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來是庵 輯

《靈驗良方彙編》~ 養生妙訣 (2)

回本書目錄

養生妙訣 (2)

1. 養生妙訣

心動於中則氣亦擾而不寧矣。故養氣之法莫如守心,而心又易馳易動,極難把握。欲求守心之法,莫如兩目迴光返照。昔人云:目之所至,心亦至焉;心之所至,氣亦至焉。目定而心自定,心定而氣自定矣。故或以目視三田(泥丸為上丹田,心為中丹田,臍為下丹田),或視山根(鼻為山,鼻之上為山根),或視鼻端白(朱子調息箴內嘗言之),此皆以目定心,以心定氣之法。道家所謂若要長生,先須久視,意正如此。

以之修仙、則不足,以之養生,卻亦有餘也,順與高明共質之。

十二段錦

一叩齒:齒為筋骨之餘,常宜叩擊,使筋骨活動,身神清爽。每次叩擊三十六數。

二咽津:將舌抵上齶,久則津生滿口,便當咽之,嚥下淚然有聲,使靈液灌溉五臟,則火自降矣。咽數以多為妙。

三浴面部:將兩手自相摩熱,覆面擦之,自頸及髮際如浴面之狀,則鬚髮遲白,顏如童矣。

四鳴天鼓:將兩手心掩耳竅,以食指彈腦後兩骨二十四次。

五運膏育穴:此穴在肩上背心兩旁,藥石、針灸不到之處。將兩肩扭轉七次,能散一身諸症。

六托天,將兩手握拳,以鼻收氣運至泥丸,即向天擎起,隨放左右膝上。如前法,每行三次。

七左右開弓,此法要閉氣,將左手伸直,右手作彎弓狀,兩眼稍相隨右手運轉。其右手伸直亦如之,左右各行三次,以瀉三焦之火。

八擦丹田(臍也):此法將左手托腎囊,右手擦丹田三十六次。後將右手換轉,亦如前法行,數多更妙(此法於戍亥時行之,極治遺精。《金丹秘訣》曰:一擦一兜,左右換手,九九之數,真陽不走。擦畢後,目視泥丸而睡,則精自固矣)。

九摩內腎穴:此穴在尾閭之上,右為命門,左為腎府,俱貼近背骨。摩時要閉氣,將兩手搓熱,各擦三十六次。

十摩夾脊穴:此穴在內腎之上,背脊之下,統會一身之血脈。摩之,運之,大有利益,摩運之法與內腎同。

十一擦湧泉穴:此穴在足底心,用左手抱住左腳,右手擦左腳心三十六次。換轉如前。

十二灑腿:足不運則氣血不和,行動不能爽健。須將左腳立定,右腳提起灑七次,後換右腳立定,如前行。

上坐功按摩之法,仙師所傳,簡約顯易。行時須兩手握固,萬緣放下,一念不動。逐段行去,不拘早晚,間暇便可為之。久而不怠,有病者得以痊瘥,無病者得以延生,甚是有益。忙冗之人不暇全行,擇其中尤得力者,日行數段,亦多寡有益。

凡人飲食,常宜乘熱,不宜遲至寒冷。宜適中,不宜太飽。食後宜略行動,不宜即臥。食熱物後,不宜即食冷物(如西瓜、冷茶等)。食冷物後,不宜即食熱物,冷熱相激,最不養人。五味不宜偏多,多則於臟腑各有所傷。咸多傷心,甘多傷腎,辛多傷肝,苦多傷肺,酸多傷脾。

白話文:

養生妙訣

心神動盪,則氣機紊亂不安。所以養氣的最佳方法就是守住心神,但心神容易散亂,很難把握。想要守住心神,最好的方法就是運用「迴光返照」的觀法。古人說:眼睛看到哪裡,心神就跟著到哪裡;心神到哪裡,氣機也到哪裡。眼睛平靜,心神自然平靜;心神平靜,氣機自然平靜。所以,有人用眼睛觀想三田(泥丸宮為上丹田,心臟為中丹田,臍下為下丹田),有人觀想山根(鼻樑上方),有人觀想鼻尖(朱熹的調息法中曾提到),這些都是以眼睛來安定心神,以心神來安定氣機的方法。道家所說的「若要長生,先須久視」,意思正是如此。

這些方法用於修仙可能不夠,但用於養生卻綽綽有餘,與高明的養生之道同出一源。

十二段錦

一、叩齒:牙齒是筋骨的延伸,應經常叩擊,以活動筋骨,使身心清爽。每次叩擊三十六下。

二、咽津:舌頭抵住上顎,久之則唾液滿口,便應嚥下,嚥下時應有聲音,使津液滋潤五臟,則內火自然下降。咽津次數越多越好。

三、浴面:兩手互相摩擦生熱,然後覆蓋面部擦拭,從頸部到髮際,如同洗臉一般,這樣可以使鬚髮烏黑,容顏紅潤。

四、鳴天鼓:兩手心掩住耳孔,用食指彈擊腦後兩側骨骼二十四次。

五、運膏肓穴:此穴位於肩胛骨內側,是藥物和針灸都難以觸及的地方。旋轉雙肩七次,可以舒緩全身諸疾。

六、托天:雙手握拳,鼻息吸氣,將氣運至泥丸宮,然後向上舉起,再放下至左右膝蓋上。如此重複三次。

七、左右開弓:此法需閉氣,左手伸直,右手彎曲如弓狀,眼睛隨著右手運轉;右手伸直後,左手亦如之,左右各三次,以瀉去三焦之火。

八、擦丹田(即臍下):左手托住腎囊,右手擦拭丹田三十六次。然後換右手托腎囊,左手擦拭丹田,同樣三十六次,次數越多越好(此法宜在戌時(晚上七點到九點)亥時(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進行,尤其可以治療遺精。《金丹秘訣》中說:一擦一兜,左右換手,九九八十一次,真陽之氣就不會外泄。擦完後,眼睛注視泥丸宮睡覺,則精氣自然固守)。

九、摩內腎穴:此穴位於尾閭骨上方,右側為命門穴,左側為腎俞穴,都緊貼脊椎骨。摩搓時需閉氣,雙手搓熱後,各擦三十六次。

十、摩夾脊穴:此穴位於內腎穴上方,脊椎骨下方,是全身經絡匯聚之處。摩運此穴益處很大,方法與摩內腎穴相同。

十一、擦湧泉穴:此穴位於足底中心,左手抱住左腳,右手擦拭左腳心三十六次,然後換手如法進行。

十二、灑腿:足部不活動,則氣血不暢,行動也不利索。將左腳站穩,右腳提起灑動七次,然後換腳如法進行。

以上是坐功按摩的方法,是仙師所傳,簡潔易行。練習時,雙手握拳,摒除雜念,心無旁騖。可逐段練習,不限時間,有空即可練習。長期堅持,有病者可以痊癒,無病者可以延年益壽,益處良多。即使忙碌的人沒時間全部練習,也可以選擇其中幾項,每天練習幾段,都會有所裨益。

飲食方面,食物宜趁熱食用,不宜等到變涼才吃。飲食要適量,不宜過飽。飯後宜稍加活動,不宜立即躺臥。食用熱食後,不宜立即食用冷食(例如西瓜、冷茶等)。食用冷食後,不宜立即食用熱食,冷熱交替最傷身體。五味不可過多,過多則傷及臟腑。鹹味過多傷心,甘味過多傷腎,辛味過多傷肝,苦味過多傷肺,酸味過多傷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