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20)
卷下 (20)
1. 濕門
寒濕氣。,載寒門。
凡濕,以尿赤口渴為濕熱,尿清不渴、身體冷痛為寒濕。如濕熱凝結,頭面滯重。,赤小豆。搐鼻,出水
濕熱凝結,肚腹腫脹。,赤小豆。敷臍,行水。
白話文:
【濕門】
凡是遇到濕症,如果尿液呈現深色且口渴,這表示是濕熱;反之,若尿液清澈且無口渴感,加上身體有冰冷疼痛的情況,則屬於寒濕。若濕熱凝聚,會導致頭部及面部感到沉重。
可用赤小豆來治療,將其磨粉後吸入鼻子,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水分。
若是濕熱凝聚導致腹部腫脹,同樣使用赤小豆,將其磨粉後敷在肚臍上,能促進水分排出。
2. 溫熱門
熱病神昏。,鐵器。燒紅,更迭淬醋中,就病人之鼻,熏之。
白話文:
在處理發高燒導致意識不清的疾病時,可以使用此方法:先將鐵器燒到通紅,然後交替地浸入醋中,產生的蒸汽拿到病人的鼻子附近,讓病人吸入這股蒸汽。
3. 瘟疫門
闢疫邪。,用皂莢,蒼朮。焚煙。
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
凡人慾近病者。,明雄黃或蒼朮。口中細嚼,塗擦鼻內,常有藥氣,自然不染。
鼠疫生核。,用病人床上臭蟲十餘枚。加紫蘇、砂糖同搗如膠,以銀針在覈上刮出紅色,敷上即消。他床上臭蟲亦可用。
鼠疫結核。,用山慈菇三錢,青黛一錢,生黃柏錢半,浙貝錢半,赤小豆二錢。共研細末。調麻油,塗。
又方:劈舊旱菸杆內煙油。塗核。
又方:蓮鬚、蔥頭。搗爛,加雄黃、冰片調塗。
白話文:
[防疫篇]
要防禦瘟疫的侵害,可以使用皁莢和蒼朮來燒製成煙,有助於驅除疫氣。
若遇到大規模的瘟疫流行,可將首例病患的衣服,放在蒸籠上蒸煮過一遍,這樣能避免家中其他人感染。
如果有人想接近生病的人,可以將明雄黃或蒼朮在口中細嚼後,塗抹在鼻子內部,讓藥氣常存,這樣就不易被傳染。
對於鼠疫導致的淋巴結腫大,可將病人牀邊的臭蟲十幾隻,加上紫蘇和砂糖一起搗成膠狀物,再用銀針在腫塊上刮出紅色液體,將這膠狀物敷在上面,即可使腫塊消退。其他牀鋪上的臭蟲也可以同樣使用。
對於鼠疫導致的結核病,可將三錢山慈菇、一錢青黛、錢半生黃柏、錢半浙貝、二錢赤小豆,共同研磨成細末,再用麻油調和,塗抹在患處。
另一種方法是,劈開舊的旱菸杆取出裡面的菸油,塗抹在結核上。
還有一種方法,將蓮鬚和蔥頭搗碎,加上雄黃和冰片調勻後塗抹在患處。