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上 (3)
卷上 (3)
1. 痘門
預解痘毒。,七八月間或三伏日,或中秋日,剪葫蘆須如環子腳者,陰乾。於除夜煎湯,浴小兒,則可免出痘。
痘初起發熱。,用手蘸真麻油摩其背脊,下至尻骨,如此數次,其熱自退。
麻痘解穢。,茵陳。研末,棗肉搗丸,焙乾。常燒煙,薰衣服。
痘毒初起。,綠豆、黑豆等分。為末。醋調。頻塗。
解痘毒。生螃蟹。,和飛羅面搗膏。貼患處。
痘毒。,泡過茶葉,曬乾為末,五倍子等分。雞子清調敷。
又方:哺雞蛋殼。炙。麻油調搽。
又方:生黃豆。口中嚼爛。塗之。不必留頭,數次即消。
痘毒已爛。,糯米、粽尖。焙灰,冷定,同百草霜研勻。摻。
痘瘡作癢。,房中燒茶葉。熏。
又方:上好白蜜。湯和。以翎頻刷。
痘瘡潰爛。,枇杷葉。煎湯洗。再用海螵蛸末或綠豆末。敷。
又方:黑大豆。研末。敷。
又方:荍麥粉。敷。
又方:青茶葉。滾水略泡。攤草紙上,覆以絹,臥兒於上,任其輾轉。
痘瘡生蛆。,用嫩柳葉鋪席上,臥之。其蛆盡出。
痘瘡黑陷。,沉香、檀香、乳香等分。蒸於盆內。抱兒於上,熏之即起。
痘瘡赤瘢。,雞子一個,酒醅,浸七日,白殭蠶二七枚,和勻。揩赤(瘢),塗之效。
防痘入目。,胭脂。嚼汁。點之。
天花出在眼中。,新象牙。磨水。滴入眼,即退。
出痘,目生翳障。,豬蹄爪甲。煅灰。泡湯,濾淨,洗。
痘抓破。,白螺螄不拘多少,片腦少許。香油調。搽患處。
小兒暑月出痘,潰爛不能著席。,夾褥裝麩皮,藉臥。
痘疔。,青蔗。曬乾,真香油點燈,燒成灰。以津液調勻,銀針挑破點之,立效。
又方:雄黃一錢、紫草三錢。為末,胭脂汁調。先以銀針挑破,搽。
痘不落痂。,雞子黃。炒油。雞翎蘸掃。
又方:以蜜頻拭。且無瘢痕。
痘後翻疤,膿水潰,蔓延。,赤石脂一兩,寒水石一兩,大貝母七錢。為末,乾摻。
痘後翻疤。,新象牙三錢,兒茶錢半,殭蠶炒斷絲二錢,珍珠三錢。為細末,油胭脂調塗。毒水如注,漸漸收口。
痘後生瘡。,生黃豆。研末,麻油調搽。
痘後癰毒。,赤小豆末。雞子白調塗。
又方:嚼生黃豆。塗之,即潰。
白話文:
在七月至八月期間,或是三伏天,或是中秋節那天,可以剪下形狀像環子腳的葫蘆鬚,晾幹。除夕夜,用它來煎湯,讓小孩沐浴,這樣可以預防出痘。
當痘剛開始出現並發燒時,可用手沾些純正的麻油按摩小孩的背部到尾椎,重複多次,發燒的情況就會緩解。
為了去除痘疹的污穢,可使用茵陳研成粉末,加上棗肉揉成丸子,然後烘乾。經常燒燻這種丸子產生的煙,薰蒸衣物。
當痘疹剛開始出現,可用等量的綠豆和黑豆研成粉末,加入醋調和,頻繁地塗抹。
為了去除痘疹的毒性,可以用活蟹與飛羅麵混合成膏狀,貼在患部。
痘疹的治療,可將泡過的茶葉曬乾後研成粉末,加上等量的五倍子,用雞蛋清調和敷在患部。
另一種方法是,將雞蛋殼燒焦,用麻油調和塗擦。
或者,可以將生的黃豆在口中嚼爛,直接塗抹在患部,不必保留頭部,多次塗抹即可消除。
如果痘疹已經化膿,可將糯米和糉子尖端烤成灰,冷卻後與百草霜一起研磨均勻,然後撒在患部。
當痘疹搔癢時,在房間裡燒茶葉薰蒸。
另一種方法是,用上好的蜂蜜,用水調和,用羽毛頻繁地刷在患部。
當痘疹潰爛時,可用枇杷葉煎湯清洗,然後再用海螵蛸粉末或綠豆粉末敷在患部。
或者,可用黑豆研成粉末敷在患部。
或者,可用荍麥粉敷在患部。
或者,可用青茶葉稍微浸泡在滾水中,放在草紙上,覆蓋上絹布,讓小孩躺在上面自由翻身。
如果痘疹長了蛆蟲,可在牀墊上鋪上嫩柳葉,讓小孩躺上去,蛆蟲就會爬出來。
如果痘疹變黑下陷,可用等量的沉香、檀香和乳香一起蒸煮在盆中,讓小孩坐在上方薰蒸,痘疹就會鼓起來。
如果痘疹留下紅色疤痕,可用一個雞蛋,加上酒醅浸泡七天,再加上十四隻白僵蠶,混合均勻後塗在紅色疤痕上。
為了防止痘疹進入眼睛,可用胭脂嚼成汁點在眼睛上。
如果天花長在眼睛裡,可用新象牙磨成水,滴入眼睛,即可退去。
如果出痘後,眼睛長出翳障,可用豬蹄爪甲燒成灰,泡在湯裡,過濾後清洗眼睛。
如果痘疹被抓破,可用任意數量的白螺螄,加上少量冰片,用香油調和,塗在患部。
如果小孩在夏天出痘,潰爛到無法躺在牀上,可在夾褥裡裝入麩皮,讓小孩睡在上面。
如果痘疹形成疔瘡,可用青蔗曬乾後,用真香油點燈燒成灰,用口水調勻,用銀針挑破痘疹後點在患部,立即見效。
或者,可用一錢雄黃和三錢紫草研成粉末,用胭脂汁調和,先用銀針挑破痘疹,再塗上藥膏。
如果痘疹的結痂不掉,可用雞蛋黃炒成油,用雞毛蘸取塗抹。
或者,可頻繁地用蜂蜜擦拭,且不會留下疤痕。
如果痘疹後的疤痕翻開,膿水流淌,蔓延開來,可用一兩赤石脂、一兩寒水石和七錢大貝母研成粉末,撒在患部。
如果痘疹後的疤痕翻開,可用三錢新象牙、半錢兒茶、二錢炒斷絲的僵蠶和三錢珍珠研成細末,用油胭脂調和塗抹,毒水會大量排出,逐漸收口。
如果痘疹後長瘡,可用生黃豆研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塗抹。
如果痘疹後長癰毒,可用赤小豆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塗抹。
或者,可將生黃豆嚼爛後塗抹,立即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