽絡。迎而一寸。隨而五分。手太陰經。迎而九分。隨而四分。手太陰絡。迎而七分。隨而二分。足太陰經。迎而一寸。隨而五分。足太陰絡。迎而八分。隨而三分。手少陰經。迎而七分。隨而二分。手少陰絡。迎而六分。隨而一分。足少陰經。迎而六分。隨而一分。足少陰絡。迎而一寸。隨而五分。手厥陰經。迎而七分。隨而三分。手厥陰絡。迎而六分。隨而一分。足厥陰經。迎而八分。隨而三分。足厥陰絡。迎而九分。隨而四分。斯皆經絡相合。補生瀉成。不過一寸。針入貴速。既入徐進。針出貴緩。急則多傷。明須慎之。勿為殆事。男子左瀉右補。女子右瀉左補。轉針迎隨。補瀉之道。明於此矣。
原夫指微論中。賾義成賦。,指微論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經絡之賾。原針刺之理。明榮衛之清濁。別孔穴之部分。然未廣傳於世。今於論內自取其義以成此賦。
知本時之氣開。說經絡之流注。,本論云。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流為氣血之流行也。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如流水走蟻。涓涓不息。不可暫止。又云。流而為榮衛。彰而為顏色。發而為音聲。速則生熱。遲則生寒。結則為瘤贅。陷則為癰疽。故知流者不可止。若人誤中則有顛倒昏悶之疾。又云。注者住也。謂十二經絡。各至本時。皆有虛實邪正之氣。注於所括之穴。所謂得時謂之開。失時謂之闔。氣開當補瀉。氣閉忌針刺。聖人深慮此者。恐人勞而無功。豈可昧氣開流注之道哉。其氣開注穴之法。七韻中說之矣。每披文而參其法。覆經而察其言。明諭其隱。皆知實虛總附。夫披文覆經者。學者之情也。既窮其理。賾其義。知其根。得其源。以見聖人之心乎。觀何公作流注之賦。玄辭妙語。可謂達理。非是自炫也。移疼住痛。如有神針。
暴疾沉疴至危篤。刺之勿誤。,沉疴久病,虛弱之人。忽暴感疾於榮衛。傳於臟腑。其病必危篤而沉重也。明者是時深慮損益。慎勿輕忽。自恃聰俊。當須察其何經所苦。補瀉針刺。去之勿誤也。
詳夫陰日血引。值陽氣流。,賈氏云。陽日氣先脈外。血後脈內。陰日血先脈外。氣後脈內,交貫而行於五臟五腑之中。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共五十穴。唯三焦受十經血氣。次傳包絡。又各注五穴。通前十二經。共六十穴。才合得十六難內六十首也。越人言。三部九候。各有頭首也。及素問言六十首。今世不傳。既言不傳。其文不載六十首字也。余以所過為原六穴即是陰陽二氣出入門戶也。則陽脈出行二十五度。陰脈入行二十五度。則皆會於六穴中出入也。其五臟五腑收血化精合處。便是逐經原氣也。其餘精者。助其三焦。其受十經精氣。則次傳心包絡。始十二經血氣遍行也。如一經精氣不足。則便成病也。既然有病。即不依此行度也。至令諸經失時。又更引毒氣遍行。所流到處。即各見本經脈候。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病人或寒或熱。或輕或重。因證取之耳。
口溫針暖。,凡下針。先須口內溫針令暖。不唯滑利而少痛。亦借已和氣與患者榮衛無寒暖之爭。便得相從。若不先溫針暖。與血氣相逆。寒溫交爭。而成瘡者多矣。
牢濡深求。,經云。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氣來實牢者為得。虛濡者為失。凡欲其補瀉。即詳五臟之脈。及所刺穴中。如氣來實牢者可瀉之。虛濡者可補之也。
諸經十二作數。絡脈十五為周。,手足各有三陰三陽之脈。合為十二經脈。每一經各有一脈絡。余有陽蹺之絡。陰蹺之絡。脾之大絡。合為十五絡脈。周者。為十二經十五絡二十七氣。周流於身者也。
