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上 (2)
卷上 (2)
1. 耳門
又方:炒黑蒲黃。研末。吹之。
聤耳有膿。,先以紙條絞淨,用菖蒲汁滴之。或為末吹之。即病後耳聾,亦效。
聤耳。,桃仁。熟杵,舊緋絹裹塞,日三易。
又方:血餘一錢、冰片五釐。研勻。吹之。
又方:乾結不松者。,白頭蚯蚓。入蔥內化水。滴滿,數次挑出。
又方:大廣陳皮一個,炒黑生龍骨一錢,冰片、麝香、枯礬各二分。共為細末。濕爛者,干吹;干痛燥癢者,麻油,調搽。
聤耳出汁。,青橘皮。燒,研末,綿包。塞之。
耳疳出汁。,雞子黃。炒油,塗,妙。
又方:青黛、黃柏。研末。吹之。
耳疳出膿。,抱出雞子蛋。炒黃,為末,油調。灌之,止疼。
小兒耳疳,生於耳後,腎疳也。,地骨皮一味,煎湯。洗之。仍以香油調末。搽。
底耳。,黃箬。燒過,棉裹,塞。或以筆管吹。
又方:桑螵蛸一枚,燒存性,麝香二分半,同研。每用分余摻入,有膿先絞淨。
耳中惡瘡。,雞矢白。研。敷。
耳中息肉,曰耳菌。,藜蘆、腰黃、硇砂各少許。為細末。點耳中。
耳內結核,痛不可動。,用好火酒滴之。側臥半時,即潤起,可取。
小兒甜瘡,生於面耳。,令母頻嚼白米。臥時塗三五次。
瘡生耳邊,浸淫流水。,鱉甲。燒灰。摻。
耳上生瘡。,雞子白。敷。
小兒月蝕,生於耳後。,黃連末。敷。
又方:蚯蚓屎。煅,研,豬油調塗。
小兒甜瘡,耳輪前後連引流水。,蛇床子一兩,輕粉三錢。為末,麻油調搽。
又方:胎火盛者。,田螺殼。研細,和冰片,麻油調搽。
耳後髮際搔癢,小竅出血,此名發泉。,多年糞桶箍。燒灰。敷。
諸蟲入耳。,以紙塞耳、鼻,留蟲入之耳不塞,閉口不言,少頃蟲自出。
蒼蠅入耳,害人最速。,皂子蟲。研爛,鱔魚血調。灌入耳。
百蟲入耳。,椒末一錢。入酢半盞,浸之良久,少少滴入自出。
又方:人乳滴之。
又方:生油調銅綠滴。
又方:桃葉搗汁滴。
延蚰入耳。,用濕生蟲。研爛。塗耳邊,自出。或攤紙上捻,安入耳中,亦出。
又方:地龍。為末,入蔥內化水。滴入。蜒蚰亦化為水。
耳中有物。,麻繩。剪令頭散著,膠黏上。徐徐引出之。
水銀入耳,能蝕入腦。,以金枕耳即出。
白話文:
耳門
炒黑蒲黃研末吹入耳中。
膿性中耳炎,先用紙條將膿液拭淨,再滴入菖蒲汁或菖蒲粉末。即使是因病後引起的耳聾,也同樣有效。
膿性中耳炎,用熟桃仁搗爛,用舊紅色絲綢包裹後塞入耳中,每日更換三次。
另一方:血餘一錢、冰片五釐,研磨均勻後吹入耳中。
乾性、不流膿的耳疾,用白頭蚯蚓放入蔥白中搗爛取汁滴入,數次後將蚯蚓挑出。
一方:大廣陳皮一個,炒黑生龍骨一錢,冰片、麝香、枯礬各二分,研磨成細末。濕爛的耳疾,乾吹;乾燥疼痛搔癢的耳疾,用麻油調和後塗抹。
耳流膿液,燒焦青橘皮研末,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中。
耳疳流膿液,將雞蛋黃炒出油後塗抹,效果很好。
一方:青黛、黃柏研末吹入耳中。
耳疳流膿,將抱窩雞蛋炒黃研末,用油調和後灌入耳中,止痛。
小兒耳後長耳疳,屬於腎虛引起的疾病,用地骨皮煎湯清洗患處,再用香油調和藥末塗抹。
耳底發炎,燒焦黃箬葉,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中,或用筆管吹入藥物。
一方:桑螵蛸一枚燒成灰,麝香二分半,研磨均勻。每次用少許摻入,如有膿液要先擦拭乾淨。
耳中惡瘡,用雞糞白色部分研磨後敷於患處。
耳中息肉(耳菌),用藜蘆、腰黃、硇砂少許研磨成細末,點入耳中。
耳內結核,疼痛難忍,用好酒滴入耳中,側臥半小時,腫塊就會軟化,便可取出。
小兒面部和耳朵長甜瘡,讓母親頻頻咀嚼白米,臥床時塗抹三到五次。
耳邊長瘡,浸淫流水,用鱉甲燒成灰後摻入患處。
耳上長瘡,用雞蛋清敷於患處。
小兒月蝕(一種皮膚病)長在耳後,用黃連末敷於患處。
一方:將蚯蚓糞便煅燒研磨,用豬油調和後塗抹。
小兒甜瘡,耳輪前後連成一片,並有流水,用蛇床子一兩,輕粉三錢研磨成細末,用麻油調和後塗抹。
一方:胎火旺盛者,用田螺殼研磨成細末,與冰片混合,用麻油調和後塗抹。
耳後髮際搔癢,小孔出血(發泉),用多年使用的糞桶箍燒成灰後敷於患處。
蟲子入耳,用紙塞住患耳和鼻子,讓蟲子進入沒有塞住的耳朵,閉口不說話,一會兒蟲子就會自己出來。
蒼蠅入耳,危害最快,用皂角蟲研磨後,用鱔魚血調和後灌入耳中。
各種蟲子入耳,用花椒末一錢,放入半杯醋中浸泡很久,少量滴入耳中,蟲子就會出來。
一方:滴入人乳。
一方:用生油調和銅綠後滴入。
一方:滴入桃葉汁。
蚰蜒入耳,用濕潤的活蚰蜒研磨後塗抹在耳邊,蚰蜒就會出來。或將其攤在紙上捻碎,放入耳中,也能使其出來。
一方:將地龍研磨成粉末,放入蔥白中搗爛取汁滴入,蚰蜒就會液化。
耳中有異物,用麻繩剪成蓬鬆狀,塗上膠水,慢慢地將異物引出。
水銀入耳,會腐蝕到腦部,用金屬物體抵住耳朵即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