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燧

《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三消門

消渴。,白茅根。洗淨,搗汁,恣飲。

又方:冬瓜瓤或苗葉(不論鮮干)。並煮汁飲。

又方:頻食生梨。

又方:黃連。煎服。

又方:繅絲湯飲,效。

消渴重者。,取市門溺坑水服一小盞,三度即瘥。勿令病人知。

消渴引飲。白浮石、蛤粉、蟬蛻等分。為末。鯽魚膽汁七個,調服三錢,效。

又:人參。為末。雞子清調服一錢,日三四服。

消渴飲水。,稻秧中心。燒灰。以湯浸一合,澄清飲。

又:綠豆。煮汁,煎作粥食。

又:好梨汁。蜜湯熬稠,不時服。

又:鯽魚。去腸留鱗,茶葉填滿,紙包煨熟,食數尾。

消渴飲水。,晚蠶沙。焙乾,為末。每用冷水下二錢,不過數服。

熱中消渴。,常食菘菜。

胃虛消渴。,羊肚。爛煮,空腹食。

三消渴疾退。,雄雞湯澄清飲,神效。白者尤佳,

除煩止渴。生萊服汁。,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點湯。

消渴心煩。,小麥作飯及粥食。

又:冬瓜瓤(乾者)一兩。水煎飲。

消渴不止。,菟絲子。煎汁任意飲。

又:冬瓜一枚。燒熟絞汁飲。

肺熱膈消,熱灼。,枯黃芩。煎湯,溶於阿膠二錢。

消食。,綠豆、小麥、糯米各一斗。炒熟,磨粉。每日白湯服三五杯。

又方:羊肚。爛煮,空腹食。

又方:雄豬肚一具。洗淨,入黃連五兩,花粉、麥冬、知母各四兩,線縫口,蒸爛,搗細蜜丸梧子大。每米飲下百丸。

消渴引飲,小便不利。,葵根五兩。煮汁,平旦日一服。

又方:炙瓜蔞根。煮飲。

消渴尿多。,黃連。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

又方:薔薇根一把。煎服。

又方:竹瀝。恣飲數日,愈。

消渴飲水,日夜不止,小便數者。,田螺五升。水一斗,浸一夜,渴即飲,每日一換水及螺;或煮飲汁亦可。

消渴,小便滑數如油。,黃連末。入豬肚內,蒸爛,搗丸,梧子大。飯飲下。

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茴香、炒苦楝子各等分。為末。每食前酒服二錢。

下消。,生地、熟地(俱用竹刀切)、麥冬(先酒浸一日,次鹽湯浸二日)、天冬(酒浸三日)各一斤,西洋參八兩(去皮)。蒸熟,甘泉水於沙鍋煎,去滓,熬膏,和入薯蕷粉,丸梧子大。每晨鹽湯下五七十丸。

消渴有蟲。,苦楝根白皮一握。切,焙,入麝香少許,煎。空心飲,雖困頓不妨。

消渴變水腫。,真蘇子、蘿蔔子等分。微炒,研末。桑白皮湯煎湯調末三錢服。

白話文:

[門類: 三消症]

消渴症的治療:

  1. 使用白茅根,清洗乾淨後搗成汁,隨意飲用。
  2.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冬瓜瓤或其苗葉(不論新鮮或乾燥),煮成汁來飲用。
  3. 頻繁食用生梨也有幫助。
  4. 黃連煎煮後服用。
  5. 繅絲湯飲用,效果良好。

對於嚴重的消渴症: 在市場門口的溺坑水取一小碗服用,連續三次即會改善。不要讓病人知道。

消渴引發的過度飲水:

  1. 燒稻秧中心的灰,用湯泡開一杯,澄清後飲用。
  2. 綠豆煮汁,煮成粥食用。
  3. 好的梨汁,與蜂蜜一同熬煮至濃稠,隨時服用。
  4. 鯽魚去腸保留鱗片,填滿茶葉,用紙包裹後煨熟,食用幾尾。

晚蠶沙,烘乾後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冷水送服兩錢,通常幾次服用即可。

熱中消渴:常吃菘菜。

胃虛消渴:煮熟羊肚,空腹食用。

三消渴病後的康復:喝雄雞湯,澄清後飲用,效果神奇。白色的雞湯更佳。

消除煩躁,止渴:生萊菔汁,在瓦器中熬煮至濃稠,加入少量熟蜜,一同保存,點湯飲用。

消渴心煩:以小麥做成飯和粥食用。

肺熱引起的消渴:枯黃芩煎湯,溶解兩錢阿膠。

消食:綠豆、小麥、糯米各一斗,炒熟後磨成粉,每天以白湯服用三到五杯。

消渴引發的小便不順:葵根五兩煮汁,清晨空腹服用一次。

消渴尿多:黃連磨成末,製成梧桐子大的蜜丸,每次服用三十粒,白湯送服。

消渴飲水,日夜不停,小便頻繁:田螺五升,用水一斗浸泡一夜,口渴時飲用,每日換一次水和螺,或煮汁飲用也可。

消渴,小便滑數如油:黃連磨成末,放入豬肚內,蒸煮至爛,搗成丸,梧桐子大小。飯後服用。

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茴香、炒苦楝子各等量,磨成粉末,每次飯前以酒服用兩錢。

下消:生地、熟地、麥冬、天冬各一斤,西洋參八兩,蒸熟後,甘泉水於沙鍋煎煮,去滓,熬膏,和入薯蕷粉,製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日早晨以鹽湯服用五七十粒。