陰俞六十臟主。,臟謂五臟肝心脾肺腎。並心包之脈。合之有六。俞謂井滎經合非皆俞也。然井滎俞經合者。肝之井。大敦穴也。滎。行間穴也。俞。太衝穴也。經。中封穴也。合。曲泉穴也。心之井。少衝穴也。滎。少府穴也。俞。神門穴也。經。靈道穴也。合。少海穴也。脾之井。隱白穴也。滎。大都穴也。俞。太白穴也。經。商丘穴也。合。陰陵泉穴也。肺之井。少商穴也。滎。魚際穴也。俞。太淵穴也。經。經渠穴也。合。尺澤穴也。腎之井。湧泉穴也。滎。然谷穴也。俞。太谿穴也。經。復溜穴也。合。陰谷穴也。心包之井。中衝穴也。滎。勞宮穴也。俞。大陵穴也。經。間使穴也。合。曲澤穴也。五臟之俞。各有五。則五五二十五俞。並心絡五俞。共三十。以左右見言之。六十俞穴也。
陽穴七十二腑收。,腑謂六腑。非兼九形腑也。穴。俞穴也。亦謂井滎俞原經合也。肝之腑膽。膽之井者。竅陰穴也。滎。俠谿穴也。俞。臨泣穴也。原。丘墟穴也。經。陽輔穴也。合。陽陵泉穴也。心之腑小腸。小腸之井者。少澤穴也。滎。前谷穴也。俞。後谿穴也。原。腕骨穴也。合。小海穴也。脾之腑胃。胃之井者。厲兌穴也。滎。內庭穴也。俞。陷谷穴也。原。衝陽穴也。經。解谿穴也。合。三里穴也。肺之腑大腸。大腸之井者。商陽穴也。滎。二間穴也。俞。三間穴也。原。合谷穴也。經。陽谿穴也。合。曲池穴也。腎之腑膀胱。膀胱之井者。至陰穴也。滎。通谷穴也。俞。束骨穴也。原。京骨穴也。經。崑崙穴也。合。委中穴也。心包之腑三焦。三焦之井者。關衝穴也。滎。液門穴也。俞。中渚穴也。原。陽池穴也。經。支溝穴也。合。天井穴也。如是六腑各有六。則六六三十六俞。以左右脈共言之。則七十有二俞穴也。取穴部分。見於井滎圖說。
刺陽經者。可臥針而取。,衛者屬陽,皮毛之分。當臥針而刺之。若深刺傷陰分。傷榮氣也。
奪血絡者。先俾指而柔。,奪血絡者。取榮氣也。榮氣者。經隧也。靈樞曰。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故言血絡。凡刺之者。先以左手捻按所刺之穴。候指下氣散。方可下針。取榮家之氣。不能損衛氣也。經云。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呼為迎而吸作補。,瀉者迎之。補者隨之。有餘則瀉。不足則補。瀉者吸則內針。無令氣散。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候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是名曰瀉。補者。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弩之。抓而下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凡善治者。察其所痛。以知病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無逆天時。是謂至治之妙。
逆為鬼而從何憂。,逆者。謂當刺之日。與病五行相形遞為鬼賊。而不順也。從者。五臟之氣。與日相和。而不相侵凌也。凡刺之理。當擇吉日。與本病之藏氣各無侵凌刑制。下針順從。而何憂哉。
淹疾延患。著灸之由。,若病有久淹。因寒而得。或陰證多寒。或是風寒濕痹腳氣之病。或是上實下虛厥逆之疾。男子勞傷。婦人血氣之屬。並可用針灸。亦有不可灸者。近髓之穴。陽證之病。不可灸也。
燥煩藥餌而難極。必取八會。,燥煩熱盛在於內者。宜取八會之氣穴也。謂府會太倉中脘穴。藏會季脅章門穴。筋會陽陵泉穴。髓會絕骨穴。血會膈俞穴。骨會大杼穴。脈會太淵穴。氣會三焦膻中穴。此是八會穴也。
癰腫奇經而蓄邪。先由砭瘳。,經云。病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氣蓄積腫熱。宜砭刺出血。古者以砭石為針。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針。即砭石也。今人以披針代之也。
況乎甲膽乙肝。丁心壬水。,甲膽乙肝者。謂五臟五腑。拘之十干。陽干主腑。陰乾主臟。故天元冊又曰。膽甲肝乙。小腸丙心丁。胃戊脾己。大腸庚肺辛。膀胱壬腎癸。五臟五腑。收血化精合處。便是三焦包絡二經元氣也。合為十二經遍行也。賈氏各分頭首。十日一終。運行十干。皆以五子建元日時為頭也。
生我者號母。我生者名子。,夫五行者。在人為五臟。注穴為井滎俞經合。相合為夫妻。我克者為七傳。克我者為鬼賊。我生者為子。生我者為母也。
春井夏滎。乃邪在。秋經冬合。乃刺矣。,此言逐四時取井滎之法也。假令春木旺刺井。夏火旺刺滎。季夏土旺刺俞。秋金旺刺經。冬水旺刺合。四時刺法。依此推之。以瀉逐時所勝邪毒者也。聖人所謂因其時而取之。以瀉邪氣出也。
犯禁忌而病復。,禁忌者。非惟人神所在也。謂大飢大渴。大寒大熱。大飽大醉。大虛大竭。大勞大困。皆為針家之禁忌。若虛實不分。淺深不及。犯觸人神。顛倒四時。其病愈而必復。切須誡之誡之。
用日衰而難已。,本論云。病於當日之下。受五刑之刑制者。其病刺而難愈也。謂心病遇庚日。肝病遇辛日。脾病遇乙日。肺病遇丁日。腎病遇己日。小腸病遇壬日。大腸病遇丙日。胃遇甲日。膽遇庚日。膀胱遇戊日。斯皆本臟正氣遇日下受制而氣衰。刺病難愈故也。
孫絡在於肉分。血行出於支里。,孫絡。小絡也。謂絡之支分也。行於分肉之間。有血留止。刺而去之。無問脈之所會。
悶昏針運。經虛補絡須然。,本論云。若學人深明氣血往來。取穴部分不瘥。補瀉得宜。必無針運昏倒之疾。或匆忙之際。畏刺之人。多針則傷。壯者氣行自已。怯者當速救療。假令針肝經感氣運。以補肝經合曲泉穴之絡。假令針肝絡血運。以補本經曲泉穴之經。針入復甦。效如起死。他皆仿此。
疼實癢虛。瀉子隨母要指。,病之虛實也。癢則為虛。疼則為實。刺法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臟實。瀉肝之滎行間穴。屬火是子。肝臟虛。補肝之合曲泉穴。屬水是母。凡刺只取本經井滎俞經合五行。子母補瀉。此乃大要也。
想夫先賢迅效。無出於針經。今人愈疾。豈難於醫法。,古之治疾。特論針石。素問先論刺後論脈。難經先論脈後論刺。刺之與脈。不可偏廢。昔之越人起死。華佗愈躄。非有神哉。皆此法也。離聖久遠。後學難精。所以針之玄妙。罕聞於世。今時有疾多求醫命藥。用針者寡矣。
徐文伯瀉孕於苑內。斯由甚速。,昔宋太子性善醫書。出苑見一有孕婦人。太子自為診之。是一女。令徐文伯亦診之。乃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剖腹視之。伯因自請針之令落。於是瀉足三陰交。補手陽明合谷。胎應針而落。果如文伯之言也。
範九思療咽於江夏。聞見言稀。,傳曰。嘉祐中有太傅程公。守任於江夏。因母之暴患咽中有癰。卒然而長。塞氣不通。命醫者止可用藥治之。勿施針以損之。醫曰:咽中氣上不通。豈能用藥。藥既下之。豈能卒效。故眾醫不敢措治。尋有醫博範九思云。有藥須用先使新筆點之。癰疽即便瘥。公遂取新筆與之。九思乃以點藥上癰。藥到則有紫血頓出。漸氣通而瘥。公曰。此達神聖之妙矣。公命九思飲。而求其方。九思大笑曰。其患是熱毒結於喉中。塞之氣不宣通。病以為甚。公堅執只可用藥。不可用針。若從公意。則必誤矣。若不從公意。固不能施治。九思當日。曾以小針藏於筆頭中。妄以點藥。乃針開其癰而效也。若非如此。何如紫血傾下也。公方省而歡曰。針有劫病之功。驗於今日。古人云。為將不察士卒之能否。則不能決勝。為醫不察藥性之主治。則不能便瘥。又將無深謀遠慮。則無必勝也。醫無先機遠見。治無必效也。
大抵古今遺蹟。後世皆師。,古人遺留軌範。使後人仿學。況於針術。隱奧難究。妙門出乎其類者。今之世誰能之。故聖人云。不可不遵先聖遺文也。
王纂針魅而立康。獺從被出。,傳曰。王纂少習醫方。尤精針石。遠近知名。嘉祐中縣人張方女。因暮宿廣陵廟中。下有一物。假作其婿。因被魅感而病。纂因用針。一針有一獺從女被中走出。而病愈矣。