消渴有蟲:苦楝根白皮一把,切片,烘乾,加入少量麝香,煎煮。空腹飲用,即使疲倦無妨。

消渴轉變為水腫:真蘇子、蘿蔔子等量,稍微炒過,研成粉末。桑白皮湯煎湯,調入三錢粉末服用。

2. 中蠱門

避蠱。,荸薺。曬乾,為末。每白湯下二錢。蠱家有此物即不敢下。

凡盅毒,及一切蛇蟲、惡獸傷,毒入腹則眼黑口噤,手足強直。,明礬、甘草各一兩。為末。每用二錢,冷水調下,效。蠱毒多,飲生麻油即吐出。

諸蠱。,鰻鱺魚乾。末。空心服三五度。或燒炙令香,食。

又:生玳瑁。磨汁,水服。

又:白鴨血熱飲。

又:以清油多飲取吐。

中蠱毒。,石榴皮。煎服。

又:青藍汁。頻服。

蠱初得,胸腹痛。,即用升麻,或膽礬吐之。若膈下痛,米湯調鬱金末二錢服。

蠱毒,藥毒。,甘草節,以真麻油浸之,年久愈妙,水煎服,效。

中蠱吐血,或下血如肝。,鹽一斤,苦酒一升。煎化頻服,得吐即愈。

中蠱,藥毒,面青,脈絕,腹脹,吐血。,蠶退紙。燒末。新汲水服一錢。

中蠱吐血。,小麥面二合。分三服,冷水調下,半日服盡。

中蠱毒,或下血如鵝肝,或吐血,或心腹切痛,如有物咬,不即治,殺人。,令病人唾於水內沉者是盅,浮者非也。敗鼓皮。燒灰。酒服一匙。

中蠱,先下赤,後下黃白沫,連年不瘥。,牛膝一兩。捶散,切。清酒一升漬一宿,平旦空腹服兩三次。

中蠱欲死。,馬齒莧。搗汁一升,飲,並敷之。

金蠶蠱,吮白礬甘,嚼黑豆不腥者是。,石榴根皮煎濃汁服,即吐出活蠱。

金蠶蠱。,樟木屑。煎服,取吐。

又方:服蝟皮尤效。

小兒中蠱,下血欲死。,搗大青葉汁頻服。

白話文:

[防蠱篇]

要避免受到蠱的侵害,可以使用荸薺。將其曬乾磨成粉末,每次用二錢與開水一同服用。若家中有此物,蠱就不敢施放。

對於中毒,以及所有由蛇蟲、惡獸造成的傷害,當毒素進入腹部時會導致眼睛變黑、口部緊閉、手腳僵硬。可用明礬和甘草各一兩,磨成粉,每次用二錢與冷水調和後服用,效果顯著。若蠱毒較重,飲用生麻油即可催吐。

對於各種蠱毒,可用烤乾的鰻鱺魚磨成粉末,在空腹時服用三到五次。或者將其燒烤至香味四溢,食用。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生的玳瑁,研磨成汁,用水服下。

亦可用白鴨血熱飲。

或者,大量飲用清油,使其嘔吐。

中毒蠱,可用石榴皮煎煮後服用。

另一種方法是頻繁服用青藍汁。

若剛感染蠱毒,胸腹疼痛,立即使用升麻,或膽礬催吐。若感到膈下疼痛,可服用米湯調和的鬱金末二錢。

對於蠱毒、藥毒,可用甘草節,浸泡在真麻油中,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用水煎煮後服用。

中毒蠱而吐血,或出血如肝,可用一斤鹽與一升醋煎煮,頻繁服用,若能嘔吐即能痊癒。

中毒蠱、藥毒,面色蒼白,脈搏消失,腹部腫脹,吐血,可用燒燬後的蠶退紙磨成灰,以新汲的水服下一錢。

中毒蠱而吐血,可用二合的小麥麵分成三次服用,冷水調和後半日內服完。

中毒蠱,或出血如鵝肝,或吐血,或心腹劇烈疼痛,如有東西在啃咬,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讓患者對著水吐口水,若口水沉下去就是中了蠱,浮起則否。可用燒燬後的敗鼓皮灰,用酒服下一匙。

中毒蠱,先排泄紅色物質,後排出黃白色泡沫,多年未癒,可用牛膝一兩,搗碎切片,用一升清酒浸泡一夜,清晨空腹時服用兩到三次。

中毒蠱,生命垂危,可用馬齒莧搗碎成汁,飲用並外敷。

金蠶蠱,若嘗起來白礬甘甜,嚼黑豆無腥味,就有可能是金蠶蠱。可用石榴根皮煎煮濃汁服用,即可吐出活的蠱。

另一種治療金蠶蠱的方法,可用樟木屑煎煮服用,以催吐。

另一個方法,服用刺蝟皮尤其有效。

小兒中毒蠱,出血,瀕臨死亡,可用大青葉搗碎成汁頻繁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