秋夫療鬼而獲效。魂免傷悲。,昔宋徐熙字秋夫。善醫方。為丹陽令時。常聞鬼呻吟甚悽苦。秋夫曰。汝是鬼何須如此。答曰。我患腰痛。死雖為鬼。痛苦尚不可忍。聞君善醫。願相救濟。秋夫曰。吾聞鬼無形。何由措置。鬼云。縛草作人。予依入之。但取孔穴針之。秋夫如其言。為針腰腧二穴。肩井二穴。設祭而埋之。明日見一人來謝曰。蒙君醫療。復為設祭。病今已愈。感惠實深。忽然不見。公曰。夫鬼為陰物。病由告醫。醫既愈矣。尚能感激。況於人乎。鬼姓斛名斯。
既而感指幽微。用針直訣。,此皆指微論中。用針幽微之直訣也。
竅齊於筋骨。皮肉刺要。,竅者。穴也。齊者。淺深之宜也。經云。刺皮無傷骨。刺骨無傷髓。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則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臟。故生大病。
痛察於久新。腑臟寒熱。,痛者。病也。夫人病有久新。臟病腑病。寒熱虛實。宜細詳審調。針形短長鋒類不等。窮其補瀉。各隨病所宜用之。
接氣通經。短長依法。,本論云。夫欲取偏枯久患榮衛諸疾。多是愈而復作者。由氣不接而經不通流。雖有暫時之快。客氣勝真。病當未愈也。當此乃上接而下引。呼吸多少。經脈長短。各有數定之法。手三陽接而九呼。過經四寸。手三陰接而七呼。過經五寸。足之三陽接而一十四呼。過經四寸。足之三陰接而一十二呼。過經五寸。重者倍之。吸亦同數。此接氣通經。呼吸長短之法也。
裡外之絕。羸盈必別。,夫五臟裡外者。謂心肺在膈上。通於天氣也。心主於脈。肺主於氣。外華榮於皮膚。故言外也。腎肝在下。通於地氣。以藏精血。實於骨髓。心肺外絕。則皮聚毛落。腎肝內絕。則骨痿筋緩。其時學者。不能別裡外虛實。致使針藥誤投。所以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勿刺大勞。使人氣亂而神隳。,禁刺論曰。無刺大勞人。勞則喘息汗出。裡外皆越。故氣耗亂。神隳散也。
慎妄呼吸。防他針昏而閉血。,呼吸者。使陰陽氣行流上下。經歷五臟六腑。若針刺妄行呼吸。陰陽交錯。則針昏閉血。氣不行也。
又以常尋古義。由以藏機。遇高賢真趣。則超然得悟。逢達人示教。則表我扶危。
先賢之書。文理之深。隱義難窮。或字中隱義。或假令一隅。妙要難窮。遇高達之士。方得其趣。不可穿鑿。
男女氣脈。行分時合度。,本論云。夫男女老幼。氣候不同。春夏秋冬。寒暑各異。春氣生而脈氣緩。夏暑熱而脈行遠。秋氣燥而脈行急。冬氣寒而脈凝澀。小兒之脈應春。壯年之脈應夏。四十以上如秋。六十以後如冬。其病有寒熱。脈有遲速。一一參詳。不可一概與天同度矣。難經云。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者。平人脈法也。微有抱病之人皆失天之度。地之紀。脈之用。不可與平人脈相合也。其診取法。當以一息五至為與天同度。不及應春。不及應冬。太過應秋。太過應夏。應春冬者。宜留針待氣至。應秋夏者。吸呼數畢。便宜去針。此之謂也。
養子時克注穴必須依。,養子時克住穴者。謂逐時注臟腑井滎之法也。每一時辰相生養子五度。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晝夜十二時。氣血行過六十餘穴也。每一穴血氣分得一刻六十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杪。此是一穴之數也。六十穴共成百刻。要求日下井滎。用五子建元日時取。假令甲日甲戌時。膽統氣初出竅陰穴為井木。流至小腸為滎火。氣過前谷穴注之胃為俞土。氣過陷谷穴又病過本原丘墟穴。但是六腑各有原穴。則不繫屬井滎相生之法。即是陰陽二穴門戶也。行之大腸為經金。氣過陽谿穴。所入膀胱為合水。氣入委中穴。而終。此是甲戌時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時辰流注五穴畢也。他皆仿此。
今詳定療病之宜。神針法式。廣搜難素之秘文密辭。深考諸家之肘函妙臆。故稱瀘江流注之指微。以為後學之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